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2-5 被测要素为轮廓要素
3.当被测要素为中心要素即轴线、中心平面或由带尺寸 的要素确定的点时,则指引线的箭头应与确定中心要 素的轮廓的尺寸线对齐。
(a)
(b)
(c)
图2-6 被测要素为中心要素
4.当对同一要素有一个以上的公差特征项目要求且测量方 向相同时,用同一指引线指向被测要素,如图2-7(a) 所示。如测量方向不完全相同,则应将测量方向不同的 项目分开标注,如图2-7(b)所示。
1.直线度公差 直线度公差是限制被测实际直线对理想直线变动
量的一项指标。被限制的直线有平面内的直线、回转 体(圆柱和圆锥)上的素线、平面与平面的交线和轴 线等。
(1)在给定平面内的直线度公差带 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直线之间的区域。如图
主要用来保证长度方向的形状,用一长度方向且垂直 与被测平面的辅助平面去截取被测平面,如下图。
A (a)
(b)
(c)
(d)
(e)
图2-9 基准要素为轮廓要素或中心要素
(4)当基准要素为中心孔或圆锥体的轴线时,则 按图所示方法标注。
B4/7.5 GB145-85
B4/7.5 GB145-85
A
B
A
A
中心孔和圆锥体轴线为基准要素的标注
4.2.3 形位公差标注中的有关问题
1.限定被测要素或基准要素的范围 如仅对要素的某一部分给定形位公差要求,如图2-10(a) 所示,或以要素的某一部分作基准时,如图2-10(b)所示, 则应用粗点画线表示其范围并加注尺寸。
图2-10 限定被测要素或基准要素的范围
2.对公差数值有附加说明时的标注
如对公差数值在一定的范围内有附加的要求时,可采用图2-11
的标注方法。对同一被测要素,在一定长度或范围内有公差要求,标
出公差值和长度,图a每200mm的长度上的直线度误差不得超出0.02;
同时给出全长和任意长度的公差值要求,图b。每200mm的长度上的直
表4-1
公差 特征项目
形形 状状
直线度 平面度
圆度
圆柱度
形 状轮 或廓 位 置
线轮廓度 面轮廓度
形位公差特征项目及符号
符号
有或无 基准要
求 无


公差 特征项目
定 位向
平行度 垂直度 倾斜度
符号
有或无基 准要求
有 有 有
无 有或无

定 位
位置度 同轴度 对称度
有或无 有 有
圆跳动

有或无

动 全跳动
3.按所处地位分——研究对象 (1)被测要素:图样上给出了形状或(和)位置公差要求的 要素,也就是需要研究和测量的要素。 (2)基准要素:图样上用来确定被测要素方向或(和)位置 的要素。理想基准要素简称基准。
4.按功能关系分——复杂程度 (1)单一要素:仅对被测要素本身提出形状公差要求的要素。 (2)关联要素:相对基准要素有方向或(和)位置功能要求 而给出位置公差要求的被测要素。
精品资料公差特征项目符号有或无基准要求公差特征项目符号有或无基准要求形状形状直线度无位置定向平行度有平面度无垂直度有圆度无倾斜度有圆柱度无定位位置度有或无形状或位置轮廓线轮廓度有或无同轴度有对称度有面轮廓度有或无跳动圆跳动有全跳动有表表441形位公差特征项目及符号精品资料第二节形位公差标注重点?国家标准规定在技术图样中形位公差应采用框格代号标注
确定公差带应考虑四要素:形状、大小、方向和位置。 1)形位公差带的形状由被测要素的理想形状和给定的公差 特征所决定,常见有九种。
图2-16 形位公差带的形状
2)形位公差带的大小体现形位精度要求的高低,是由图样 上给出的形位公差值t确定,一般指的是公差带的宽度 (t)或直径(φt)等。
3)公差带的方向即评定被测要素误差的方向。公差带放置 方向直接影响到误差评定的准确性。对于位置公差,被 测要素应与基准保持设计给定的几何关系。对形状公差, 其方向遵守评定形状误差的基本原则(最小条件)

表面粗糙度
变动量叫位置公差
尺寸合格,但轴线发生了弯曲 尺寸合格,但轴线不重合
4.1.1 形位公差的研究对象
机械零件是由构成其几何特征的若干点、线、面组成 的,这些点、线、面统称为几何要素(简称要素)。形位公 差就是对组成零件的各个要素的形状和位置进行限制,提 出精度要求。要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点进行分类:
⑧ 可简化的标注: *同一要素有多项要求
*不同要素有同一要求 *结构相同的几个要素有相同要求
4.1.3.1 被测要素的标注方法
1.当被测要素为轮廓要素时,将箭头置于要素的轮廓线或 轮廓线的延长线上,并与尺寸线明显地错开,如图2-5 (a)、(b)所示。 2.当被测表面的投影为面时,受图形限制,箭头可置于带 点的参考线上,该点指在表示实际表面的投影上,如图25(c)所示。
4.1.2 形位公差的特征项目、符号
国家标准GB/T 1182—1996规定,形状 和位置两大类公差共计14个项目,
其中形状公差4个,因它是对单一要素 提出的要求,因此无基准要求。
位置公差8个,因它是对关联要素提出 的要求,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有基准要求。
形状或位置(轮廓)公差有2个,若无 基准要求,则为形状公差;若有基准要求, 则为位置公差。
图2-17 给定平面内的直线度公差带
(2)在给定方向上的直线度公差带 1)、一个方向: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的区域。被测要素是空间直线,公差带的方向理论上与指 引线方向垂直,实际方向有最小条件确定。示例圆柱
图2-18 给定方向上的直线度
(2)在给定方向上的直线度公差带 2)、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 行平面之间的区域。被测要素是空间直线,公差带的方向 理论上与指引线方向垂直,实际方向有最小条件确定。示 例三棱尺的棱线
一般以水平放置为主 ②框格内容从左到右的顺序:
公差项目、 公差值、 基准代号
③线要垂直于框格,可弯折,但不超过二次
⑥指引线 箭头的位置
箭头和尺寸线 对齐
箭头和尺寸线 错开
表示中心要素 表示轮廓要素
粗实线和尺寸线对齐
⑦基准的表示方法 A
粗实线和尺寸线错开
表示中心要素 表示轮廓要素
1.按结构特征分——要素在零件上的位置 (1)组成要素(轮廓要素):构成零件外形的点、线、 面各要素。可分为尺寸要素和非尺寸要素。 (2)导出要素(中心要素):构成轮廓要素对称中心所 表示的点、线、面各要素。 区别联系:导出要素依存于对应的尺寸要素
图2-2 零件的几何要素
2.按存在的状态分——是否存在误差 (1)实际要素:零件上实际存在的要素。在测量时,由测 量所得到的要素代替实际要素。 (2)理想要素:具有几何学意义的要素,无任何误差。
第四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
机械零件几何要素的形状和位置精度是该零件 的一项主要质量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它影响着该 零件的质量和互换性,因而它也影响着整个机械 产品的质量。
为了保证互换性,我国业已发布一系列《形状 和位置公差》国家标准:GB/T1182—1996 《通则、定义、符号和图样表示法》、GB/ T1184--1996《未注公差值》、GB/T4249— 1996《公差原则》、GB/T16671—1996《最 大实体要求、最小实体要求和可逆要求》、GB/ T17851—1999《基准和基准体系》、GB/ T13319—1991《位置度公差》等,以正确确定 形位公差。

第二节 形位公差标注(重点)
国家标准规定,在技术图样中形位公差应采用框格代号标 注。无法采用框格代号标注时,才允许在技术要求中用文 字加以说明 。 形位公差的框格代号包括:公差框格、被测要素指引线、 形位公差特征符号、形位公差值、基准符号和相关要求符 号等。并使用表2-1和表2-2中的有关符号。
1.公差框格 公差框格为矩形方框,形状公差框格共有两格,位置公
差有三格、四格、五格等几种。 2.基准代号
基准代号由粗的短横线、圆圈、连线和基准字母组成, 基准字母采用大写的英文字母。
1)内容: ① 框格 ②指引线
③箭头 ④项目(平行度等) ⑤形位公差数值 ⑥基准符号及基准代号
2)书写方式: ① 在图纸中可以水平或垂直放置。
线
度误差不得超出0.02,但总长上的直线度误差不得超出0.05
图2-11 公差值有附加说明时的标注
3.形位公差有附加要求时的标注 (1)用符号标注 采用符号标注时,可在相应的公差数值后加注有关符号,如 图2-12所示。
(a)
(b)
(c)
(d)
图2-12 用符号表示附加要求
(2)用文字说明
为了说明公差框格中所标注的形位公差的其他附加要 求,可以在公差框格的上方或下方附加文字说明。属于 被测要素数量的说明,应写在公差框格的上方;属于解释 性的说明,应写在公差框格的下方,如图2-13所示。
(2)当被测要素或基准要素为齿轮的节径时 应在公差框格或基准代号圆圈下方标注字母,若是分
度圆直线标注“PD”,若为大径则标注“MD”,若为小径 时则标注“LD”
( a)
( b)
图2-15 螺纹的标注方法
6.形位公差的限定符号
如要求在公差带内进一步限定被测要素的形状,则 应在公差值后面加注符号
7.避免采用的标注方法
第一节 零件几何要素和形位公差概述
经过机械加工后的零件,由于机床夹具、刀具及工艺操 作水平等因素的影响,零件的尺寸和形状及表面质量均不能 做到完全理想而会出现加工误差 。
尺寸误差
零件表面的实际形状

对理想形状所允许的变

几何形状误差 动量叫形状公差

相互位置误差
零件的实际位置对 其理想位置所允许的
4.2.2 基准要素的标注方法
1.当基准要素为轮廓线时,将基准符号置于轮廓线上或轮廓 线的延长线上,并使基准符号中的连线与尺寸线明显地错 开,如图2-9(a)所示。
2.当基准要素的投影为面时,受图形限制,基准符号可置于 用圆点指向实际表面的投影的参考线上,如图2-9(b)所 示。
3.当基准要素为中心要素即轴线、中心平面或由带尺寸的要 素确定的点时,则基准符号中的连线应与确定中心要素的 轮廓的尺寸线对齐,如图2-9(c)、(d)、(e)所示。
4.3 形位公差带及形位公差
4.3.1 形位公差带
形位公差是图样中对要素的形状和位置的最大允许的变 动量。不论控制要素的形状和位置,均是对整个要素的控制, 因此给出的形位公差,实质上是对公差带的要求。
什么是形状误差和位置误差?实际要素与其理想要素发 生了偏离。定义:形位公差带是用来限制被测实际要素变动 的区域。只要被测要素完全落在给定的公差带区域内,就表 示被测要素的形状和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3)任意方向上的直线度公差带 是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柱面内的区域。被测对象一般是
轴线,标准需注意。任意方向就是指一周范围内的任何方 向,—个方向就有一对平行平面,这无数对平行平面就可 以形成一个包络圆柱面。
图2-19 任意方向上的直线度
直线度示例
2.平面度公差 平面度公差是限制实际平面对其理想平面变动量的
图2-21 圆度
圆锥面的圆度公差带
4.圆柱度公差 圆柱度公差带是指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的区 域。被测对象为轮廓要素—圆柱面。 圆柱度公差是限制实际圆柱面对其理想圆柱面变动量的一项 指标,圆柱度公差具有综合控制作用,可以同时控制被测圆柱面 的圆度、素线和轴线的直线度、以及两条素线的平行度等误差。
4)公差带的位置。形状公差没有位置要求,只是用来限制 被测要素的形状误差。对于位置公差带,其位置由相对 于基准的尺寸公差或理论正确尺寸确定。
4.3.2 形状公差
形状公差是为了限制形状误差而设置的。具体表述为 单一实际要素的形状所允许变动的全量。形状公差用形状 公差带来表达,用以限制实际要素变动的区域。形状公差 带的方向和位置一般是浮动的,其主要原因就是形状公差 的要求中无基准存在。
一项指标,用于对实际平面的形状精度提出要求。 平面度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
区域。被测对象是平面,对实际平面的限制用两个平行 平面,方向只能有一个—垂直与被测表面。
图2-20 平面度
3.圆度公差 圆度公差带是在同一正截面上,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
同心圆之间的区域,是一个平面区域,控制回转面的轮廓 精度。被测要素是回转面,是轮廓要素,注意标注。
6槽
两处
(a)
(b)
离轴端300处
长向
(c)
(d)
图2-13 用文字说明附加要求
4.全周符号表示法 形位公差特征项目如轮廓度公差适用于横截面内的整个
外轮廓线或整个外轮廓面时,应采用全周符号,即在公差 框格的指引线上画上一个圆圈,如图2-14所示。
图2-14 全周符号
5.螺纹和齿轮的标注 (1)标注螺纹被测要素或基准要素时 如图2-15所示,中径符号不标出,只有当为大径或小 径时,可以在公差框格或基准代号圆圈下方标注字母“MD” (大径)或“LD”(小径)。
图2-7 同一被测要素有多项公差要求的标注
5.当不同的被测要素有相同的形位公差要求时,可以在从 框格引出的指引线上绘制出多个指示箭头,分别指向各 被测要素,如图2-8(a)(b)所示。当用同一公差带
控制几个被测要素时,如图(c)(d)所示。
(a) 共面
(b)
2×A共面
A
A
(c)
(d)
图2-8 不同被测要素有相同形位公差的标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