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中西方古典园林差异。

西方园林的造园艺术,完全排斥自然,对称、均衡和秩序,力求体现出严谨的理性,追求一种纯净的、人工雕琢的盛装美。

西方园林的艺术特色突出体现在园林的布局构造上。

体积巨大的建筑物是园林的统率,总是矗立于园林中十分突出的中轴线起点之上。

园林以此建筑物为基准,构成整座园林的主轴。

建筑物控制着轴线,轴线控制着园林,因此建筑也就统率着花园,花园从属于建筑。

在园林的主轴线上,伸出几条副轴,布置宽阔的林荫道、花坛、河渠、水池、喷泉、雕塑等。

西方园林中的建筑、水池、草坪和花园,无一不讲究整一性,一览而尽,以几何性的组合而达到数的和谐。

西方园林艺术提出“完整、和谐、鲜明”三要素。

西方古典园林中最典型的是法国的凡尔赛宫, 园中的王宫、教堂、剧院等都是规整排列, 连柱廊、花坛、草坪、雕像、喷泉等均是秩序分明, 呈现出几何形状, 充分体现了人工改造自然的力量。

中国古典园林,是把自然的和人造的山水以及植物、建筑融为一体的游赏环境。

风格是崇尚自然,循道而行。

因此在造园的过程中“ 自然” 一直是中国园林进行艺术创作的最高原则和审美标准。

东方古典园林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地融为一体,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自然条件,模拟大自然中的美景, 力求再现大自然中各种事物、景物的造型和气势。

颐和园的昆明湖、万寿山及其中的二堤、六岛、九桥,均显得自然和谐, 丝毫没有人工穿凿之感,而苏州园林中巧妙设置的山水树木、亭台楼阁,亦显现出浓郁的自然韵味。

(总结)可以说, 西方古典园林是以建筑物为中心、以突出主体建
筑的原则来构园, 所以西方古典园林越发显得只是建筑物的扩大或延伸,连山水花木也仿佛是建筑的组成部分。

中国古典园林中国古典园林追求的是诗情画意和情景交融。

在总体布局上一般以自然山水作为园林景观构图主体, 其花木配合山水布置,园林建筑亦服从于周围的自然环境, 与山水树木相协调,并作为陪衬、表现或点缀山水意境的一部分。

中国传统造园要求人工美与自然美的高度统一, 所以, 在园林设计中遵循“ 山水为主、建筑是从”的原则。

2、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及特点
(分类)按占有者身份分1.皇家园林2.私家园林3、寺观园林;按园林所处地理位置分1.北方类型2.江南类型3.岭南类型。

皇家园林:1. 规模宏大( 1 )占地面积大( 2 )天下美景,兼收并蓄2. 真山真水3. 皇权寓意浓厚 1 )布局宫苑合一,政治色彩浓厚( 2 )建筑物体量高大雄伟,威严壮观,体态雍容华贵,色彩金碧辉煌( 3 )布局上,遵循中轴对称原则,采取前殿、中殿、后殿格局,突出皇权的至高无上。

现存为著名皇家园林有:北京的颐和园、北京的北海公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

私家园林特点:1. 面积小,主题突出2. 建筑物体量小,色彩朴素淡雅3. 诗情画意,抒情言志。

是供皇家的宗室外戚、王公官吏、富商大贾等休闲的园林。

其特点是规模较小,所以常用假山假水,建筑小巧玲珑,表现其淡雅素净的色彩。

现存的私家园林,如北京的恭王府,苏州的拙政园、留园、沧浪亭、,上海的豫园等。

北方类型北方园林,因地域宽广,又因近政治中心而形成众多中心
性城市,所以建筑富丽堂皇。

因自然气象条件所局限,河川湖泊、园石和常绿树木都较少。

由于风格粗犷,所以秀丽媚美则显得不足。

北方园林的代表集中于北京西安洛阳开封。

江南类型南方人口较密集,所以园林地域范围小;又因河湖、园石、常绿树较多,所以园林景致较细腻精美。

其特点为明媚秀丽、淡雅朴素、曲折幽深,但究竟面积小,略感局促。

以苏州为代表。

岭南类型因为其地处亚热带,终年常绿,又多河川,所以造园条件比北方、南方都好。

其明显的特点是具有热带风光,建筑物都较高而宽敞。

现存岭南类型园林,有著名的广东顺德的清晖园、东莞的可园、番禹的余荫山房等。

寺观园林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织。

是面向广大的香客、游人,除了传播宗教以外,带有公共游览性质。

具有稳定的连续性。

由于寺庙园林主要依赖自然景貌构景,在造园上积累了及其丰富的处理建筑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设计手法。

3、中国古典园林构成要素
1筑山叠石,常用三种岩石太湖石黄石宜石,体现天然山岳的构成规律及风貌,尽量减少人工拼叠的痕迹。

2理水,分为静态水和动态水,古代理水之法有掩、隔、破。

3植物,花木选择也有标准:姿美色美味香有意境4建筑5匾额、楹联与刻石
4、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及特点,举例说明
1通过框景,将人的注意力引向远方。

在狮子林中采用一个梅花型的框景,将人的视线引入庭院中,里面布置了一个小假山。

再比如拙政
园,通过一个圆形的框景将人的视线引入里面,去欣赏内部的雪香云慰亭。

2以空廊、花墙与园外的景色相联系,把外部的景色引入园内。

如苏州沧浪亭的复廊,内外都有景可观,并不意识到园林的边界。

3以人工山水组合塑造大自然的意境。

江南私家园林由于受到地形地貌的限制,是在平地的条件下造园,为了获得大自然的意境,就须通过人为的努力去塑造城市山林,在城市中再现大自然的美景。

江南私家园林中,环秀山庄、狮子林的山水营建都是采取这种方式。

中国古典园林常见的造景类型可归纳为借景、对景、框景、漏景、障景等等。

借景是将园外景象引入并与园内景象相叠合的造园手法,也是中国古典园林最重要的造园手法之一,这种手法可弥补空间尺度小且耗费财力的不足。

典型的借景佳例,如颐和园昆明湖远借西山、玉泉山,拙政园远借北寺塔,沧浪苍邻借葑溪水等等。

对景是主客体之间通过轴线确定视线关系的造园手法,由于视线的固定,视觉观赏远不如借景来得自由。

对景有很强的制约性,易于产生秩序、严肃和崇高的感觉,因此常用于纪念性或大型公共建筑,并与夹景、框景相结合,形成肃穆、庄严的景观,比如苏州怡园。

框景是有意识的设置框洞式结构,并引导观者在特定位置通过框洞赏景的造景手法。

框景对游人有极大的吸引力,易于产生绘画般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比如拙政园。

漏景又称泄景,一般指透过虚隔物而看到的景象。

虚隔物包括花窗、栅栏和隔扇等。

景物的漏透一方面易于勾起游人寻幽探景的兴致与愿望,别一方面透漏的景致本身又有一种迷蒙虚幻之美。

利用漏景来促成空间的空灵与渗透是中国造园的重要手法之一,比如苏州狮
子林的连续玫瑰窗漏景和留园入口的洞窗漏景。

障景是在游路或观赏景点上设置山石、照壁和花木等,挡住视线,从而引导游人改变游览方向的造景手法。

障景使园林增添“藏”的韵味,也是造成抑扬掩映效果的重要手段,因此为历代园林所广泛应用,这一手法熟练的运用于颐和园中。

5分析拙政园(分区、空间、布局、建筑、小品、铺装、植物、造园手法等方面)
分区:东花园中花园和西花园。

在布局上属于风景式园林,它具有中国江南古典园林所特有的艺术特色。

地面铺装:在整个园中,铺装所用材料均基本相同有:卵石、砖、瓦、碎石等。

地面铺装常常运用上述材料拼成规则的几何形状,有三角形、正方形、菱形等;或者运用一到两种材料平铺。

因此铺装还起到划分空间,暗示空间变化的作用。

而在一些平直没有变化的园路或一些园林建筑前的铺地中,常铺成各种有寓意的古典图案,比如仙鹤、蝴蝶和中国结等。

建筑:亭最多,而且形式不一,在园中可点景、观景又可供人小憩、纳凉和避雨。

榭是我国古代一种很美的建筑形式,凭借周围风景而构成,形式灵活多变。

芙蓉榭面临广池是夏日赏荷的好地方。

见山楼是一座江南风格的民居式楼房,保持了古朴的风格。

松风水阁又叫听松风处,是看松听涛的好去处,整座建筑不是采用规整的正南正北方向,而是斜过45度角,凌空驾驭水上,可避阳通风,最适宜于夏天观景。

小品:拙政园中的园林小品无一不体现着江南的古典韵味,尤其突出的是其园林门窗。

园林门窗除了具有实用的基本功能外,还具有使园林空间内外交流的渗透性,在障景、框景、漏景、空间渗透等造园手法中均有运用。

造园手法:
植物:在景观配置中灵活的运用障景、框景、漏景、夹景、借景等手法。

设计者依据水走势的不同在两岸配置不同的植物,
布局:东疏西密,绿水环绕,水面面积占全园面积三分之一,水是全园的纽带和灵魂。

特点是因地制宜,以水见长;疏朗典雅,天然野趣;庭院错落,曲折变化;园林景观,花木为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