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民主中学2019年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龙岩市民主中学2019年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
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化学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激光笔检验某KI溶液中是否溶有淀粉
B.加入适量溴水后过滤,可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
C.向碘水中加入苯或酒精,均可从碘水中萃取碘
D.向AgCl沉淀中滴加少量KI溶液,可说明K sp(AgCl)<K sp (AgI)
参考答案:
A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NH4+)相等的(NH4)2SO4、(NH4)2Fe(SO4)2和NH4Cl溶液中,溶质浓度大小关系是:
c[(NH4)2Fe(SO4)2] <c[(NH4)2SO4] <c(NH4Cl)
B.若0.3 mol/L HY溶液与0.3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 = 9,则c(OH-)-c(HY)=c(H+)=1×10-5mol/L
C.0.2mol·L-1 HCl溶液与等体积0.05 mol·L-1 Ba(OH)2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1 D.NaHCO3溶液中:c(H+) + c(H2CO3)=c(CO32-) + c(OH-)
参考答案:
AD
3. 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Y原子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Z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W与X 属于同一主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元素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弱
B.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比Z弱
C.化合物YX、ZX2、WX3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D.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 Y>r Z>r W>r X
参考答案:
D

4. 在试管中注入某红色溶液,给试管加热,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则原溶液可能

①滴有石蕊的H2SO4溶液②滴有酚酞的氨水溶液
③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④滴有酚酞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
⑤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⑥溶有SO2的品红溶液
A.②⑥ B.②④ C.①③⑤ D.②④⑥
参考答案:
B
5. 物质的量的浓度相同的三种盐NaX、NaY和NaZ的溶液,其中pH依次为8、9、10,则HX、HY、HZ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HX、HZ、HY B.HZ、HY、HX
C.HX、HY、HZ D.HY、HZ、HX
参考答案:
C

6. 25℃时,在含有Pb2+、Sn2+的某溶液中,加入过量金属锡(Sn),发生反应:Sn(s)+Pb2+(aq)Sn2+(aq)+Pb(s),体系中c(Pb2+)和c(Sn2+)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
的是
A.往平衡体系中加入金属铅后,c(Pb2+)增大
B.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Sn(NO3)2固体后,c(Pb2+)变小
C.升高温度,平衡体系中c(Pb2+)增大,说明该反应⊿H>0
D.25℃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
参考答案:
D
7. 下列有关工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将NH3液化分离,可加快正反应速率,提高N2、H2的转化率
B.硫酸工业中,在接触室安装热交换器是为了利用SO3转化为H2SO4时放出的热量
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采用离子交换膜法,可防止阴极室产生的C12进入阳极室
D.电解精炼铜时,同一时间内阳极溶解铜的质量比阴极析出铜的质量小
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A项中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将NH3液化分离,目的是提高N2、H2的转化率,不可以加快正反应速率。

硫酸工业中在接触室安装热交换器是为了利用SO2氧化为SO3时放出
的热量,故B项错误,SO3转化为硫酸是在吸收塔中进行的。

C项中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采用离子交换膜可防止阳极室产生的Cl2进入阴极室,而题中刚好相反。

电解法精炼铜时,由于有活泼性比铜强的杂质金属存在,它们先于铜放电,故同一时间内阳极溶解铜的质量比阴极析出的铜的质量小。

高考考点:本题是对重要化学工业知识的考查。

易错提醒:对典型工业反应的原理及装置了解不清易错选B、C。

备考提示:对典型工业原理及装置应了解,本知识点还可以以实验的形式来进行考查。

8. 已知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甲醇的反应为: CO(g)+2H2(g)CH3OH(g)
现在容积均为1 L的a、b、c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1 mol C0和2 mol H2的混合气体,控制温度,进行反应,测得相关数据的关系如图1和图2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正反应的△<0
B.反应进行到5min时,a容器中(正)≠(逆)
C.达到平衡时,a、b、c中CO的转化率为b>a>c
D.升温或减压,可将b中的平衡状态转变成c中的平衡状态
参考答案:
D

9. 下列离子方程式与所述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A.向FeBr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2Fe2++2Br-+2Cl2===2Fe3++Br2+4Cl-
B.用食醋除去水壶内的水垢:CaCO3+2H+ = Ca2++CO2↑+H2-O
C.KHCO3与足量澄清石灰水反应:HCO3-+Ca2++OH-=CaCO3↓+H2O
D.在强碱性溶液中,次氯酸钠将Mn2+氧化成MnO2:Mn2++ClO-+H2O=MnO2↓+Cl-+2H +
参考答案:
C
【名师点晴】判断离子方程式正确与否的方法一般是:①检查反应能否发生。

②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

③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例如选项B。

④检查是否符合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等)。

⑤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例如选项A。

10. 已知:2 CO(g) + O2(g) = 2CO2(g) △H=-566kJ/mol
CH4(g)+2O2(g)=CO2(g)+2H2O(g) △H=-802kJ/mol
H2O(g)= H2O(l) △H=-44KJ/mol
则CH4在空气中不完全燃烧时,热化学方程式是
A.2CH4(g)+3.5O2(g)=CO2(g)+CO(g)+4H2O(g) △H=-1038kJ/mol
B.4CH4(g)+7O2(g)=2CO2(g)+2CO(g)+8H2O(l) △H=-2642kJ/mol
C.2CH4(g)+3.5O2(g)=CO2(g)+CO(g)+4H2O(g) △H=-1497kJ/mol
D.2CH4(g)+3.5O2(g)=CO2(g)+CO(g)+4H2O(l) △H=-1497kJ/mol
参考答案:
D
11. 下列过程中,需要通电后才能进行的是
①电离②电解③电镀④电
泳⑤电化腐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全部
参考答案:
B
12. (山东省平度一中测试)钢铁“发蓝”是将钢铁制品浸到某些氧化性的溶液中,在钢铁的表面形成一层四氧化三铁的技术过程。

其中一种办法是将钢铁制品浸到亚硝酸钠和浓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加热到130℃反应。

其过程可以用如下化学方程式表示:
①3Fe+NaNO2+5NaOH=3Na2FeO2+H2O+NH3↑
②6Na2FeO2+NaNO2+5H2O=3 Na2FeO4+ NH3↑+7NaOH
③Na2FeO2+ Na2FeO4+2H2O=Fe3O4+4NaO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B.该生产过程不产生任何污染
C.整个反应过程中,每有5.6gFe参加反应转移0.8mol电子
D.反应②中的氧化剂是NaNO2
参考答案:
答案:C
13. 已知:①向KMnO4晶体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②向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①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③取实验②生成的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MnO4->Cl2>Fe3+>I2
B.上述实验中,共有两个氧化还原反应
C.实验①生成的气体不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D.实验②证明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参考答案:
A

14.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和纤维素均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饮用矿泉水瓶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
C.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均不可食用
D.大米煮成粥后,淀粉就变成了葡萄糖
参考答案:
A
考点: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淀粉的性质和用途;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合成材料.
分析:A、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0的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淀粉、纤维素和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塑料等属于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B、聚氯乙烯有毒;
C、所谓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D、淀粉部分溶于水变为淀粉糊.
解答:解:A、淀粉和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A正确;
B、聚氯乙烯有毒,不能盛放饮用水,饮用矿泉水瓶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故B错误;
C、所谓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有合法食品添加剂与违法食品添加剂之分,含有违法食品添加剂的食品不能食用,故C错误;
D、大米煮成粥后淀粉部分溶于水变为淀粉糊,故D错误,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性质,侧重于化学与人体健康的考查,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科学素养,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双氧水被称为绿色氧化剂,是因为其还原产物为O2,对环境没有污染
B. 新制备的氯水中存在三种分子、三种离子
C. 10 mL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用水稀释至100 mL,H2SO4的质量分数为
9.8%
D.浓硝酸与浓盐酸一样,在空气中出现白雾
参考答案:
D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在已经提取氯化钠、溴、镁等化学物质的富碘卤水中,采用如图所示的工艺流程生成单质碘。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乙、丁中溶质的化学式:乙:,丁:。

(2)第④步操作中用稀H2SO4浸洗的目的是
A.除去未反应的NO3- B.除去未反应的I-
C.除去未反应的Fe D.除去碱性物质
(3)第⑦步操作可供提纯I2的一种方法是(只填操作名称,不要求具体步骤)。

(4)实验室检验I2的最常用方法是。

(5)甲物质见光易变黑,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参考答案:
(6分).(1)乙: Fel2,丁: FeCl3。

(2) C (3)萃取分液蒸馏
(4)将I2加到淀粉溶液中,溶液显蓝色。

(5) 2Agl=2A+I2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14分)已知:A为含金属离子的淡黄色固体化台物,E、X为空气中常见气体,A、
B、 C、D含有相同的金属离子,其转化关系如下图(部分产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l)这种金属离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
(2)X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
(3)B中所含化学键的类型是_____________;
常温常压下,7.8gA与足量的水充分反应放出热量a 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①C也可转化为B,写出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与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一定量的气体X通入2LB的溶液中,向所得溶液中边逐滴加入稀盐酸边振荡至过量,产生的气体与盐酸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忽略气体的溶解和HCl的挥发)。

请回答:a点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b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8. 铜钱在历史上曾经是一种广泛流通的货币。

(1)试从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角度分析为什么铜常用于制造货币。

(铜的熔点是1183.4℃,铁的熔点是1534.8℃。


(2)清代采取银、钱并用的货币制度。

百姓出卖劳动产品得到的是铜钱,按市场比价合成白银向国家纳税。

清中期以前,银钱比价基本平稳(1两白银=1000文铜钱)。

鸦片战争之前以及战后,银钱比价从1000文持续攀升至1300文、1400文、1600文甚至更高,出现空前严重的银荒(银贵钱贱)。

试分析其原因及社会影响。

参考答案:
(1)铜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易被腐蚀;铜的熔点比较低,容易冶炼铸造成型。

(2)原因:①鸦片输入;②战后战争赔款。

社会影响:①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危机。

②加重了人民的经济负担。


19. 现有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W、T、X、Y、Z、R六种前四周期元素.TW3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X、Y位于同一主族且Y的原子序数是X的2倍。

Z、R是生活中常见金属,Z、R的器皿在潮湿空气中分别生成红褐色锈和绿色锈。

请回答下列问题:
(1)TW3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W、T、X、Y中的元索组成一种离子化合物M,能发生如下转化关系:
F与E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6。

则M的化学式可能为______________。

C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TW4)2Y2X5能和ZYX4在水溶液中反应生成Z2+和YX42-,写出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常温下,在WTX3浓溶液中以Z、R为电板构成原电池,负极材料是___________,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