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空港物流园规划策略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沙空港物流园规划策略研究
艾丽双
【摘要】本文是对湖南长沙空港物流园的规划定位、规划策略和发展方向的研究.本文分析了空港物流园的发展环境、湖南长沙航空物流业的机遇、挑战及发展方向,从而确定长沙黄花机场空港物流园的定位和发展策略、提出物流园区布局和产业发展方向,从而指导长沙空港物流园区的发展,为同类型的空港物流园区发展提供参考.【期刊名称】《建材与装饰》
【年(卷),期】2019(000)007
【总页数】2页(P94-95)
【关键词】长沙空港;物流园;规划;物流枢纽;区港联动
【作者】艾丽双
【作者单位】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市海淀区 10008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59.27
1 空港物流园区发展环境
空港物流是在航空货运的基础上升级而来,从单一的航空货运转向综合的服务功能。

自2000年天津空港物流园区获准建立以来,我国很多城市开启了空港物流园的建设。

随着空港物流园的发展,空港物流园呈现了园区化发展、产业集群化发展、区域化
发展的特点,空港物流具有速度快、空间跨度大、通达便利、商品鲜活度高、准确、方便、安全等特点,其主要服务对象为航空核心产业,主要包括航空物流快递业、航空运输业及航空服务业。

长沙机场客运发展进入快车道,目前已成为全球客运百强机场,同时也是中部第一个、全国第十一个旅客吞吐量跨入千万级空港,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区域性客运枢纽机场。

但是相比快速发展的旅客运输,长沙机场航空货运发展明显滞后。

为落实国家及湖南省相关规划要求,打通内陆开放高地的空中通道,助力湖南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长沙机场目前亟需研究确立符合航空物流发展趋势及其自身条件的发展战略与发展模式,制订切实可行的空港物流园区规划,实现湖南省“打造长沙机场区域性航空枢纽”的战略任务。

长沙空港物流园的建设,符合当前经济形势和发展要求,对撬动湖南临空经济,发展现代物流有着巨大推动作用,有利于长沙迈向开放型国际港口城市,突破内陆城市的瓶颈。

2 湖南长沙航空物流业发展方向
2.1 湖南长沙航空物流业面临的机遇
湖南长沙作为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度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区域,具有独一无二的区位优势,同时也面临着多项重大机遇。

①一带一路推动湖南成为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依托长沙黄花机场的航空物流将成为湖南产业“走出去”战略的交通基础之一。

②长江经济带推动经济向内陆延伸,有助于长沙打造成为中部增长极,构筑中部大通道,使长沙尽享大枢纽、大物流的便捷,从而提升长沙空港物流园区的辐射区域。

③长株潭抱团崛起,打造中部增长极,航空物流产业是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途径。

④“湘欧快线”打开了中国腹地直通国际的通道,促进湖南成为国际货运物流中心。

五是长沙黄花机场周边已经形成了水、陆、空、铁立体交通网络,增强了长沙与全国乃至全球的联系。

2.2 湖南长沙航空物流业面临的挑战
湖南长沙航空物流业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①面对中部地区航空物流市场的挤压,如何从中部地区突围,从而立足湖南进一步拓展国际航空物流市场。

②在现有的交通优势的基础上,航空物流产业如何由边缘产业占据主导地位,长沙黄花机场如何以客运带动货运,成为辐射区域的立体交通枢纽核心。

2.3 湖南长沙空港物流发展方向分析
面对机遇,迎接挑战,转变劣势为优势,制订湖南空港物流发展方向。

①紧随国际航空发展趋势,拓展国际航线货运,为中部地区打开国际通道。

②抓住湖南物流业机遇,吸引中南部地区市场,对接长江经济带,延伸市场腹地。

③规避与武汉、郑州、重庆机场的强势竞争,整合优势基础,做强做大多式联运。

3 长沙空港物流园区发展定位
通过对国家及区域战略、相关政策及上位规划的梳理,结合长沙地区的空间建设条件及产业基础以及分析建设条件、用地现状、建筑质量、交通条件等问题的基础上,着重发掘地区核心资源点,解析地区发展驱动力,归纳总结综合发展潜力,把本区域定位为“立足长株潭城市群,协同中南地区及长江经济带,面向亚洲东部的外向型空中货运枢纽。


4 三大发展策略助力物流园区发展
4.1 强化园区的枢纽功能,拉动园区物流服务能力
4.1.1 物流园区建设达到国际标准,增强园区作为枢纽的对接能力
长空港物流园区以国际认证标准为目标,优化空港枢纽在空间布局、产业导入、交通设施等方面的内容。

空港物流园区与黄花机场达成统一标准,缩减货运通关、转运时间。

在空港物流园区建设高标准的货站与储存中转库房,对接机场的国际库房标准,以便于与国际航空对接,增强兼容性,以利于一单制无缝对接。

并采用最新的智能分拣、装卸设备,提高园区运营效率。

4.1.2 引入物流巨头,增强园区作为枢纽的业务功能
吸引物流龙头企业设置物流枢纽,强化中转功能。

促进物流龙头企业与关联产业互补发展,提效增质;国际物流与国内物流合作,区域物流与本地物流合作,加强合作;以第三方的龙头物流企业聚集,依托各自优势,形成强强联合,增大货邮聚集数量,再利用各自优势,降低货运空载率。

4.1.3 加大政策倾斜,增强园区作为枢纽的初期竞争力
目前长沙机场周边的大型物流企业较少,物流园区吸引力有限,初期应通过补贴改善物流企业初期投入多产出少的问题,同时,给以政策引导,鼓励物流企业合作,业务形成优势互补,增强国内国际业务能力,吸引更多的龙头企业进入。

4.2 区港联动
4.2.1 强化区港合作,避同质求共生
位于空港物流园旁边的黄花综合保税区以国际保税业务及其增值业务为主,支持电子、医药、冷链、鲜活等保税业务;空港物流园一方面要增强航空运输优势,另一方面要弱化保税,寻求特色发展,同时,强化中转业务,展开增值业务等,实现与综合保税区的协调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

远期建议统筹管理机制,实现区港一体化管理。

4.2.2 圏层布局功能,提高空港货运效率
机场物流园区围绕长沙黄花机场建设,功能布局遵循以机场为核心的圈层式布局模式。

第一圈层:与机场货运跑道无缝连接,从效率出发,提升货运效率。

第二圈层:服务于机场的综合物流为主,提供对陆侧的快速对接功能。

第三层次布局:临空产业及其配套为主。

圏层布局提升碎片化土地的效率,结合新货站周边未开发地块的规划功能布局,整体安排空港物流园的功能,使之与外部功能衔接,内部功能合理。

4.2.3 发展一站式服务,快捷连通货运各方
空港物流园区建设一站式空港物流信息平台,将政府部门、货主企业、物流企业及服务机构集成为平台,信息共享,简化流程,提高效率。

一站式服务平台包括三层次:第一层次为物流信息平台基础设施层,主要包括信息平台的硬件设施和相应的软件系统,如光纤网络,无线网络,物联网等全覆盖,形成高端化,系统化的信息网络,随时随地互联互通,共享信息;第二层次为物流信息管理功能层,有效整合空港物流信息资源的关键,园区综合运营管理中心运转高效,集中的计算机数据中心,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协作,内部与外部之间协作精细,一体化,协同化成为常态;第三层次为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层,为空港物流信息平台中的最高层次,具有空港物流信息平台门户的功能,包括云平台充分应用,信息网络,信息储存,基础软件等开放共享,信息资讯,在线办事等。

4.2.4 发展快速联运,优化交通体系
在发展多式联运的基础上,实现快速联运优势资源的整合,将空港枢纽与公路、磁悬浮铁路、高铁连接起来,形成综合服务平台,通过构建标准化体系,集聚物流资源,使资源匹配效率提高,以提高企业竞争力,降低物流成本。

同时,为更好地长株潭企业服务,基于大客户,发展定制服务,做到一事一议,点对点的服务,通过持续跟踪,高度契合,提供深度咨询的专业化服务,使大客户更好地在市场中参与竞争,使航空物流与企业成长捆绑,相互促进,相互扶持。

优化园区部交通,立体分层,智能引导。

基于地块的破碎化状态,加强整体联系,以提高效率的目的,使物流车辆与社会车辆避免交叉,采取分层次连通物流设施,并使航空物流园直连高速、快速路,实现快进快出。

4.3 完善空港物流园产业链
以建立航空综合物流业为主导,大力发展航空运输、邮件快递、电子商务等功能,以高端商务服务为配套,发展航空金融、商务服务人才孵化、综合服务等积极吸引各类资源要素聚集,以文化创新为特色,形成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聚集效应。

带动临空经济和周边产业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功能完善、产业聚集的航空物流核心园区。

5 规划布局与功能分区
5.1 规划布局
本着结合现状,科学布局,统筹发展的基本原则,充分考虑空港物流园区与黄花机场的空间联系和发展建设联动关系,以最大化的区域资源共享和效益优先为基础,合理布局用地,提高空港货运效率。

按照与机场联系紧密程度与操作流程,以机场货机坪为中心,结合新货站周边未开发地块的规划功能布局,整体安排空港物流园的功能,使之与外部功能衔接,内部功能组织合理。

由空侧至陆侧按圏层布局,依次布局货站区、综合物流区、配套服务区。

货站区内包括快递中心、国内货物储存中转、国际货物储存中转以及航空公司、航空货代、海关监管库;综合物流区内包括第三方物流;配套服务区内包括现状住宅区、电子商务、银行信贷、会议会展、航空货代、信息中心、机场配套、人才孵化、教育研发以及餐饮、酒店、办公、商业娱乐等配套服务功能。

5.2 功能分区
空港物流园区内部主要构建临空商贸休闲区、文创产业特色区、航空物流核心区、优势产业物流共创区、综合物流集散区以及仓储增值区六大部分,并通过规划道路网络和绿化景观系统将六者密切联系,形成有机整体。

通过优化配置,整合提升,形成航空物流,产业研发、商务办公、居住配套、航空维修、航空培训等功能的最优化组合结构,为产业发展提供可靠的物质基础。

临空商贸休闲区,重点发展商务、科技、办公飞机租赁、总部基地、人才孵化银行业务、运输保险、金融信托管理、贸易融资、商业办公、休闲娱乐、餐饮住宿。

文创产业特色区,主要包括五星级酒店、会展活动、影视传媒、形象展示、奢侈品展示、影视录制、国际影视引进、发布活动、文艺演出。

航空物流核心区结合现状整合为一站式国际物流基地,主要包含航空货站、航空服务、保税物流、航空维修、冷链物流、特殊仓储。

优势产业物流共创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物流、汽车零配件物
流、新材料物流、高新技术产业物流、电子信息物流、电子商务。

综合物流集散区主要设置卡车航班、公路港物流集散中心、城市配送、快递中心国际直邮以及快递公司。

仓储增值区提升为高端仓储、特殊仓储。

6 结语
长沙空港物流园区的规划和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对长沙空港物流园的背景、产业定位、规划定位、规划策略、功能布局的研究可以指导后期物流园区的发展,为下一步物流园区建设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顾哲,夏南凯.空港物流园功能区块布局.经济地理[J].2008,28(2).
[2]刘武君.国外机场地区综合开发研究.国外城市规划[J].1998(1).
[3]朱有志,张胜军.湖南临空经济区的战略定位与产业发展——以长沙黄花国际机场为例.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10,34(3).
[4]窦欣.云计算融合物联网技术的物流园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设计.现代电子技术[J].2017,4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