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操作技术规程总则范文(三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生产操作技术规程总则范文
一、概述
安全生产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要求,也是保障员工安全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
为了规范企业安全生产操作,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制定安全生产操作技术规程是必要的。
本技术规程旨在明确企业安全生产操作的基本要求和规范,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操作程序,保障企业的安全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适用范围
本技术规程适用于所有员工参与的生产作业环节,包括生产设备、物料运输、工艺操作等。
所有员工都必须遵守规程的要求,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操作,确保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三、基本要求
1. 安全责任
所有生产作业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并将其纳入考核体系,形成工作责任的层级管理。
2. 安全培训
所有员工进入工作岗位前必须参加安全培训,了解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程序,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3. 安全设备
所有生产设备必须符合安全要求,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同时,对于特殊工艺和高危作业,必须使用符合规定的安全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
4. 安全检查
对于生产作业现场,必须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对于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情况,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5. 应急预案
每个生产作业单位必须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类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和责任人,定期进行演练,确保员工在危急情况下能够正确应对。
6. 事故报告
对于发生的生产事故,必须及时上报,并进行详细的事故调查和分析,找出事故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进,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7. 安全宣传
安全宣传是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的重要手段。
每个生产作业单位必须定期组织安全宣传活动,向员工传递安全知识和操作技巧,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
四、操作程序
1. 生产前
a. 确认生产设备的安全性能是否正常,进行日常保养和维护工作;
b. 验收所需使用的物料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定期检查物料储存区域的安全情况。
2. 生产中
a. 按照工艺操作规程进行生产作业,不得超负荷操作;
b. 使用特殊设备时,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并遵循相关操作规程;
c. 注意工作环境的卫生和整洁,保持通道畅通,防止跌倒和滑倒。
3. 生产后
a. 关闭生产设备并断开电源,清理生产现场,确保无抛洒物和杂物存在;
b. 对生产设备进行检查,排除隐藏的故障隐患,确保下次操作安全。
五、附则
1. 违反本技术规程的行为将依法进行处理,并追究相应责任;
2. 技术规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完善,及时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3. 操作人员有权拒绝进行安全风险较高的作业,应及时汇报,并等待安全措施到位后进行作业。
六、结语
本技术规程作为企业安全生产操作的指导性文件,对于全体员工来说,严格遵守技术规程是保障自身安全和企业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
希望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做到安全第一,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安全生产操作技术规程总则范文(二)《安全生产操作技术规程总则》是国家制定的有关安全生产操作的技术规程。
总则的主要目的是规范和指导各行业、各单位进行安全生产操作,保障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
总则包括以下内容:
1. 安全生产的基本原则:包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技术先进、全员参与、依法管理等原则,指导各行业、各单位在安全生产中的基本原则。
2. 安全生产组织管理: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人的职责和权力等,规范各行业、各单位在安全生产中的组织管理。
3. 安全生产操作程序:包括安全操作的程序、安全检查的程序、事故应急处理的程序等,指导各行业、各单位在安全生产操作中的程序规定。
4. 安全生产操作技术要求:包括各行业、各单位在安全生产操作中的技术要求,如机械设备操作、化学品使用、高处作业等方面的要求。
总则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推动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提高安全生产操作水平,减少和防止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安全生产操作技术规程总则范文(三)为坚决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保护职工身心健康和财产安全,确保安全生产,特制定本规程总则。
1.严格遵守劳动纪律,认真执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确认制度,集中精力工作。
2.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交班时必须交代安全问题。
3.各类检修作业前要有完整的安全组织、技术措施,如果中断后继续施工时,应检查安全措施(装置)是否仍然可行或可靠。
4.各种安全防护装置,劳动保护设施和安全标志不得任意拆除或移作它用,因检修拆除或损坏的应及时恢复。
5.职工必须遵守下列个人劳动防护规定:
5.1.进入生产现场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不准将长发露出安全帽外,除专项规定外,不准穿裙子、短裤、高跟鞋、风衣、长大衣、汗衫背心等。
5.2.从事有可能被传动机械绞碾伤害的作业人员,不准戴手套或将其佩饰物暴露在衣服外。
5.3.在碎物飞溅的场所工作,必须佩戴好防护眼镜、头盔和面罩。
5.4.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和设置安全网,加强自我防护能力并派专人进行监护。
5.5.从事电气作业应正确戴好绝缘防护用品。
从事高压带电作业应穿屏蔽护服,并且需经领导事先批准。
5.6.在有易燃、易爆物品的作业场所,应穿防止产生静电火花的衣物并不得携带引火物和吸烟。
5.7.在有可能发生烧伤、烫伤的作业场所,不得穿戴化纤物品。
6.铁厂职工应经常检查自己操作使用的设备、工具和劳保用品、用具,发现问题应及时整改或向有关部门反映,要求解决或更换。
未整改、解决、更换或采取有效措施前,禁止操作或使用。
7.不得随意触动各种开关、按钮以及电气、煤气、氧气瓶、乙炔瓶和放射性仪器等,危险设备装置或未经检验确认的一切装置应视为危险源,禁止触动或操作。
8.不得随意进入铁厂各类油库、主电室、高压水泵房和煤气、放射性等危险区域;必须进入工作时应按有关规定办理手续,并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设专人负责检查和监护。
9.原材料和设备、备品、备件等各种物件必须合理堆放,保持整齐、不准超高、超重,防止偏移歪倒。
各类废物、废料应及时清除。
10.生产作业场所的安全通道平坦、畅通,两侧划出通道线,其宽度不得小于____米。
11.铁厂内各种坑、沟、池应有安全围栏或盖板。
平台走桥和梯子应有栏杆和扶手,并符合国家标准。
在有飞溅物的场所,应设置不低于____米的防护挡板。
12.作业场所的光线必须充足,在夜间或阴暗处工作时要有足够的照明。
13.凡有可能引起伤害的危险地带和设备、设施必须有妥善的安全设施,并设立醒目的警示、警戒标志,安全标志和安全色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14.全厂所有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按规定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取得“特殊作业人员操作证”后方准上岗独立操作。
15.各类设备运转时,不得到危险处检查、修理和加油,必须进行检查、修理和加油时应停机后进行检查、修理和加油。
____起重机械应标明起重吨位,并保证其信号装置、卷扬限位器、起重控制器、
行程限位器和自动连锁装置等齐全和灵活好用。
17.行车工在工作中要听从专人指挥,并统一指挥信号。
严禁无证操作和指挥行车。
严格执行行车“十不吊”制度,特殊情况下要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并经领导批准,有专人负责。
18.严禁钻入吊物下拽钢丝绳或将手伸入吊物与钢丝绳之间进行扶持。
19.各种电器设备和线路敷设,必须遵守“电气安全规程”绝缘必须良好。
并由专人负责定期检查维护和维修。
裸露的带电部分应设置防护装置或遮拦。
20.活动照明灯应使用行灯。
行灯及机床的局部照明电压不得超过36伏。
在金属容器内或潮湿处所不得超过12伏。
21.电器设备的接地线、接地网和绝缘装置至少每年检查二次,并保证其安全可靠。
22.涉及电气作业或出现电气故障时要由电气工作人员参照电业安全规程、电工安全技术规程及停送电制度等进行处理。
非电气工作人员不得擅自处理。
23.所有承压锅炉和各种压力容器,应严格按国家规定进行登记、办证、操作和维护检查。
24.有关煤气区作业要遵循煤气作业安全规程及本工种有关安全规程。
25.严禁将任何物品、工具等从高处向下抛掷,高空作业前后,应严格使用和保管工具,并清理作业现场,以防物品在外力作用下坠落伤人,并且遵守其它高空作业的要求。
26.铁厂所有防暑降温、防尘防毒设备和设施应妥善使用、保管并定期进行检修,保证其正常,严禁随便移动或挪作他用。
27.所有设备在停止运转时,必须将控制器放在零位,并切断电源。
28.现场容易着火的区域和要害岗位,应根据环境和设备条件,配备齐全适应的消防器材,并保证有效。
现场除生产必须之外,严禁生火。
29.二人以上同时作业时,应有主次,凡进行煤气、高空、电气等危险作业时,必须安排二人以上一起工作,由专人统一指挥、监护。
30.对重大生产设备事故,以及恶性未遂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要保护好现场,同时进行及时抢救处理,并及时上报,不得隐瞒真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