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教育学基础》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习题参考答案
一、教育术语解释
1.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2.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信息内容,也包括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从内容上说,主要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从形式上说,主要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3.教育形态:是由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三个基本要素所构成的教育系统,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变化形式,也是“教育”理念的历史实现。

4.实验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代表人物是德国教育学家梅伊曼和拉伊。

实验教育学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使教育研究真正“科学化”。

二、选择题
1.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C)
A.勒图尔诺
B.沛西·能
C.孟禄
D.康德2.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是:(C)A.《论语》B.《大学》C.《学记》D.《孟子》3.杜威是以下哪一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D)
A.实验教育学
B.文化教育学
C.批判教育学
D.实用主义教育学4.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是:(B)A.柏拉图B.赫尔巴特C.卢
梭D.洛克三、辨析题(错误的请改正)
1.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是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错误。


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是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2.教育生物起源说的
代表人物是勒图尔诺和沛西·能。

正确。

3.教育就是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

错误。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
性化的实践活动,单纯地说教育是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就忽视了社会因
素在教育活动中的巨大影响。

4.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形态是按照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
的场所或空间标
准进行划分的。

错误。

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形态是按照教育系统自身的标
准进行划分的。

5.农业社会的教育就是农业教育。

错误。

农业社会的教育是指基本的教育形态之一,而农业教育是指一
种专门的教育类型。

四、简答题
1.试分析“教育”与“灌输”、“养育”之间的异同。

参考答案要点:
教育是个体的社会化与社会的个性化相耦合的过程,既要把个体培养
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又要把社会的观念、制度和行为方式内化到
各不相同的个体身上。

而“灌输”则是片面地强调个体社会化的一面,强
调个体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无条件的一致,忽视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
培养,机械地灌输不是“教育”。

教育强调活动的“动力性”,即教育活
动要对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起到“促进”、“加速”的作用;而日常
家庭生活中的“抚养”、“养育”是在自然状态下发生的,在个体与社会
的关系方面起不到“引导”、“促进”和“加速”的作用。

因而,教育也
不同于家庭“养育”。

2.简析教育三要素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要点:
教育的三要素是指: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

教育的三要素之间
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

没有教育者,教育活动就不可能展开,学习者也不可能得到有效的指导;没有学习者,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无的放矢;没有教育影响,教育活动就成了
无米之炊、无源之水,再好的教育意图、再好的发展目标,也都无法实现。

因此,教育是由上述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系统,是上述
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

3.简述信息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

参考答案要点:
信息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第一,学校将发生一系列变革;
第二,教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理解;第三,教育的国际化与教
育的本土化趋势日益明显;
第四,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的基本理念。

4.试述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

参考答案要点:
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
其基本观点是:(1)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
而不是为将来的其中一种生活做准备的;(2)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继续
不断的增长,除此之外教育不应该有其他目的;
(3)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学生在其中要学习现实社会中所要求
的基本态度、技能和知识;
(4)课程组织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
(5)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而非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
长的帮助者,而非领导者;
(6)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
发展的差异性。

5.简述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参考答案要点: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多密大两形成(1)教育学
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2)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
(3)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4)
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日益密切;(5)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

五、论述题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教育”的概念的理解。

参考答案要点: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
实践活动。

这个概念有以下四层含义:
⑴“教育”具有“实践特性”,即“教育”这个概念首先指称的是其
中一类型的实践活动,而不是纯粹的理念或在其中一种理念支配下的一套
规则,教育有其明确的目的。

⑵这个定义把“教育”看做是耦合的过程:一方面是“个体的社会化”,另一方面是“社会的个性化”。

⑶这个定义强调了教育活动的“动力性”,即教育活动要在个体社会
化和社会个性化的过程中起到一种“促进”或“加速”的作用;
⑷该定义强调“教育”行为发生的社会背景,强调“教育’与一定社
会政治、经济
2.论述教育学在日常教育生活和教育教学中的价值。

参考答案要点:
教育学的价值有:
1、超越日常教育经验。

教育的科学认识即教育学是对教育的习俗认
识即日常教育经验的一种历史性超越,是教育习俗性认识历史发展的必然。

2、科学解释教育问题。

教育学是对教育问题的“科学解释”,以教
育问题为逻辑起点和对象,使用专门的语言、概念或符号,解释是理性的。

第二章教育功能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教育功能: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
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2.正向功能:正向教育功能是指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
响和作用3.负向功能:负向教育功能是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
极影响和作用。

4.显性功能:是主观目标与客观结果相符的情况,显性功
能是有目的实现的功能。

5.隐性功能:指这种结果既非事先筹划,亦未被
觉察到。

而隐性功能是主观愿望之外的意外结果。

三、辨析题
1.分析教育功能、教育价值、教育目的三个概念的不同之处。

参考答案要点:
教育功能不同于教育价值、教育目的,教育价值和教育目的是人们对“好”教育的一种期待,它反映了人们认为的“教育应该于什么”;教育功能是一种实效,它反映了“应该干什么”的教育在教育实践中“实际干了什么”。

所以,教育价值是教育的“应然”表现,教育功能是教育的“实然”表现,它是教育价值在教育实际中所释放出来的实际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