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法在麻精药品处方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DCA循环法在麻精药品处方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吴晓瑜(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药剂科广州510800)
摘要:目的:分析PDCA循环法在麻精药品处方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以本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麻精药品处方规范化管理情况与1000份处方作为对照组,以本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麻精药品处方规范化管理情况与1000份处方作为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模式,研究组予以PDCA循环法,评定管理效果满意度、处方管理问题发生率、麻醉药品使用登记本情况与麻醉药品针剂处方点评结果总合格率。
结果:研究组管理效果满意度、麻醉药品针剂处方点评结果总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处方管理问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麻醉药品使用登记本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麻精药
品处方规范化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可显著提升麻醉处方的管理效果满意度、麻醉药品针剂处方点评结果总合格率,优化麻醉药品使用登记情况,降低处方管理问题发生率。
关键词:PDCA循环法麻精药品处方规范化管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95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351(2020)03-0175-03
PDCA循环指是一种普遍使用的管理哲学,主要目的是保证质量体系运转,现如今在医疗管理中广泛使用[1]。
PDCA循环可有效提升产品与服务的质量,进而使得医院经营状况得到进步,作为保证医疗体系运转的主要方式之一。
P为计划,主要是通过分析现状及时发现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寻找具体原因,制定合理的管理计划;D为执行,即为组织团队认真贯彻落实管理方案;C 为检查,对计划的执行情况及结果进行检查,进一步展开系统分析;A为总结,在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寻找不足,进而提出新问题,进入下一个循环[2]。
本次研究就麻精药品处方规范化管理中应用常规管理模式及PDCA循环法情况展开对比,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本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麻精药品处方
等,这些药品一旦接近有效期,必须第一时间填写报损清单,并上交主管部门签字审批,待获得上级同意方可进行销毁处理,同时,还应当在电脑上及时录入报损处理信息,以便后期查询和追溯。
2药品的贮存方法
2.1中成药的贮存:中成药多种多样,医院药房比较常见的是丸剂,包括水丸、蜜丸等,同时还涉及一些糖浆制剂、中药浸出制剂等。
以下是对不同中成药贮存方法的分析。
2.1.1丸剂的贮存:蜜丸是最为常见的丸剂之一,主要是中药粉末利用蜂蜜做赋形剂制成的丸剂,味道甘甜,易于服用,作用相对来说比西药更为缓和,主要适用于需要滋补或者患有慢性疾病。
蜜丸在中成药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在对其进行贮存的时候,应选择干燥、阴凉的地方,切忌存放在阳光直射、高温或者潮湿的地方。
2.1.2糖浆制剂的贮存:糖浆制剂如果放在温度过高的环境中,很可能由于水分蒸发导致糖浆表层浓度降低,使其出现发霉问题的几率显著上升;如果放在温度偏低的环境中,很可能析出糖结晶,使糖浆的含糖量明显降低,从而为微生物的繁殖提供有利条件。
因此,在对糖浆制剂进行贮存的时候,最好选择经过灭菌处理,且干燥、清洁的密闭容器,并将其放在避光的地方。
所谓避光,指的就是采用黑纸包裹的无色容器或者本身颜色为棕色及其他颜色的不透光容器。
2.1.3中药浸出制剂的贮存:这类制剂大都从植物中提取了多种成分,很容易在放置过程中发生变化,因此不能长时间存放,一般来说,应当将中药浸出制剂保存在温度低于30℃的环境中,且应选择通风、干燥的地方进行放置。
2.2中药饮片的贮存:我国不少医疗机构在中药饮片的管理上还比较薄弱,尤其是一些基层医疗机构,在中药饮片的管理上与国家出台的标准还存在较大差距。
与其他类型的药品相比,中药饮片质量的管控难度要大一些,因为很容易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一旦在某一环节出现疏漏,就可能导致药品的疗效与质量显著降低。
因此,必须提高对中药饮片贮存管理的重视,采用科学合理的贮存方法。
药剂人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感,经常对药品的质量进行检查,确保药房内空气流通,对于中药饮片来说,应当定期晾晒,以免被虫蛀,同时还应当采取适当的防尘、防污染措施。
2.3西药的贮存2.
3.1干燥保存:之所以要对西药进行干燥保存,主要是因为霉菌等微生物都无法在干燥的环境下生长繁殖,而且很多药物一旦受潮就会发生变质,如利血平、钙片等,因此必须将西药放在干燥的环境中进行贮存。
2.3.2避光保存:很多西药如果长期处于阳光直射的环境下很容易发生水解、还原、氧化等反应,从而导致药物逐渐失去应有的疗效或变质,比如维生素类药品在遇光的时候就很容易分解变质,最终影响药物的疗效,因此,必须将此类药品放在避光的位置贮存。
2.3.3低温保存:脏器制剂、部分抗菌类药物等生物制品往往都需要放在低温条件下进行贮存,从而避免疗效下降或者发生变质问题。
综上所述,药品的功效与质量和人们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而要确保药品作用的充分发挥,就必须做好药品的库房管理与贮存工作。
在库房管理方面,应将出入库管理、库房设置、药品有效期管理等作为切入点,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在药品贮存上,应当结合药品的种类与特性,采取适当的贮存方式,从而避免在存放过程中发生变质等问题。
参考文献
[1]陈振洋.药品的库房管理与贮存方法研究[J].养生保健指南,2017(30):227.
[2]郭军,赵良存.药品的库房管理与贮存[J].甘肃医药,2011,30
(1):50-51.
[3]侯伟坚,何伟斌.医院西药库房管理现状与对策[J].青岛医药卫生,2011,43(1):78-79.
[4]陈秀红,王宗雄.西药房库房环境管理对药品质量的影响评
价[J].饮食保健,2019,6(30):291-292.
[5]张循格.精益理念优化药品库房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农
村卫生,2019,11(11):15-16.
[6]孟克霞.中药材与中药饮片不同贮存保管方法对药品质量及
药效的影响[J].光明中医,2017,32(24):3648-3649. [7]赵翠荣,王倩,李昌花,等.我院住院药房避光注射用药品的贮
存问题及对策[J].中国药房,2017,28(10):1437-1440. [8]蔡平.浅谈基层卫生队药品的管理和贮存[J].今日健康,2015,14(3):350.
规范化管理情况与1000份处方作为对照组,以本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麻精药品处方规范化管理情况与1000份处方作为研究组,本次研究中两组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展开对比,且得到伦理委员会批准。
1.2管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模式。
研究组予以PDCA循环法[3],P计划,①寻找问题:系统分析麻醉及精神药品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处方丢失现象、书写不规范,麻醉及精神药品放置混乱,不能按照药品批号顺序使用等情况,且需要做好记录。
②分析原因:处方放置散乱主要是因为不能及时装订;处方未放至固定地点,放置随意,临床麻醉医生在开处方时不够严谨,重视度较低,书写不认真,出现无签字盖章现象;药盒上的隔断与标识不够明显。
D实施:针对处方丢失问题需要在每个手术间放置登记表,随时登记处方编号,每十张处方需用订书夹放在一起,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编号,若有丢失现象可及时发现,避免处方丢失。
药品摆放无序,及时更换药盒的隔断,及时做好药品标识和示意图,方便临床医生及时清点药品,针对不规范的处方书写现象,需联系信息科尽快完善本院HIS系统里的标准麻精处方模板,以方便医生直接开具。
在HIS系统完善前,需将标准处方模板复印到麻醉及精神药品盒上,方便临床医生查看。
另外,每批新入科人员需要接受严格的麻醉及精神药品安全等管理培训活动,及时采用试卷考核。
C检查:及时做好麻醉及精神药品盒的领取、归还、清点以及交接工作,每天需要定时清点处方和麻醉药品,在麻醉手术科药品间和手术间需要安装摄像头,方便24h监控,同时,严格要求保卫处做好管理与数据的保存工作。
另外,护理部及药剂科需要对麻醉工作情况进行及时监督与检查,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监控焦点为准进入下一个循环。
A处理:制定三级质量检查管理制度,即为护士长、药品管理员与护士互相监督与检查,各班护士需要及时检查手术间的药品管理情况,规范护士的管理行为,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做出详细记录,制定改进措施。
1.3观察指标:①管理效果满意度:以本院的满意度自制问卷进行调查,向本院48个科室发放问卷,回收率100%,分为3个等级,包括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及不满意,总评分分别为≥90分、70~90分及≤70分。
②处方管理问题发生率:处方书写不规范、处方上药品的用量超出规定、处方上药品的批号登记错误、未按有效期远近取药、用药后的空安瓿未回收等,合计处方管理问题的总发生率。
③麻醉药品使用登记本情况:患者基本信息、药品基本信息以及药物批号等。
④麻醉药品针剂处方点评结果总合格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
2.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处方管理问题发生率、管理效果满意度、麻醉药品使用登记情况与麻醉药品针剂处方点评结果总合格率用[n(%)]表示,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评定管理效果满意度:向本院48个科室发放满意度问卷调查表,每组24个,如表1所示,研究组(95.83%)相比对照组(75.00%)的管理效果满意度较高,P<0.05。
表1评定管理效果满意度[n(%)]
2.2评定处方管理问题发生率:如表2所示,研究组(
3.30%)相
比对照组(19.80%)的处方管理问题发生率较低,P<0.05。
表2评定处方管理问题发生率[n(%)]
2.3评定麻醉药品使用登记情况:如表3所示,研究组相比对照组的麻醉药品使用登记情况较好,P<0.05。
表3评定麻醉药品使用登记情况(n,%)
2.4评定麻醉药品针剂处方点评结果总合格率:研究组(96.90%)相比对照组(68.80%)的麻醉药品针剂处方点评结果总合格率较高,P<0.05(χ2=277.860,P=0.000)。
对照组麻醉药品针剂处方点评结果合格688例,研究组麻醉药品针剂处方点评结果合格969例。
3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临床科室人员针对麻精药品管理存在较多的问题,例如填写不规范、使用情况记录不完整、使用后余液量不能随时记录、漏记处方编号、上级质控汇报不及时以及专柜钥匙随身携带等,需要临床医务人员予以高度重视[4]。
医院麻精类药品的管理对用药安全具有积极的影响,社会与医院均对麻精类药品的使用情况给予高度重视。
因此,医院领导、临床药师以及临床医师需要随时重视。
临床药师作为开展药物监督的主导者,需及时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对所开的麻醉处方需进行严格审查,最大程度上保证麻精药品的用药正确,进而预防用药安全事故[5]。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95.83%)相比对照组(75.00%)的管理效果满意度较高;研究组(3.30%)相比对照组(19.80%)的处方管理问题发生率较低;研究组相比对照组的麻醉药品使用登记情况较好;研究组(96.90%)相比对照组(68.80%)的麻醉药品针剂处方点评结果总合格率较高;P<0.05,分析具体原因:在麻精药品处方规范化管理中采用积极合理的PDCA循环法具有积极的意义,进而有效提升麻醉药品的管理水平。
PDCA循环主要包括4个阶段,且每阶段均是环环相扣,互相促进的,在此过程中可使得管理工作质量明显提升。
PDCA循环法属于管理工具,借助阶梯式模式改进工作,进而能够及时且有效寻找原因,进而制定合理的措施,使得工作质量明显提升。
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之后,在达到预期效果的同时使得医院中心药房麻精药品处方管理效果得到促进,使得更加规范及标准,有效保证用药安全[6]。
综上所述,在麻精药品处方规范化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可显著提升管理效果满意度、麻醉药品针剂处方点评结果总合格率,优化麻醉药品使用登记情况,降低处方管理问题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张永洪,夏氢,黄雪梅,等.围麻醉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对麻醉复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123-124.
组别例数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
研究组对照组
χ2 P 24
24
13(54.17)
11(45.83)
10(41.66)
7(29.17)
1(4.17)
6(25.00)
23(95.83)
18(75.00)
4.007
0.045
组别
处方
数
处方
书写
不规
范
处方上
药品的
用量超
出规定
处方上
药品的
批号登
记错误
未按有
效期远
近取药
用药后
的空安
瓿未回
收
合计
研究组
对照组
χ2
P
1000
1000
8
38
7
52
6
30
7
32
5
46
33(3.30)
198(19.80)
133.247
0.000
组别处方数患者基本信息药品基本信息药物批号
研究组
对照组
χ2
P
1000
1000
985(98.50)
782(78.20)
177.443
0.000
963(96.30)
795(79.50)
132.683
0.000
987(98.70)
787(78.70)
210.409
0.000
门诊药房工作量统计分析流程优化
黄婉飞谭定国(广东省连州市人民医院药剂科连州513400)
摘要:目的:探讨医院门诊药房工作量变化趋势,指导工作流程优化。
方法:对医院门诊药房每月工作量、每周工作量、使用量最大的拆零药品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合结果优化日常工作流程。
结果:全年工作量呈现明显的波动趋势,一周工作量具有规律性变化。
使用量较大的拆零药品为吡拉西坦片、阿司匹林肠溶片、氯雷他定分散片、钙尔奇D、咳特灵胶囊。
结论:门诊药房工作量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应根据工作量的变化规律,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加强药品管理,保障安全用药,促进医院药学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门诊药房变化规律工作量流程优化
中图分类号:R9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351(2020)03-0177-02
门诊药房直接面对患者,满意度直接影响对医院的印象,快速便捷、专业的药学服务有助于树立医院在患者心目中的形象[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门诊药房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专业知识、服务态度等提出更高的要求。
门诊药房不仅承担提供有效、安全的药品任务,还需要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优质的门诊药学服务,可有效减少纠纷[2]。
为提高药房工作效率和优化工作流程,降低医院药患纠纷发生率,对影响门诊药房工作的主要因素工作量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数据来源于我院2018年全年门诊处方,经门诊HIS 系统提取2018年每月具体处方数进行统计分析;随机抽取三个不同月份从周一至周日的处方数进行统计分析;记录统计日常工作情况,对日常使用最频繁的拆零药物进行分析。
1.2方法
1.2.1周动态变化:以周为单位,对每日处方总数进行统计分析。
以相对偏差衡量每天平均工作量对每周平均工作量的偏离程度,并研究其发展变化规律。
随机抽取2018年3月12—18日一周工作总量,抽取2018年7月9—15日一周工作总量,抽取2018年11月12—18日一周工作总量作图对比分析。
1.2.2月动态变化:以月为单位,对每月的处方总数进行统计分析。
以相对偏差来衡量每月平均工作量对全年平均工作量的偏离程度,并研究发展变化规律。
对比2016年、2017年、2018年三年的工作量变化,作图对比分析,并研究发展变化规律。
1.2.3记录使用最频繁的拆零药物,分别统计用量最多,拆零数量最多,交代最迫切的用药注意事项。
1.2.4统计学方法
每月平均工作量=年工作总量/月数
每周平均工作量=周工作总量/天数
每日平均工作量=每日工作量之和/天数
相对偏差=[每月(周、日)工作量-每月(周、日)平均工作量]/每月(周、日)平均工作量×100%
采用WPS OFFICE XLS工作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以2018年全年处方数为样本,以月工作量为单位,作图对比2016、2017年工作量变化趋势,见图1。
由图1可见,2016年、2017年、2018年处方总量呈上升趋势,2018年相对比2016、2017年上升趋势更明显。
每年工作量均在2月份出现最低点,随后逐渐上升,并于8月份后有所下降。
每年工作量较多的时段为3—8月,可能原因为,3—8月跨越春、夏二季,春季气候潮湿,气温变化大,极易引起人体不适,导致门诊患者增多。
夏季气候炎热,因高热导致的病例增多;本地属于山区,夏季容易受到毒蛇等野生动物攻击也引起患者增多。
每年2月出现一个工作量低点,因2月处于农历春节期间,患者因风俗习惯影响,一般不愿在春节期间外出就医导致工作量下降,此外2月比其他月份少2~3d也是导致统计数量减少的原因。
通过统计分析月工作量变化,掌握日常工作量变化规律,可根据规律进行人员岗位合理安排,根据季节安排药品的领取工作,调整值班人员休息时间,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3]。
图1
2.2以周为考察单元,随机抽取三周统计每周7d的工作量并研究变化趋势(表1、图2)。
由图2工作量变化可知,一周工作量具有明显的波动性,且变化规律具有高度统一性,见图2。
工作量最高峰为星期一,星
期二后工作量逐步减少,并在星期日到达每周低点。
图2
[2]白萍,吴秀红.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提高手术周转率的应
用研究[J].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2017,6(5):438-440. [3]骆翠枝.PDCA循环理论在无痛人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医
药前沿,2016,6(12):280-281.
[4]沈文瑞,刘珊.PDCA循环在PCA术后镇痛管理中的应用[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5,21(s2):218-219.
[5]吴耀娟,雷春芳.PDCA循环在提高手术器械完好率及术中安全使用的体会[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5,8(11):1092-1094. [6]李亚冰,辜学敏,林娜,等.PDCA循环法用于药房药品数量管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9,14(2):10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