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砾找平层施工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砂砾找平层施工方案(总5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砂砾调平层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路为芦灵路下垭口至灵关镇四级公路“5.12”特大地震灾后重建工程。

路面底基层设计为天然砂砾石调平层,厚度为10cm,起止桩号为K20+700—K27+944.934,全长7.245公里
二、施工前准备
1、材料准备:选择好料场,填筑的沙砾必须符合规范要求,粒径大小必须符合找平。

2、取材料实样,送试验室做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干密度。

3、机具准备:挖掘机1台、装载机1台、T18振动压路机1台、5T自卸汽车5辆、手推车4辆。

三、天然砂砾石调平层施工方法
1、施工方法
1.1.准备下承层
A、基层的下承层是底基层及其以下部分,底基层(找平层)的下承层可能是土路基以及原泥结石路面。

下承层表面应平整、坚实、具有规定的路拱,没有任何松散的材料和软弱地点,压实度及弯沉必须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

B、路基的平整度和压实度应符合规范的规定。

C、土基不论路堤或路堑,必须用18t振动式压路机碾压密实。

在碾压过程中,如发现土过干、表层松散,应适应洒水;如土过湿、发生“弹簧”现象,应采取挖开晾晒、换土、砂砾石或粒料等措施进行处理。

D、对于底基层,根据压实度检查(或碾压检验)和弯沉测定结果,凡不符合设计要求的路段,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补充碾压、换填好的材料、挖开晾晒等措施,使达到标准。

E、底基层上的低洼和坑洞,应仔细填补及压实。

底基层上的搓板和辙槽,应刮除;松散处应耙松、洒水并重新碾压。

F、逐一断面检查下路基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路基层标高的误差应符合规范要求。

H、新完成的土基,必须按规范规定进行验收。

凡验收不合格的路段,必须采取措施,达到标准后,方能在上铺筑底基层(找平层)。

1.2.测量
A、在路基恢复中线。

直线段每10~20m设一桩,平曲线段每
5~10m设一桩,并在两侧路面边缘外0.3~0.5m设指示桩。

B、进行水准测量。

在两侧指示桩上用红漆标出底基层边缘的设计高。

1.3.材料用量
计算材料用量,根据各路段找平层宽度、厚度及预定的干压实密度,计算各段所需材料数量。

对于砂砾石,计算砂砾石的数量,根据料场的含水量以及所用运料车辆的吨位,计算每车料的堆放距离。

1.4.机具
翻斗车、汽车或其它运输车辆及装载机配合人工摊铺、洒水车,洒水或利用就近水源洒水;压实机械,18T振动压路机等;其他夯实机具,适宜小范围处理路槽翻浆等。

1.5.运输和摊铺集料
1.5.1.运输
A、集料装车时,应控制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等。

B、在同一料场供料的路段,由远到近将料按要求的间距卸置于路基上。

卸料间距应严格掌握,避免料不够或过多,并且要求料堆每隔一定距离留一缺口,以便施工。

C、集料在路基上的堆置时间不宜过长。

1.5.
2.摊铺
A、摊铺前要事先通过试验确定集料的松铺系数(或压实系数,材料的干松密度与干压实密度的比值)。

人工摊铺时,松铺系数约为1.40~1.50;
B、装载机配合人工进行摊铺,要求表面应平整,并具有规定的路拱。

同时摊铺路肩用料。

C、检验松铺材料的厚度,看其是否符合预计要求。

必要时应进行减料或补料工作。

D、砂砾石基层设计厚度为10cm,摊铺时应计算松铺厚度。

1.5.3.底基层摊铺后,应即使进行碾压,防止水分的蒸发,使填料处于最佳含水量。

用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

直线段由两侧路肩开始向路中心碾压;在有超高的路段上,由内侧路肩开始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

碾压时,后轮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

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

碾压一直进行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止。

一般需碾压6~8遍。

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以采用1.5~1.7km/h为宜。

以后用
2.0~2.5km/h为宜,砾石基层在碾压中还应注意下列各点:
A、路面的两侧,应多压2~3遍。

B、碾压全过程均应随碾压随洒水,使其保持最佳含水量。

洒水时可参考表中数量并结合季节洒水,待表面晾干后碾压后洒水,可在料堆上泼水,摊铺后立即碾压。

碾压直到要求的密实度。

级配碎石基层不同厚度、不同季节洒水量表
C、开始时,用压路机静压,静压两遍后,即时检测、找补,同时如发现砂窝或梅花现象应将多余的砂或砾石挖出,分别掺入适量的碎砾石或砂,彻底翻拌均匀,并补充碾压,不能采用粗砂或砾石覆盖处理。

D、碾压中局部有“软弹”、“翻浆”、现象,应立即停止碾压,等翻松晒干,或换含水量合适的材料后再行碾压。

E、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

接缝处应对接,必须保持平整密合。

2、质量检验评定
天然砂砾石工程质量的检验与质量评定,按照现行公路工程质量评定标准逐层检验验收,每段成型后单独地进行交工验收。

四、安全措施
1、设置专职安全人员,负责工地安全工作。

2、制定安全工作管理条例,做到有章可循。

3、领导管理人员对职工随时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学习。


工人员注意防疫和饮水卫生,防止疾病发生。

4、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牌,施工比较危险地段并拉警示
线,并设专人看守。

五、人员安排
技术负责人:
现场施工负责人:
质检负责人:
安全负责人;
芦灵路下垭口至灵关镇灾后重建项目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