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冻融循环试验记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冻融循环试验记录
混凝土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材料,其耐久性对于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而冻融循环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了评估混凝土在冻融环境下的性能,进行混凝土冻融循环试验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是对一次混凝土冻融循环试验的详细记录。

一、试验目的
本次试验的主要目的是研究混凝土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的物理性能变化,包括质量损失、相对动弹性模量的变化,以及外观损伤情况,从而评估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二、试验依据
本次试验依据的标准为《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2-2009)。

三、试验设备
1、冻融试验机:能够自动控制温度在规定范围内循环变化,并记录温度和时间。

2、电子天平:精度为 01g,用于测量混凝土试件的质量。

3、超声波检测仪:用于测量混凝土试件的相对动弹性模量。

四、试验材料与配合比
1、水泥:采用_____牌 PO 425 普通硅酸盐水泥。

2、砂:细度模数为 26 的中砂,含泥量小于 2%。

3、石子:粒径为5-20mm 的连续级配碎石,压碎指标值小于10%。

4、水: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的自来水。

5、外加剂:_____牌高效减水剂,掺量为水泥质量的_____%。

混凝土配合比如下:
|材料|用量(kg/m³)|
|||
|水泥|_____|
|砂|_____|
|石子|_____|
|水|_____|
|外加剂|_____|
五、试件制备
1、制作了尺寸为 100mm×100mm×400mm 的棱柱体试件若干,每
组 3 个。

2、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温度 20±2℃,相对湿度 95%以上)养护 28 天。

六、试验步骤
1、试件养护到期后,取出擦干表面水分,测量其初始质量和初始相对动弹性模量。

2、将试件放入冻融试验机中,试件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以保证冷冻液能够充分循环。

3、设定冻融循环制度:一次冻融循环包括在-18℃下冷冻 4 小时,然后在 5℃的水中融化 4 小时,为一个循环。

4、每 25 次冻融循环后,取出试件,擦干表面水分,称重并测量相对动弹性模量,观察外观损伤情况,并记录。

七、试验结果与分析
1、质量损失
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混凝土试件的质量逐渐减少。

在经过50 次冻融循环后,质量损失率约为_____%;100 次冻融循环后,质量损失率达到_____%。

质量损失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内部孔隙中的水在冻结时体积膨胀,导致混凝土内部结构产生微裂缝,从而使部分骨料和水泥浆体脱落。

2、相对动弹性模量
相对动弹性模量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50 次冻融
循环后,相对动弹性模量下降至初始值的_____%;100 次冻融循环后,下降至初始值的_____%。

相对动弹性模量的降低表明混凝土内部结构的损伤逐渐加剧,混凝土的刚度和承载能力下降。

3、外观损伤
在冻融循环初期,试件表面无明显变化。

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试件表面开始出现微裂缝,并逐渐扩展。

在 50 次冻融循环后,试件表面的裂缝数量增多,部分角部出现剥
落现象。

100 次冻融循环后,试件表面的剥落面积增大,混凝土骨料外露。

八、结论
通过本次混凝土冻融循环试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该配合比的混凝土在经过 100 次冻融循环后,质量损失率和相
对动弹性模量下降均超过了规范规定的限值,表明其抗冻性能较差。

2、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与水泥品种、水灰比、骨料级配、外加剂等
因素密切相关。

在今后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本次试验为混凝土在冻融环境下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有
助于在工程实践中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