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1. 夏朝:约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夏朝,我国开始出现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2. 商朝:实行内服与外服制度。

3. 西周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
目的: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对象: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内容: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

宗法制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作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礼乐制度: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 皇帝制度
皇位世袭。

皇帝独尊。

皇权至上。

2. 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三公: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

九卿:分管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务。

3. 地方制度:郡县制
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

作用: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巩固统一。

三、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 汉朝
中央:汉武帝重用身边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形成“中朝”,削弱相权。

地方: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

2. 隋唐
三省六部制
三省: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作用:提高了行政效率,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

3. 宋朝
中央: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地方: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设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4. 元朝
中央: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

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四、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 明朝
废丞相,权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设立内阁,作为皇帝的顾问内侍机构。

2. 清朝
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