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MW汽轮机开机步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汽轮机的启动、正常维护和停机
2.1 启动前的准备工作
2.1.1 班长接到汽轮机组启动的命令后应:
A、通知司机,并由司机转告其他有关岗位运行人员;
B、领导进行启动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和启动汽轮机的各项操作,启动的时间以及从暖管开始后各项操作时间均应由司机记录在运行日志中;
2.1.2 值班运行人员在启动前应对全部设备进行详细检查。

首先应了解并检查所有曾经进行过检修工作的地方,肯定检修工作已全部结束,汽轮机组本体、各附属设备以及附近地面均匀清扫完毕;
2.1.3 对汽轮机组的油系统进行下列检查:
A、油管、油箱、冷油器、各油泵等均处于完好状态,油系统的任何地方均不应有漏油现象;
B、肯定油箱内油质合格、油位正常,油位计的浮标上下灵活,油箱中的积水和油渣均应预先放出;
C、油箱的放油门、冷油器的放油门应严密关闭;
D、冷油器的进出油门应开启,并应有防止误操作的措施,为了在启动时油温能迅速上升到必要的数值,进水门应先关闭(出水门应经常开启);
2.1.4 隔离汽门应预先进行开闭检查,检查后的隔离汽门以及自动主汽门等应关好,危急保安器应动作灵活,并在脱扣位置;
2.1.5 检查调速系统和蒸汽分配装置的外部状况应完好;
2.1.6 各测量仪表检查后齐全,指示正常;各压力表真空表管考克门应开启;
2.1.7 对自动保护、调整和信号装置的电气部分进行检查确定正常;
2.1.8 汽缸、主蒸汽管和抽汽管道上的直接疏水门应开启,其他在启动时能影响真空的阀门以及汽水可以倒回汽缸的阀门均应严密关闭;
2.1.9 冷态测量汽轮机本体的膨胀原始值并记录检查结果;
2.1.10 汽缸本体包括装有自动主汽门和抽汽门的各蒸汽管道,均应能正常自由膨胀,不受任何障碍;
2.1.11 启动前的各项检查准备工作完成后,向班长报告,在取得其许可后联系锅炉岗位供汽、暖管;
2.2 启动辅助油泵、启动盘车装置,在静止状态下对调速系统和保护装置的检查:
2.2.1 稍开空气考克检查三台油泵是否已充满油;
2.2.2 启动油泵时,应先开低压交流油泵,以便在低压的情况下驱除油管道中的空气。

然后再开启高压交流油泵,进行调节保安系统的试验调整和机组的启动;
2.2.3 运行1#油泵,调整润滑油压至正常值0.078~0.147MPa,逐渐调低润滑油压至0.054MPa验让2#油泵是否能自动启动,再调低油压至0.039MPa 验让直流油泵(3#)是否能自动启动,2#、3#油泵自投正常后停,再调整油压;
2.2.4 启动油泵,并检查油泵油压,1#油泵、2#油泵、3#油泵;
A、冷油器后的油压;
B、汽轮发电机组的各轴承是否均有正常油流;
C、油系统管阀有无漏油点,要确定没有漏油点;
D、检查油箱油位,记录油泵开启前后的油位值;
E、检查油泵及电机的运行情况,确认正常;
2.2.5 启动盘车电机对转子盘车
A、开启润滑油进油门;
B、单独试电机确认转向正确后,再盘车;
盘车过程,听测机组各处声音;
2.2.6 退出同步启动阀,将主汽门和磁力断路油门、轴向位移遮断油门,危急保安器挂闸;2.2.7 旋转同步启动阀,开启主汽门,肯定各部分没有卡涩现象,和主汽门相连接的油系统管道部分不漏油;
2.2.8 将主汽门开启1/3后打闸,并进行下列检查:
A、主汽门、调速汽门、抽汽逆止门是否迅速关闭;
B、各油动机是否迅速回到零位,若发现有不正常情况,禁止启动汽轮机;
2.2.9 将主汽门挂闸并开启1/3,旋转同步启动阀,检查调速汽门是否能平稳开启和关闭,各部分油压是否正常;
2.2.10 手拍危急遮断装置试验;
按动手柄,行程12mm,顺畅,主汽门、调节汽阀,旋转隔板应关闭,抽汽阀联动装置动作,热工系统发停机信号,危急遮断指示器指示“遮断”;
2.2.11 危急遮断油门试验级复位试验
通过前轴承座上手孔拨动危急遮断油门挂钩,使其脱扣,危急遮断指示器应指示“遮断”,主汽阀、调节汽阀、旋转隔板应快速关闭,抽汽阀联动装置应动作,然后操作危急遮断级复位手柄,使危急遮断油门复位,危急遮断指示器应指示“正常”。

也可操作启动阀复位;
2.2.12 启动阀试验
操作启动阀控制主汽门自动关闭器开启级复位危急遮断油门,同步启动阀在最上端时应能建立复位油,其下移5mm时应能切断复位油并开始建立启动油,开启自动关闭器。

2.2.13 电控油箱试验
开启电动油泵,调整油压在3.5MPa,降低油压至2.0MPa,验证控制油压低油泵切换试验应正常。

同时检查油泵电机运行是否正常,系统是否严密不漏油,记录电控油箱的油位;
2.2.14 调节系统DEH的阀位标定完毕;
2.2.15 调节系统DEH的模拟试验完毕;
2.2.16 热工电气保护系统试验完毕;
2.2.17 投入轴位移装置并在静止状态下进行校对;
2.3 暖管(到自动主汽门前)
2.3.1 肯定汽轮机已做好各项启动工作后,打开主蒸汽管道和减温减压供汽门前疏水门,开始对汽轮机的蒸汽管道进行暖管工作;
2.3.2 缓慢开启隔离汽门的旁路门,保持主汽门前压力0.2~0.3MPa,暖管20~30分钟;2.3.3 按0.1~0.15MPa/min 的升压速度提高主汽门前压力至3.4MPa,应控制温升速度≤5℃/min;
A、根据汽温、汽压的升高情况,适当关小主蒸汽管道及减温减压管道疏水门;
B、暖管时应严防蒸汽漏入汽缸;
C、主汽门前压力升至额定数值时,将隔离汽门逐渐开打至全开;
D、注意检查管道只吊架状况;
2.4 启动凝汽系统,抽真空;
2.4.1 在高压暖管期间,启动凝汽系统,为此应:
A、向凝汽器汽侧充水到水位计3/4处;
B、全开凝汽器循环水出水阀,稍开进水阀;
2.4.2 试开五台循环水泵,并在试验联动装置后,停下其中的三台,运行二台;
2.4.3 轮流试开二台凝结水泵,并在联动试运后使其中的一台投入运行;
A、开启水泵吸入侧阀门;
B、开启从水泵外壳到凝汽器蒸汽侧的空气管道上的阀门;
C、检查水泵是否已充满水,油位是否正常;水泵转子应能手动盘动;开启向水泵盘根送水的考克;
D、合上电流启动水泵,检查水泵空负荷电流;
E、缓慢开启水泵出口水阀;
F、开启水泵上供真空系统各水封用水的出水阀,并检查各带水封部件的水流情况;
2.4.4 开启凝结水泵再循环阀;
2.4.5 轮流试开两台射水泵,联动试运合格后,停一台运行一台;
A、开启水泵入口水阀,手盘动转子;
B、送上冷却水;
C、合上电源,启动水泵,检查空载电流;
D、缓慢开启出水阀,检查出口水压是否正常;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提前开启抽汽器。

2.4.6 在连续盘车状况下向汽轮机轴封送汽,并调整好汽封压力,使轴封信号管内稍微冒出蒸汽。

2.5 冲动转子
2.5.1 冲动汽轮机转子前应进行下列工作:
A、检查进入汽轮机组各轴承的油流是否正常,油温25℃≤t≤45℃,润滑油压和调节油压均应正常。

B、发电机的绝缘经检查合格;
C、凝汽系统工作正常,真空大于-0.06MPa;
D、除低真空保护外,各保护装置应挂闸。

2.5.2 缓慢开启主汽门,当转子转动后,关小汽门,使汽轮机维持300~400t/min,冲动转子后注意盘车装置是否自动脱开;
2.5.3 汽轮机转动后,仔细倾听内部声音,当发现通流部分以及轴封、主油泵等部分有不正常声音时,应立即报告班长或车间;
2.5.4 在300~400r/min下进行检查和暖机10~20分钟,大修后第一启动,根据具体需要,可适当延长低速暖机时间。

2.5.5 凝汽器水位升高水质又合格时,应向除氧器送水,如水质不合格,应开启排地沟水门,同时应保持凝汽器水位正常;
2.5.6 油温超过40~45℃后向冷油器送水,冷油器投入后,出口油温应保持在35~45℃。

2.6 提升转速,在全速状态下对调速系统和保护装置检查。

2.6.1 一切正常后升速暖机,升速暖机速度、稳定转速和时间按制造厂规定:
A、汽轮机启动和时间分配
冷态启动热态启动
冲转后升速至 400r/min 2min 2min
检查并维持 400r/min 8min 3min
均匀升速至 1200r/min 10min 5min
检查并维持 1200r/min 15min 3min
均匀升速至 2500 r/min 5min 5min
检查并维持 2500 r/min 10min 2min
均匀升速至 3000 r/min 10min 5min
合计60 min 25 min
B、汽轮机热态启动应遵守以下各点:
a 、进入汽轮机的蒸汽温度应高于进汽室缸壁温度50℃;
b 、在冲转子前2h转子应处于连续盘车;
c 、在连续盘车情况下,应先向轴封送汽,然后再抽真空;
d 、需维持真空约-0.08MPa;
2.6.2 在升速应注意检查:
A、油系统油温、油压、油流、油箱油位等情况;
B、机组的振动和声响情况,当发现异常时,应查明原因,不能盲目升速;
C、真空:当机组达到3000r/min时真空应达到正常数值;
D、机组热胀指示数值,当发现汽轮机两侧热膨胀不对称以及和上次记录数字有显著差别时,应停止升速并报告。

记录300~500r/min,1200~1400r/min 2300~2400r/min 3000r/min时前轴承座的热膨胀值。

2.6.3 接近临界转速时,升速应当加快,迅速平稳地通过临界转速。

2.6.4 在逐渐提升真空时,为了防止转子转速自动升高,必须适当关小自动主汽门,维持需要转速。

2.6.5 根据主油泵油压升高情况,应逐渐关小,1#电动油泵的出口油阀,当电动泵停下后,其进出口阀门仍然开启。

2.6.6 当转速到达调速系统开始起作用的转速时注意调速器投入情况,并记录调整器的动作转速。

当转速到达3000r/min,记录同步器的行程和调速汽门的开度。

2.6.7 缓慢打开自动主汽门,汽轮机仍应自动维持空转,如果转速上升,应当停机处理,禁止汽轮机在不能维持空转的情况下投入运行。

2.6.8 汽轮机空转运行正常,记录所有测量仪表的读数,并进行调速系统和保护机构的空转动作试验:
A、手拍危急遮断装置试验;
按下手柄,主汽门,调节汽门,旋转隔板,抽汽阀关闭,危急遮断指示器指示“遮断”。

B、机械超速试验:作三次
操作控制器使汽轮机升速,在3210r/min以下时直接利用505E键盘ADJ键提升转素,若危急遮断器不动作须继续提升转速,则需要同时按下F2键和ADJ键来升速,转速达到3270r/min时,F2键闪烁(表明转速达505E内部超速保护值,此时若松开F2键则505E超速保护停机,若不送开则继续升速做机械超速试验),当转速达到3270~3330r/min范围内某一值时,危急遮断器应动作动作则记录转速值,否则应调整危急遮断器调节螺母。

C、喷油试验阀试验:
喷油试验在额定转速下进行,汽轮机空载时利用505E降低转速至2800r/min左右,试验前,缓慢旋转喷油试验阀的手轮,试验油即充入危急遮断器飞环,再升速至2920±30r/min,飞环应飞出使危急遮断油门动作。

D、热工电气保护系统试验
电磁保护装置动作,主汽门,调节汽阀,旋转隔板、抽汽阀关闭,505E停机。

E、检查同步器和配汽机构的动作,向两个方向旋转同步器手轮,检查转速是否平稳上升和下降。

F、转子轴向位移保护试验:
2.6.9 危急保安器动作不正常,严禁汽轮机投入运行,汽机空负荷时间不宜太长,排汽温度应控制在≤100℃(特殊情况除外)。

2.7 并列和接带负荷
2.7.1 对机组进行全面检查一切正常后,向电气岗位发出信号;
2.7.2 由电气岗位操作同步器进行同步工作,也可由电气岗位的指挥信号受动调整转速;
2.7.3 接列电气岗位发出的发电机已并网信号后,司机应:
A、全开自动主汽门;
B、注意调整凝结器水位;
C、调整好轴封蒸汽冒出量;
2.7.4 带负荷暖机时间和负荷增加速度规定:
冷态方式热态方式
并列后即带1MW,均匀升荷至6MW 20min 5min
在6MW负荷下维持 15min 8min
均匀升负荷至12MW 15min 5min
在12MW负荷维持8min 6min
均匀升荷至20MW 12min 7min
总计 70min 30min
2.7.5 当电负荷达到8MW后,可准备接带热符合;
供热系统应预先作好供汽的一切准备工作。

2.7.6 带热负荷时,抽汽升压速控制在≤0.05MPa/min;当抽汽口压力达到要求的数值后,即可逐渐打开抽汽阀门,开始供汽。

2.7.7 当汽轮机调整抽汽与其他汽源并列运行时,应调整调压器使抽汽压力高于送入管路压力0.03MPa,方可开启抽汽阀向外供汽。

2.7.8 当汽轮机尚未向外供汽而已经带了较大的电负荷,至使抽汽口压力已高于所要求的供汽压力,则应先减少电负荷,使抽汽口压力低于所要求的供汽压力0.05MPa。

2.7.9 抽汽量的增加≤5t/min。

2.7.10 电负荷和热负荷不允许同时增加。

2.7.11 在整个带负荷过程中应经常注意油压、油温、油流、油位、振动、热膨胀、轴向位移,各轴承温度以及发电冷却风温等,保持正常。

2.7.12 当转动同步器但负荷并不增加,应停止旋转,在没有查明之前,应将手轮先向减负荷方向退回几圈。

2.7.13 汽轮机带负荷后,应根据主蒸汽温度上升到一定数值后,关闭导管和本体疏水。

2.7.14 根据负荷增长程度,逐渐开大低压加热器的进水阀,并关闭再循环门,保持凝汽器的正常水位。

2.7.15 在汽轮机带一定负荷后,高压加热器和低压加热器及时投入运行。

2.7.16 根据负荷的增长程度、注意检查机组振动:
任何一个轴承上出现振动增长时,应停止增加负荷,先在该负荷运行30分钟,如果振动没降低可降低10~50%,负荷再继续运行约30分钟。

如果在上述时间内振动仍不正常,应报告如何处理。

2.8、汽轮机在运行中的维护和检查
2.8.1 汽轮机组在运行时运行人员应作好下列工作:
A、正点抄表一次,发现仪表读数和正常数值有差别时,应立即查明原因,采取必要措施;
B、定期对机组进行巡视,在巡视时,应特别注意推力轴承的温度以及各轴承的油温、油流及振动情况,发电机的滑环,以及汽、水、油系统的严密情况等,严防漏油着火;
C、定期检查测量转子的轴向位移指示;
D、注意对汽轮机进行听音检查,在工况变化时以及在交接班时必需听音;
E、交接班用抹布把汽轮机组清擦一次,包括辅机,设备要保持本色;
2.8.2 在运行中,应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定期检查和清扫安装在汽、水、油系统上的滤网。

2.8.3 汽轮机在运行中应使用同步器增减负荷;
2.8.4 汽轮机在运行中应根据化学监督要求,定期(月底)检查透平油质量,当负荷变化时,及时调整轴封、防止漏汽到油系统内,使油质恶化。

2.8.5 将备用冷油器并入油系统运行时应:
A、首先从放油门放油检查,肯定备用冷油器油侧没有积水和油渣;
B、当需要从运行的油系统上向冷油器充油时,先缓慢开启入口油门充油(此时油侧出口油门在关闭状况),同时开启油侧空气考克放出空气,等有油流出后关闭,注意充油过程中不使油系统油压发生波动;
C、开启水侧进水门(出口水门先开),使水侧通水
D、缓慢开打油侧出油门和水侧进水门;
E、需要把运行中的冷油器停下来时,在操作过程中必须密切注意进入轴承的油压和油温,缓慢关闭油侧和水侧阀门。

先关进水门后关出水门;
F、为防止水到漏油内,冷油器油侧压力应经常大于水侧;
2.8.6 运行应特别注意下列主要参数,使其符合规范:
A、新蒸汽参数:压力3.1~3.63MPa,温度420~445℃;
B、电网周波应为48.5HZ~50.5Hz;
C、轴承进口油温35℃~45℃,回油温度≤65℃;
D、滤油器压力降0.0196~0.0392MPa
E、汽封系统:均压箱内压力2.94KPa~29.4KPa;
各抽汽室真空-1.013KPa~-5.066KPa;
F、后汽缸排汽温度:带负荷时≤65℃空负荷时≤100℃;
G、排汽和凝结水温度相差一般为1~2℃;
2.8.7 备用循环水泵如需并入运行系统时,必须预先放净或抽出其空气,避免空气进入凝汽器水侧,发生断水或减水事故。

2.8.8 定期配合化学监督检查凝结水的水质,防止由于铜管漏水,严重影响水汽品质恶化。

2.9 汽轮机在运行中的定期试验和备用装置的轮换使用
2.9.1 在下列情况下应用提升转速的方法试验危急保安器:
A、新机安装和设备大修后;
B、停机拆开调速系统后;
C、停机一个月后再启动时;
危急保安器的升速动作试验,应在同情况下进行两次。

两次动作转速差不应超过0.6%(18r/min)
新安装和大修后的汽轮机,危急保安器升速动作试验应进行三次,前二次转速差不应超过0.6%,第三次和前两次平均数相差不应超过1%。

升速试验前应先手动打开闸检查主汽门,抽汽逆止门的座落情况。

2.9.2 自动主汽门,隔离汽门等重要阀门,应定期进行门杆活动试验(每周五白班)将手轮向两个方向旋转,检查门杆活动情况;
2.9.3 在汽轮机运行时,电动油泵及其自启装置一般每星期试验一次,每次停机前也应进行试验;
2.9.4 汽轮机组的各种辅机设备,抽气器,射水泵,给水泵,循环水泵,凝结水泵,疏水泵,应轮换使用,备用设备停用不得超过一个月,备用设备的电机应每周检查其绝缘状况,防止在紧急启动时烧坏电机。

2.9.5 定期进行高加保护装置的动作试验和抽汽逆止门的动作试验;
2.9.6 每日白班,试验机电联系信号;
2.9.7 每周五测量一次机组轴承振动一次;
2.9.8 每月进行一次真空系统严密性试验一次(80%负荷下)。

2.10 停机
2.10.1 汽轮机停机前应进行电动油泵启动试验,自动主汽门状况。

2.10.2 正常停机时,按加负荷的速度均匀把负荷降下来,在降负荷过程中,前轴封稍调高。

2.10.3 当负荷降低到定数值时,应停加热器:
A、关闭从汽轮机到加热器管道上的蒸汽阀;
B、关闭从其中抽出空气的阀门;
C、关闭各疏水门,开启蒸汽侧放水门;
D、开主凝结水管道上的旁路门,然后关闭加热器的进出水门;
E、开启加热器水室上的空气考克;
2.10.4 接到电气岗位“注意,解列”的信号后,检查汽轮机能否维持空转,然后打危急保安器停机,转速降到400r/min,停止轴封供汽,以便干燥汽轮机的通流部分。

2.10.5 记录汽轮机打闸到转子全停的惰走时间,转子惰走期间注意听测汽轮机的声音,转子静止后,立即投入盘车装置。

2.10.6 转子静止1小时后,排汽缸温度≤50℃时,停循环水泵,转子静止1~4小时才能停电动油泵,每次启盘车装置前,必须注意先启电动油泵。

2.10.7 关闭通向汽缸本体的各疏水门,严防在静止时漏汽到汽缸内增加汽缸和转子的变形程度,同时要防止停机后漏水到凝汽器汽侧,在热状态时淹没转子使大轴弯曲。

2.10.8 停机时发现辅助油泵都发生故障,应当保持汽机在正常转速下继续空负荷运行,直到一个油泵修复为止。

3、事故预防和处理
3.1 事故处理原则
3.1.1 发生故障时,运行人员应迅速接触对人身和设备的危险,找出发生故障的原因,消灭故障;同时应注意保持非故障设备的继续运行。

在处理事故的过程中,运行人员必须监守岗位,集中全部经理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消除所有的不正常情况,正确迅速地执行上级命令。

3.1.2 机组发生故障时,运行人员一般应按照下面所述方法顺序进行工作,消除故障:
A、根据仪表的指示和机组外部的征象,肯定设备已发生故障;
B、迅速清除对人身和设备的危险,必要时立即解列到发生故障的设备;
C、迅速查清故障的性质,发生地点和损伤范围;
D、保证所有未受损害的机组能正常运行;
E、消灭故障的每一阶段都需要尽可能迅速报告班长和车间主任;
3.1.3 消灭故障时,动作应当迅速正确,但不应急燥,慌张。

处理故障时接到命令后应复诵一遍,如果没有听懂,应反复问清,命令执行后应迅速向发令者报告。

3.1.4 从机组发生故障起直至消灭故障恢复正常状态为止,值班运行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假如故障发生在交接班时间,应延迟交接;在未签写交接班日志前,交班的运行人员继续工作,并在接班人员协助下消灭故障,直到街道关于接班的命令为止。

3.1.5 故障消除后,班长应将所观察到的现象,鼓掌发展的过程和时间,所采取的措施,正确地详细地记录好。

3.2 故障停机
在正带上负荷时的事故处理中除非发电机方面的原因确需先电网解列外,一律都需先处理汽轮机停止进汽然后再解列电网。

3.2.1 汽轮机在下列情况下应破坏真空,紧急停机:
A、机组突然发生强烈振动或金属撞击声;
B、汽轮机转速升高至3360r/min,而危急保安器不起作用;
C、水冲击;
D、轴端汽封冒火花;
E、任一轴承断油或轴承回油温度急剧升高;
F、轴承回油温度超过75℃,瓦温超过110℃或轴承内冒烟;
G、油系统失火且不能很快扑灭;
H、油箱内油位移突然下降到最低油位以下;
I、润滑油压降至0.0196MPa;
J、转子轴向位移超过1.3mm;
K、发电机内冒烟;
M、后汽缸排汽门动作。

3.2.2 汽轮机在下列情况下应不破坏真空故障停机:
A、进汽压力大于5.2MPa或进汽温度大于485℃;
B、进汽压力小于1.76MPa或进汽温度小于360℃;
C、冷凝器真空低于-0.06MPa ;
D、调节连杆脱落或折断、调节汽阀或旋转隔板卡死;
E、轴承振动大于0.07mm;
3.2.3 因发生故障而必须紧急停机时,司机必须执行下列操作:
A、打危急保安器切断蒸汽进入汽轮机的一切通路,必要时并应迅速破坏真空,同时应检查自动主气门、调速汽门和抽汽逆止门是否关闭;
B、启动电动油泵;
C、通知班长,必要时通知车间主任或二级厂领导;
D、完成运行规程所规定的其他操作。

3.3 主蒸汽参数不合额定规范
4.3.1 当主蒸汽汽压和汽温不合额定规范时,应按下列原则处理:
A、蒸汽压力允许在规定汽压3.43±0.05MPa范围内变化;
B、比规定汽压超过0.05MPa~0.2MPa,联系锅炉降低汽压。

超过0.2MPa后关小隔音汽门节流降低压力,保持汽轮机前压力正常;
C、比规定汽压降低0.05MPa~0.29MPa,联系锅炉升高汽压。

降低0.49后根据具体情况降低负荷;
D、蒸汽温度允许在规程汽温435+10℃435-15℃范围内变化;
E、比规定温度超过5-10℃,联系锅炉降低温度,超过10℃~25℃以上在这一温度下连续运行30分钟以后仍不能降低时,作停机准备;
F、比规定汽温降低5-20℃时联系锅炉升高汽温。

降低20℃以上时根据具体情况减负荷直至到零。

根据下降程度及时打开主蒸汽管道的疏水门。

3.3.2 温度和压力同时达到高限时,每次连续运行时间不应超过15~30分钟,全年不超过20小时;
3.4 凝汽器真空下降
3.4.1 凝汽器中真空允许变化数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真空负荷真空负荷
-0.086MPa ≥10MW -0.072MPa 0~5MW
-0.080MPa 5~10MW -0.06MPa 0MW
在以上真空下,汽轮机运行时间不应超过30分钟,如果经过30分钟真空并不升高,应继续降低负荷,但下列情况允许机组维持原负荷运行:
真空可以在一定程度不继续下降;
振动正常;
推力轴瓦乌金温度正常;
排汽温度升高后轴封径向不发生摩擦;
3.4.2 经过迅速查对,发现真空确实急剧下降时应:
A、迅速查明凝汽器循环水入口和出口压力、轴封蒸汽压力以及凝结水管路上的压力,查明下降的原因;
B、同时设法迅速降低负荷,如负荷已完全减掉而真空继续降低到-0.06MPa,应紧急故障停机,防止处理不及时大气排气门动作;
3.4.3 经过迅速查对,发现真空在逐渐降落时,一般应采取如下措施处理:根据集体情况减低负荷;真空降落到-0.08MPa时投入启动抽气器;同时应查明降落的原因,一般应检查:
a、凝汽器循环水入口和出口压力;
b、轴封蒸汽压力;
c、射水泵出口压力、电流及水箱水位;
d、凝结水泵出口压力和凝汽器水位;
e、凝汽器不锈钢管是否严重漏水;
3.4.4 循环水断水或水量减少使真空降落时的征象和处理原则如下:
a、假如凝汽器前循环水泵出口侧压力急剧降落,电流表指示降低,表示循环水供给中断,此时应迅速减负荷,以消防水向冷油器送水,并根据真空下降情况随时准备停机。

由于循环水中断,使凝汽器超过正常温度时,应停机并关闭循环水进水阀,一般应等凝汽器冷却到50℃左右时再送水。

b、假如真空逐渐降落,同时在该负荷下循环水入口和出口温差增大,表示冷却水量不足,应增加冷却水量。

此外,由于厂用电中断,循环水取口堵塞、切换循环水泵时误操作均可能发生循环水断水或水量减少现象,也应同时注意检查防止。

3.4.5 凝结水泵故障的主要原因和处理:
a、凝结水泵电源中断:
现象:电流到零,出水压力至零,水泵停转,水位上升;
处理:迅速启动备用泵,停故障泵,并检查原因。

b、凝结水泵故障:
现象:水位升高,电流降低,出水压力降低,指示摆动;
原因:水泵进水门及法兰等处漏气;
处理:设法消除上述漏气,开启空气阀,如无法消除时,应立即启动备用泵,停故障泵检修。

如果水泵叶轮损坏,能听到金属声,则应停故障泵,启动备用泵。

3.4.6 凝汽器工作失常的主要因素和处理:
原因:a、凝汽器水管不严密或破裂或管板上胀口松弛;
b、凝汽器管堵塞;
c、严重漏水;
d、凝汽器水温超过70℃,可能引起胀口破坏。

现象:a、水位上升,凝结水硬度增加;
b、真空下降。

3.5 油系统工作失常
3.5.1 运行中主油泵的声音失常,但油系统中油压正常时,应仔细倾听主油泵及各有关部件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