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3.2 海陆变迁 同步测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地理3.2 海陆变迁同步测试
起 C. 形成高大山
脉 D. 形成新的海洋
4. 4月11日电,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附近海域11日下午发生8.5级强震,造成巨大了的经济损失.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印度尼西亚所属的地理区域是()
A. 东

B. 西

C. 东南

D. 南亚
(2)印度尼西亚位于下列哪一组板块之间()A. 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
块 B. 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
C. 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

D. 南极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5.我国地质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这说明了
()
A. 喜马拉雅山上湖泊中有鱼、海藻、海螺
等 B. 古代人在这里吃过海产品并留下一部分
C. 这里曾经是海洋环境,而后山脉隆
起 D. 鱼、海藻、海螺等也可以在陆地环境下生存
6.六大板块之中,范围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
A. 印度洋板

B. 太平洋板

C. 大西洋板

D. 北冰洋板块
7.下列观点不符合板块学说的是()
A. 地球表层是由板块拼合而

B. 六大板块在不断运动着
C. 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稳
定 D. 火山、地震多集中在板块交界地带
8.地球上几乎全部被海洋覆盖的板块是()
A. 太平洋板

B. 印度洋板

C. 南极洲板

D. 亚欧板块
9.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
A. 沿海地

B. 高山地

C. 板块交界地

D. 板块内部
10.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A. 处在太平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
处B . 处在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C. 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
处D . 处在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1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几千万年以后可能消失的海洋是()
A. 红

B. 大西

C. 地中

D. 印度洋
1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壳中比较活跃的地带是
()
A. 板块与板块交界地
带 B. 板块内
部 C. 陆地与海洋交界地
带 D. 大陆内部
二、填空题
13.板块学说认为,全球可以大致分成________ 大板块,我国处于________ 板块.
14.大陆漂移学说是德国的________ 提出的.
15.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最高的高原是由于________ 和
________ 板块相互挤压造成的。

(2)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________ ,而交界处比较________ ,多火山、地震。

(3)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是:________ 地带、
________ 地带。

(4)由于板块运动,红海在不断________ ,而地中海则在不断________ 。

(5)我国台湾岛多地震,是因为台湾位于________ 和________ 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三、综合题
16.近年来,全球各地强震不断,给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完成以下小题。

(1)地震来临时,教室里的学生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 立刻跑向室

B. 护头下蹲并躲在桌子旁边,震动结束后快速撤离
C. 一直躲在教室里,待救护人员赶来救
援 D. 立即从窗户处外跳逃生
(2)伴随地震发生,往往产生的次生地质灾害最有可能是()
A. 土地沙

B. 滑

C. 水土流

D. 土壤盐碱化
17.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6月10日,中国最大的海事公务船“海巡1号”轮从上
海起航,先后访问了澳大利亚悉尼、凯恩斯,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缅甸仰光和马来西亚巴生等“四国五港”,这是“海巡1号”轮首次跨洋出访多个国家。

(1)“海巡01”轮首次穿越________(重要纬线)到达南半球。

6月22日到达悉尼时,当地的季节是________季。

(2)印度尼西亚地处________群岛,分布着茂密的
________(植被)。

(3)该群岛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18.读欧洲西部部分区域略图(图1)及图中②地的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勃朗峰所在山脉是欧亚板块与________板块________ (填“碰撞”或“张裂”)而成.
(2)图中①是世界著名的工业区,该工业区形成时期,主导区位条件是________ ,产业结构特点是
________
(3)图中②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 该地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 ,其形成原因是终年受
________ 控制.
(4)比较图I中③地和④地冬季气温高低,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D
【解析】【分析】各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中,世界的海陆分布今后会发生变化,“沧海桑田”会时刻发生;世界火山、地震与板块运动有关,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板块运动学说认为,有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一块整体,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

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中。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2.【答案】D
【解析】【分析】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说明台湾海峡原来是陆地;喜马拉雅山顶发现海洋生物化石说明喜马拉雅山原来是陆地;由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拉伸,形成东非大裂谷,东非大裂谷不断
扩张,将形成海洋;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故D符合题意.故选:D.
3.【答案】D
【解析】【分析】在地球板块运动中,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中,地壳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地表会断裂形成新的海洋,故D描述正确。

丘陵的形成多借助外力因素,A描述有误。

高大山脉是由于板块的碰撞挤压,地表隆起,会形成高大山脉,故B、C描述有误。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通过考查板块张裂运动地表会形成新的海洋,掌握地壳运动中板块运动方向的表现形式产生的影响。

4.【答案】(1)C
(2)A
【解析】【分析】(1)东南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才出现的一个新的地区名称.该地区共有11个国家: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东帝汶(2019年5月20日,东帝汶民主共和国正式成立),面积约457万平方公里。

(2)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和地震。

故选:(1)C.(2)A.
【点评】(1)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
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东南亚处在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的重要枢纽。

(2)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六大板块的名称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5.【答案】C
【解析】【解答】我国地质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这说明了这里曾经是海洋环境,而后山脉隆起。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海陆变迁的相关知识。

6.【答案】B
【解析】【分析】六大板块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为海洋外,其余的板块都或多或少有陆地,尤其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较大部分为陆地,故A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板块的知识,学生多阅读地图,加强理解。

7.【答案】C
【解析】【分析】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层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六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内部比较稳定。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板块学说的内容.(1)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又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8.【答案】A
【解析】【分析】地球上几乎全部被海洋覆盖的板块是太平洋板块,基本是由太平洋组成,其它六大板块都是大陆与周边海洋构成。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六大板块分别为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包括澳大利亚、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等;台湾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运动;地中海缩小的原因是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运动;太平洋缩小的原因是周边板块向其作挤压运动、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是环太平洋沿岸地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带;红海的面积将扩大,主要原因是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做张裂运动,喜马拉雅山的高度将上升,主要原因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作碰撞挤压运动等知识。

9.【答案】C
【解析】【分析】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又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故选:C.
【点评】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地震和火山活动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改变地表的形态.10.【答案】C
【解析】【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由于这里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的挤压碰撞处,地壳活动频繁,故选C。

11.【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几千万年以后可能消失的海洋是地中海,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运动;红海不断扩大的原因是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运
动。

本题还可以考查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是时刻都在变化着的。

“沧海桑田”举例:①喜马拉雅山仍不停升高,陆地上的海洋生物化石(原因是地壳运动);②在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流的遗迹(原因是海平面升降);③A欧洲荷兰的围海造田(原因是人类活动);大陆漂移假说——海陆变迁最具代表的理论:(1)德国—魏格纳提出的;(2)依据①大陆轮廓线吻合;②物种相近;③古老地层吻合(3)理论:大约在2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连接的一块大陆,周围为海洋,然后慢慢分离。

地壳的板块结构:(1)六大板块:名称、位置、范围、背图(2)大部分板块与大陆、大洲、大洋的范围一致。

注意:亚欧大陆的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不在亚洲板块上而在印度洋板块上;亚欧大陆的东北角不在亚欧大陆而在美洲板块上,只有太平洋板块为唯一的大洋板块。

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比较活跃,世界上两大地震带:①太平洋沿岸地带;②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线;应用:喜马拉雅山的形成、珠穆朗玛峰的不断升高: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运动;日本、台湾多地震: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运动;太平洋不断缩小:太平洋板块的周边板块向其作碰撞挤压运动。

12.【答案】A
【解析】【分析】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共有六大板块.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解答】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有的张裂拉伸,容易形成裂谷和海洋,有的碰撞挤压,容易发生火山地震.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板块构造学说的知识,学习中要记住六大板块的名称及其包括的海洋和陆地.
二、填空题
13.【答案】六;亚欧
【解析】【分析】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块整体,而是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的.中国位于亚欧板块东部.故答案为:六;亚欧.
【点评】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块整体,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停的运动中.
14.【答案】魏格纳
【解析】【分析】大陆漂移假说是20世纪初魏格纳提出的.故答案为:魏格纳.
【点评】大陆漂移假说是20世纪初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广袤海洋所包围.大约两亿年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一样向外越漂越远.距今大约两三百万年前,形成现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面貌.
15.【答案】印度洋板块;亚欧;稳定;活跃;环太平洋;地中海—喜马拉雅;扩张;缩小;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解析】【分析】(1)世界最高的高原是由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挤压造成的;(2)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而交界处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3)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是:环太平洋地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4)由于板块运动,红海在不断扩张,而地中海则在不断缩小;(5)我国台湾岛多地震,是因为台湾位于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考点:本题考查板块运动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日本多火山地震、太平板块为唯一大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范围、喜马拉雅山不断增高的原因等相关知识。

三、综合题
16.【答案】(1)B
(2)B
【解析】【小题1】在楼上的教室上课时发生地震,不要惊慌,要就近护头下蹲并躲在桌子旁边,并用书包护住头部,千万不要恐惧,更不能从窗户跳下。

待地震结束赶快跑到开阔的地方,远离建筑物。

地震中不应乘车逃命,远离交通工具。

发生地震时应远离建筑物、危险品,就近采取防护措施,更不能躲进防空洞。

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地震次生灾害是指:由于强烈地震使山体崩塌,形成滑坡,泥石流;水坝河堤决口造成水灾;震后流行瘟疫;易燃易爆物的引燃造成火灾、爆炸或由于管道破坏造成毒气泄漏以及细菌和放射性物质扩散对人畜生命威胁等等。

由于地震诱发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属于次生地质灾害。

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17.【答案】(1)赤道;冬季
(2)马来;热带雨林
(3)印度尼西亚地处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三大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解析】【分析】(1)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因此该重要纬线应该是指赤道;6月22日前后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是北半球的夏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因此处于南半球的悉尼季节是冬季;(2)世界最大的群岛是马来群岛,印度尼西亚是马来群岛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属于热带雨
林气候,许多地方分别着茂密的热带雨林;(3)印度尼西亚地处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三大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有“火山国”之称。

故答案为:(1)赤道,冬季;(2)马来,热带雨林气候;(3)印度尼西亚地处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三大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点评】主要考查了地球重要的经纬线之赤道以及季节的变化,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板块运动以及产生的影响。

18.【答案】(1)非洲;碰撞
(2)资源丰富;第二产业为主
(3)乳畜业;终年温和多雨;西风
(4)③高于④地;③受海洋影响明显、沿岸有暖流增温.【解析】【分析】解:(1)欧洲的勃朗峰所在山脉是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而成.
(2)图中①是世界著名的工业区,该工业区形成时期,主导区位条件是资源丰富,产业结构特点是以第二产业为主.
(3)图中②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乳畜业.该地的气候特征是终年温和湿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其形成原因是终年受西风控制.
(4)图I中③地冬季气温高于④地,③地受海洋影响
明显、沿岸有暖流增温.
故答案为:(1)非洲;碰撞;(2)资源丰富;第二产业为主;(3)乳畜业;终年温和多雨;西风;(4)③高于④地;③受海洋影响明显、沿岸有暖流增温.【点评】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六大板块的名称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第 2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