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分析
中国进口红酒的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中国进口红酒的市场调查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b150d51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fd.png)
中国进口红酒的市场调查分析报告一、市场概述中国的红酒市场快速增长,并呈现出稳定的发展态势。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中国消费者对高品质的进口红酒的需求不断增加。
而进口红酒则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品质成为口感精致消费者的首选。
此外,中国的中产阶级也逐渐形成对红酒的消费认知,使红酒市场呈现出较大潜力。
二、市场规模根据市场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进口红酒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2024年,中国进口红酒市场的零售销售额达到了40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0%以上。
预计到2025年,中国进口红酒市场规模将超过600亿人民币。
三、市场需求1.消费升级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观念逐渐从数量至上转向品质至上,对高品质、文化内涵丰富的红酒的需求逐渐增加。
2.年轻人消费年轻一代消费者越来越关注生活品质,红酒成为他们展示身份、品味的象征。
加上年轻人更接受国外文化和习俗的影响,他们对进口红酒的需求增长迅速。
3.中产阶级崛起中国的中产阶级不断扩大,其消费力也大幅度提升。
中产阶级对高品质红酒的消费需求增长迅速,且他们更注重红酒背后的品牌故事和文化内涵。
四、市场趋势1.零售扩张进口红酒在中国的零售通路也在不断扩张,超市、专卖店、电商平台都成为销售进口红酒的主要渠道。
此外,红酒专卖店、线下体验店也逐渐出现,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和购买便利。
2.互联网销售中国互联网的普及促进了红酒电商的兴起,电商平台上的红酒销售额不断增长。
通过互联网销售,消费者可以更方便地购买到各种品牌、种类的进口红酒。
3.品牌建设对于进口红酒来说,品牌建设非常重要。
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有良好声誉和品质保证的品牌红酒。
因此,品牌建设成为进口红酒企业关注的重点。
五、市场竞争中国的进口红酒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竞争者包括法国、澳大利亚、意大利等国家的红酒品牌。
这些国家的红酒以其独特的品质和风格在中国市场占据了一定的份额。
此外,一些新兴国家如智利、阿根廷红酒也在中国市场崭露头角。
六、市场前景中国的进口红酒市场前景广阔。
2012年全球葡萄与葡萄酒生产概况
![2012年全球葡萄与葡萄酒生产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63386b6dddccda38376baf2d.png)
1 世 界 酿酒 葡萄 栽培 面积 的 变化 欧 盟提 出 的对废 除低 产 葡萄 园 的补贴 项 目经过
3 年 的运行 已经结束 ,大约有 1 . 7 ML 公顷的葡萄园 从中受益。在此期 间,欧盟2 7 个成 员国葡萄园面积 共 减 少2 . 7 亿公顷。
下 降约 6 %,共减 少 1 6 0 万吨 ,这 样低 的产 量水 平 自
1 9 7 5 年 还没有 出现 过 。 2 . 1 葡萄 酒增 产的 国家
2 0 1 2 年 美 国的葡 萄酒 产量达 到一 个新记 录 ,为
9 %,这 是 历史上 产量最 低 的年份 。 南 美 的情 况 不一 ,智利 的 产量 达 到一 个新 记 录 ,为 1 0 6 万吨 , ̄ k 2 O l 1 年 增产 3 . 8 % ;而 阿根 廷 则 表 现 严重 减产 ,为 1 1 7 . 8 万吨 ,比上年 减 产2 3 . 9 %, 甚至还 低于 2 0 0 9 年。 位于 大洋 洲的新 西 兰 ,2 0 1 2 年 的产量 比创 纪录 的2 0 1 1 年 有较 大 幅 度的 下 降 ,减 产 1 7 %,为 1 9 . 4 万
2世界葡萄酒产量情况 Fra bibliotek上 面 已经 提 到 , 由于 酿酒 葡 萄 面 积 的 减 少 和
异常的气候条件 ,使2 0 1 2 年的葡萄酒产量相应受到
表1 2 0 0 8 ~2 0 1 2 年全球主要葡萄酒生产 国的产量统计 ( 万吨 )
注:A . 是 所有 国家提 供的数据总和 ,不 包括卢森堡、比利时 、马耳他 、荷兰 、英 国、立陶 宛和 爱沙尼亚 。
低水 平 。
葡萄酒行业分析报告2012
![葡萄酒行业分析报告2012](https://img.taocdn.com/s3/m/740835cf0c22590102029d10.png)
2012年葡萄酒行业分析报告2012年8月目录一、量增价涨,机会与威胁并存 (3)1、过去几年行业的收入和产能均实现了较快发展 (3)2、政策鼓励行业又好又快发展,但依然还需不断完善 (3)3、经济持续发展,国有经济是主体 (6)4、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文化逐渐融合,消费需求档次不断提高 (8)5、种植和酿造技术差距依然存在 (10)6、小结 (12)二、内外相竞,行业竞争不断升级 (14)1、葡萄酒原料来源丰富,供应商议价能力一般 (14)2、市场供过于求,消费者议价能力不断上升,品牌渐成关键 (16)3、新建产能门槛较高,但进口酒进入容易,对市场冲击明显 (19)4、白酒、啤酒依然强势,葡萄酒突围并非易事 (22)5、国内市场竞争激烈,进口酒火上浇油 (24)6、小结 (26)三、行业展望及企业竞争策略 (26)1、行业前景展望 (26)2、行业内不同规模企业优劣势分析 (29)3、面对内忧,继续维持市场扩张策略 (31)4、面对外患,扬长避短,和光同尘 (32)四、行业内主要企业简况 (35)1、企业所拥有的资源 (35)2、企业股东及管理层变更 (37)3、企业的历史发展与战略 (38)4、重点企业-张裕A (41)一、量增价涨,机会与威胁并存葡萄酒行业在国内的发展时间并不长,但经过过去几年的发展,行业规模实现了较快的发展,业内上市公司也不在少数,行业未来的发展将向何方,这是我们关注的第一个问题。
我们尝试用PEST方法对行业的宏观环境进行整理,以得到一些启示。
1、过去几年行业的收入和产能均实现了较快发展葡萄酒在国内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很久,但葡萄酒行业真正开始进入较快发展阶段应该还算是过去的10年。
国内葡萄酒产量从2000年的20万千升上升到2011年的超过100万千升,国内规模以上企业葡萄酒收入更是从不足50亿元上升到超过300亿元,年均产量和收入的复合增长率约为20%,行业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
2012中国国产葡萄酒与进口葡萄酒行业市场报告
![2012中国国产葡萄酒与进口葡萄酒行业市场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f87e52a2af90242a895e594.png)
2012中国国产葡萄酒与进口葡萄酒行业市场报告[提要]中国葡萄酒市场商品的整体结构,由中国国产葡萄酒和外国进口葡萄酒两大部分组成。
据ASC精品酒业介绍,就该公司进口葡萄酒在全中国的销售情况来看,法国酒销量排第一位,第2位是澳大利亚葡萄酒,第3位是美国酒,第4位是智利酒,第5位是意大利酒。
该模式主要是打造精品葡萄酒商店品牌【3】盯住终端市场,打造西班牙葡萄酒单一品牌。
【一】中国葡萄酒市场商品的整体结构及态势中国葡萄酒市场商品的整体结构,由中国国产葡萄酒和外国进口葡萄酒两大部分组成。
【1】中国国产葡萄酒根据2010年1月份中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9年中国全年葡萄酒产量为96万吨,同比增速27.63%。
从单月来看,葡萄酒12月产量为13.24万吨,同比上升72.78%,较11月的增速继续提升15个百分点。
中国葡萄酒从第一个工业化酒厂开始到现在已有100多年历史,近20年发展最为迅猛。
据统计,中国现已有葡萄酒生产企业500多家,前10家占有61.8%的市场份额,形成了以张裕、长城、王朝、威龙为龙头的一线品牌企业;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型企业到小规模精细化生产企业,从全国代理到区域经销到终端销售,已形成了完整而庞大的产业体系。
其中长城、张裕、王朝三分天下,以2006年计,三巨头的市场占有率合计已高达52%,资产合计拥有占全行业的38%,销售收入更是占到了全行业的56%,行业集中度非常高。
在和进口葡萄酒的市场份额比较中,中国国产葡萄酒占有80%的市场,而进口葡萄酒占20%市场。
图表:2002-2009年中国葡萄酒产量情况数据来源:国家信息中心【2】中国进口葡萄酒2009年中国进口葡萄酒17万多吨,其中瓶装酒增58.31%,(不含港澳台地区)进口葡萄酒总量达171,231,332升(相当于750毫升装葡萄酒228,308,443瓶),进口总金额达441,697,229美元比2008年增长22.91%。
图表:2009-2010年中国葡萄酒进口状况数据来源:中国海关中国市场总量=国产酒+2升及以下装进口酒。
进口红酒大数据分析报告
![进口红酒大数据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0cb544e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24.png)
进口红酒大数据分析报告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交流的不断加强,进口红酒在中国市场的销量稳步增长。
为了更好地了解进口红酒市场的发展趋势、消费者偏好以及竞争格局,我们对大量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本报告将带您一起揭示进口红酒大数据的相关信息。
第一部分: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据统计,过去十年来,中国进口红酒市场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2010年至2020年,进口红酒销售额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5%,销售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0%。
进口红酒市场规模快速扩大,成为中国酒业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市场份额来看,法国、意大利和澳大利亚是中国进口红酒市场的主要供应国。
其中,法国占据了进口红酒市场的半壁江山,销售额稳居榜首。
而意大利的进口红酒在华销售额也颇具优势,日渐崛起。
澳大利亚的进口红酒市场份额虽然较小,但其稳定增长的势头不容忽视。
第二部分:消费者偏好和行为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我们了解到,中国消费者对进口红酒的偏好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品质和口感:中国消费者越来越注重进口红酒的品质和口感。
对于酒精含量、酒质纯正度以及风味特点等方面,消费者倾向于购买品质更好的进口红酒。
2. 产地和品牌:法国、意大利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红酒产地享有较高声誉,进口红酒的购买者普遍偏好这些国家的产品。
同时,一些知名品牌也具有很大的市场影响力,消费者通常会倾向于购买这些品牌的进口红酒。
3. 价格和渠道:进口红酒的价格是中国消费者购买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在不同价格区间,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存在差异。
此外,消费者对酒店、餐馆、电商平台等不同渠道的选择也会对进口红酒市场产生影响。
第三部分:竞争格局和市场机会中国的进口红酒市场竞争激烈,各个供应国和品牌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
在市场竞争中,品牌知名度、质量保证和渠道销售等因素起到了重要作用。
当前,进口红酒市场存在着一些机会和挑战。
首先,随着中国消费者对健康和品质的追求不断增长,高端进口红酒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其次,互联网和电商平台的发展为进口红酒的推广和销售提供了更多机会。
中国酿酒行业分析报告(2012年1-9月)
![中国酿酒行业分析报告(2012年1-9月)](https://img.taocdn.com/s3/m/bc31fc0ee87101f69e319578.png)
行业分析中国酿酒行业分析报告(2012年1-9月)目录一、2012年前三季度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概述 (3)二、2012年前三季度酿酒行业运行情况 (4)(一)白酒1-8月利润增长45%,业绩相对优势显著 (5)(二)啤酒产量增长趋缓,盈利能力不佳 (7)(三)葡萄酒产量增长逐步恢复,利润增长缓慢 (9)(四)黄酒、其他酒 (11)三、2012年前三季度白酒行业上市公司业绩 (12)(一)沪深两市业绩综述 (12)(二)白酒上市公司综合业绩 (13)(三)各白酒上市公司经营业绩 (20)四、白酒行业热点 (24)五、趋势预测 (28)一、2012年前三季度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概述2012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53480亿元,同比增长7.7%。
其中,一季度增长8.1%,二季度增长7.6%,三季度增长7.4%。
经济增速虽有所回落,但仍处于合理适度增长区间,总体运行情况缓中趋稳。
前三季度,我国工业增加值增速继续回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升,全国物价CPI小幅回落、PPI同比延续回落,进出品继续回落,但月度进出口增速均回升,9月PMI回升,但幅度明显低于历史均值,为49.8%。
第三季度GDP增速回落至7.4% 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前一段时间增速大幅下滑的拖累。
9月份的经济数据显示经济增长动力较之7、8月份已显著增强。
9月份当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同比增速比8月份高1个百分点,出口增速比8月份高7.2个百分点。
9月份固定资产投资的累计增速比8月份高0.3个百分点。
9月份经济形势好转的主要原因在于近期欧美的量化宽松政策缓解了外部需求低迷的态势,稳出口政策的实施也缓解了出口企业的经营压力;同时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销售回暖也使房地产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得到修复,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幅度大幅趋缓;发改委此前审批的大量项目逐步开工,基建投资增速显著回升。
当前经济总体上处于缓慢温和企稳态势,前期稳定投资和出口的政策效果已开始显现。
中国葡萄酒电商行业分析报告(233)
![中国葡萄酒电商行业分析报告(233)](https://img.taocdn.com/s3/m/a0b51390bceb19e8b8f6ba7c.png)
中国葡萄酒电商行业分析报告一、中国葡萄酒市场分析(一)葡萄酒概述国际葡萄酒组织规定,葡萄酒是破碎或未破碎的新鲜葡萄果实或汁完全或部分酒精发酵后获得的饮料,其酒精度一般在8.5°到16.2°之间;2002 年国家经贸委发布的《中国葡萄酿酒技术规范》和GB15037-2006《葡萄酒》国家标准都对葡萄酒进行了准确定义。
葡萄酒是指以鲜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经全部或部分发酵酿制而成的,含有一定酒精度的发酵酒。
葡萄酒的分类方法有三种:按色泽分类、按含糖量分类、按二氧化碳含量分类。
按照色泽,可分为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及粉红葡萄酒三类。
其中红葡萄酒又可细分为干红葡萄酒、半干红葡萄酒、半甜红葡萄酒和甜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则细分为干白葡萄酒、半干白葡萄酒、半甜白葡萄酒和甜白葡萄酒;按照含糖量多少,可分为:干葡萄酒(含糖量低于4g/L)、半干葡萄酒(含糖量在4~12g/L)半甜葡萄酒(含糖量在12~50 g/L)、甜葡萄酒(含糖量大于50g/L);按葡萄汁含量分类:全汁葡萄酒(100%葡萄汁酿制而成)、半汁葡萄酒(葡萄汁含量从50%~80%不等,多是由葡萄汁和添加剂、酒精和水勾兑而成);还可按照所含二氧化碳量、葡萄酒来源和酿造方法等来分类,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二)中国葡萄酒发展历程中国葡萄酒工业发展自1980 年以后才开始真正步入快速发展阶段,产量从1980 年的7.8 万千升,增加至2009 年的96 万千升,30 年间产量年均复合增长高达9.1%,增长速度居于各类酒品前列。
但最近30 年来,中国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直线式的快速增长。
作为一个基本全新的产业,从萌芽到现在大体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具体情况如下所示:1、市场启蒙与发展阶段(1978-1988 年)1978 年长城葡萄酒公司(即中粮酒业前身)研制成功我国第一瓶全汁干红葡萄酒,并向全行业输出技术推广,拉开了我国现代葡萄酒行业发展的序幕。
2012年西安红酒市场调查报告
![2012年西安红酒市场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d9ff70f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54.png)
2012年西安红酒市场调查报告2012年陕西红酒市场调查报告及“云南红”对策车彦超纵观陕西的红酒市场,张裕长城两位大哥牢牢坐住头两把交椅,靠品牌和管理占据大量的市场份额,三线和一些杂牌酒靠低廉的价格卖酒,也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唯独陕西的二线红酒品牌“坐不下去,站不起来”,猫着腰是最难受的阶段。
在陕西市场,号称百年品质的张裕从高端的卡斯特、爱菲堡到低端的宝石红、三鞭酒等,可谓产品线十分丰富,加之品牌知名度很高,经销商数量也很多,针对不同的经销商开发代理不同渠道的产品,在终端的投入力度也不小,近两年以稳步的速度上升。
长城自从整合品牌以来,也取得了突破性的效果,产品的种类不断增多,从A区到珍酿、黑桶系列,都是具有特点的产品,在终端上也很下工夫,整合后的长城不管从终端陈列、促销力度方面比以前大了一些,在西安KA卖场,长城和张裕的排面占据了整个红酒排面的70%以上,再加之长城张裕有促销人员,所以他们品牌在渠道上就占据了绝对优势。
除了一线品牌,还有在很没有名气、靠价格来占领市场的三线以下的牌子,其最重要是价格低廉,在丰庆路市场,象青岛玛丽、山东华东、吉林通化还有一些长城擦边球产品销售的相当不错。
丰庆路批发市场不足10元一瓶的干红很多,经销商愿意经营的唯一目的是利润丰厚,随便进入终端就有成倍的利润空间,导致他们愿意冒着风险去经营甚至是擦边球或者假冒产品。
那么,除了一线品牌和三线以下的品牌,陕西市场的二线品牌具体情况又是怎样的呢?莫高、新天、西夏王、紫轩、威龙、御马、云南红、长白山等在西安市场已经做了多年,一些品牌已经悄然退出陕西市场,陕西的丹凤、凯维都已经开始运做市场,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是以后的路程还很艰辛。
现状二线品牌可以说都在有艰难的过程,除了品牌自身因素外,还有以下几个原因使二线红酒发展缓慢。
一、陕西消费者对红酒的消费不理性。
陕西的消费者对红酒的接受比较慢,西北的消费习惯就决定了红酒的销量,人们愿意去夜场喝一瓶几百元的洋垃圾或在酒店去点一百多元的擦边球,不愿意去喝真正的好葡萄酒。
2012年度南半球国家葡萄酒年度报告
![2012年度南半球国家葡萄酒年度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af6d7cb9ec3d5bbfc0a7405.png)
会P r o C h i l e捐助 l 5 %。
2 2 . 1 5 7 5 - 公 顷 。门 多萨 和 圣 胡安 是 阿根 廷 最 传 统 的 葡萄 酒产 区 ,仅这 两 个地 方 占据 了阿根 廷 9 2 %的酿
始更加精心地管理葡萄园 ,包括修剪、灌溉等 ,这 从某 些 方面 来说 也直 接 促使 了葡萄 产量 和 葡萄 酒产
量 的上升 。
2 0 l 2 年 智利 葡 萄 酒 中赤 霞 珠 占3 3 % ,长 相 思
2 0 1 3 年智利葡萄酒产量将与2 0 1 2 年持平或者略 有 增 长 。 良好 的 天气 条件是 产 量上 升 的主要 因素 。 由于2 0 1 2 年葡萄酒产量创历史新高 ,因此2 0 1 3 年其
根 据与 其他 贸 易伙 伴 签订 的 贸易协 定 ,从 2 0 1 1
表5 智利葡萄酒 出口国出口状况
数据来源 :智利农业部农业政 策研究办公室 ( ODE P A)。
60 2 0 1 3 . 3
年 起 ,智 利 葡萄 酒 出 口南 方 共 同市场 ( Me r c o s u r ) 成 员国开始 实行 零 关税 。 自2 0 0 9 年 起 ,智利 葡 萄酒 就 已经 以零 关税 进 入欧 盟 、加拿 大 和墨 西哥 。根 据
是不锈钢罐 ,这也说明了智利葡萄酒行业较高的科
技发展水平。另外 ,有3 9 %的酒厂使用法国或美国
来 源:智利 国家农业协会 ( S NA)和 中央银行
。
橡木桶 ,平均使用3 ~5 年。超过7 0 %的智利葡萄酒
2 0 1 3 . 3 5 9
生 产 者 相 信 他 们 具 有 足够 的 生 产 存 储 能 力 , 只有 1 2 %认 为有 必要进 行生 产规 模扩 张 。 1 . 4 葡萄 酒消 费 智利 的 人均 葡萄 酒消 费量 多年 来一 直没 有多 大 的变化 。统计 数字 显示 ,智 利 的人 均葡 萄酒 消费 量 从1 9 9 4 年的1 3 升缓 慢上 升到 了2 0 1 2 年的1 7 升 。而 相 比之 下 ,啤酒 的人 均 消费 量却 增长 迅猛 , 已经超 过 了2 7 升 。在所 有 主要 的葡 萄酒 生产 和 出 口国 中 ,智 利 的人均 消 费量是 最 低的 ,法 国是 5 5 升 ,其 邻 国阿
我国葡萄酒行业发展现状及进出口情况分析
![我国葡萄酒行业发展现状及进出口情况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71f0343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09.png)
我国葡萄酒行业发展现状及进出口情况分析一、我国葡萄酒行业发展现状尽管葡萄酒在我国的历史已经有一百多年,但是葡萄酒却一直是我国酒水市场当中消费量相对较低的产品类型,与同属于外来酒类的啤酒相比消费量少很多。
数据显示我国葡萄酒人均消费约为0.38 升,其中城镇人均消费在0.7升左右,而世界葡萄酒平均人均消费6升。
葡萄酒在我国人们日常生活消费当中不是很普及,甚至我国当前一些居民对葡萄酒的观念还存在区别化的认识,并且对葡萄酒的认同度相对较低。
尤其是进入2012年以后由于国家出台相关政策限制三公消费,导致整个酒类市场消费量明显下滑,葡萄酒的产销量受到极大的下行压力。
2012-2020年间我国葡萄酒产量从138.2万千升下降至41.3万千升,国产葡萄酒的产量、销售额和利润等指标增速持续下跌。
二、葡萄酒行业衰退的原因目前我国的葡萄酒行业依然处在较为痛苦的深度转型期,一方面是产业内的价格越来越透明,整个行业利润空间都在缩小,同时新兴消费群体尚未形成。
本土化的葡萄酒品牌由于渠道、资金、技术等各个层次的影响,很难在激烈的酒水市场当中立足生根。
特别是当前我国很多酒水销售终端都被实力雄厚的酒商买断,很多葡萄酒生产企业无法与实力雄厚的白酒、啤酒企业进行竞争,导致葡萄酒普及程度较低的现象,造成了葡萄酒很难在市场打开销路。
在葡萄酒产业环境愈发严峻的背景下,国内资本对于葡萄酒产业投资意愿减弱,各地葡萄酒项目在不断减少,新疆、甘肃、宁夏等优秀产区葡萄酒招商引资困难,各路资本和商家对葡萄酒产业的投资热度降低,特别是对葡萄种植基地的投入减少,各地项目数量锐减。
投入意愿不强,导致产业增速逐年下滑。
2020年我国葡萄酒行业销售收入为100.21亿元,同比大幅下降28.92%,连续四年出现下降。
相比于白酒、啤酒而言葡萄酒市场明显萎缩。
主要原因是由于2020年疫情期间节日聚会、家庭餐会均被取消,餐饮业完全停滞,导致葡萄酒的需求短期内大幅下降。
中国进口红酒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中国进口红酒市场调研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c2b115c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d9.png)
中国进口红酒市场调研分析报告一、市场概述中国进口红酒市场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市场,中国消费者的红酒消费需求不断增长。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中产阶级人口增加,消费升级趋势明显。
与此同时,国内红酒文化的兴起,使得红酒消费成为越来越多人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一部分。
据数据显示,中国进口红酒市场规模从2024年的xx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xx亿元。
二、市场特点1.品质需求提升:随着中国消费者的口味逐渐成熟,他们对红酒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消费者对于口感、产地、品牌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严苛。
2.产品多样性:进口红酒市场上的品牌众多,来自不同产地,品种繁多。
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需求选择不同的红酒产品。
3.渠道多元化:除了传统的酒类专卖店和超市销售渠道,越来越多的电商平台也开始涉足进口红酒销售。
消费者可以通过线上购买获得更加便捷的购物体验。
三、竞争格局中国进口红酒市场竞争激烈,国内外众多品牌争相进入市场。
主要的竞争因素包括产品质量、品牌知名度、价格以及渠道布局等方面。
目前,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进口红酒品牌在中国市场上占据了较大份额,是市场竞争的主要力量。
国内红酒厂商也在逐渐增加对进口红酒市场的投资,通过引进先进的酿酒技术和品牌运营经验来提升竞争力。
四、市场前景中国进口红酒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消费者对于高品质红酒的需求不断增长。
同时,国内红酒文化的不断普及,也将推动红酒消费的增加。
根据预测,未来几年中国进口红酒市场将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综上所述,中国进口红酒市场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市场。
红酒品牌可以通过提升产品质量、加强品牌宣传、拓宽销售渠道等手段来提升竞争力。
同时,政府也可以通过减少关税、简化进口手续等方式来促进进口红酒市场的发展。
葡萄酒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葡萄酒市场调查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ac70a2c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45.png)
关于中国进口红酒的市场调查分析报告一、调查背景随着国外葡萄酒市场的持续低迷,中国市场已成为世界各葡萄酒产国的避风港;作为当前葡萄酒消费量增长最强劲的中国,市场现状与未来趋势到底如何伴随着国外市场的低迷而中国却在加入WTO之后,随着葡萄酒进口关税税率从65%一路降至14%瓶装和20%散装,进口葡萄酒在中国的机会开始大幅显现;越来越多的国外葡萄酒如潮水般涌入国内市场,进口量持续高速增长;数千个品牌,几十个品种,以及新旧世界葡萄酒的不同分级方法让消费者眼花缭乱;各国外葡萄酒企业及其中国的合作伙伴们均使出浑身解数,力图在中国这个当前全球最大的新兴葡萄酒市场上尽可能多的分得一杯羹,把握住这个难得的机遇;二、市场分析1、红酒市场目前的容量分析1、目前消费在认知度分析A、中国葡萄酒文化相对世界相比很薄弱,属于有历史无文化的情况;中国的葡萄酒文化营销处于初级阶段,既学习和接受欧美的葡萄酒文化;大部分消费者通过影视剧,广告片和网络了解红酒认识红酒;但深层次的红酒文化教育仍然十分缺乏;导致大多数消费者仍处于“乱喝”B、“没有文化,葡萄酒就是昂贵的饮料”;2、与世界消费认知的差距A、我国目前的葡萄酒产业仍处在培育期;目前人均消费升,城镇人均消费葡萄酒升;与世界人均6升多的消费量差距很大;从国内饮料酒的消费结构看,葡萄酒也仅占酒类年消费总量的%;B、在饮用上,中国人完全省略了观、晃、闻、品的步骤,一口一杯还觉着不过瘾C、我国葡萄酒的消费水平低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引入时间短,二是居民收入低2、进口红酒的市场成熟度与容量分析A、从04年至09年的6年中,瓶装进口葡萄酒总量连续多年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据海关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瓶装酒进口葡萄酒总量达到了创纪录的84360吨,比2008年的55500吨新增28860吨,增长比率为52%,比2007年的48815吨增长%,比2004年的7080吨增长了10倍多;2009年葡萄酒进口量激增的主要原因:一是白酒消费税调整;2009年8月1日起,我国开始执行白酒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核定管理办法;B、近四年来,瓶装进口葡萄酒连续多年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瓶装酒进口葡萄酒总额达到了创纪录的亿美元,比2007年的亿美元新增8000万美元,增长比率为%,比2006年的亿美元增长243%,比2004年的亿美元增长了10倍多;c、市场需求分析:据IWSR预测,中国在2012年将成为世界第七大葡萄酒市场,消费量将达到12亿瓶;从2008至2012年,中国的葡萄酒消费量将增长36%,然而截止2010年就已超过十三亿瓶消费大关,其中,进口葡萄酒占葡萄酒市场的份额进一步提高,达到16%;2、葡萄酒市场消费需求分析1、消费者基本特征描述❖大众消费群体因为消费能力低,虽然消费量大,但是创造的利润很少;❖拥有高学历、高收入、高消费,喜欢新鲜事物、崇尚品牌,以留学生、私企老板、外企/股份企业中高层管理人群为代表的“新富消费群体”将是红酒利润的主要来源;A、葡萄酒消费群体的构成与消费情况a、大众消费群体收入便低,是低档消费层次,消费行为基本在家里;b、新富消费群体收入较高,消费行为在外与家里比例均衡,属于中档消费群体;c、商务群体仍然以白酒和法国名庄酒为主;B、大众消费增减比例表分析:女性、25-44岁的中年人、公司一般职员、个体户/私营业主、商业服务业企业员工、个人月收入在1500-4999元的中低收入群体饮用葡萄酒的比例增加明显;C、新富群体消费比例增减表分析:男性、35-39岁、专业技术人员、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个人年收入在10-30万元之间的中高收入群体饮用葡萄酒的比例增长明显;D、葡萄酒消费价值取向分析由于在餐饮终端饮用存在着销售的被动性,所以该渠道所占的渠道份额和利润率最大,同时渠道的拓展费用也最高;2、商业推广与消费习惯特征的基本分析根据饮用场合、场所、目地与媒体接触度来制定渠道策略、产品定位策略、媒体推广策略能让产品最有效的与消费者对接,以产生消费;A、饮用场合男性在外饮用的比例略高于在家饮用的比例,女性相反;随着消费年龄的上升在家饮用的比例也呈上升趋势,尤其是46岁以上在家饮用的比例占绝对多数B、消费场所葡萄酒与其他酒类一样,主要的消费发生在竞争高度密集的餐饮终端;C、饮用目的根据年龄的不同,饮用目地也发生着变化;D、消费特征E、干红的主要消费者群体a、年龄35-39岁b、年收入10万以上c、注重广告宣传的男性d、以电视和报纸为主要信息来源e、以专业技术人员、事业单位领导为代表f、在人均消费百元以上的高档餐饮消费场所产生g、其次为25岁以上女性工薪层、月收入在1500-5000 f、再次为56岁以上的离/退休中老年保健人群;3品牌传播形态与促销模型分析❖葡萄酒的促销方式很传统,赠品和优惠都是行业甚至是通用的商业促销方式;❖在夜店的套餐、酒庄/酒廊/酒屋的杯装是葡萄酒行业最为新鲜的促销方式,因此在促销上存在着可很大发挥空间;A、主要品牌的传播方式B、主要渠道促销方式C、目前市场接受度与需求度分析❖由于前些年国产红酒出现的质量问题,导致很多消费者对国产产品失去信心;在相同价格的情况下60%的消费者会选择进口红酒;在崇洋心理的爱国情结的左右下,营销成为了占领市场的突破口;❖主流消费的新富人群追求时尚、喜欢交际,其饮酒率较大众消费者要高出许多;这不仅标志着其消费习惯的逐步形成;随着上一代人群步入中年,新一代再出生,葡萄酒消费群体的比例亦将不断扩大; D.葡萄酒市场的区域分布❖中国葡萄酒市场主要集中在在北京、长江三角洲、福州-厦门、珠江三角洲等四大地区;❖另外,潮汕地区和成都地区的消费量也较大;❖尽管近年来葡萄酒消费已经开始向小城镇和农村渗透,但是由于消费认知的低,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小城镇和农村市场在葡萄酒消费中所占的比重不会有太大的提高;3进口葡萄酒目前竞争市场环境分析A、目前市场竞争状况格局a、由于中国深厚的白酒文化底韵,白酒做为葡萄酒的外部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b、同样由葡萄发酵的XO、VSOP干邑等类别的葡萄酒做为边缘市场的竞争者运用强大的媒体推广也占据者商务酒的一定份额;c、内部市场的国内红酒占据葡萄酒80%以上的市场,因此国产主流品牌是主要竞争对手;B、外部市场潜在竞争对手a、茅台干红、青岛干红……中国知名的白酒和啤酒厂通过合资、进口、合作手段商试图向葡萄酒领域延伸;b、但是由于还是以原产业为主,不会投入过多去发展完全是借助原品牌的影响力的葡萄酒,因此茅台干红、青岛干红对于葡萄酒市场的冲击还不如茅台白酒、青岛啤酒在销费者饮用习惯上对于葡萄酒的影响大;C、内部市场主要竞争对手a、张裕和长城以不同的价格和营销策略割据南北市场;b、其他主要份额仍然被国产品牌占据,而进口品牌缺乏主导而没有突出的品牌;c、卡斯特错张裕之力正在规范网络意在占领进口酒中高端市场;d、圣丹尼诗标榜法国进口占据了零售渠道的进口货架中低端位置;D、国产与进口干红对比a、我国葡萄酒进口分为2升以上的进口原酒和2升以下的瓶装进口酒;进口原酒主要用于瓶装和生产,基本已统计在我国葡萄酒的产量中;b、瓶装进口葡萄酒则是我国消费的组成部分,进口量由04年万吨上升至09年万吨增长了11倍;09年进口瓶装酒占我国葡萄酒%的消费比例,而04年仅占%,每年以%的份额递增;4企业产品进入市场的现状分析从宏观的政治、经济、技术、社会角度分析一切影响行业、企业和品牌发展的因素,以保证项目所处行业市场是健康发展的;A、企业产品进入市场之政治环境分析B、企业产品进入市场之经济环境分析C、企业产品进入市场之文化环境分析D、企业产品进入市场之技术环境分析E、企业产品进入市场之市场环境分析a、进口葡萄酒消费是一个潜力巨大且快速增长的市场;国内葡萄酒市场经过数次波动式发展,目前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b、一方面国内人民人均收入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和改善,另一方面国内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也随国内市场的逐步国际化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他们开始从物质型消费向精神型消费转变;➢从温饱需求向营养保健需求过渡;➢从传统消费走向现代消费;➢从盲目购买到理智选择;c、这些都使进口葡萄酒的营养保健价值、高贵典雅内涵和喜庆浪漫韵味逐步被认知和认可,从而使葡萄酒消费市场呈现日益乐观的发展势态;d、面对这样的消费意识转移,国产品牌在品质和口感上无法突破,进口品牌在营销与推广上无从入手,为我们留下了具有一定拓展性的空间3、红酒市场价格体系分析市场价格来自中国权威的酒业报纸华夏酒报以及实地采样调研,所标价格是指以商超为代表的零售价格;1目前市场平均价格指数分析A、国内主流--张裕市场价格在与卡斯特合作、建立自己的酒庄、申请“解百纳”商标以来,张裕产品的市场价格一路上涨; 部分地区/渠道有78两瓶起的礼盒;市场上100元以下的产品少之又少,只有低档的赤霞珠和解百纳;750ML最高市场价格在1500以上,达到了国产干红的至高点;B、国内主流--长城市场价格a、与张裕相比长城的价格更加实在,100元以下产品在半数以上;b、其中30-60元平民化产品很常见;c、可能是主攻北方市场的原因,750ML市场最低价达到了元;d、其中商务与礼品酒的价格在250-330之间以长城92为例C、国内其他品牌市场价格a、除张裕和长城外,其他品牌的主流价格集中在30-60元之间;b、这一价格也是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的指导价格;c、其他品牌的百元以上产品相对主流品牌来讲款式较少;D、法国名庄酒市场价格a、法国五大名庄酒市场最低价也在4000以上,属于“奢侈品”;b、只有小拉菲借助拉菲的世界第一名气以1000-3000之间的价格在高档餐饮终端占据着高端的第一席位;E、法国干红市场价格a、真正的进口AOC级别干红没有低于150元的750ML;b、庄园酒、年份酒、评分、评级酒根据级别不同从400-3000不等;c、市场主流价格是150-300、500-800、1000-3000 F、其他进口干红市场价格G、中国各地区价格对比分析❖以长城干红750ML为例a、最高价青海省元;b、最低价湖南省元;c、山东、吉林、河北、云南等生产葡萄酒的是区价格中等偏低;d、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价格略低;e、安徽、陕西等经济落后的地区价格便高;H、同款酒各渠道价格综合对比分析❖以长城92为例:如果说商超是平价,餐饮终端是实高,那夜场渠道就是虚高;2目前价格消费者接受度分析❖除了自身消费能力,根据不同的消费出发,消费者对价格的接受度都有着不同的限度,比如在送礼的时候消费者就能接受比自己饮用高的价格,在酒店就比在家里接受度高,所以我们把不同目地性的消费者进行细分;□以上数据根据价格密集度、销量分析4、目前主流品牌的市场竞争能力分析❖国内主流品牌扞为卫自己的地位,一直与地方品牌博弈,还要抵御逐渐扩张的进口品牌,不断通过创新、合作来巩固;❖进口的大品牌由于产量控制来保证品质,知名度有,价格下不来,销量上不去,处在近似于奢侈品的队列;❖其他进口品牌多集中在同一代理公司,缺乏主流,其中销量较好的有法国路易亚都世家、法国鹰标、澳洲奔富酒园;下图为各品牌竞争了排行前三5、进口葡萄酒行业发展潜力分析❖数据显示:葡萄酒消费占整个酒类消费比重近三分之一其中进口占不到30%,由于传统的白酒文化,与国际的三分之二还有明显的距离,但是年市场增长率明显快于其他酒类;1波特五力分析三、总结1、从目前的市场状况来看,进口灌装酒市场是乐观的;2、目前在国产与进口主流口牌的价格逐渐上扬,为大众消费者提供百元以下的进口红酒保有空间;3、进口红酒的品牌多集中在少数代理商手里,代理商不会为某个品牌单独推广,为有媒体推广的进口品牌留有空间;4、消费者认知度普遍偏低,辨别能力差,为品牌真实化、具体化的包装留有空间;5、一些非主流品牌瞄准张裕、长城等大品牌,成为主流品牌的跟随者,为创新营销的进口品牌留有机会;6、崇尚广告效应、相信软文、追求时尚的个性化消费增多,为精准定位的进口品牌留有机会;7、追求品质量与价格比的多数消费者厌倦了不具创意的促销方式 ,为深入消费者心理的品牌促销留有机会;8、具有一定消费认知的,喜欢专属产品的,最庞大的餐饮消费群体因为红酒与中国饮食的不协调而矛盾,为切合中国饮食文化的进口红酒品牌留有机会。
葡萄酒行业分析报告2012
![葡萄酒行业分析报告2012](https://img.taocdn.com/s3/m/0e91601ea2161479171128be.png)
2012年葡萄酒行业分析报告2012年9月目录一、全球葡萄酒市场:新旧世界皆盯住中国市场 (4)1、全球市场扫描:消费增长区域分化,中国创增长奇迹 (4)2、旧世界和新世界:携手推动葡萄酒消费全球化 (6)(1)新旧世界葡萄酒行业对比 (6)(2)葡萄酒消费全球化的进程:60年代和90年代成为重要的时间窗口 (7)3、全球供需再平衡中:对中国市场冲击短期最大,但中期边际递减 (8)二、中国葡萄酒市场:进口酒去库存中,不影响未来蛋糕做大 (11)1、冲击蜜月期:国产酒也受益于进口葡萄酒消费热潮 (11)(1)1978-1988:生产繁荣、消费落伍 (12)(2)1989-2002:全行业低迷、艰难培育消费文化 (12)(3)2002年至今: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2)2、进口酒冲击累积效应:高端酒价格下跌+国产酒集中度下降 (13)3、受冲击的原因:中国是新旧世界垂涎的金矿市场 (16)(1)国际视角:中国人均消费量尚处低位 (16)(2)量化视角:收入和葡萄资源禀赋与人均葡萄酒消费量正相关 (17)(3)成色十足:未来十年人均消费量将维持两位数以上增长 (19)4、美国经验:短期冲击不可怕,消费蛋糕做大可化解进口酒冲击 (19)(1)婴儿潮和健康观念推动两波葡萄酒热潮 (19)(2)消费市场做大化解进口酒冲击 (20)5、中国葡萄酒消费猜想:未来3-5 年,进口酒增速仍大于国产酒 (21)(1)市场容量乐观扩容:CAGR=20% (21)(2)市场容量中性扩容:CAGR=10% (22)(3)市场容量悲观扩容:CAGR=5% (23)(4)消费蛋糕做大将化解进口酒冲击 (24)三、进口酒2.0时代:进口商大整合,大众消费时代开启 (24)1、政策2.0 时代:不期待通过反倾销解决进口酒,但提高准入门槛 (24)(1)《葡萄酒行业准入条件》出台:灌装酒得到规范 (24)(2)商务部或将启动对欧盟进口酒反倾销调查 (25)2、进口商2.0时代:走向规范化、品牌化、规模化 (25)3、消费市场2.0时代:非即饮份额将上升,进入大众消费时代 (27)(1)渠道与国际接轨:非即饮占比上升 (27)(2)进口酒暴利时代终结,进入大众消费时代 (29)4、谁主沉浮:进口酒和国产酒两不误,方能笑到最后 (30)一、全球葡萄酒市场:新旧世界皆盯住中国市场1、全球市场扫描:消费增长区域分化,中国创增长奇迹根据OIV 的数据显示,全球葡萄酒消费市场正从2008 年的低谷缓慢复苏,2011年,全球葡萄酒消费量为2420 万千升,同比微增0.7%,但区域分化趋势明显:传统消费市场持续低迷,2007-2010 年间,法国、西班牙消费量分别下降-4.7%和-20.8%,德国仅微增0.3%,意大利表现稍好,增长3.4%;新兴消费市场稳定增长,英国延续半个世纪以来的增长态势,2007-2010 年间增长7.8%,美国则增长5.8%,澳大利亚增长9.6%;中国市场一枝独秀,2005 年进口关税下降以来,中国日益成为全球葡萄酒消费增长的新引擎,2005-2011 年,消费量大增2.15 倍,CAGR 达到21%,创造了新的增长奇迹。
2012年中国葡萄酒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2012年中国葡萄酒行业发展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e13541f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30.png)
2012年中国葡萄酒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中国葡萄酒产量在中国饮料酒总产量中的比例只占1%,只有啤酒的1/80,白酒的1/15,黄酒的1/5,以绝对增长空间的角度分析,其发展空间是最大的。
从行业的生命周期角度看,我国葡萄酒业现处于孕育期向成长期过渡阶段,随着生活方式逐步西化和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保持较快速增长。
我国葡萄酒行业发展的现状与世界葡萄酒是不同的,在这里我们单独分析中国的市场。
我国葡萄栽培总面积(一直处于增长趋势,)628万亩(酿酒葡萄80余万亩),葡萄总产量627万吨75%鲜食,15%酿酒,10% 制干、制汁/醋。
葡萄酒生产分布于26个省、市、自治区,产量居前五位的为山东、河北、天津、吉林、河南,占全国总产量的87.44%。
张裕、长城、王朝和威龙四个品牌的产量占全国产量的51.87%。
在我国的500多家葡萄酒企业中,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以张裕为首的老牌葡萄酒生产企业;二、是其他酒类生产企业或是其他行业转为生产葡萄酒;三、是沿海的进口葡萄原酒灌装企业。
具体来说领先的企业为:烟台张裕葡萄酒酿酒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中法合资王朝葡萄酒有限公司,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新天国际酒业有限公司。
2011年以来,我国葡萄酒行业利润总额增速均保持30%以上,我们可以看到整个行业的上升趋势。
我们希望的是经过努力,我们可以在世界市场“瘦身”的过程异军突起。
外部影响政策首先我国也有昌黎县葡萄酿酒企业协会、通化东昌区葡萄商会、蓬莱产区葡萄与葡萄酒商会、山东省酿酒葡萄科学研究所等协会。
葡萄酒行业一直受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
加入WTO后,葡萄酒关税由65%下降到14%,国外葡萄酒企业和产品加快进入我国,我国进口瓶装葡萄酒现行税率(所征收的税项,以人民币交纳):1.关税:14%(关税:CIF ×14%); 2.增值税:17% (增值税:(CIF+关税额)×17%); 3.消费税:10% (消费税:[(CIF +关税额)/(1~10%)]×10%)。
参考文2012年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分析模版
![参考文2012年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分析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47763ba7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a5.png)
参考文2012年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分析模版进口葡萄酒在中国热卖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份额在短短十年间飙升至去年的近25%,中国国产葡萄酒的市场份额正在明显萎缩,这种态势将在2012年继续走强。
相关资料显示,中国最近刚刚取代在传统上占据主力地位的德国和英国,成为波尔多葡萄酒最大的出口目的地。
鉴于该国的大众葡萄酒消费历史还不长,这一转变就显得尤为值得关注。
过去的几年里,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已经一跃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葡萄酒市场,不仅拥有巨大的增长潜力,更蕴藏着丰厚的盈利空间。
从量上来看,中国目前是第七大葡萄酒消费国,2011年预计销售量达16亿瓶。
自2006年以来,中国葡萄酒市场的年增长率超过2 0%。
专家预计,这一数字在2014年之前有望翻倍,使中国成为全球第六大葡萄酒消费市场。
2010年,进口葡萄酒占整体销售量的20%以上,是2005年的4倍。
目前,至少有2000万成人偶尔饮用进口葡萄酒。
而据估计,有能力购买进口葡萄酒的潜在人群超过2亿。
前一个数字仅占后者的很小一部分。
由此可见,进口葡萄酒的未来似乎无限光明。
农历新年和中秋占全年销量的60%调查数据还显示,葡萄酒消费依然围绕休闲娱乐和送礼这两大主题。
两个主要节日中国农历新年和中秋占葡萄酒全年销售量的60%左右。
在赫柏湾新街口专卖店购物的一位顾客所说:“我对葡萄酒并不是很熟悉,但我知道它是送礼佳品。
”郑宁认为,消费者对购买的主要兴趣在于它传达了一种恰到好处的尊荣、地位和敬意,而这些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美食和葡萄酒的搭配却依然是一个尚处于发展阶段的概念,特别是考虑到中国人餐饮文化中以家庭为主的风俗习惯。
调研显示,尽管中国葡萄酒市场发展迅猛,但成熟度依然不高。
顾客的偏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广告的影响,顶级制造商通过广泛开展市场营销来积累品牌认知度。
这种以品牌为导向的氛围缺乏对口味偏好的强调,也因此影响到了进口葡萄酒市场。
无论品牌和年份如何,波尔多和勃艮第葡萄酒在中国消费者中的认知度最高。
中国进口红酒的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中国进口红酒的市场调查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5e4a224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5c.png)
中国进口红酒的市场调查分析报告一、市场概况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在过去几年中,中国红酒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中国消费者越来越注重高品质、高品位的生活方式,因此对进口红酒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的红酒消费量以及消费金额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二、市场规模根据最新数据统计,中国进口红酒市场规模已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而且市场份额还在不断扩大。
很多国际知名的红酒品牌都在中国建立了销售网络,以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三、消费者群体特征四、消费渠道五、进口国家与品牌进口红酒主要来自于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智利和西班牙等国家。
这些国家的红酒品牌在中国市场上非常知名,并且拥有着很高的市场份额。
其中,法国红酒以其独特的风味和质量在中国市场上占据着领导地位。
六、市场挑战与机遇尽管中国进口红酒市场发展迅速,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中国红酒市场的发展还不够成熟,对于品质和品牌的认知程度相对较低。
其次,进口红酒的价格往往较高,限制了一部分消费者的购买力。
不过,中国红酒市场的潜力巨大,对于品质和品牌要求不断提升的消费者将为红酒进口商提供巨大的机遇。
七、发展趋势未来几年,中国进口红酒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中国消费者对于文化饮食有愈发浓厚的兴趣,红酒作为一种高品质的文化饮品将受到更多人的喜爱。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品质要求的增加,中国进口红酒市场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八、结论中国进口红酒市场发展迅猛,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消费者对于品质和品牌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进口红酒的需求持续增长。
尽管市场面临一些挑战,但市场潜力巨大,未来几年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对于进口红酒生产商和销售商来说,抓住中国市场的机遇将带来巨大的商机。
中国进口红酒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中国进口红酒市场调研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e53bb7a51e79b896902260d.png)
大环境
据波尔多葡萄酒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大陆地区波尔多葡萄酒进口数 量从2000年近20万升上涨至2009年的1370万升,共翻了68倍。2009年尽管在全球 性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大陆地区仍实现7400万欧元交易额,涨幅高达40%,进口 量与2008年相比涨幅高达97%。2010年,中国波尔多葡萄酒进口量增长71%,高达 1900万升,进口额上涨98%,增至12500欧元,并成为波尔多葡萄酒的第二大海外 市场。
形成北京、上海、广州三大消费市场 北京、上海、广州对外交往比较多,受国外的生活方式的影响,受国外餐饮业
的影响。人们的消费方式、消费观念的改变,形成了红酒的消费环境。目前以北 京为代表的北方市场,以上海为代表的华东市场和以广州为代表的珠三角市场, 形成了中国的三大红酒消费市场。
中国进口红酒市场调研分 析报告
❖ 数据来源:中国葡萄酒中国白进皮口书红酒市场调研分
析报告
2010年1-10月中国瓶装葡萄酒进口国金额前20名排序表
排名 国家/地区 金额(美元) 排名 国家/地区 金额(美元)
1
法国
102209196
11
南非
2 澳大利亚
44756404
12 加拿大
3 意大利
18593318
13 葡萄牙
4
智利
10888786
随着中国葡萄酒市场快速增长势头,从多样化酒品的极大丰富到多元化推广活 动扎堆,更有不断的投资热在推波助澜,最终促成了这场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 “被繁荣”运动。各国各类原瓶酒、灌装酒、贴牌酒等等在大大小小的进口商/经 销商手中玩转,也无非就是不同资源、规模和游戏规则上的博奕。
中国进口红酒市场调研分 析报告
中国进口红酒市场调研分 析报告
2012年中国葡萄酒信息网行业大盘点(二)收购国外酒庄热情不减
![2012年中国葡萄酒信息网行业大盘点(二)收购国外酒庄热情不减](https://img.taocdn.com/s3/m/821a6ecda8956bec0875e376.png)
南京人时屹
未透露
8月
哲维瑞-香贝丹酒庄(Chateau de Gevrey-Chambertin)
勃艮第
澳门博彩业吴志诚
年产1-1.2万瓶,800万欧元
8月
Menuet干邑
法国干邑区
香港Cartak(Madini)有限公司
未透露
5月
宝石树酒庄,并更名为圣果树酒庄
澳大利亚
四川泰丰集团
2亿元
7月
Windsor's Edge酒庄
2012年中国葡萄酒信息网行业大盘点(二)收购国外酒庄热情不减
日期:2013-01-23 08:43:20 来源:中国葡萄酒信息网 作者:吴运州
2012年,中国葡萄酒行业发生了哪些变化值得人们去回顾与思考?中国葡萄酒信息网利用行业媒体的优势,对本站信息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将从8个方面对中国葡萄酒行业进行盘点。
8月
Bel-Air酒庄
波尔多
上海企业家Zhi Gen Lai
40公顷
4月
Chateau dallau酒庄
波尔多
茅台葡萄酒公司
未透露
9月
卢卡酒庄(Château Lucas)
波尔多
华侨设计师李文成(文成城堡堡主)
占地约12.5公顷,其中10公顷为葡萄园,投资额约110万欧元
9月
蒙拉贝特酒庄(Chateau Millaud Montlabert)
波尔多
大连海昌集团有限公司
未透露
11月
贝勒丰(Chateaux Bellefont-Belcier)
波尔多
河北一家钢铁企业主王姓先生
占地13公顷,超过3000万欧元
12月
贝纳德酒庄(Chateau Bernadotte)
2012年红酒市场分析
![2012年红酒市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7d43770cc22bcd127ff0c38.png)
2012年红酒市场分析过去几年,红酒市场的确受到消费者的热烈追捧,成交量节节上升,导致交易价格在2010年涨幅达40%,并延续到2011年。
以上的情况,在去年8月开始出现改变,投资级别的红酒批发价指标开始持续下跌,拍卖行的投资者尝试保持价格的稳定,但到了秋季後,红酒市场价格使他们屈服於暗淡的市场环境。
2011年被普遍认为是红酒泡沫消退的一年,市场已经出现调整的技术性指标。
早在1985年,英国的评论家就指出,红酒市场将会面临一个崩盘的危机。
特别是1982年产的ChateauLafite。
高弹性的价格,使红酒市场有别於艺术市场和金融产品,红酒市场的繁荣和低迷,通常都与国际大环境的经济危机同步出现,如1974年、1997年、2008年。
红酒收藏市场的变化,特别是2011年的变化,不能用单一模式进行评价。
对比去年两大世界级(波尔多、勃垦地)红酒收藏品产地所呈现的不同,亚洲区对勃垦地的红酒需求激增,但是波尔多地区的红酒正经历3年来最严重的下滑。
但勃垦地的产量有限,其红酒只占全球市场很少一部分,波尔多占据差不多95%市场交易,因此波尔多的下滑,很大程度上决定红酒市场去年整体表现。
踏入2012年,波尔多高级红酒的定价,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其价格将会回落到一个较合理的水平。
同时,意大利、西班牙、澳洲、新西兰和美国等生产地,开始引起红酒爱好者的关注。
另外,红酒品尝的新趋向开始呈现,较注重对红酒纯天然性的要求,这种情况已经在美国沿岸城市和英国伦敦兴起。
改变会否影响传统红酒市场,虽然尚不能定论,但苗头已经出现。
红酒不但吸引喜爱杯中物者,也吸引纯粹寻求回报的投资者关注。
传统的红酒爱好者轻视投资价值,通常买一瓶喝一瓶。
但是这市场开始变得专业,市场吸引了大量资金的投入。
因此红酒市场的复杂程度快速增长,全球第一个商业对顾客的红酒期货市场去年开幕。
红酒融资在中国及其他地区衍生,红酒投资基金持续增长。
第一个中国红酒基金成立,目标金额为10亿元人民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口葡萄酒在中国热卖
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份额在短短十年间飙升至去年的近25%,中国国产葡萄酒的市场份额正在明显萎缩,这种态势将在2012年继续走强。
相关资料显示,中国最近刚刚取代在传统上占据主力地位的德国和英国,成为波尔多葡萄酒最大的出口目的地。
鉴于该国的大众葡萄酒消费历史还不长,这一转变就显得尤为值得关注。
过去的几年里,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已经一跃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葡萄酒市场,不仅拥有巨大的增长潜力,更蕴藏着丰厚的盈利空间。
从量上来看,中国目前是第七大葡萄酒消费国,2011年预计销售量达16亿瓶。
自2006年以来,中国葡萄酒市场的年增长率超过20%。
专家预计,这一数字在2014年之前有望翻倍,使中国成为全球第六大葡萄酒消费市场。
2010年,进口葡萄酒占整体销售量的20%以上,是2005年的4倍。
目前,至少有2000万成人偶尔饮用进口葡萄酒。
而据估计,有能力购买进口葡萄酒的潜在人群超过2亿。
前一个数字仅占后者的很小一部分。
由此可见,进口葡萄酒的未来似乎无限光明。
农历新年和中秋占全年销量的60%
调查数据还显示,葡萄酒消费依然围绕休闲娱乐和送礼这两大主题。
两个主要节日中国农历新年和中秋占葡萄酒全年销售量的60%左右。
在赫柏湾新街口专卖店购物的一位顾客所说:“我对葡萄酒并不是很熟悉,但我知道它是送礼佳品。
”
郑宁认为,消费者对购买的主要兴趣在于它传达了一种恰到好处的尊荣、地位和敬意,而这些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美食和葡萄酒的搭配却依然是一个尚处于发展阶段的概念,特别是考虑到中国人餐饮文化中以家庭为主的风俗习惯。
调研显示,尽管中国葡萄酒市场发展迅猛,但成熟度依然不高。
顾客的偏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广告的影响,顶级制造商通过广泛开展市场营销来积累品牌认知度。
这种以品牌为导向的氛围缺乏对口味偏好的强调,也因此影响到了进口葡萄酒市场。
无论品牌和年份如何,波尔多和勃艮第葡萄酒在中国消费者中的认知度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