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习题新人教版 (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古代诗歌五首
A组
1.给加点字注音。

怆然 ( .) 涕下 (

) 岱宗 (

) 青未了 (

)
决眦 (
.) 千寻塔(

) 自缘 (

) 鸡豚 (

)
敲门 ( .) 腊酒 (

) 浑 (

)
2.理解下边词语的意思。

念: __________ 悠悠: __________ 造化:__________ 钟: __________
缘: __________眼: __________ 豚: __________ 若许:__________
敲门: __________ 落红: __________
3.给以下句子区分停留节奏。

(1) 前不见先人,后不见来者。

(2)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3)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按要求默写。

(1)《望岳》中能够看到诗人杜甫心中满怀壮心壮志,敢于登攀绝顶、俯视全部的气派
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2)《登飞来峰》中表达了作者不畏艰险、自信向上、踊跃进步的人生态度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3) 《游山西村》中描绘丰产的年成和农民热忱好客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4)《己亥杂诗 ( 其五 ) 》中诗人从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中获得启迪,写出富裕真理的
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B组
( 一 )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先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但是涕下!
5.这首古诗选自《__________ 》,作者是唐朝的____________。

6.赏析该诗,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诗歌第一句中的“先人”指古代的明君贤士,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对历史上君臣遇合,
风云聚会,成就一番事业的无穷神往之情。

B.诗歌第二句中的“来者”指后代的明君贤士,这句诗表现了诗人苦于人生有限而来
不及见“来者”的无穷伤感之意。

C.诗歌第三句“念天地之悠悠”中的“悠悠”意思为“时间的长远和空间的广大”。

D.诗歌最后一句“独怆但是涕下”中的“涕”解说为“鼻涕”。

(二)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本诗作者是 ______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字________,自号“ ____________”,其诗风沉郁顿挫,伤时感事,他的诗被称为“____________”。

8.下边对诗的理解剖析,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这首诗是现存杜诗中年月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杜甫蓬勃的生机。

B.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C.颔联写近望所见泰山的奇特艳丽和雄伟高大的形象。

D.诗的前六句在“望”字上下时间,后两句是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觉。

9.“齐鲁青未了”一句对描绘泰山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
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

请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1.这首诗中正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侧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

12.这首诗到处写景,又还有所指,如“浮云”既是实写眼远景,又比喻当时的守旧势力。

诗中的“最高层”,字面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 ,实则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峰回路转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朴实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敲门。

14.下边对本诗剖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诗歌首联写农家拿鸡和鱼款待客人,“足”字可见其热忱好客。

B.颈联中的“春社”和鲁迅笔下的“社戏”同样,都是一种庆贺活动,表达了农民丰
收后的愉悦。

C.“拄杖”说明诗人已年老,加之离职回乡后的愁闷,因此诗人不肯乘月敲门叨扰人。

D.这首诗记述村行沿途风光,充满了浓重的生活气味,表露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15.请赏析“山重水复疑无路,峰回路转又一村”所包含的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 己亥杂诗 (其五 )
龚自珍
浩大离愁白天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6.这首诗的第一句是如何写“离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你谈谈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用形象的比喻表示了作者如何
的心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中的常有意象
1.柳
“柳”“留”谐音,先人在送别之时,常常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其他深情。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2.月亮
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土。


3.菊花
坚贞、高洁品行的象征。

陶渊明《喝酒( 其五 ) 》:“采菊东篱下,悠闲见南山。


4.梅花
冰清玉洁、不肯狼狈为奸的质量。

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幽香来。


5.松
坚贞、高洁的质量。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6.莲
因为“莲”与“怜”音同,因此古诗中有许多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7.梧桐
梧桐是悲凉伤心的象征。

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小雨,到傍晚,点点滴滴。


8.杜鹃鸟
杜鹃鸟是悲凉、悲伤的象征。

宋人贺铸《子夜歌·三更月》:“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

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象征旅途的艰险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如“落照苍莽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 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等。

10.寒蝉
寒蝉是悲凉的同义词。

宋人柳永《雨霖铃》的开篇是:“寒蝉悲凉,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11.鸿雁
象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之情。

如“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 )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欧阳修《戏答元珍》) 。

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

如“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杜甫《天末怀李白》) 、“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 李商隐《离思》) 等。

12.梅子
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

李清照《点绛唇》:“倚门回顾,却把青梅嗅。


13.浮云
以浮云比喻在外流浪的游子。

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夕阳故人情。


14.鸳鸯
指恩爱的夫妻。

唐人卢照邻《长安古意》:“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15.丁香
指愁思或情结。

唐人牛峤《感恩多》:“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


16.冰雪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行的崇高。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7.草木
以草木茂盛反衬荒芜,抒发盛衰兴亡的感触。

姜夔《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19.乌鸦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落荒芜的事物联系在一同。

秦观《满庭芳》:“夕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马致远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20.猿啼
出此刻诗歌中经常象征着一种伤心的感情。

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21.羌笛
象征悲凉之感。

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羌笛发
出的悲凉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

22.水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同。

李煜《虞佳人》:“问君能有若干愁?好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量,迢迢不停如春水。


23.鸿鹄
鸿鹄飞得很高,常用来比喻志气高远的人。

柳宗元《感遇二首( 其一 ) 》:“鸿鹄去不返,勾吴阻且深。


参照答案
20.古代诗歌五首
1.chuàng t ì d ài li ǎo z ì x ún yu án t ún k òu l à 2h.想ún到形容时间的长远和空间的广大指天地、大自然齐集因为视野小猪,诗中指猪肉假如这样敲门落花 3.(1) 前/ 不见 / 先人,后 / 不见 / 来者。

(2) 莫笑 / 农家 / 腊酒浑,丰年 / 留客 / 足鸡豚。

(3) 落红 / 不是 / 无情 / 物,化作 / 春泥 / 更/ 护花。

4.(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3)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4)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5. 陈子昂集陈子昂 6 .D 7. 唐子美少陵野老诗史8.D 9. 衬托泰山的高峻、绵延。

10. 写出了不怕困难、敢于登攀绝顶的精神和俯视全部的
壮心与气派。

11.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12. 千寻塔的最高层政治上的最高决议层 13. 眼前的困难、阻碍、挫折等。

14.D[ 分析: A 中,“豚”指猪肉。

B 中,“丰产后”错,古代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祭社公( 土地神 ) ,乞求丰产。

C 中,“不肯”的心理活动错误。

] 15. 无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需敢于探究,就会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地。

16. 用“浩大”表现“离愁”的广阔无边,用“白天斜”的特定情境衬托“离愁”。

( 意思对即可 ) 17. 表示作者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

( 或:表示作者固然辞官,但仍会关怀国家的前程和命运。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