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常见的电梯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类别及检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常见的电梯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类别及检验方法
电梯上行超速时,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后果,轻则损坏设备,重则引起人员伤亡。
电梯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是为了防止由于各方面原因导致电梯向上运行速度失控而设置的一道电梯安全保护装置。
文章根据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各种不同类型以及相应的检验方法进行了探讨。
标签:电梯;上行超速;类别;检验
众所周知,如今的电梯的保护装置还是比较可靠和安全的。
电梯经过强迫减速、限位保护、极限保护等一系列保护装置后,一般不会发生超速冲顶的事故。
但从电梯的机械组成结构上来看,还有存在超速的可能。
第一,现在的曳引式电梯是靠主机上的曳引轮轮槽与曳引钢丝绳的摩擦力来实现传动的,当曳引轮的轮槽磨损严重会造成打滑,这时就会发生电梯中所说的“溜车”。
第二,齿轮和蜗轮啮合失效,也会导致电梯的超速。
此外,当制动失效时电梯也存在超速现象,即发生抱闸故障、制动器刹车摩擦片过度磨损、制动回位弹簧回复力不够或失效等情况。
当传动系统、曳引系统、制动系统和控制系统的任何一个环节失效,轿厢的重量小于对重侧的重量情况下,都可能造成电梯轿厢上行超速。
1 采用不同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电梯类型
1.1 限速器-夹绳器型(非永磁同步电梯)
当电梯上行的速度达到限速器的上行动作速度时,限速器棘爪卡住棘轮,再牵动与夹绳器相连的钢丝绳使夹绳器发生动作,夹绳器瞬时释放弹簧的是势能,将其带绳槽的钳块作用在超速旋转的曳引轮对应的绳槽上,以此弹簧力矩克服轿厢上行超速产生的转动力矩,进而由两绳槽的上下挤压,制止钢丝绳的移动。
就使用效果来看,由于夹绳器动作几乎是瞬时内完成,对设备冲击震动非常强烈,对重侧尤其严重,而且曳引钢丝绳以及夹绳器受损非常严重,夹绳器使用寿命短。
目前夹绳器属于最常见的上行超速保护装置。
1.2 限速器-安全钳型(非永磁同步电梯)
根据安全钳型安装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双向安全钳(与下行的安全钳一体)和单向安全钳。
双向安全钳安装在轿厢侧,通过夹持导轨工作,受轿架结构的限制和制约,结构设计紧凑,安装调整较麻烦,但安全保护范围比其他型式高;单向安全钳安装在对重支架上通过夹持对重导轨工作,另外在机房需要另外安装一个限速器,使井道内的布置更困难,而且要求必须使用实心的对重导轨,大幅度增加设备成本,目前较少采用。
1.3 本身具备“上行超速保护功能”(采用封星技术的永磁同步曳引机电梯)
采用封星技术的永磁同步曳引机在轿厢上行超速时将切断变频器至曳引机
的回路,将永磁同步曳引机三相定子绕组短接,利用发电机的原理,在永磁同步电机内部产生反向制动力矩,阻止曳引机超速。
在采用封星技术的永磁同步电机上,超速是不可能发生的,即认为其满足标准要求。
它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占空间少,安装方便、维护简单、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所以现在大多数的新装乘客电梯都采用封星技术的无齿轮永磁同步曳引机。
2 电梯上行超速装置的检验方法
2.1 采用夹绳器作为上行超速保护的检验方法
采用夹绳器作为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可分为机械式和电气式。
机械式即是采用双向限速器通过向上运动的棘爪卡住棘轮,进而带动拉升钢丝绳拉动夹绳器上的顶杆装置使夹绳器动作。
其试验方法和进行限速器——安全钳联动试验一致,即人为动作限速器上行棘爪,观察夹绳器动作情况。
电气式即是采用电磁铁、电磁继电器、安全开关配合使用,该方式的夹绳器往往采用单向限速器,但必须配备一个上行电气开关。
当上行超速时,上行安全开关动作,电磁继电器失电,电磁体失电使得夹绳器动作。
对于电气式夹绳器,只要人为动作限速器上的上行电气开关,观察夹绳器动作情况即可。
2.2 采用上行安全钳作为上行超速保护的检验方法
以在对重上的单向安全钳为例。
首先,对限速器进行设置,通过向上运动的棘爪卡住棘轮,短接限速器电气开关和安全钳开关,电梯检修上行,观察曳引轮上的钢丝绳会不会“打滑”,会打滑说明安全钳正常。
采用双向安全钳的电梯检验方法与单向安全钳检验方法基本一致,文章不作过多赘述。
2.3 本身具备“上行超速保护”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电梯的检验方法
在检验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电梯上行超速保护时,首先应判断该台电梯是否为采用封星技术的主机。
只需确定其封星功能,具有了封星功能,即认为其符合上行超速保护功能。
可以查阅主机的型式试验报告或者电气原理图。
检验时可将电梯轿厢开至最低楼层,进行松闸溜车试验。
观察电梯溜车的速度,当电梯以慢速向上运行时,即该台电梯采用了封星技术。
当电梯快速溜车时,即该电梯主机不具备封星技术。
3 结束语
在文章中,作者介绍了几种常见的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类型以及检验方法,在大多数情况下,建议检验人员应遵守厂家提供的试验方法进行检验。
以上所列检验方法只是通过与大家共同探讨,以期对上行超速保护装置有个更全面的了解。
参考文献
[1]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S].
[2]周张森.关于电梯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试验方法的探讨[J].
[3]刘中华.封星技术在永磁同步曳引机中的应用[J].
[4]陈江鸣.电梯限速器与安全钳联动实验探析[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