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学情评估附答案 (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学情评估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小题。

(8分)
发射、入轨、着陆,九天探梦一气呵成;追赶、并跑、领跑,五十年差距一载跨越。

环宇问天,探月逐梦,他们让五星红旗一次次闪耀太空!
他们的航天精神令人qīn佩。

从1970年中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到今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从近地走向深空、从无人走向有人、从月球走向火星。

“敢上苍穹揽月,不.畏艰险启航,豪情问天,壮志报国。

”从航天大国迈向
航天强国的道路上,中国航天人鞠躬尽cuì,严jǐn求实,自立自强。

他们用.一个个坚实的脚印,把梦想化作了.现实。

“北斗人”踔厉奋发,“探火
人”qiè而不舍……好样的【甲】中国航天人!
探索太空的步伐永无止境,追逐梦想的脚步从不会停歇。

2022年,“中国航天日”以【乙】航天点亮梦想【丙】为主题,正是希望以航天梦托举
中国梦,激发汇聚更多人逐梦筑梦的磅礴力量
....。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
(2)在【甲】【乙】【丙】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下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甲】!【乙】“【丙】” B.【甲】,【乙】《【丙】》
C.【甲】,【乙】“【丙】” D.【甲】!【乙】《【丙】》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加点字“不”“用”“了”依次是副词、介词、助词。

B.“探月逐梦”“追逐梦想”“磅礴力量”依次是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偏
正短语。

C.“从近地走向深空、从无人走向有人、从月球走向火星”,运用了排比的
修辞手法。

D.《太空一日》的作者是杨利伟,他是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

2.请在下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完成积累卡片。

(8分)
3.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4分)
(1) 古往今来,文学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往往有追求,有信仰,更是滋养了一
代又一代的人。

请从以下名著中任选一部,结合书中人物的相关故事,谈谈作品中人物的信仰。

(2分)
A.《海底两万里》B.《红岩》
(2) 小说中人物的姓名或称呼值得探究。

比如《骆驼祥子》里的虎妞,既表明
其虎头虎脑的长相,又暗示了其大胆泼辣的性格,粗俗蛮横缺乏教养的形象。

下面备选材料中人物的名字有何深意?请选择其中的一位,结合作品具体情节或人物性格,写出你的理解。

(2分)
备选:①尼摩船长(Nemo,意为“不存在的人,无名之人”)(《海底两万里》)
②老马和小马(《骆驼祥子》)
4.在下面这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2分) 纸张发明之前,古人记事要用“竹简”。

________。

于是这道工序就叫作“汗青”。

后来,“汗青”渐渐成为“竹简”的代名词。

①将竹子削成形状一致的长条形,再用火反复烘烤这些竹片。

②古人用上好的竹子记写镌刻事情和文章,此一片片的竹即称“竹简”。

③烘烤之时,本来新鲜湿润的青竹片,被烤得冒出了水珠,像出汗一样。

④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便于书写,另一方面也为干燥防蠹。

⑤制作竹简一定要选择上等的绿色之竹,这就是所谓的“青”。

A.⑤①④③②B.⑤②①③④
C.②⑤①④③D.②①⑤④③
5.初一各班将要举行“弘扬民族文化,争做先进少年”的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应任务。

(6分)
(1)为了激发同学们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文艺委员计划在班会上开展“诗词
大比拼”的活动,并制作了下面的活动流程图。

请根据图中的信息,将“诗词大比拼”的活动流程转述给班级的其他同学。

(4分)
(2)为了让同学们了解河南本土文化,你们班准备结合初中教材中的《木兰诗》
宣传豫剧,并在艺术馆举办经典豫剧《花木兰》的演出活动,作为文艺委员请你为此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2分)
二、阅读探究(共22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6~8题。

(共12分)
大好河山
尚昌平
去年暑期,我从北京出发去新疆喀什。

登机后,旁边座位上一位面容清秀的男孩看我费力地托举着背包,便迅速起身接过背包,把它放置在行李架上。

我坐在靠窗的座位,拿着相机一路航拍燕山山脉、长城、黄土高原、黄河……最后,飞机经过嘉峪关进入新疆。

从飞机上俯瞰,可见肃穆的雪山、辽阔的戈壁、蒸腾着热浪的沙漠。

新疆,这个远离海洋的地方,曾经就是一片海底。

经过亿万年的时光,耳畔仿佛仍能听到阵阵涛声。

这次旅程要经停乌鲁木齐再飞往喀什。

机舱广播通知在40分钟后降落乌鲁木齐。

我收相机的时候,瞄了一眼身旁的那个男孩。

他目光炯炯地注视着前排椅背,表情严肃,并且一言不发。

我担心他是和家长闹矛盾离家出走的,就故意找话题聊天。

“同学,你不上学了?”“嗯。


“你高考结束了?考得不理想?”“嗯。


“你一个人出来旅行?出来和父母说了吗?”“嗯。


一向寡言的我面对一个沉默的男孩,变成多话的人。

“同学,你先不要消沉,可以复读一年,明年再考!或者,你去当兵,保卫国家多光荣!你真挺有军人的气质。

这架飞机上的乘客就你的坐姿最端正。


他端正挺拔地坐在那里,话依然很少。

“同学,你家是哪儿的?”
“张家口。


“真巧!我去过很多次张家口,上个月还去了呢,我去拍大境门。


男孩笑了,露出两颗可爱的小虎牙。

他说经常骑车路过大境门,门上有四个字:大好河山。

我拿出手机让他看张家口大境门的照片。

“拍得真好,您是摄影师吧?”“是呢,你猜对啦!”
“同学,你独自一人要去哪里旅行?”我问。

“西藏阿里地区。

”他说。

“阿里地区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中的屋脊’。

你不应该从新疆去阿里,直接从北京到拉萨再去阿里更方便,海拔也是渐渐升高,身体会适应。

这样从新疆到阿里,一天时间海拔直线上升,你可能会有高原反
应的。

”我说。

“我想从空中看看天山、昆仑山、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新疆是个好地方。

”他回答。

“早说啊,和你换个座位。

你坐窗口。

”“看您刚刚一直在拍照片,不好意思打扰。


“既然这么喜欢新疆,你跟我走吧。

我带着你一起去看遍新疆美景。

”我提议。

“这次真的不行,今天必须去阿里!”他回答得很坚决。

“从北京飞乌鲁木齐到喀什再去阿里,这一路,路费都很贵,你经费够吗?”“家里人给了点,自己勤工俭学,加起来够用了。

”他伸出手。

那的确是一双干了很多活儿的手。

“等你从阿里回来的时候,我给你买一张从拉萨回北京的火车票。

青藏线沿途风景很美的,你可以感受一下祖国的大好河山。


飞机经停乌鲁木齐时广播通知,因为天气原因飞机延误3个小时。

在候机厅,他显得有点焦虑。

我想毕竟这是他第一次离家远行,便去买了些零食和酸奶给他。

他从椅子上站起来,双手接住说:“谢谢姐姐!我微信转钱给您。


“钱不用转了,微信是要加的。

我把今天航拍的照片发给你,以后在路上遇到困难发微信说一声。


加微信时,发现他的微信名是一串省略号,我不禁悄悄瞄了一眼他严肃而又稚嫩的脸,担心这个独自远行的男孩是有事想不开。

终于平安到达了喀什机场。

取行李时,我发现他只有一个简单的双肩包,没有带御寒的衣物,又担心了:“你第一次出门就跑这么远,还是去高原,要不你跟着我去喀什吧,还可以帮我扛扛三脚架。


“姐姐,我这次必须要去阿里,还有好几个小伙伴在等着加入队伍。

您放心吧。

”“真的有小伙伴?”我问。

“嗯……他们全都到了叶城县。

”他说。

在反复叮嘱他注意安全后,我们在喀什机场告别。

车已经开出去很远了,他依然站在那里目送我远去,站姿挺拔,就像是一棵高高的白杨树。

在车上,我发了一条微信给他:“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发微信给我,让我知道你们是否安全。

记住,我答应过要送你一张火车票,和小伙伴们出门在外要互相帮助。


他回复:“可以把张家口大境门的照片发给我吗?”
……
秋末,我回到了北京。

在喀什机场和“省略号”分别后,我便时常关注阿里地区的新闻,在阿里地区的地图上,推测他和小伙伴们旅行的线路。

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发微信问他们到哪里了,但微信始终没有人回复。

翻看他的朋友圈,空空的,一条都没有发过。

我非常后悔,那天应该强行阻止他去阿里。

他一直没有音讯。

后来,我们失去了联系。

今年春节,我忽然收到了他的微信:
“姐姐,那天您认为我是和父母闹矛盾赌气离家出走的,看着您为我担心,当时还有好多好心人都在关心我,我特别感动。

在飞机上您一直建议我去当兵保家卫国,其实我就是一名光荣的现役军人!对不起,那天我说谎了!当时不方便告知实情,我不是去旅行,我是肩负任务前往阿里的。


随后收到他发来的照片,是一枚亮闪闪的军功章。

大好河山,寸土不让!我们是祖国的界碑,站立的地方就是中国!(选自2022年2月25日《北京日报》,有删改)
6.选文主体部分描述了“我”与一位年轻男孩在飞机上的偶遇,其中既暗示了男孩的军人身份,又表现了他的优秀品质。

请结合文章内容,补全下面的表格。

(4分)
7.文中设置了一个误会,直到结尾才解开。

请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这个误会是
什么,是如何造成的,解开时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4分)
8.有人说,这篇文章的题目应该改成“飞机上的偶遇”,你同意吗?为什么?
(4分)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9~11题。

(共10分)
一生只待向晚开
张云广
①一个假日,驱车出了家门。

②车行至距离小区三四千米远的一片荒草地,我的眼前突然一亮——在这个萧瑟秋日的寂寞地带里居然还有繁花在盛开!
③我一眼就认出来了,那是一种叫作紫茉莉的花。

两株紫茉莉挨在一起,一株开着红花,另一株则开着黄花,花朵开向不同的方向,每一株都热闹非凡。

④其实,“紫茉莉”一名并不为我的家乡人所熟知,他们更习惯于叫它“没日开”或“没日红”,因为这种花只在太阳没入地平线之后才会盛开。

出人意料的是,这花居然还有黄色的,那么是否还可以叫作“没日黄”呢?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⑤红花红蕊,花丝顶端的球形花药为黄色;黄花黄蕊,花丝顶端的球形
花药为红色。

颜色迥异,形状则完全相同,长长的花柱,喇叭状的花冠,每一朵都向外散发着浓浓的香气。

⑥这种花,我在很小的时候就认得,大姨家房后种过,三婶家大门前种过,我们村子中央的小学校园的花坛里也有,用于观赏,也为小伙伴们课间玩捉迷藏提供了很好的“掩护”。

那时我们更喜欢叫它“地雷花”,因为那些熟透了的黑色球形小果酷似微型的地雷,表面还有斑纹褶皱。

⑦可别小看这“地雷”,它不仅有着落地生根、自播自种的本事,它的里面还富含白色胚乳。

胚乳晒干后碾碎成粉,敷在脸上可除粉刺、斑、痣。

这就是此花又名白粉花的缘故。

⑧《红楼梦》中,贾宝玉曾经从一个宣窑瓷盒中取出一根玉簪花棒给平儿姑娘打扮,并告诉她“这不是铅粉,这是紫茉莉花种,研碎了兑上香料制的”。

“平儿倒在掌上看时,果见轻白红香,四样俱美,摊在面上也容易匀净,且能润泽肌肤,不似别的粉青重涩滞。

”因此,这紫茉莉又名胭脂花。

⑨当代著名作家林清玄说这种花还有一个名字,唤作“煮饭花”,因为农家妇女都在花开的时间下厨做饭。

乡野气息浓厚常常与生命力旺盛相关联,不像那些温室里的娇贵花朵,对环境挑剔良多,为此而失去了生命原本应有的质朴与顽强,就此一点,紫茉莉就应该得到人们的尊敬。

⑩紫茉莉是靠风来传粉的,夜间的几缕微风就已足够。

紫茉莉欣欣然接受了这样的安排,省却了熙熙攘攘的造访,不必像桃花、杏花、梨花那样费尽心机地制造蜂围蝶阵了。

可谓是轻松之极,清静之极。

⑪选择黄昏最不惹人注目的时分悄然绽放,又选择清晨本可展示自我的时间无声蔫萎,这与谦虚无关,与低调无关,更与羞涩无关。

紫茉莉只是按照自己的本性和自我的节奏来决定花朵的开与落,只是自开自美丽,自落自坦然,与他人无关。

⑫何必一定要与他人有关呢?只需按照自己的节奏绽放自己的美丽,把自己做好就足够了。

⑬一生只待向晚开,何必苦等蜂蝶来。

就这样,崇尚简单自强的紫茉莉独占了这黄昏的风光。

(有删改)
9.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2分)
A.第②段用一片荒草地,萧瑟秋日之景来烘托紫茉莉,表达了作者的惊喜之情。

B.第⑧段引用《红楼梦》中的故事,交代紫茉莉的功效,增添了文章的文化气息。

C.文章标题富有诗意,蕴含了作者对紫茉莉谦虚、低调、羞涩的品格的赞美。

D.文章讲了紫茉莉的很多别名,如“没日开”“没日红”“没日黄”“地雷花”“白粉花”“胭脂花”“煮饭花”,这些别名只是为了说明紫茉莉用
途之多。

E.紫茉莉虽然很普通,但香气浓郁,生命力旺盛,功效独特,质朴而顽强。

10.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4分)
紫茉莉欣欣然接受了这样的安排,省却了熙熙攘攘的造访,不必像桃花、杏花、梨花那样费尽心机地制造蜂围蝶阵了。

11.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4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20分)
(一)阅读《活板》(节选),完成12~15题。

(共14分)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
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1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自.冯瀛王始印五经自.钱孔入一板已自.布字
B.持就.火炀之蒙乃始就.学瞬息可就.
C.每字为一印.密布字印.其印.自落
D.有奇字素.无备者可以调素.琴安之若素.
13.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
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
14.活字印刷术的“活”体现在哪里?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

(4分)
15.下面的链接材料也在介绍活字印刷,但两个语段的侧重点不同,请结合两个语段的写作目的简要分析原因。

(4分)
链接材料:(毕昇)活字之法,斯其权舆①。

然泥字既不精整,又易破碎,松脂诸物亦繁重周章,故王祯《农书》所载活字之法,易以木版。

其贮字之盘,则设以转轮,较为径捷,而亦未详备。

至陆深《金台经闻》所云铅字之法,则质柔易损,更为费日损工矣。

是编参酌旧制,而变通以新意。

(选自金简《武英殿聚珍版程式》,有删改)
【注释】①权舆:开始。

(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6、17题。

(共6分)
【甲】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乙】问刘十九①
白居易
绿蚁②新醅酒③,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注释】①刘十九:白居易堂兄刘禹铜,两人常有应酬。

②绿蚁:指浮在新酿的没有过滤的米酒上的绿色泡沫。

③醅(pēi):未滤过的酒。

16.下列对古诗相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诗前两句从季节和天气写起,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访时的感受。

B.乙诗前两句用“新醅酒”和“小火炉”两个意象,易唤起读者对古人生活的情境联想。

C.两诗都在约客,甲“有约不来”令人惆怅,乙“能饮一杯无”溢满真情。

D.两首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描写,写出了诗人雨夜候客时的情景,含蓄而富有韵味。

17.简析《约客》中写雨声、蛙声、棋子声的作用。

(4分)
四、作文(50分)
18.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写道:“劳动,是人生的第一堂课。

只有劳动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


新时代的大中小学生正处在成长的黄金期,成长意味着希望。

加强劳动教
育,让更多青少年深入劳动现场,劳动必会赋予他们更多的成长空间和力量。

写作要求:
从上表中领取一个任务完成作文。

要求: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600;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答案
1. (1)钦瘁谨锲(2)C (3)B
2. ①会当凌绝顶②一览众山小③不畏浮云遮望眼
④自缘身在最高层⑤柳暗花明又一村⑥苔痕上阶绿
⑦草色入帘青⑧明月来相照
3. (1)示例一:《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

尼摩的信仰是民主和自由,他
对民族压迫和殖民主义极端痛恨。

他搜集海底金银财宝,支援被压迫民族做正义的斗争。

当祖国沦为殖民地后,他带领少数志同道合的人,支持和唤醒被压迫民族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

他的信仰从来没有改变过,正是对民主和自由的信仰,让他一直坚持着自己的道路。

示例二:《红岩》中的江姐。

江姐被捕后,以坚定的革命信仰面对敌人的酷刑,保守党的秘密。

临近解放,江姐组织了越狱斗争,为了不暴露越狱计划,保护同志们,江姐视死如归,从容走向刑场。

她的一生是追求光明、追求胜利的一生。

她执着坚定的信仰极大地鼓舞了狱中的革命志士。

(2)示例一:“尼摩”意为“不存在的人,无名之人”。

在文章中他自称和“整
个人类断绝了关系”,文章结尾却未交代他最终的归宿,这个人似有似无,为文章增加了神秘感。

示例二:老马和小马是《骆驼祥子》中的两个小人物,祖孙俩相依为命,是社会底层的洋车夫,所谓的“姓”,却像是对命运的暗示,如马匹般吃苦耐劳,兢兢业业。

每天为口吃食而不停地奔波,但最终悲惨离世。

4. C 提示:本段文字主要介绍了竹简的制作过程。

第②句介绍了什么是“竹
简”,紧承上句“古人记事要用‘竹简’”一句;接着依次从选竹(第⑤句)、削竹烘烤竹片(第①句)、烘烤竹片的目的(第④句)、烘烤之时竹片的状态(第
③句)来介绍,且第③句与后面“于是这道工序就叫作‘汗青’”衔接紧密。

故选C。

5. (1)示例:同学们,“诗词大比拼”活动分为海选和决赛两部分。

同学们首
先要进行海选,即先在班级群里报名,报名成功后参加诗词知识竞答赛,最终选出15人参与决赛。

决赛分为飞花令、诗词接龙、即兴作诗三个环节,三个环节比赛结束后由评委团进行评判,班主任将作为评委代表为获奖者颁
奖。

(2)示例一:悠远豫剧,巾帼木兰
示例二:偶遇木兰,相逢豫剧
6. ①“你真挺有军人的气质。

这架飞机上的乘客就你的坐姿最端正”②严
守军纪③旁边座位上一位面容清秀的男孩看“我”费力地托举着背包,便迅速起身接过背包,把它放置在行李架上④保家卫国
7. 误会:“我”认为男孩是负气离家出走的学生,一直为他担心。

原因:直接
原因是男孩的表情严肃,并且一言不发,让“我”误会了。

根本原因是男孩严守军事秘密,不能说出军人的身份和此次戍边卫国的目的。

效果:在情节上设置了悬念,能够勾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结尾揭示原因,让情节突转,有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效果。

8. 不同意。

因为“飞机上的偶遇”是小说内容的主体部分,但偶遇之后两人
的联系,特别是男孩戍边等内容,就在“飞机上的偶遇”之外了,所以从情节上看,这个题目不能涵盖全文。

从表达的情感上看,小说赞扬了男孩作为一名军人爱国戍边、严守军纪等优秀品质,这是“飞机上的偶遇”难以体现的。

9. CD
10. 示例: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紫茉莉与桃、杏、梨等花人格化,写出了
紫茉莉的坦然、简单、自强和其他花的张扬、高调、招摇等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紫茉莉的赞美、欣赏与喜爱之情。

11. 托物言志。

本文通过写紫茉莉选择黄昏时分悄然绽放,不与其他花争奇斗
艳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紫茉莉坦然、简单、自强、坚守本性的美好品质的赞美与欣赏,告诉我们要学会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做好自己。

12. B
13. 印完后再用火烘烤使松脂和蜡等混合物熔化,用手一擦,字印就都掉下来
了。

14. ①“活”在字印,每个字刻一个印,取用灵活;②“活”在排版,密密地
排上字印,随时排用;③“活”在印刷,两块铁板交替使用,统筹用版,提高效率;④“活”在选用,每个字就有数板,并做有标签,便于取用;
⑤“活”在做法,对于生僻字可以很快制成,随时增补;⑥“活”在拆版,
可重复使用。

(答出任意四点即可)
15. 选文是为了与以前的印刷技术进行对比来介绍活字印刷工艺,所以侧重于
介绍活字印刷的优越性。

链接材料在写活字印刷术的发展与变革,侧重于介绍以前的活字印刷工艺的缺点。

【链接材料参考译文】活字印刷的方法,是从毕昇开始的。

然而泥活字既不精细整齐,又容易破碎,松脂之类的东西也烦琐累赘,需要大费周章,所以王祯在《农书》中所记载的活字印刷之法,用木活字代替了泥活字。

木活字印刷贮存字印的盘子,设置了转轮,比较快捷,但(木活字印刷)也不够周详完备。

到了陆深《金台纪闻》所记载的铅活字,(字印)质地柔软却容易损伤,更是耗费时间还会损害功效。

这本书(所记载的活字印刷法)参考了旧的制作方法,在此基础上有所变通和更新。

16. D
17. 写了雨声、蛙声,运用以声写静的写作手法,烘托出当时周遭的清静;棋
子声表现了作者等客,客未来的怅惘、无奈。

18. 略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综合素质评价
限时: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 (10 分)
1. <原创>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浊.流(zhú) 取蒂颠沛.流离(pèi) 酣然入梦
B. 亘.古(gèng) 高梁深恶.痛绝(wù) 苛捐杂税
C. 愧怍.(zuō) 豁亮气冲斗.牛(dǒu) 言外之义
D. 晌.午(shǎng) 震悚沥.尽心血(lì) 妇孺皆知
2. 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 无论在何处,无论做什么,我无时无刻
....热爱着我的祖国。

B. 他从唐诗下手, 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
....,沥尽心血。

C. 面对国民党的政治暗杀,亲朋好友们为闻一多先生捏了一把汗, 多
次给他以善意的劝告,但闻一多先生泰然处之,不以为意
....。

D. 在大庭广众之下肆意谩骂、打人,只要触犯法律,就应该严惩不贷
...., 否则只会让坏人嚣张、好人沉默。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 分)
A. 中国科学家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
献。

B. 近百年来,很多大学的校训经历了曲折的变化,折射了中国教育。

C. 赵孟可以“日书万字”的原因,是因为其书法的笔法简洁、线条简
单、结构空间匀整。

D.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的协同推进、精心组织、
周密计划下,顺利开展。

4. 依次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词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2 分)
①啊.! 禾稻的香气是强烈的,碾着新谷的场院辘辘
..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饶……
②作为作家和.教育家的叶圣陶先生,曾经和.张中行先生共同修润过课
本的文字。

③我的心还在喷涌着血液吧,因为我常常
..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A. 拟声词叹词介诃副词连词
B. 叹词拟声词介词连词副词
C. 叹词拟声词连词介词副词
D. 拟声词叹词介词连词副词
5. 仿照画波浪线部分,补写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2 分)
握手,是心灵的交流。

大千世界,常常因握手而孕育出美好的境界。

微风与湖水握手,荡漾出轻柔的涟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 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6、7 题。

(4 分)
庆清朝慢·踏青
[宋] 王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