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四中2011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精选试题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照四中2011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精选试题(三)
(岳麓版政治文明第三单元)
1.为了能够使伦敦获得2012年奥运会的主办权,英国女王派女儿安妮公主到“狮城”为伦敦呐喊助威。

在英国,女王①由议会直接选举产生②是象征性国家元首,是“临朝理政”③在礼仪形式上至高无上,在国事活动中享有荣誉和尊严④不掌握行政权力,但要对议会负责
A.①②④
B.③④
C.②③
D.③
2.2010年1月20日贝拉克.奥巴马就任美国第44任总统,他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人黑人总统。

奥巴马说:“这是除美国之外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实现的梦想。

”他的当选表明①自1787年华盛顿当选为第一任总统以来,美国的选举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②美国的民权运动取得重大胜利③随着时代的进步,美国的种族歧视正逐步减少④黑人在法律上获得与白人同样的公民权是《1787年宪法》的规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3.2008年12月6日,法国总统萨科齐在波兰会见达赖,对于萨科齐的举动,法国《世界报》报道了中国网民的反应:称萨科齐是法国的罪人以及历史上最愚蠢的人之一,那么,你知道法国历史上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总统是如何产生的?
A.由选民普遍直接选举产生
B.由选民间接选出
C.由议会两院选出
D.由众议院选举产生
4.近代美、德、法三国曾先后分别于1787年、1871年、1875年制定和颁布了本国宪法,三国宪法的相同点主要有①实行责任内阁制②成熟的资产阶级代议制③议会都是两院制④促进了本国社会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②④
5.“1688年6月30日,英国议会的七位要人悄悄聚会,他们秘密起草了一封邀请信送往荷兰。

信件的内容是邀请詹姆士二世的亲戚荷兰执政、奥兰治的亲王威廉和他的妻子一起前来英国担任国王,保护‘宗教自由和财产’”。

上述材料说明英国
A.圆满完成了“光荣革命”
B.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C.开始进入外国人统治时期
D.议会开始挑选王位继承人
6. 近代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代议制民主政治。

代议制的核心是
A.实行民主共和政体 B.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
C.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D.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7. 易中天在《艰难的一跃》中说,这部宪法的出现究竟是人性与自由的胜利,还是利益力量左右的结果?这是一个需要回答、却又不必认真计较答案的问题。

因为在很多人看来,这部宪法也许是政治家充满智慧而体面的“合谋”,也许是人性中自私自利的彻底释放,也许是以上诸种情况的结合。

这一文件是
A.《权利法案》B.《邦联条例》 C.《1787年宪法》D.《德意志帝国宪法》
8. 2009年1月20日,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在华盛顿宣誓就职。

奥巴马在任职期间能够
A.得到国会批准,同外国缔约B.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
C.对国会负责,实施国会立法D.掌握最高行政权和军队
9.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最高法院大法官共9名,由总统提名,参议院批准,除非犯罪,任职终身……” 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保障法官的人身安全 B.实现“三权分立”
C.防止高级司法人员流失 D.鼓励法官忠于职守
10.有人说,17世纪末的英国国王开始被套上“紧箍”。

这里的“紧箍”主要指
A.光荣革命的胜利
B.《权利法案》的颁布
C.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D.进行议会改革
11.英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

这表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标志着
A.工业生产方式确立 B.工业资产阶级胜利
C.新社会制度的胜利 D.君主制度的衰亡
12. 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的责任内阁制运行的基本原则有①内阁由议会多数党组成②内阁实行集体负责,与首相共进退③内阁必须得到议会的信任否则就要辞职或解散议会,重新选举④内阁名义上对议会负责,实际上对国王负责,由国王任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
13. 1830年7月27-29日,法国议会将路易·菲利浦推上最高权力宝座,史称“光荣三日”。

“光荣”的含义源自英国“光荣革命”据此可以推断“光荣三日”
A.推翻了拿破仑帝国 B.在法国建立共和国
C.没有发生大规模流血冲突 D.第一次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14.路易十六在日记中写道:“14日,星期二,无事。

”然而,这一天却成为改写法国历史的日子。

因为在那天
A.第三等级召开了国民会议 B.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宣言》
C.巴黎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 D.拿破仑颁布了《法国民法典》
15.贝多芬从学生李斯(1784---1838)那里得知了一个消息后,怒气冲冲地叫道:“他也不过是一个凡夫俗子。

现在他也要践踏人权,以逞其个人的野心了。

他将骑在众人头上,成为一个暴君。

”贝多芬口中的“他”是
A.拿破仑
B.俾斯麦
C.德皇威廉二世
D.沃波尔
16.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中哪一条款实际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道路
A.确定7月14日为法国国庆日
B.议会采取两院制,内阁要对参议院负责
C.凡曾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D.赋予了总统极大的权力
17.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有所不同,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国确立了共和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两者的确立都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
B.法国的共和制优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C.两国的政体不同,主要原因是两国的国情不同
D.在两国政体确立的过程中,都颁布了重要的法律文件
18.之所以说“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主要是因为
A.皇帝和帝国宰相掌握行政大权
B.行政机构权力大,立法机构权力小
C.联邦议会权力较大,帝国议会权力较小
D.行政机构控制了立法机构
19.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英、俄、德的议会制度都得到发展,但英美的议会政治还比俄德成熟,形成这种局面的历史根源是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
B.资产阶级的革命性不同
C.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不同
D.思想文化的历史渊源不同
20.保罗·肯尼迪说统一后的德国“是一个将西方民主国家的现代工业力量,同东方帝国专制独裁的决策特点结合在一起的大国……是一个爆炸性的混合体”。

他用“爆炸性”一词是因为这个“混合体”是
A.沙文主义的法西斯独裁统治
B.封建军事色彩浓厚的资产阶级政权
C.工业化的封建贵族地主朝廷
D.工业高度发达的资产阶级宪政国家
21.阅读下列鸦片战争前英国国内政治活动的大事记:
1840年1月16日,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议会演说时声称中国禁烟使英商蒙受损失,并影响英王“尊严”。

1840年4月7日至9日,外交大臣巴麦尊在议会辩论中提出出兵进攻中国。

1840年4月10日,英国议会下院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优势通过对华战争军费案。

1840年4月10日,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各项论述正确的是①英王在议会演讲但不立即决策说明元首是虚位,议会掌握国家权力②英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说明国王在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③巴麦尊提出出兵进攻中国说明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④议会通过对华战争费案后英王同意对华宣战,说明议会权力至上,英王要遵从议会通过的决议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2. 钱秉旦、陈晓律在《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中写道:“大贵族的所有利益已经在下院得到很好的代理……工业和商业的利益却几乎全无代表!他们是国家最重
要的利益所在,是国家财富和力量的源泉。

相比之下他们代表不足,而和国家的累赘(指贵族)有千丝万缕的每一项利益,却被代表得足而又足。

”由这种状况而引发的运动的最终结果是
A.无产阶级赢得被选举权
B.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C.工业资本家逐渐进入政权中心
D.垄断资本家控制了国家政权
23.法国1875年宪法的条款中,从法律上阻断保皇派复辟企图的是
A.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
B.凡曾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C.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
D.众议院用普选方式选出
24.某部历史纪录片中有这么一段解说词:“有人把‘一票赢得’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称为‘不光彩的、从窗户缝潜入的共和国’,甚至预言其必将步第一、第二共和国的后尘,会很快夭折。

但事实恰恰相反,第三共和国却不断巩固,在历史上存在了70多年,成为法国‘长寿’的共和国。

”导致第三共和国长寿的原因不包括
A.适应了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封建保守势力日趋削弱
C.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D.政治体制之争已不复存在
25.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1875年宪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都标志着本国资本主义民主代议制政体的建立,这说明
A.从“人治”到“法治”是近代社会的突出特征
B.共和政体的确立
C.资本主义制度在全世界范围内最终确立
D.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的诞生
26.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当一个国家开始规定选举资格的时候,就可以预见总有一天要全部取消已做的规定,只是到来的时间有早有晚而已。

——据(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问题:
(1) 古代雅典民主政治中哪些人不享有民主权利?(2分)
(2) 近代以来,英美两国选举资格的规定有怎样的变化?结合史实,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这些变化的原因。

(10分)
(3) 选举资格规定的变化,反映了近代民主政治演变有怎样的趋势。

(2分)
2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62年,约翰·威尔克斯开始发行《苏格兰人》报,其中第45期刊出一篇文章,激烈谴责政府的对外政策,并对乔治三世本人进行攻击,……这使乔治三世大为光火,就授意政府将其逮捕。

威尔克斯本是议员,享有特权不受逮捕,但乔治三世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他的议员资格。

……各阶层人们开始支持威尔克斯,“威尔克斯与自由”成了当时流行的口号。

——钱秉旦、陈晓律《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材料二 1781年英军在约克敦的投降造成巨大的冲击波,国内舆论纷纷指责政府,指责乔治的个人干预造成了北美的巨大失策。

……
1782年,诺思(首相)顶不住美国革命胜利的冲击波而宣布辞职,乔治三世的个人统治实际上寿终正寝。

……一个企图恢复个人权力的国王在议会已取得主导地位的时代想抗拒历史发展的潮流,终于造成国家的伤害、个人的悲剧。

——钱秉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三正是美国的爱国者感染了英国的激进分子提出了更为民主的选举权口号,激励他们为提高英国普通被统治者的政治影响而奋斗。

他们还为英国的改革分子展示了组织政治运动的方式以及如何在不引起太多内乱的前提下达到改革的目标。

——[英]H.T.迪金森《美国革命对英国的影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英国政坛出现危机的具体原因及其政治根源。

(4分)
(2)据材料三英国激进分子所面临的政治使命是什么?由此,19世纪30年代前期兴起的政治运动是什么?这一运动有何积极影响?(6分)
答案解析
1.D 本题考查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

英国女王是世袭的,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不用对议会负责,但在国事活动中享有荣誉和尊严,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及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

①不符合事实,华盛顿当选第一任总统是1789年,故排除含①的A、B项;而美国《1787年宪法》不承认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相等的权利,因此④不正确。

3.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及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法国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

4.C只有英国采用责任内阁制,其他国家则没有,德国的资产阶级代议制不成熟,所以只有
③④正确。

5.D 仔细阅读材料,可知这是“光荣革命”前,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寻找能维护其利益的王位继承人,他们选中了威廉和玛丽,于是就有了1688年的“光荣革命”,此后英国逐步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6.D 议会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这就是所谓的代议制。

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统治,以防止专制独裁。

7.D据“人性与自由的胜利”“人性中自私自利的彻底释放”可以排除A、D,美国的《联邦条例》的实行,使中央政府软弱无力,不符合“利益力量左右”的特点,故排除B,1787年宪法是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因而符合“人性中自私自利的彻底释放”“充满智慧而体面的‘合谋’”以及“利益力量左右”的特点。

8.D本题考查学生对美国总统权力和职能的理解。

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和军队,但不对国会负责,故排除C;总统有权与外国缔结条约,但缔结的条约须得到国会批准才能生效,并不是总统得到国会批准后才可以同外国缔结条约,故排除A;B是最高法院的权力。

9.B 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总统、最高法院、国会之间存在互相制约关系,这体现了三权分立的思想。

10.B 注意“17世纪末”这个时间信息,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权利法案》的颁布使英国确立了议会主权,限制了王权,等于给国王戴上了“紧箍”。

11. C A、B两项是工业革命影响的结果,D项说法错误,英国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保留了君主制度,故ABD都不正确。

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是由封建主义过渡到资本主义、由专制走向民主,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了本国向新的资本主义制度的过渡。

12.B英国在君主立宪制下,内阁是对议会负责,而不是对国王负责,国王无实权,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13.C 英国资产阶级之所以把1688年革命称之为“光荣革命”,就是因为没有发生大规模流血冲突。

14.C路易十六是法国大革命中被推翻的国王,“14日”改写了法国历史,应该是指法国大革命中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因为这一事件标志了法国大革命的开始
15.A 此题可以根据时间判断。

贝多芬口中之人应生活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期。

俾斯麦、德皇威廉二世都生活于19世纪晚期,沃尔波尔生活于18世纪上半期。

也可以根据贝多芬话中的“践踏人权”、“暴君”判断出“他”是拿破仑。

16.C 题干中,“保皇派”中的“皇”指皇帝,包括封建时代的皇帝、帝国时代的皇帝。

这两部分家族成员肯定是赞同君主制的。

法律规定这两部分家族成员保护得担任共和国总统,有利于维护共和制。

17.B 在人类历史上,已出现过专制和民主两种体制,民主体制较专制体制是历史的巨大进步。

民主体制有君主立宪和共和两种体制,但它们无优劣之分,只有是符合国情的就是优越的,因此不能说法国的共和制优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18.C 议会是民主制度的主要象征,在德国,帝国议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但作用很小
19.C 英国与美国是通过自下而上的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议会政治的,推翻了原有的国家机器,比较彻底;但俄国与德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建立议会政治的,保留了封建的残余,因而英美的议会政治远比俄德成熟。

20.B 结合材料中“西方民主国家”和“东方帝国专制独裁”可以得出,统一后的德国建立起的是不健全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它保留了专制主义残余和军国主义传统,因而是个封建军事色彩浓厚的资产阶级政权。

21. D由所学知识可知,①②正确;英国议会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不对英王负责,③错误;英国的权力中心在议会,④正确。

22.C 由材料中“大贵族的所有利益已经在下院得到很好的代理”和“工业和商业的利益却几乎全无代表”可知这是1832年议会改革的背景。

议会改革实现了工业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愿望,使工业资本家逐渐进入政权中心。

23.B“保皇派”中的“皇”指皇帝,包括封建时代的皇帝、帝国时代的皇帝。

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凡曾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有利于维护法国的共和制。

24.D 1875年宪法制定后,法国依然存在保皇派与共和派的斗争,D错误,符合题意;法国工业革命的开展适应了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壮大了共和派的力量,保守势力日渐削弱,A、B正确,不符合题意;共和政体的建立与长期斗争是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正确,不符合题意。

25.A 英国和德国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政体,B项错误,题干材料无法反映出资本主义制度在全世界范围内确立,C项错误;美国不是欧洲国家,D项错误。

26. 【解析】第一问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回顾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内容即可做答。

第二问应结合英美两国历史上进行的民主政治斗争的重大事件,加以归纳整理。

第三问趋势的理解,应结合”选举资格规定的变化”的角度提示加以认识,既然近代选举资格从范围上日趋扩大化,我们也就不难认识到近代民主政治实际也日益扩大化。

参考答案:(14分)
(1)外邦人、妇女和奴隶等。

(2分)
(2)变化:英国不断降低财产要求,成年男子最终获得选举权。

美国黑人从没有选举权到拥有选举权。

英美两国妇女从没有选举权到拥有选举权。

(4分)
原因:①政治方面:没有选举资格的人不断为争取选举权而斗争,如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新兴资产阶级争取选举权;宪章运动中工人阶级争取普选权;黑人和妇女争取选举权等。

(2分)②经济方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分)③思想文化方面:启蒙运动和马列克思主义的影响。

(2分)
(3)少数人的民主思想逐渐变为多数人的民主。

(2分)
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

27. 【解析】本题主要从近代英国政坛危机为切入点,考查了英国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要求考生从中分析原因、总结结论、提升认识。

第⑴较为简单,考查考试从材料中提取、概括信息的能力;第⑵问提升能力要求,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从更深层次思考问题。

参考答案:
(1)具体原因:乔治三世指使下院剥夺威尔克斯议员资格;北美独立战争中英国的惨败;国王个人干预造成英国在处理北美问题上的重大失策。

根源:乔治三世试图突破《权利法案》对国王权力的限制。

(2)使命:扩大选举权;进行议会改革。

运动:1832年议会改革。

影响:扩大了工商业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利;推动了代议制的发展;保证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