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县种子经营管理的现状与思考]如何做好经营管理工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我县种子经营管理的现状与思考]如何
做好经营管理工作
关于我县种子经营管理的现状与思考近年来,因种子问题造成的农业灾害屡屡发生,给农业安全造成严重隐患。

为加强种子经营管理,我们对全县种子经营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与建议。

一、种子市场的现状及问题**县种子公司于2002年被注销,停止对农户统一供种。

种子市场的放开,为农户自主选择品种提供了更为广泛的空间,但也给农户选择品种带来更大的风险,种子经营管理难度增加,全县种子市场呈现出经营网点多、进货渠道多、销售品种多的混杂局面。

㈠种子经营渠道混乱。

根据《种子法》,种子经销商只需到工商部门注册登记,拿到营业执照,便成为合法经营者,可以经营不再分装的袋装种子。

由于市场准入门槛低,种子经销商现遍布全县各地。

各经销商可从厂家进货,也可从批发商处进货,还可从别的经销商处调货,进货渠道十分复杂。

再加上市场竞争力不断加大,各经销商想尽办法发展经销人员,一证多点,送货下乡变成走乡串户,经营渠道难以有效监控。

㈡种子品种杂乱。

由于种子生产公司多、经销商多,只要
通过审定能在该区域种植的品种均可经营,进入市场的种子品种也就多。

前些年一些生产商把品种学名与常用名交替使用,用新名字吸引农民;
还有部分经销商打着实验的牌,将一些未经审定的品种引入,市场上农作物种子品种杂乱。

品种的繁多,难免有鱼龙混杂、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品种,一些种子专家都难以辨认,农民就更难以辨别。

㈢种子监管手段落后。

种子质量指标有纯度、发芽率、净度、水份四项指标,纯度是对种子真假定性的主要因素,也是决定粮油丰产的关键。

目前被认证的检验机构只能对发芽率、净度、水份三项指标进行检测,无法对种子纯度给予准确的定论,也就是只能确认种子的劣质性,而不能定性种子的真假,这给种子管理带来了很大难度。

我县目前还没有种子检测设备、检测资质和相应的检测职能,对种子市场监管,种子管理站人员只能同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工商部门联合进行,而且也只能检验工商执照、包装、票据等是否合法,不能鉴别种子优劣和真假。

㈣技术服务不到位。

种子经销商直接面对农民,是种子基本信息和一般栽培技术的传播者。

但由于经营商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农技知识掌握有限,对全县气候、土壤情况了解不多,为农户提供服务不够准确到位,不能准确介绍种子特性和推荐
适应的品种。

种子经销商后续培训难以组织,乡镇农技人员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加之近年来乡镇人员紧张,真正从事农技工作的很少,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环境,对农户使用种子的技术指导不能到位,加之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为年老人员,对种子特性、种植条件等不能准确把握,也影响了农业安全生产。

二、加强种子经营管理的对策与建议㈠严格种子经营准入制度。

一是严格营业执照办理程序。

进入种子经营市场的人员必须通过培训考核,掌握相应的农业知识和县域土壤、气候特点等信息,对培训考核合格人员颁发证书,执证到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

二是严格实行种子经营审查备案制。

凡经营销售水稻、玉米等种子,严格实行种子经营审查备案制,特别是要将经营的品种目录纳入备案,严防不符合规定的品种流入市场。

㈡加强种子检测监管力度。

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配足配强相应的种子检测设备,培训检测人员,成立检测队伍,取得检测资质,确定检测职能。

种子管理站、农业执法大队在重要农事季节、重点时段对种子经营市场进行拉网式、全方位检查,对查出的违规行为从重惩处,对造成严重后果的,工商部门核销其营业执照,勒令退出种子经营行列。

对查出的假冒伪劣品种,及时向社会公布,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㈢加强农民购种指导。

一是加强品种试验示范,把品种试验纳入各乡镇年度工作目标,各乡镇每年联合种子经销商,引进5个以上适应本地的品种进行试验,及时把品种的生长情况、特征、特性、适应范围、产量和品质等情况收集归档,为农民推荐优良品种。

二是加强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规范队伍管理,农技人员实行分片包村,指导农户购种,及时了解品种情况。

三是加强技术培训。

将购种知识纳入阳光工程、新型农民工培训内容,增强农民科学购种能力。

四是加快查询系统建设。

加快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建设,尽快建立土壤数据库,加大县域各地海拔、地理环境等数据资料收集,建立相应查询体系,联合气象等部门,适时提供农业气象信息,指导农民购种和农业生产。

㈣加强品种展示力度。

建立种子展示长效机制,种子展示由政府纳入财政预算,将主要农作物种子,如水稻、玉米、小麦种子纳入我县不同海拔的不同区域示范展示,将展示结果向社会公布。

让农户参考品种选择种子,选优淘汰不适宜品种。

并加大救灾备荒种子储备。

当供不应求、哄抬物价的情况发生时,利用救灾备荒种子的调入价进行价格平衡。

本文来自xxx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