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园课程的本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幼儿园课程的本质
幼教改革的预期变化之一,就是幼儿园教育教学应逐渐褪去“上课”的色彩,还自身以本来面目。
这一变化不应只表现为人们不再提“课”而改提“活动”,还应将幼儿教育的新理念落实在行动之中。
幼儿园课程多元化固然是一种进步,但也对教育条件尤其是人员的素质构成了一种挑战。
幼儿园课程开发必须科学、严谨地进行,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切实了解幼儿园课程的本质。
一、幼儿园课程是幼儿的课程
幼儿园课程的本质在于首先它是幼儿的,其次才是教师的。
幼儿自身及幼儿经历着的生活成为课程的内容。
幼儿园课程具备两个彼此依存的特性:一是对于幼儿行为而言的亲历性。
即课程已成为幼儿生活经历的一部分;二是对于教师行为而言的支持性。
即在幼儿的课程中,教师的行为应由指导变为支持。
幼儿是课程的主体,教师适时地提供各种帮助、建议与鼓励性评价,甚至与幼儿共同完成工作。
教师的行为是平等的、合作性的,而非明确的规范、控制与防范。
二、幼儿园课程是幼儿的活动
幼儿园课程的本质是活动,宣告了幼儿园课程的四大特性:1.行动性。
行动的不止幼儿,教师也是行动的,是幼儿行动的参与者,与幼儿积极互动。
其有效互动体现在幼儿的主动行动与教师的积极支持上。
2.即时性。
幼儿园课程中充满了即时信息,即幼儿在活动的当时当地所面临的新问题、新任务和新机遇,教师应对即时信息进行提取,
并同幼儿一起进行妥善处理,使活动得以自然地延续。
幼儿园课程的即时性也意味着变化性、流动性与不确定性,显现出幼儿园课程事先难把握的特点。
3.整体性。
即幼儿在任何一个时间段的活动都是前一个时间段活动的自然延续。
4.真实性。
亲历的就是真实的。
当课程涉及幼儿真正关心的问题时,幼儿不仅行动是真实的,发自内心的,而且感觉也是真实时。
这样的课程必能给幼儿现实感、满足感。
三、幼儿园课程是幼儿的“问题—解决”活动
“问题—解决”活动的本质决定幼儿园课程是发展性的、探究性的。
问题对于幼儿思维发展至关重要,只有有问题才有探索,只有经过探索才会有问题的解决,只有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儿童的思维才能获得真正的发展。
“问题—解决”活动构成了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在“问题—解决”活动中,问题有三种情形,问题解决方式也略有不同:一是教师提出问题,所提的问题要切中幼儿的心理,是幼儿关心的、头脑中正在形成的问题。
二是幼儿提出问题,教师发现幼儿问题的价值,吸引其他幼儿一起讨论,建议幼儿采取什么样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