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腹腔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种腹腔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
李虎宜;杨碧云;刘卫华;刘毅;黄小军;权伟合
【摘要】目的:探讨前、后腹腔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120例接受腹腔镜下切开取石的上尿路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均分为后腹腔镜入路手术组(后入路组)和前腹腔镜入路手术组(前入路组),观察2组患者的术后碎石效果,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组患者术前及手术结束当天血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TNF-a)、白细胞介素6(IL-6)、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肾上腺素(E)以及去甲肾上腺素(NE)炎症应激反应指标.结果:后入路组和前入路组患者的碎石成功率分别为96.67%和9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的TNF-a、IL-6、ACTH、E及N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当天后入路组患者的TNF-a、IL-6、ACTH、E及NE均明显低于前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取石术能取得与前腹腔镜取石术相当的碎石效果,且有助于缓解患者术后的炎症反应和应激反应.
【期刊名称】《贵阳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4(039)006
【总页数】3页(P916-917,920)
【关键词】尿路结石;腹腔镜;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作者】李虎宜;杨碧云;刘卫华;刘毅;黄小军;权伟合
【作者单位】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总医院泌尿外科,湖北十堰442001;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总医院超声科,湖北十堰442001;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总医院泌尿
外科,湖北十堰442001;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总医院泌尿外科,湖北十堰442001;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总医院泌尿外科,湖北十堰442001;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总医院泌尿外科,湖北十堰442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91.4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系常见疾病,可通过切开取石、震波碎石、钬激光碎石等方式进行治疗。

对于发生于上尿路的结石,常规的震波碎石和钬激光碎石治疗具有一定的限制性,而开放手术切开取石又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不利于整体疗效的维持[1-3]。

近年来,腹腔镜下取石手术已被临床逐步应用于上尿路结石的治疗,根据手术入路有前腹腔镜入路和后腹腔镜入路两种术式[2-3],本研究采用前腹腔镜取石和后腹腔镜取石术分别对6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进行治疗,报告如下。

1.1 对象
2011年1月~2014年5月上尿路结石患者12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均分为后入路组和前入路组。

后入路组:男39例,女21例; 10~80岁,平均
(54.42±6.34)岁;结石均为单发,左侧42例,右侧18例;输尿管结石45例,肾结石15例;结石直径1.3~3.0 cm,平均(2.5±0.8)cm。

前入路组:男40例,女20例; 12~75岁,平均(54.87±6.72)岁;结石均为单发,左侧44例,右侧16例;输尿管结石46例,肾结石14例;结石直径1.2~3.0 cm,平均
(2.5±0.7)cm。

纳入标准:(1)明确上尿路结石诊断;(2)符合切开取石指征;(3)取得患者知情同意。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结石部位、类型及直径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后入路组采用后腹腔镜入路下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后先在腋前线与髂脊上缘2 cm
交界处做一横行切口,逐层分离组织至腹膜后间隙,插入针管后注气,压力保持在14 mmHg[2],置入腹腔镜后用镜身做左右往复运动以形成适合操作的腹膜后间隙;在肋缘下线与腋前线、腋后线的交点处做2 cm的切口,插入套管针、进入已建立的腹膜后间隙,置入探头及操作器械,分离输尿管,找到结石部位,切开输尿管取出结石,缝合后完成手术。

前入路组采用前腹腔镜入路下手术,采用常规四孔法建立气腹,置入操作器械后分离肠管,显露输尿管,完成切开取石后缝合切口。

患者血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TNF-a)、白细胞介素6(IL-6)、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肾上腺素(epinephrine,E)、去甲肾上腺素(noraepinephrine ,NE)等的Elisa试剂盒购买于Elabscience公司(货号E-EL-H0088c、E-EL-H0102c、E-CL-H0137c、E-EL-0045c及E-EL-0047c)。

1.3 观察指标
碎石效果:手术后随访患者的碎石效果,若B超和X线检查显示结石在6周内排尽,判断为碎石成功;若结石未在6周内排尽,则判断为碎石失败。

同时观察手
术前1天和手术结束当天患者血清中TNF-a、IL-6、ACTH、E及NE炎症应激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两两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碎石效果
后入路组患者碎石成功58例、碎石成功率96.67%;前入路组患者碎石成功56例、成功率93.33%。

两组患者的碎石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12,P>0.05)。

2.2 炎症应激指标
手术前,两组患者的TNF-α、IL-6、ACTH、E及N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当天,后入路组患者的TNF-α、IL-6、ACTH、E及NE水平
均均明显低于前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系统极为常见的疾病,患者表现为患侧绞痛、血尿、发热等症状,根治方法为取出结石、解除梗阻[3]。

临床取石方法主要有开放手术切开取石、腹
腔镜下切开取石、体外震波碎石、输尿管气压弹道碎石、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等[4]。

震波碎石多用于肾盂内结石,而钬激光碎石和气压弹道碎石多用于输尿管下
段结石,但都受到较多的限制,并且整体疗效差[5]。

为了保证结石彻底清除,避
免发生二次梗阻,临床上多采用手术切开取石来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但此方法也存在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慢等缺点[6]。

随着微创外科理念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手
术正逐步被应用于上尿路结石的手术治疗,可分为前腹腔镜入路和后腹腔镜入路两种术式。

前腹腔镜取石虽有操作时有明显解剖标志可以参考,且有分离、切割等操作的空间充足等优点,但是肾脏和输尿管被肠管等消化道脏器覆盖,在手术操作时需要牵拉肠道,会增加肠管损伤、腹膜炎等并发症的风险,也会影响术后机体功能的恢复[7-8]。

后腹腔镜取石术采用经后腹腔途径,避免了对肠管的分离,可以直
接进入手术视野、显露肾脏和输尿管[9],虽然缺乏明确的解剖标志、操作空间也
较为狭小,但是具有输尿管处理相对便捷、腹腔脏器损伤小、并发症少的优势[10-11]。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前腹腔镜与后腹腔腔镜两组患者的碎石成功率无差别。

表明前后腹腔镜取石均能取得良好的碎石效果。

机体的应激反应由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释放的ACTH、NE、E所介导,而炎症反应则由IL、TNF-α等炎症因子介导[12]。

本研究发现,手术前,两组患者的TNF-α、IL-6、ACTH、E及NE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结束当天,后入路组患者的TNF-α、IL-6、ACTH、E
及NE水平均均明显低于前入路组(P<0.05),提示后腹腔镜取石术所造成的手术创
伤较小,有助于缓解患者术后炎症应激反应。

这可能与后腹腔镜取石术是直接进入手术视野、减少了对解剖结构的牵拉有关 [12]。

但由于本组资料样本数量较少,且均来自同一家医院,更准确的结论还需要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试验来证实。

【相关文献】
[1] 何伟,何昌孝,吴彩文,等.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不同分级肾结石的疗效[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3(5):537-538.
[2] 周振玉,王广宁,薛伟峰,等.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13(5):603-605.
[3] 罗美妮.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对策[J]. 中外医学研究,2012(17):109-110.
[4] 王玺坤,罗力,李文雄.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与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分析[J].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 2011(4):326-328.
[5] 王晓宁,袁源湖,肖日海,等. 三种腹腔镜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孤立肾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比较[J].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3(12):884-888.
[6] 卢平,李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囊管结石残留原因分析[J].贵阳医学院学报, 2013(4):419-420.
[7] Farooq Qari SJ, Khan N, Khan M. 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ic ureterolithotomy-a single centre 10 year experience[J]. Int J Sur, 2011(2):160-164.
[8] 叶利洪,陈永良,许德顺,等. 上尿路结石五种微创手术的临床比较分析[J]. 中华医学杂志,2010(4):228-231.
[9] Sun L, Peng FL. Treatment of ipsilateral renal ureteral calculi by combining 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ic surgery with tubeless mini-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J]. Urologia Internationalis, 2013(2):139-143.
[10]林刚. 输尿管结石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与传统开放输尿管切开取石的疗效对比[J]. 中国伤残医学, 2013(8):174-175.
[11]张熙贇,欧阳宇轩,黄涛,等. 后腹腔镜与开放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J].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 2010(4):277-280.
[12]马大富. 腹膜后腹腔镜和输尿管镜治疗上输尿管结石疗效对比[J]. 临床医学, 2012(2):62-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