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教案-土壤的组成(市一等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的组成
分开呢
活动1:土壤的主要成分
1.出示图片
土壤是有多种物质组成的。
提出问题:你猜一猜土壤中有什
么
土壤中到底有哪些成分呢
2.引领学生进行实验——土壤的
组成
(1)引导学生实验准备
(2)引导学生做一做并回答问题:
把小土块放入水中,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土壤里有什么
(3)引导学生深入实验:
将土块充分搅动,然后静置一段时间,观察静置后的水杯中的情况,水里有什么
温馨提示:搅拌要彻底;静置时间要长。
观察时,杯子也应保持静置不动的状态。
(4)引导学生第三步实验:另取一个烧杯,放入一些土壤,盖上盖子,将其放在阳光下晒一晒,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3.师生共同整理实验结论:土壤中主要由:沙砾、黏土、空气、水、小石子、腐殖质等物组成。
土壤、烧杯、水、木棒
(2)做一做,观察发
现:
将土块小心的放入盛
水的烧杯中,观察发现了:
有气泡冒出、土壤按颗粒大
小沉积下来,越到底下颗粒
越粗
说明了土壤中有空气、
沙砾
(3)做一做,想一想,
说一说
用木棒将烧杯中的土
壤搅动,然后按照老师的要
求长时间静置,观察发现:
漂浮在水面上的是植物残
体;中间的土壤颗粒小,是
沙层,上面的应该是黏土
层,用小棍挑一点在手上涂
抹,感到黏滑、细腻;下面
的土壤颗粒大,有许多的石
子沉积,是沙砾层,越到底
下颗粒越粗。
总结:土壤中有腐殖
质、黏土、小石子、沙
(4)做一做,说一说
观察发现:晒一段时间
后,发现烧杯盖上有水珠。
总结:说明土壤中有水
分
3.展示交流,在“说”
中归纳知识,内化成自己的
知识。
合作的快乐,让
不同学生的思
维进行碰撞
及时纠正
学生的做法,及
时完善学生的
结论,让学生学
到的科学知识
更完整
引导学生
从实验到现象
的观察再到总
结,培养学生严
谨的科学探索
(转折):同学们交流后发现采集到的土壤颜色是不同的,用手捏的感觉也不同,你观察到了吗
活动2:沙质土、壤土、黏质土
1.出示图片:
科学认识:根据大小颗粒含量的不同,可以把土壤分成沙质土,壤土和黏质土三类。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发现
方法引导:用手拈一拈,用手看一看
3.整理归纳三种土壤的特性:
(1)沙粒含量较多的是沙土
(2)沙粒、粉粒、黏粒含量差不多的是壤土
(3)黏粒含量较多的是黏土
4.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能从哪里找到三种不同的土壤
想一想回答老师的问题
1.认识三种土壤
2.观察并比较三种土壤中大小颗粒含量的差异
做一做,说一说:
沙土粗糙,黏土细腻;握成团,发现沙土不能,黏土可以。
3.利用老师介绍的科学的方法再次感受三种土壤的不同
4.想一想,说一说:
(1)在种花生的地里找到了沙质土
(2)大树底下的地里找到了黏土
(3)玉米地里找到了壤土
土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