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及其医学影像学考试题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像核医学参考试题(A)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 放射性药物进行体内诊断和治疗的共同特点是:
A. T 1/2较短
B. 高选择性浓集在靶器官或组织
C. 能量较低
D. 丫射线
E. 能量较高
2. 不适合用于体内核素诊断的放射性药物是:
A. T 1/2较短
B. 只发射丫射线
C. 能量较低
D. 高选择性浓集在靶器官或组织
E. 发射B射线
3. 既能进行心肌显像又能进行肿瘤和炎症显像的放射性核素是:
A. 201Tl (铊);
B. 99Tc m(锝);
C. 131I (碘);
D. 67Ga (傢);
E. 125I (碘)
4. 能发射正电子的放射性核素是:
A. 111In (铟);
B. 1251 (碘);
C. 131I (碘)
D. 3H (氢);
E. 18F (氟);
5. 治疗多发骨转移癌的放射性核素是:
A. 125I (碘);
B. B.153Sm(钐);
C. C.18F(氟);
D. D. 3H (氢);
E. E. 123I (碘)
6. 一般认为,核素骨显像较X线检查提前多久发现肿瘤骨转移(C)
A. 0.5〜1个月;
B .2个月;
C. 3〜6个月;
D. 7〜9个月;
E. 12个月
7. 超级影像表现不正确的是:
A. 全身骨骼显影普遍增强
B. 肾脏显影清晰
C. 恶性肿瘤广泛弥漫骨转移
D. 可见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E. 组织学本底低
8. 对暂时性脑缺血(TIA)的早期诊断,那种检查项目更灵敏:
A. 脑CT检查
B. 脑MRI检查
C. 核素脑血流灌注显像检查
D. 脑多普勒B超检查
E. 脑X线显像
9. 癫痫患者发作期的脑血流灌注显像显示的放射性分布影像特点是:
A. 普遍增强
B. 普遍减少
C. 局灶性增强
D. 局灶性减少
E. 增强和减低并存
10. 恶性脑肿瘤的脑代谢显像影像主要表现为:
A. 普遍放射性增强
B. 普遍放射性减低
C. 局灶性放射性增强
D. 局灶性放射性减低
E. 增强和减低并存
11. 哪项丕是常用脑血流灌注显像剂99TC^ECD和99TC m -HMPAO的特点(D)
A. 电中性;
B. 脂溶性;
C. 小分子量;
D. 不能通过完整的血脑屏障
E. 进入脑细胞的量与rCBF有关
12. 若在肺灌注显像中出现形态较规则的放射性分布减低或缺损区,而在肺通气显像上无异常表现(即两种中肺显像“不匹配”),多提示:
A. 肺实质性病变
B. 肺动脉栓塞;
C. 肺静脉血栓
D. 原发性肺癌
E. 肺转移癌
13. 肺灌注显像中出现放射性分布减低或缺损区,而在肺通气显像上亦见相应部位有放射性分布减低或缺损区(即两种肺显像“匹配”),多提示
A.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B. 原发性肺癌;
C. 肺静脉血栓
D. 肺动脉梗塞
E. 肺转移癌
14•对可疑炎症、肿瘤的诊断依据是:
A、X线照片
B、临床资料
C、实验室资料
D家族史
E、定期复查X线或行CT MR
15. 关于CT检查的主要优势,不正确的是:
A. 可以调节扫描层厚;
B. 密度分辨力高;
C. 可以进行轴位和冠状位扫描
D. 可调节窗宽和窗位
E. 密度分辨力低
16. 目前对垂体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是:
A. CT ;
B. MRI;
C. 核医学.
D. X-ray
E. PET
17. X线的诊断原则是:
A. 根据临床表现;
B. 根据X线表现;
C. 根据实验室资料;
D. 强调观察异常征象
E. 密切结合临床资料对X线表现进行综合分析
18. 发现肺内小病灶最好的检查方法是:
A. USG
B. MRI
C. CT
D. X线体层片
E. X线正、侧位片
19. 心脏瓣膜病的首选检查方法是:
A. CT ;
B. MRI ;
C. USG ;
D. X 线;
E. 冠状动脉造影
20. MF在纵隔检查中不能分辨下列那项组织或病变:
A. 脂肪;
B. 液体;
C. 软组织;
D. 血管;
E. 钙化
CT 表现:
21. 有关乳腺恶性肿块的USG 勺基本表现,那项是错误的:
A. 边缘轮廓不整齐粗糙;
B. 有包膜回声;
C. 常无侧方回声;
D. 常有周围组织侵润;
E. 内有较丰富的高速低阻的动脉血流
22. 关于肺梗塞CT 表现那一项正确:
A. 肺外围部楔形致密影;
B. 急性期病变肺体积缩小;
C. 楔形病变顶端血管影
D. 单发或多发空洞;
E. 病变内可见小透亮区.
23. 指出最具有特征意义的肺动脉栓塞
A. —侧肺透过度增高;
B. 肺外围以胸膜为基低的楔形致密影;
C. 实变区内小透亮区;
D. 增强扫描,肺动脉主干内充盈缺损;
E. 局限性肺血管稀少.
24. 囊肿的声像图特征是:
A. 边界回声不定;
B. 外形不定;
C. 内部无回声;
D. 后方回声减弱;
E. 侧缘声影不定
25. 左心泵功能不包括那项计算指标:
A. 心输出量
B. 等容舒张期
C. 射血分数
D. 心室容积
E. 每博量
26. 冠心病超声确诊的标准是:
A. 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形成
B. 动脉内部增厚、毛糙
C. 心肌间质纤维增生
D. 动脉管腔内径狭窄大于或等于50%
E. 动脉管腔内径狭窄大于75%
27. 脑梗塞脑细胞水肿期,病变区CT表现为:
A. 等密度,边界清楚
B. 低密度
C. 高密度
D. 低密度,边界清楚
E. 等密度
28. 周围型肺癌检查应该首选:
A. CT
B. MR
C. 超声
D. 核素
E. 血管造影
29. 应用MRI诊断巨大海绵状肝血管瘤时,常常与下列那个疾病相混淆:
A.肝囊肿
B•板层肝癌
C. 转移癌
D. 肝腺癌
E. 肝脓肿
30. 产生液气胸的常见原因是胸腔积液并发:
A. 感染
B. 外伤
C. 出血
D. 胸膜粘连
E. 肺转移癌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1. 原子核中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也相同的一类原子称同质异能素
2. 放射性核素的活度的国际单位不是“居里”。
3. 含碘食物对甲状腺吸131碘率测定有影响,检查前应该停药一周
4. 临131碘马尿酸肾图的出现段,主要代表肾脏实质的放射性。
5. 单侧急剧上升型肾图曲线多见于上尿路梗阻的患者
6. 131碘甲状腺显像出现冷结节,可以确诊为甲状腺癌。
7. 肺栓塞和梗塞的血流灌注显像表现放射性严重稀疏或缺损。
8. 脑血流灌注显像表现为放射性缺损仅提示脑栓塞。
(错
9. 新近心梗患者的门控心血池显像的动态电影可以呈现心室局部矛盾运动
10. 新生儿黄疸患者的核素胆道显像时表现为胆囊和十二指肠持续不显影,一定提示为
胆道先天性胆管囊肿或胆道闭锁。
11. 核素肝血池显像时,肝细胞癌与肝血管瘤的图像表现相同。
12. 负荷及静息心肌灌注显像均表现为心肌放射性缺损,提示心肌缺血。
13. 脑血管造影对脑胶质瘤的诊断价值之一是观察肿瘤周围水肿。
14. 做脑增强CT时,病变增强与病变组织占位效应无关
15. 肝血管瘤的超声影像表现是回声均匀的团块伴后方回声衰减
16. 现代血管造影装置的优点应用具有高空间分辨力、大视野和快速数据采集的透视设
备观察细小血管
17. 分辨细微的结构的CT层厚可以降到5〜8mm
18. MRA勺含义是“核磁血管造影”。
19. CT-SIM含义是“CT断层模拟机”。
20. 对怀疑有肾梗阻的患者进行诊断,最好首先应用核素显像。
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 PET:
2. 物理半衰期(T1/2)
3. 心肌持续性灌注缺损:
4. 螺旋CT
5. CR显像
四•问答题(第1题4分,第2〜7题每题6分,共40分):
1. 怎样应用核医学显像诊断急性胆囊炎?
2. 甲状腺结节怎样应用核医学显像和超声显像进行鉴别诊断?
3. 肾图的临床价值是什么?
4.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的临床价值是什么?
5. 肺栓塞影像学的特点是什么?
6. 脑梗死的影像特点是什么?
7. 肝血管瘤的影像特点是什么?
8. 1311碘治疗甲亢的适应症是什么?
影像核医学参考试题(A)答案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 B ;
2.E ;
3.A ;
4.E ;
5. B ;
6.C ;
7.C ;
8. C ;
9.C ; 10.C;
11. D ;12.B ; 13.D ; 14.E ; 15. E ; 16.B ; 17.E ; 18. D ; 19.C ; 20.E;
21. B ; 22.A ; 23.B ; 24.C ; 25. B ; 26.A ; 27.E ; 28. A ; 29. B ;30.B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1 •原子核中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也相同的一类原子称同质异能素。
(错)
2 •放射性核素的活度的国际单位不是“居里”。
(对)
3 •含碘食物对甲状腺吸131碘率测定有影响,检查前应该停药一周。
(错)
4•临131碘马尿酸肾图的出现段,主要代表肾脏实质的放射性。
(错)
5 •单侧急剧上升型肾图曲线多见于上尿路梗阻的患者(对)
6. 131碘甲状腺显像出现冷结节,可以确诊为甲状腺癌。
(错)
7. 肺栓塞和梗塞的血流灌注显像表现放射性严重稀疏或缺损。
(对)
8. 脑血流灌注显像表现为放射性缺损仅提示脑栓塞。
(错)
9. 新近心梗患者的门控心血池显像的动态电影可以呈现心室局部矛盾运动(对)
10. 新生儿黄疸患者的核素胆道显像时表现为胆囊和十二指肠持续不显影,
一定提示为胆道先天性胆管囊肿或胆道闭锁。
(错)
11. 核素肝血池显像时,肝细胞癌与肝血管瘤的图像表现相同。
(错)
12. 负荷及静息心肌灌注显像均表现为心肌放射性缺损,提示心肌缺血。
(错)
13. 脑血管造影对脑胶质瘤的诊断价值之一是观察肿瘤周围水肿。
(错)
14. 做脑增强CT时,病变增强与病变组织占位效应无关(对)
15. 肝血管瘤的超声影像表现是回声均匀的团块伴后方回声衰减(错)
16. 现代血管造影装置的优点应用具有高空间分辨力、大视野和快速数据采集
的透视设备观察细小血管(对)
17. 分辨细微的结构的CT层厚可以降到5〜8mm (错)
18. MRA勺含义是“核磁血管造影”。
(对)
19.
CT-SIM含义是“ CT断层模拟机”。
(对)20. 对怀疑有肾梗阻的患者进行诊断,最好首先应用核素显像。
(错)
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 PET:探测系统包括晶体、电子准直、符合线路和飞行时间技术(0.5分),
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图像显示和断层床等组成(0.5分)。
能够提供受检脏器
的功能代谢影像(0.5分)和各种定量生理参数(0.5分)。
2. 物理半衰期(T1/2 ):指放射性核素减少一半所需要的时间(1分),是放射性核素的一个重要特征参数(1分)。
3. 心肌持续性灌注缺损:心肌梗死灶由于相应血管闭塞(0.5分)及心肌细胞坏死或瘢痕形成(0.5 分),静息和负荷状态下心肌灌注显像均出现局限性放射性减低缺损区(0.5 分),表现为不可逆缺损(0.5分)。
4. 螺旋CT:又称螺旋容积CT,它是通过快速连续扫描来采集人体某一段的螺旋数据的新技术(0.5分),即X线球管不断地产生X线和围绕按预定速度延纵轴前进移动的病人旋转(0.5分),具有扫描时间短(0.5分)和能够进行血管成像等优点(0.5分)。
5. CR显像:该系统使用成像板代替胶片作为接收X线信息的载体(0.5分),然后由激光束扫描(0.5分),由专用的装置读出成像板记录的信息(0.5分),转化为数字式平片影像(0.5分)。
四•问答题(第1题4分,第2〜7题每题6分,共40分):
1. 怎样应用核医学显像诊断急性胆囊炎?
答:在急腹症情况下,具有正常的肝脏影像(0.5分)、肝胆管显影(0.5分)、肠道排泄相正常(0.5分),而胆囊持续不显影(1分),可诊断急性胆囊炎
(0.5分)。
吗啡介入肝胆显像可缩短检查时间并提高特异性。
本方法的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大于90(0.5分)。
若1h内胆囊显影可以排除急性胆囊炎(0.5 分)。
2. 甲状腺结节怎样应用核医学显像和超声显像进行鉴别诊断?
答:结节的良恶性与结节功能关系密切,“温”结节和“热”结节的恶性机率低
(0.5分),而“冷”结节和“凉”结节的恶性机率较高(0.5分)。
进一步鉴别“冷”结节和“凉”结节良恶性的方法可以应用甲状腺动脉灌注显像(0.5分),
结节部位供血丰富表现者提示恶性结节可能性大(0.5分)。
也可以应用甲状腺肿瘤阳性显像(0.5分),当甲状腺结节在常规甲状腺显像表现为“冷”结节或
“凉”结节,而在肿瘤阳性显像中表现为浓聚区,高度提示为恶性肿物(1分)。
常用显像剂为99T m c-MIBI、201TICI (0.5 分)。
3. 肾图的临床价值是什么?
答:肾功能的判断(1分);上尿路梗阻的诊断和疗效判断(1分);单侧肾血管性高血压的筛选(1分);急性肾动脉栓塞的诊断和随访(1分);泌尿系感染的辅助诊断(1分);肾移植术后的监测(1分)
4.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的临床价值是什么?
答:心肌缺血的典型表现是可逆性稀疏或缺损区(1分);心肌梗死为不可逆性稀疏或缺损影像,并可显示梗死的部位及体积,并提示冠状动脉狭窄的部位(1
分);病危险性分级和预后估测(1分);判断心肌梗死区内是否有心肌存活(1 分);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手术适应证的筛选及疗效观察(1分),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或PTCA疗效的判断(1分)。
5. 肺栓塞影像学的特点是什么?
答:DSA是目前最可靠的检查方法,影像表现肺动脉分支的充盈缺损或截断(1分);核素肺血流灌注显像(1分)和通气显像均表现为病灶区域的放射性严重稀疏或缺损
(1
分);CT显示肺动脉内栓子存在是诊断该病最可靠的直接征象,CT增强检查血栓呈低
密度(1分);X线显像无特异性的表现(1分);MRI可以显示肺栓子,SE序列上呈中等—高信号(1分)。
6. 脑梗死的影像特点是什么?
答:急性期CT征象可以不典型,如呈低密度或阴性(1分),2〜3周时CT增强检查多数呈脑回状强化而明确诊断(1分);MRI比CT敏感呈长T1和T2信号(1分),能够早期(小于6小时)显示小病灶(1分),以及幕下、脑干和小脑的梗塞(1分);PET代谢和SPECT i注显像能够也比CT更早期显示缺血病灶,表现为放射性分布稀疏或缺损
(1 分)。
7. 肝血管瘤的影像特点是什么?
答:超声表现圆形或类圆形肿块,界线清楚,边缘可见裂开征、血管进入或血管
贯通征(1分);CT平扫呈低密度影,增强CT扫描从周边部开始增强,动态向中
心扩展,增强密度逐渐下降至等密度(1分);增强MRI动态扫描也可见此征象,
采用重T2加权瘤灶信号更强,为血管瘤的可靠证据(1分);核素显像能够简便准确诊断,核素肝实质显像多数呈现为单发放射性分布稀疏或缺损区(1分),在肝血池显像时的放射性分布明显高于周围正常组织既过度填充(1分),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很高;血管造影一般在诊断困难时才应用(1分)。
7. 131I碘治疗甲亢的适应症是什么?
答:①25岁以上的Graves病的患者(1分)。
②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无效、治疗缓解后复发或对药物过敏者(1分)。
③甲亢手术后复发患者(1分)。
④甲亢心脏病患者(1 分)。
⑤不能坚持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又拒绝手术治疗或有手术禁忌症的患者(1分)⑥甲状腺内131I有效半衰期为大于3天(1分)。
影像核医学参考试题(B)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电离辐射生物效应是指的能量传递给生物机体后所造成的后果
A、吸收、传递、转化;
B电离辐射;
C化学键断裂
D射线直接作用下;
E、、辐射生物效应
2. 放射性药物进行体内诊断和治疗的共同特点是:
A. T 1/2较短
B. 高选择性浓集在靶器官或组织
C. 能量较低
D. 丫射线
E. 能量较高
3. 适合用于体内核素诊断的放射性药物是:
A. T 1/2较短
B. 只发射丫射线
C. 能量较高
D. 高选择性浓集在靶器官或组织
E. 包括B和D项
4 •肾上腺髓质显像所用的显像剂为:
A99m Tc -RBC
B、99n TcQ -
C、Na i31I
D 131I -MIBG
E、99m Tc - MIBI
5.既能进行心肌显像又能进行甲状腺癌阳性显像的放射性核素是:
A. 201Tl (铊);
B. 99Tc m(锝);
c.131i (碘)
D. 67Ga (傢);
E. 125I (碘)
6. 能发射正电子的放射性核素是:
A. 111In (铟);
B. 1251 (碘);
c. 131i (碘)
D. 3H (氢);
E. 18F (氟);
7. 局部室壁呈反向运动是那种疾病的特征性影像
A. 预激综合症
B. X综合症
C. 早期心肌缺血
D. 瓣膜病
E. 心室室壁瘤
8. 患者62岁,2天突发心前区痛伴胸闷,201TI负荷显像示下壁部位放射性缺损,
延迟显像放射性分布见明显填充,此时患者的诊断最可能为()
A、心肌缺血
B、急性心肌梗死;
C、心肌炎;
D扩张性心肌病;
E、肥厚性心肌病
9. 超级影像表现不正确的是:
A. 全身骨骼显影普遍增强
B. 肾脏显影清晰
C. 恶性肿瘤广泛弥漫骨转移
D. 可见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E. 组织学本底低
10. 对可疑肺栓塞病人,最有价值的影像核医学检查方法为( )
A、肺灌注显像;
B、肺通气显像
C、肺灌注/通气显像
D乍-FDG肺代谢显像;
E、以上都不是
11. 癫痫患者发作间期的脑血流灌注显像显示的放射性分布影像特点是:
A. 普遍增强
B. 普遍减少
C. 局灶性增强
D. 局灶性减少
E. 增强和减低并存
12. 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核素"氏“显像多表现为:
A. 普遍放射性增强
B. 普遍放射性减低
C. 局灶性放射性增强
D. 局灶性放射性减低
E. 增强和减低并存
13. 哪项不是常用脑血流灌注显像剂99TC^ECD和"TC m -HMPAO的特点(D)
A. 电中性;
B. 脂溶性;
C. 大分子量;
D. 能通过完整的血脑屏障
E. 进入脑细胞的量与rCBF有关
14. 若在肺灌注显像中出现形态较规则的放射性分布减低或缺损区,而在肺通气显像上
无异常表现(即两种中肺显像“不匹配”),多提示:
A. 肺实质性病变
B. 肺动脉栓塞;
C. 肺静脉血栓
D. 原发性肺癌
E. 肺转移癌
15. 肺灌注显像中出现放射性分布减低或缺损区,而在肺通气显像上亦见相应部位有放射性
分布减低或缺损区(即两种肺显像“匹配”),多提示
A.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B. 原发性肺癌;
C. 肺静脉血栓
D. 肺动脉梗塞
E. 肺转移癌
16. 请指出透视的缺点。
A. 操作方便,费用低;
B. 可多位置观察;
C. 能观察器官的动态情况
D. 无客观纪录;
E. 马上有结果
17. 关于CT检查的主要优势,不正确的是:
A. 可以调节扫描层厚;
B. 密度分辨力高;
C. 可以进行轴位和冠状位扫描
D. 可调节窗宽和窗位
E. 密度分辨力低
18. 造影检查的目的为:
A. 增加器官组织的密度;
B. 降低器官组织的密度;
C•增加器官组织的自然对比
D. 增加器官组织的人工对比
E. 提高器官组织的密度
19. 以下哪些作为良性肿瘤的X线表现是适当的
A. 病变边缘清楚;
B. —般无骨膜反应
C. 骨破坏呈囊状膨胀性,皮质变薄
D. 骨皮质破坏呈不规则虫蚀状;
E. 有骨膜反应且伴骨皮质破坏
20. 发现肺内小病灶最好的检查方法是:
A. USG
B. MRI
C. CT
D. X线体层片
E. X线正、侧位片
21. 心脏瓣膜病的首选检查方法是:
A. CT ;
B. MRI ;
C. USG (超声检查);
D. X 线;
E. 冠状动脉造影
22. MR在纵隔检查中不能分辨下列那项组织或病变:
A. 脂肪;
B. 液体;
C. 软组织;
D. 血管;
E. 钙化
23. 有关乳腺恶性肿块的USG的基本表现,那项是错误的:
A. 边缘轮廓不整齐粗糙;
B. 有包膜回声;
C. 常无侧方回声;
D. 常有周围组织侵润;
E. 内有较丰富的高速低阻的动脉血流
24. 指出最具有特征意义的肺动脉栓塞CT表现:
A. —侧肺透过度增高;
B. 肺外围以胸膜为基低的楔形致密影;
C. 实变区内小透亮区;
D. 增强扫描,肺动脉主干内充盈缺损;
E. 局限性肺血管稀少
25. 囊肿的声像图特征是:
A. 边界回声不定;
B. 外形不定;
C. 内部无回声;
D. 后方回声减弱;
E. 侧缘声影不定
26. 冠心病超声确诊的标准是:
A. 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形成
B. 动脉内部增厚、毛糙
C. 心肌间质纤维增生
D. 动脉管腔内径狭窄大于或等于50%
E. 动脉管腔内径狭窄大于75%
27. 脑梗塞脑细胞水肿期,病变区CT表现为:
A. 等密度,边界清楚
B. 低密度
C. 高密度
D. 低密度,边界清楚
E. 等密度
28. 应用MRI诊断巨大海绵状肝血管瘤时,常常与下列那个疾病相混淆:
A. 肝囊肿
B. 板层肝癌
C. 转移癌
D. 肝腺癌
E. 肝脓肿
29. 腹膜后肿瘤CT扫描检查可见到斑点状、片状或结节状钙化的是:
A. 脂肪肉瘤
B. 平滑肌肉瘤
C. 神经纤维瘤
D. 神经鞘瘤
E. 神经母纤维瘤
30. 与原发性肝癌比较,下列那项对诊断肝转移癌最有价值:
A. 边界清楚
B. 多发病灶,伴“牛眼征”
C•环样强化
D. 延迟扫描为低密度灶
E. 动脉期明显强化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1. 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称放射性核素(错)
2. 放射性核素的活度的国际单位是“ Bq”。
(对)
3. 甲状腺吸131碘率测定因多受含碘食物有影响,目前基本停用该检查(错)
4. 邻
5.双核素心肌显像主要用于心肌存活情况的判断
(对131碘马尿酸肾图主要用于测定肾小球滤过功能。
(错)
6. 131
碘甲状腺显像出现多发冷结节,可确诊为甲状腺癌。
(错)
7. 肺栓塞和梗塞的血流灌注显像可以表现放射性严重稀疏或缺损。
(对)
8. 脑血流灌注显像表现为放射性缺损仅提示脑栓塞。
(错)
9. 心梗患者的静息和负荷心肌显像可表现为不可逆放射性缺损。
(对)
10. 脑血管造影对脑胶质瘤的诊断价值之一是观察肿瘤周围水肿。
(错)
11. 负荷及静息心肌灌注显像均表现为心肌放射性缺损,提示心肌缺血。
(错)
12. 新生儿的胆道显像表现为胆囊和十二指肠持续不显影,
提示:胆道先天性胆管囊肿、胆道闭锁或肝炎。
(对)
13. 核素肝血池显像时,肝细胞癌与肝血管瘤的图像表现相同(错)
14. 做脑增强CT时,病变增强与病变组织占位效应无关(对)
15. 肝血管瘤的超声影像表现是回声均匀的团块伴后方回声衰减(错)
16. 现代血管造影装置的优点应用具有高空间分辨力、大视野和快速数据采集
的透视设备观察细小血管(对)
17. 分辨细微的结构的CT层厚可以降到5〜8mm (错)
18. MRA勺含义是“核磁血管造影”。
(对)
19.SIM含义是“断层模拟定位机”。
(错)
20.对怀疑有肾梗阻的患者进行诊断,最好首先应用核素显像。
(错)
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 PET:
答:探测系统包括晶体、电子准直、符合线路和飞行时间技术(0.5分),计算
机数据处理系统,图像显示和断层床等组成(0.5分)。
能够提供受检脏器的功能代谢影像(0.5分)和各种定量生理参数(0.5分)。
2. 十二指肠胃反流显像
答:99m Tc-EHIDA注入体内被肝脏多角细胞摄取并迅速随胆汁经胆管进入十二指肠
(0.5分),正常时不进入胃内(0.5分),口服牛奶增强胆汁分泌,胃内仍无
放射性出现(0.5分);如有十二指肠胃反流,则胃区出现放射性(0.5分)。
3. 巯甲丙脯酸试验
答:通过口服具有降压作用的巯甲丙脯酸(0.5分)前后肾图的比较(0.5分)来提高肾动脉狭窄检出率的一种介入试验(0.5分),通常用来协助诊断肾血管性高血压等(0.5 分)。
4. 螺旋CT
答:又称螺旋容积CT,它是通过快速连续扫描来采集人体某一段的螺旋数据的新技术
(0.5分),即X线球管不断地产生X线和围绕按预定速度延纵轴前进移动的病人旋转(0.5分),具有扫描时间短(0.5分)和能够进行血管成像等优点(0.5分)。
5. CR显像
答:该系统使用成像板代替胶片作为接收X线信息的载体(0.5分),然后由激光束扫描(0.5
分),由专用的装置读出成像板记录的信息(0.5分),转化为数字式平片影像
(0.5 分)。
四•问答题(第1题4分,第2〜7题每题6分,共40分):
1. 怎样应用核医学显像方法鉴别诊断新生儿肝炎和先天性胆道闭锁?
答:新生儿黄疸多数见于先天性胆道闭锁和肝炎(0.5分)。
静脉注射肝胆动态显像剂后,若患先天性胆道闭锁,则肝脏显影清晰(0.5分),24小时后肝内放射性仍无变化,胆道系统和肠道均不显影(0.5分)。
胆汁促排药如鲁米那也不能使肠道出现放射性。
如果肠道内出现放射性,则排除先天性胆道闭锁而考虑新生儿肝炎(0.5分)。
2. 甲状腺结节怎样应用核医学显像和超声显像进行鉴别诊断?
答:结节的良恶性与结节功能关系密切,“温”结节和“热”结节的恶性机率低(0.5分),而“冷”结节和“凉”结节的恶性机率较高(0.5分)。
进一步鉴别“冷”结节和“凉”结节良恶性的方法可以应用甲状腺动脉灌注显像(0.5分),结节部位供血丰富表现者提示恶性结节可能性大(0.5分)。
也可以应用甲状腺肿瘤阳性显像(0.5分),当甲状腺结节在常规甲状腺显像表现为“冷”
结节或“凉”结节,而在肿瘤阳性显像中表现为浓聚区,高度提示为恶性肿物(1分)。
常用显像剂为99T C-MIBI、201TICI (0.5分)。
3. 与其他影像学比较,核医学诊断癫痫的优势及表现。
答:影像学检查中,包括CT MRI (fMRI )及MEG等无创性方法在癫痫灶定位中具有十分重要价值(1分)。
但只有影像结果与电生理一致时才具有可靠性(0.5分)。
CT 主要反映可能与癫痫有关的形态学变化,如脑血管病、颅内肿瘤及炎症等(0.5分)。
MRI较CT有更高的软组织分辨率,特别反映海马硬化、脑皮质发育异常与癫痫关系上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0.5分)。
对
于仅有脑功能和代谢改变而无形态学改变的病灶,CT MRI往往不能见到异
常(0.5分)。
而PET SPECT在反映脑功能和代谢改变与癫痫关系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常用方法为脑血流灌注及18F-FDG代谢显像(1分)。
癫痫灶在发作期,脑组织生理和生化出现明显变化,脑血流和氧代谢率增加,对氧及葡萄糖需求增加(0.5分)。
发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