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拨鼠日观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拨鼠日观后感
第一篇:土拨鼠日观后感
观看电影《土拨鼠日》,1000字以上~
结合电影和以下问题,谈看法1.时间停留咒语—谁打破了2.如何进行自我救赎3.你认为人生的终极目标是什么4.如果你是菲尔,你会怎么办?
【土拨鼠日】有感
刚看完偷天情缘:【土拨鼠日】,一时之间感触颇多。
很轻松幽默搞笑又不乏深刻。
简单说一下情节,男主角菲尔同另外两个同事去著名的punxatawney报道一年一度的土拨鼠节,回程时碰上暴风雪,返回punxatawney市的酒店。
第二天醒来后发现还是在昨天,同样收音机闹钟,同样的早餐,同样的人物,同样还是土拨鼠节。
从此男主角无论如何挣扎,第二天醒来照样还是在昨天,但是只有他记得这一天发生过的事情。
主角菲尔.康纳经历了许多个“2月2土拨鼠日”,日复一日的重复着同一天的生活。
他欣喜过、挣扎过、绝望过最终接受了现实!在这段时间里,菲尔改变了很多。
从一开始的不讨喜到最后的小镇名人,一切的一切无一不体现菲尔心境上的变化以及成长!
就以上几个问题谈下我对此片的感想。
第一:时间停留咒语是被谁打破的?时间停留咒语其实是被菲尔和丽塔共同打破的,被他们之间真挚的情感所打破。
而感情的得到,亦与菲尔的完美改变离不开关系。
正是由于菲尔心境上的转变导致接人待物以及为人处事上往好的方向转变,他不再自私自利,不再怨天尤人也改了自以为是的缺点,他的心胸逐渐的豁达起来,在与身边人的相处中他更多的开始为他人着想。
他变得善良、真挚同时也学到了很多才艺,丰富了自身学识。
可以说他转变成了一个好人!很多人都感激他,因为他挽救了他们的生命、婚姻以及其他的很多东西。
菲尔获得了小镇人民的认可,同时也赢得了丽塔的芳心!所以时间停留咒语的打破离不开菲尔和丽塔!第二:如何进行自我救赎?菲尔的自我救赎经历了几个阶段,由一开
始的惊疑到欣喜如狂再到不断挣扎直至绝望最终获得救赎,他经历了很多并且在不断成长。
菲尔通过运用拥有的先知之能,不断地改善小镇人民的命运,从而从中获得心灵上的解脱,心境上的转变。
这一切都使菲尔的自我救赎得到实现。
第三:人生的终极目标是什么?通过此片,让我感受到:一个人不可能什么都做到面面俱到,但是你可以尽你自己最大的潜能去使身边的人们过得更好,这样他们也会给予你等同的回报。
与人为善!与己为善!那么人生的终极目标究竟是什么?于我而言,家人、朋友的身体健康,生活如意。
那就是我的最大目标!在自己生活得如意的同时,家人、朋友亦能如意。
才能不枉在这世间走一遭!最后,如果我是菲尔,我会怎么做?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毕竟无法做到真正的设身处地。
只能尽自己最大的想象去假设。
如果我是菲尔,在最开始我一样会感到害怕、担心,过后也会觉得欣喜!但是不久之后我同样会感到厌倦,能肯定的是我不会绝望!我会努力使自己轻松愉快的渡过每一个“同一天”,活在当下!想想你提前得知了很多即将发生的事情,拥有了人人希望的先知能力!这是多大的幸运?即使日历上都是同一天,但是在你心中它是不同的!我会努力去完成我以前想做却未能做到的事情,努力学习各种知识,充实我的人生。
当然,最重要的改变身边人的命运!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可是生活并不是万能的。
菲尔改变不了“老爹”的命运,他无法把他从死神的手中抢夺回来,他仅能做的只是使老人走的更舒适一点。
同出这个位置,我所能做的也只是使老人走得更安详一点!这样也会更坚定我改变身边人不幸的决心!世界并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我们自己的心,当我们改变了生活的态度以后,用不同眼光和角度观察生活以后,它就会给你带来无穷的欢乐。
当一成不变的、无趣的生活抽象成单调重复的相同一天的时候,问题就变的突出和相当刺眼了。
在不耐烦中成长,在寂寞里老去,在撕下日历之后抱怨,在抱怨中寻找借口,在借口里苟活,在苟活里是对生命的亵渎。
现实生活里的种种,不用细说,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体会和感慨。
菲尔的遭遇,他的四个阶段,也就是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
有人面对前方惊慌失措,有人放弃了希望消耗着未来,有人
想要改变却痛苦于找不到答案,还有人抓住生活里能汲取的一切幸福了起来。
生活不都为自己所控,日子一天又一天,不可能每天都有新鲜和精彩。
所以关键还是在于个人在于内心,而不是一味的要强求外面的世界如自己所愿才好,或者早早的厌恶了一切。
都是一样的生活,何不让自己和周围的人都过的快乐一点。
充实,健康,即使每一天都做着相同的事,每一天也都会是崭新的。
09播音2班109313010221蒋婷婷2011.12.26
第二篇:观《土拨鼠日》有感
观《土拨鼠日》有感
我常常会幻想获得某种奇遇,可以如同未仆先知一般的出现在众人面前,可以知道每种做法的结果,可以说出别人未说出口的话,可以知道下一秒将要发生的事情,可以知道当天彩票开奖的号码,当然还可以知道每个人的事情。
影片中主人公菲尔就是拥有这么一个独特的经历。
《土拨鼠日》是一部时光重来型的穿越爱情喜剧片,主人公菲尔就在日复一日的重复的生活中寻找自己。
话说,菲尔是个小有名气的电视台气象预报员,可他已经非常厌倦这份工作,每天都是在演示云朵风向的变化,每一年的土拨鼠日都要去小镇报道。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天都完全一样重复工作,做什么都改变不了状况。
他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不喜欢自己的生活,不喜欢周围的人,最后对自己也没有什么好感。
他讨厌周围的一切,也让他成了一个不讨人喜欢的人。
他对一切都不感兴趣,不耐烦的得过且过着一天又一天。
我想。
上帝才因此决定要惩罚一下他,又或许是在给他一个机会,便有了故事的开始。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土拨鼠日,菲尔和新制片到了小镇拍摄土拨鼠日的节目。
奇异的事情发生了,菲尔发现他在重复着土拨鼠日这一天。
刚开始他有些迷茫,但很快他就开始窃喜,因为不管他在土拨鼠日做什么,第二天早上六点他还是会在酒店的大床上醒来过土拨鼠日。
他可以无所顾忌的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包括一夜情,抢银行的钱等
等。
可是他却发现怎么也引不起制片人丽塔的好感。
他一天天重复,套问她喜欢的事物,留意她喜好,知道她所学专业特意学会念法语诗,和她一起堆雪人,然而渐入佳境的结尾总是丽塔甩他一巴掌。
菲尔快疯了,他把那个六点准时报节目的收音机砸了,可是第二天那个收音机又完好如初地重复昨天或者说今天的节目。
他尝试了各种自杀,可第二天或者说今天他又安好地在酒店大床上醒来。
从起初幸灾乐祸的极度纵欲,到随后翻来覆去的寻死觅活,比尔莫里像一只受困的野兽,游走在两极。
再然后,菲尔开始利用自己永恒的时间学习各种东西,他在逐渐的改变。
他学习钢琴、冰雕,他帮助这一天有困难的每一个人,他用时间完善自己。
于是,菲尔开始第一次被自己的主持感动,开始马不停蹄的赶去救一个正在从树上跌下来的男孩,开始去帮助别人,告诉身边的人怎样去爱别人,开始身体力行的去实践。
在人群中,他成了真正的明星,人们一眼就可以认出他,好似连岳说的,他身上有了天使才有的光芒。
最后,大彻大悟的他,获得了丽塔的爱情,也拯救了自己。
其实我觉得《土拨鼠日》并不是一部单纯的幻想片,而是把我们现实生活的夸张化、戏剧化。
在真实的生活中,我们也会觉得每一个日子都庸常不堪。
每天我们会遇上相同的事儿,做同样无趣的工作。
无聊是一种常态,无论是坐在家里面对电脑发呆,还是在教室或办公室里的无所事事,在每一刻的进程中,无聊都在被重复。
其实我很羡慕菲尔,因为他可以一直重复生活,可以尝试一切他想做是事情,可以不顾后果的满足自己,可以知到每种情况所产生的后果,也可以不断的完善自己。
但是现实却不能让我们如此,我们可以做一个假设,如果菲尔没有碰到任何不同,生活没有重复,但是他同样去这样完善自己,最后他会不会得到丽塔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吗?我不觉的,因为在他知道提高自己之前,他曾经偷过银行的钱的,满足了自己的种种私欲,而现实中这样的错一次就能改变人的命运了,所以他应该是幸运的,时间在他正确认识到这些时,才开始往前走。
虽然生活不都为自己所控,日子一天又一天,不可能每天都有新鲜和精彩。
但是其关键还是在于个人在于内心,而不是一味的要强求外面的世界如自己所愿才好,或者早早的厌恶了一切。
都是一样的生活,快乐是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为什么不天天快乐呢?何不让自己和周围的人都过的快乐一点。
充实,健康,即使每一天都做着相同的事,每一天也都会是崭新的。
第三篇:《土拨鼠之日》观后感
《土拨鼠之日》观后感
当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
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土拨鼠之日》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土拨鼠之日》观后感1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所遗憾或是后悔的事情吧?走过了这么多路,遇见这么多的人,总有一些事情让你久久难以忘怀,也会有一些事情让你悔不当初。
只是有些人心态会比较好,能够把经历过的事情照单全收,好的坏的,开心的难过的。
可是有些人走不出回忆,就会一直耿耿于怀,总想着如果可以重来一次,我一定会做到圆满。
可是人生中哪有那么多真的是圆满的事情啊,就是因为有遗憾,才更完美。
不得不说,一名好的导演就是能够抓住观众的喜好,知道观众的诉求,所以才能够打造出经典的影片流传至今,依旧被人们称道。
这部影片虽然名字有些俗气,但是创意却是令人称赞。
他运用了四维空间的想象,告诉了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影片的主人公菲尔有幸经历了时间丢转的奇迹。
每天早晨六点他都会准时的在二月二号这一天醒来。
看起来很不可思议,对于别人来说,这都是他们自己惟一一个本的二月二号,可是在菲尔这里,他保留了每次循环的记忆。
各种匪夷所思的事就此接踵而来,也因此衍生出了后来一系列的剧情。
影片的目的是想要传达给人们,说明人的一生要怎样度过才更美好,我们疲于追求的到底是什么?其实,心浮气躁永不满足的欲望并
不是目的,目的是好好享受今天的一切,因为今天就是每一天。
《土拨鼠之日》观后感2
突然发现,参加“猫眼咖啡”电影与音乐文化沙龙的活动整整两年了,这期间在“猫眼咖啡”曾经观看了许多部好看的影片,因为影片都是由比较专业的人士推荐的好电影,也写过一些观后感,整理了出来,陆续分享一下。
《土拨鼠之日》是由一位大小姐推荐的。
看完电影,参与大家讨论的`时候,我说,这部电影是一部成年人的童话故事。
每次见到推荐人大小姐,都被这个大小姐的风范所感染。
看她指点江山,侃侃而谈,张扬,自信,霸气外漏,却从未惹我生厌,相反却令我喜欢,或许是我们这些平常人身上,都太缺少这些东西了。
我们一向都把谦恭作为我们的美德,但是,当我们站在舞台中央的时候,是否应该增加一些大小姐身上的魅力呢?这个问题引发了我的思考。
在电影开场之前,大小姐抛出一个问题,让我们想像当我们有5万,10万,100万,1000万,1亿,10亿,几十亿的时候,我们会去做什么?这个问题我感觉和我上面思考的问题有异曲同工之处。
大小姐说,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
再回到电影及观后讨论。
电影男主从一个一无是处的中年油腻男变身成为一个完美的、人见人爱的好男人。
一方面可以说,这完全不可能!因为我们谁都不可能让时间停止重新来过,以弥补我们表现不力,处事不周的地方。
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我始终拥有现在,我还拥有不确定的未来。
那么,一切都不应该成为桎梏我们行动和思想的枷锁。
观影带给了我们的满满正能量!
第四篇:《土拨鼠》教案
演讲稿工作总结调研报告讲话稿事迹材料心得体会策划方案
《土拨鼠》教案
小学六年级音乐-歌曲《土拨鼠》教案
山东省章丘市实验小学韩晓路
教学内容:
1、演唱《土拨鼠》
2、欣赏贝多芬的部分音乐作品片断
教学目标:
根椐新课标对六年级的具体要求,结和认知、感受、技能三方面,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用悠长平稳的气息,柔和连贯的歌声,唱出主人公对土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工作总结调研报告讲话稿事迹材料心得体会策划方案
拨鼠的怜爱和亲切的情感,体会流浪者的积极向上的精神。
2、通过音乐素材类比,分析歌曲的音乐元素,更好的表现歌曲。
3、通过听、唱、感受、欣赏贝多芬的部分作品,初步了解贝多芬的生平人格魅力和作品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分析歌曲的音乐元素,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音乐的表现形式。
2、了解音乐家的生平,通过对其音乐作品的欣赏、感受,学习音乐家不屈不挠的坚强性格。
初步培养学生理解思想内涵深刻的音乐作品能力。
教法:
根据新教材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提高学生兴趣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等基本理念,我设计了以下教法:
1、设置画面情境,激发审美动机,形成初步印象。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工作总结调研报告讲话稿事迹材料心得体会策划方案
2、音乐素材类比,获得音乐技能,展示表现形式。
3、了解人物生平,感受音乐形象,审美情感升华。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钢琴、打击乐器
教材分析:
这首歌曲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于1789-1792年在他的家乡德国波恩创作的许多歌曲之一。
当时人们为了生活有随身带着土拨鼠(旱獭)到处流浪的习惯,就好比现代人养猫、狗,并带他们外出游玩一样,这是一首表现流浪汉与土拨鼠相依为伴的歌曲。
歌曲是两段体结构,有四个乐句组成,每句四小节,双句是单句的重复,a+a1+b+b1,6/8拍子,弱起节奏。
歌曲感情真挚纯朴,乐句中可按歌词的分句进行呼吸。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创设情景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工作总结调研报告讲话稿事迹材料心得体会策划方案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两首音乐的片断请大家欣赏,听完之后谈一谈这两首作品在内容和情绪上有什么相同之处?(播放小提琴曲《思乡曲》、交响曲《念故乡》片断)
2、提问小结:游子飘零他乡的孤独与凄凉,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表现游子思念亲人、家乡的歌曲《土拨鼠》(出示课题),播放录音或范唱。
4、通过欣赏,你想知道什么?
二、以问激情,再次感受
1、大家都知道这首歌的曲作者是——贝多芬(出示贝多芬的肖像
图),请你说说你看到他的第一感受。
2、学生各抒己见,谈感受。
3、这样一个看似冷漠的人怎么会写出如此深情地歌曲呢?请大家再把这首歌曲欣赏一遍。
在欣赏的过程中要求: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工作总结调研报告讲话稿事迹材料心得体会策划方案
A、请你把你认为应该吸气换气的地方用笔标注一下。
B、找出这首歌曲中最常用的几个音是什么?结束音是什么?
(3 6 1)
三、分析歌曲的音乐元素:调式、速度、力度。
(1)范唱《土拨鼠》的歌谱,找出歌曲构成的主干音和结束音,并出示另外两段类似《土拨鼠》的旋律(谱略),请同学们哼唱,也找出它们的主干音、结束音。
得出结论:旋律主干音是6 1 3,并且以6结尾,这样一类的歌曲通常被称为小调歌曲,演唱情绪抒情、优美。
(2)复听歌曲《土拨鼠》,找出比较相同的乐句,对比一、二部分不同的力度、速度和情绪的对比。
前一段旋律比较平稳、感情比较平静,后一段旋律上行,情绪显得较激动。
(3)找出歌曲的高潮部分,讨论如何运用力度来演唱歌曲的高潮部分,恰当的表现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前一句用稍强的的力度来表现对家乡的思念,后一句用稍弱的力度来表现那种无可奈何的心情)(4)完整的演唱全曲。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工作总结调研报告讲话稿事迹材料心得体会策划方案
四、歌曲的表演
1、学生分组表演歌曲
要求:每组设计一个表演形式(领、齐,打击乐,拍手击凳等形式)
2、表演赏析
五、贝多芬作品赏析
1、介绍贝多芬的生平。
关于贝多芬的生平你都了解什么?
2、贝多芬的作品赏析(多媒体展示)
请学生回忆自己听过或唱过地贝多芬的其它作品,我在其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几部作品重点欣赏。
要求:说出作品的名称、主要内容、表演形式及作品的时代背景,你最喜欢哪一句。
a.听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的部分,说说听后的感受,为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工作总结调研报告讲话稿事迹材料心得体会策划方案
什么会有这种感受,目的是让学生感受此作品的战斗性和号召性,了解作曲家不屈不挠的坚强性格和“只有通过斗争才能获得胜利”
b.听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欢乐颂”第四乐章片断。
说说听后的感受、乐曲的创作背景、演出盛况。
主题部分大家来演唱,体验这部作品的恢弘气势、不同的演唱形式及乐曲所表达的作曲家的理想:亿万人民成兄弟和自由、平等、博爱。
c.弹贝多芬的钢琴曲《致爱丽丝》主题部分学生们进行哼唱,并请学生说说关于乐曲的传说。
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作曲家的丰富情感。
d.弹贝多芬的钢琴曲《月光奏鸣曲》,并伴以故事传说的形式。
目的是让学生体验月光曲的优美宁静,感受贝多芬的人格魅力及《月光曲》的创作过程。
(3)通过让听、说、唱、感受的形式来了解贝多芬的作品,现在
你来评价一下贝多芬。
(他是一个一生坎坷,凭着非凡的天才、坚强意志和革命的热情,为世界人民留下了宝贵的音乐财富的超凡的音乐巨人)。
3、再欣赏贝多芬的肖像图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工作总结调研报告讲话稿事迹材料心得体会策划方案说说现在你对他有什么感受?
4、小结,布置作业,课后搜集其他贝多芬的文字和音响资料,下一节课---走进“贝多芬”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如需请下载!
第五篇:《土拨鼠》-教学教案
小学音乐十二册第三课《土拨鼠》教学内容:
一、学唱歌曲《土拨鼠》。
二、综合训练:三声部和唱片段。
三、欣赏:《欢乐颂》、简介贝多芬。
教学目的:
一、启发学生运用柔和、连贯的歌声和悠长、平稳的气息,唱出歌中主人公对土拨鼠的爱怜、亲切的情感。
二、初步接触三声部合唱,要求保持音准和节奏整齐。
三、通过本课歌曲和欣赏曲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德国音乐大师、交响乐之王贝多芬的生平、作品。
教具准备:
一、贝多芬画像。
二、《欢乐颂》器乐独奏、交响乐中重唱、合唱、管弦乐合奏录音带。
三、录音机。
课时计划:三节。
(歌曲、综合训练二节,欣赏一节)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一、综合训练(十七页中)第一、三声部。
二、学唱歌曲《土拨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歌曲《转圆圈》。
1、用《转圆圈》乐曲进行二部视唱练习。
2、无伴奏合唱,教师指挥。
重点:两个声部的音准与和谐。
3、随伴奏合唱。
重点:速度、力度的变化以及表情的调动。
二、综合训练(十七页)
1、内容简述:这是一条三声部发声练习曲,选自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三乐章第一呈示部主题。
这个主题原是一首捷克名歌,名为《念故乡》,是反映流浪在外的游子思念故乡亲人、期盼回到故乡的一首歌曲。
2、教师范奏(范唱)第一声部旋律。
1=bb 4/4 3.5 5 3.2 1 「2.3 5.3 2「6.1 1 75 6 「61 75 6「3.5 5 3.2 1 「2.3 5.3 2‖
3、集体视唱第一声部旋律。
4、哼鸣第一声部旋律。
5、教师范奏(范唱)第三声部旋律。
1=bb 1「7「1「7「4.6 6 53 4 「46 53 4「1「7「1 7 61-‖
6、由学生们唱第一声部,教师唱第三声部的二部视唱,要求:力度稍弱、速度稍慢、平稳,唱时一定要注意自己声部的准确、清晰,还要注意倾听另一声部。
7、教唱第三声部旋律。
8、将学生分成两部分(可对半分),进行两部视唱。
9、在二部视唱基础上的二部哼鸣练习,注意音区的变化而引起力度的变化。
三、学唱歌曲《土拨鼠》。
1、歌曲简介:这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在1789——1792年与家乡波恩创作的许多歌曲之一。
当时人们有随身带土拨鼠到处流浪的风俗习惯,就好比现代人在家中养狗、猫,并带他们外出游玩一样。
这是一首表现流浪汉与土拨鼠相依为伴的歌曲。
土拨鼠,旱獭。
2、初听演唱录音。
3、6/8拍弱起节奏的练习。
4、视唱曲谱。
注意,带弱起的乐节(二小节为一乐节)、乐句(四小节为一乐句),在乐节、乐句处须用急呼吸换气。
5、按乐曲节奏读歌词,体会乐句与词的关系,找出并标出换气位置。
6、练唱歌曲。
注意前两句与后两句力度上的对比。
7、齐唱《土拨鼠》。
四、作业:
1、视唱《土拨鼠》乐谱。
2、用竖笛吹奏这个旋律。
下课。
课后记:本课三声部合唱片段中的第二、三声部是从属性质,主要以构造和声背景为目的,让小学生轻声哼鸣的同时,注意倾听整体音响效果。
另外,当唱“啊”时,力度自然加强,不需要有意突出这个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