最新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4 快乐的暑假教案(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S)教学设计
教材:语文(S)四年级上册
课文:4* 快乐的暑假
板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力求在优化课堂结构上有所突破和创新,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
这篇略读课文是一首儿童诗,描写的是学生们结束了紧张的学习生活,走进暑假,在丰富的暑假生活中,享受大自然的阳光,感受童年的快乐,略读课文只要求把握文章的大意,不要求字斟句酌,因此在教学设计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抓住课文的文体特点——诗歌体裁,适宜朗读,在读中感悟,培养学生语感,让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的基础上,从诗中感受到假期的快乐,重温愉快的假期。
2.以读代讲,让诗歌展现出一幅少年儿童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的画面, 让学生明白应该如何积极地利用假期生活来调剂自己,使自己活泼、快乐、健康地成长。
3.把课堂让给学生,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
1.朗读诗歌,了解诗歌大意。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引导学生健康成
长。
3.会认本课的生字“憧、憬、泼、率”。
利用课后词语花篮积累词语。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积累词语,了解诗歌大意,有感情地朗诵诗歌,从诗中感受到假期的快乐。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从诗中感受到自由、健康成长是大家的心愿。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笛的呢?(展示课件第四屏)
2.思考:为什么爷爷的芦笛声会让强强感到一股浓浓的海水味呢?想象中的爷爷的芦笛声到
底给了强强怎样的感受呢?
3.带着美好的憧憬,齐读第一小节。
(二)学习第二次笛声。
1.过渡:好玩的小闸屋,如诗如画的大海,有趣的芦笛,这一切让强强无限向往。
现实生活中是怎样的呢?就让我们与强强一起,来到苇叶葱茏的海边,来到爷爷的小闸屋,去亲自聆听爷爷的芦笛声。
2.默读 2—6 自然段,思考:美丽的大海,清脆的笛声又给强强怎样的感受?
3.想想画面有感情朗读 2—6 小节。
二、细读课文,突破难点
(学习第三次笛声)过渡:慈祥的爷爷,温柔的大海,丛生的芦苇,飞舞的海鸟,特别是清脆的笛声,给强强带来无比的快乐。
可这次海边之行,笛声带给强强的仅仅是快乐吗?学习课文 7 —13 段。
(一)出示自学提示:(展示课件第五屏)
1.默读 7—13 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分别画出描写大海和强强的句子。
2.从哪些词句体会到大海狂怒了?强强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二)交流汇报大海狂怒的句子,体会强强的恐惧,(展示课件第六屏)指导朗读。
(三)思考:是什么将强强的恐惧驱赶得一干二净?
(四)爷爷的芦笛声想告诉强强什么?
(展示课件第七屏):
“海边的孩子,不沾点儿海水就长不结实” 这句话)
(五)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海边的孩子,不沾点儿海水就长不结实”这句话的含义。
引领学生入情入境读书,通过朗读感受大海的美丽,
爷爷芦笛声的美妙。
给孩子们足够的自学时间,大胆放手,鼓励他们学会读书、学会思考,并培养他们不动笔墨就不读书的好习惯。
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演示大海狂怒的图片和声音,调动学生视听功能,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
学生入情入景地聆听着,充分感受到海水是如何的汹涌,
语文(S)教学设
计
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
册课文:语文百花园一
板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力求在优化课堂结构、改革阅读教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审美情趣,在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
1.“语海畅游”中的字词句教学,重在引导学生发现知识规律,掌握学习方法。
2.“积少成多”中的内容,意在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积淀文化。
引导学生多读多记,自己感悟。
学生如有疑问,教师可作适当的点拨和讲解,丰富学生的积累。
3.根据阅读提示,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发展思维能力。
4.“能说会道”中创设情境,让学生说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表达真情实感。
锻炼学生听、说、评的能力。
5.“笔下生辉”利用例文引路。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分类积累词语,让学生感悟一个意思有多种不同的说法;运用已有的阅读文章的方法,自己独立阅读理解现代诗。
2.小组交流,说说寒假亲身经历的一件事;认真回忆事情的经过,注意别人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学习转述并评一评:是否讲得清楚明了,是否语句通顺。
3.指导学生阅读例文,了解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和抓住重点、突出中心的写作方法。
借鉴例文的写法,以“话说寒假生活”为内容写一篇习作,题目自拟,注意写出寒假生活的情趣。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和习惯,引导学生注意积累习作素材。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分类积累词语。
2.引导学生把丰富多彩、充满情趣的寒假生活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