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伏尔泰说:(英国)是世界上抵制国王达到节制君权的唯一国家,它通过不断的努力,终于建立了合理的政府;在这个政府里,君主有无限的权力去做好事,如果想做坏事,那双手就被缚了。
奠定英国这一政体基础的是()A.议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B.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C.内阁成为最高行政机构D.责任内阁制的逐渐完善
2.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建立了邦联制度,华盛顿曾戏称当时美国是“用沙子扭成的绳子”。
华盛顿此语主要针对的是()
A.各邦联之间不团结,经常内讧
B.独立后的美国形成了南北两种经济类型
C.中央权力极小,对各州缺少控制力
D.美国享有高度的民主制度
3.美国制宪之父麦迪逊曾说:“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
”就美国1787年宪法看,材料体现的原则是( )
A.中央集权与分权制衡B.联邦制与民主共和
C.邦联制与分权制衡D.邦联制与民主共和
4.与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相比,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的特点是()
①专制主义色彩浓厚②君主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
③国王统而不治④宰相对君主负责
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5.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如征税、募兵、发行钱币、宣布对外和战以及使用武力恢复地方秩序等。
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
这段文字反映出()
A.美国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权力结构
C.三权分立的原则
D.共和政体的实质
6.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
请根据下列内容推断出该宪法的名称()
①它以保护私有财产为神圣职责
②它是一部近代颁布的成文宪法
③它规定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
④经过长期斗争,它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
A.英国《权利法案》B.美国1787年宪法
C.《德意志帝国宪法》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7.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国1875年宪法的共同之处是()
①体现了代议制民主的特征
②规定了资产阶级国家政体
③资产阶级斗争成果的法律总结
④赋予全体公民以充分的选举权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8.欧洲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性事件是()
①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②“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
③英国宪章运动爆发
④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⑤《共产党宣言》发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③⑤
9.如果你是一位生活在19世纪上半期的欧洲工人,你一定会强烈地感受到工人阶级已开始显示出伟大的力量却又痛苦于每次工人运动的失败。
那么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缺乏政治纲领B.没有明确的斗争目标
C.敌对力量过于强大D.没有科学理论作指导
10.“作为社会主义创始人的思想家热衷于在头脑中用理性构想未来社会。
他们对资本主义的谴责和对未来世界的渴望,都是建立在对社会发展及其规律性的非科学认识基础上的,充满浪漫主义的良好愿望和主观臆想构成了他们的基本特点。
”引文中的“社会主义创始人”是指()
A.法国启蒙思想家B.空想社会主义者
C.马克思和恩格斯D.巴黎公社领导人
1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它()
A.是由马克思、恩格斯亲自起草的
B.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
C.广泛汲取了人类优秀的思想成果
D.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12.第一国际成立以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其“新”反映在()
A.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B.提出了建立民主共和国的口号
C.加强了无产阶级的国际团结
D.进行了争取政治权利的斗争
13.巴黎公社客观上实践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
这主要表现在()
A.马克思领导了巴黎公社起义
B.工人武装通过起义夺取政权
C.政府全体成员均由市民选举产生
D.公社委员会没收私营企业
14.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来源有()
①德国古典哲学②三大工人运动③英法空想社会主义④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15.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理想到现实的历程。
其中,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标志性事件是( )
A.《共产党宣言》发表B.第一国际成立
C.巴黎公社诞生D.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16.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其表现之一是( )
A.探索出了一条在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
B.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C.指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推动作用
D.提出了完整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17.朱自清在《论标语与口号》中说:“标语口号用在战斗当中,有现实性的必要的。
”与标语“打倒战争!打倒沙皇专制政府!临时革命政府万岁!”相关的“战斗”是( )
A.巴黎公社B.二月革命
C.十月革命D.苏联解体
18.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进程中出现过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标志这一局面结束的事件是( )
A.二月革命的发生B.《四月提纲》的提出
C.七月事件的发生D.十月革命的胜利
19.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芝加哥太阳报》指出:紧接着这位伟大而盲目的贵族所高举的大旗,就会使我们投入这个世界最恐怖的战争中去。
同时,斯大林在《真理报》上指出:他的演讲是“危险的行动”,是“站在战争挑拨的立场上”,是“号召同苏联战争”。
上述材料所指的事件是()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B.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C.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D.杜鲁门主义的推行
20.中国新闻网报道,朝鲜于2013年3月切断板门店红十字会联络渠道和朝韩军事热线,以回应韩国和美国的联合军事演习。
造成朝鲜半岛分裂,朝韩对峙的诸多因素中最主要的是()
A.韩国和朝鲜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
B.美苏的“冷战”政策
C.朝鲜半岛长期处于分裂状态
D.韩国和朝鲜经济发展差距巨大
21.不结盟运动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巨大作用。
下列与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无直接关系的是()
A.北约与华约的对峙和争夺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B.新兴独立国家在国际上处于弱势地位
C.西欧和日本的迅速崛起
D.新兴的独立国家谋求独立、主权、发展与和平
22.1991年12月25日19:38分,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69个春秋的苏联“锤子和镰刀”国旗,在暮色中被匆匆降下。
在同一根旗杆上,俄罗斯白蓝红三色国旗徐徐升起,苏联从此成为历史。
苏联解体对国际关系的直接影响是()
A.出现了美国独霸世界的格局B.多极格局形成
C.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完全消失D.两极格局瓦解
23.当前世界格局中存在几个主要的力量中心,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对这种局面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一超”是指美国是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
B.多强主要指欧洲联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
C.从近期看美国仍将保持世界超级大国的地位
D.多极化的趋势已经形成
24.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说:“美国政府在过去几十年一直在等待,即使美国存在的问题日益恶化。
与此同时,中国却没有等待,实施经济改革。
德国、印度也没有等待。
这些国家没有原地踏步,也不想成为次要国家。
……我无法接受美国成为二等国家。
”这表明()
A.多极化趋势正在加强B.美国已沦为二等国家
C.新的国际格局已经确立D.“一超多强”的格局被打破
25.下面是一幅政治漫画,画中的法国人和德国人正在讨论,最后达成的共识是()
A.我们太小,实在无奈B.他们相争,我们得利
C.赶快联合,求得生存D.各奔东西,争取自保
二、综合题
1.(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
材料2:
材料3:根据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共和国的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
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通过普选方式产生。
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
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并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在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可解散尚未届满的众议院,总统的命令须经其任命的各内阁部长副署。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摘编)
材料4:第五条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
第十二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五条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十六条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七条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的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第六十三条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组成统一的军队,在平时和战时受皇帝指挥。
——《德意志帝国宪法》(节录)
请回答:
(1)材料1出自什么文献?该文献标志着该国确立了什么政体?(2分)
(2)材料2所示是什么政体?体现了什么原则?分析美国这一政体与材料1所述政体的主要相同点。
(4分)
(3)根据材料3、4比较德意志帝国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两国议会和国家元首权力的异同。
(6分)
(4)材料4中宪法规定的国家政体与材料1规定的政体的最大区别是什么?(2分)
2.(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
就欧洲所有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党人和德国警察,都为神圣地驱除这个幽灵而联合起来了。
”这是《共产党宣言》开篇的一段话。
一百多年过去了,这个幽灵在不断地奏出一曲曲凯歌的同时,也面临着历史的严峻考验。
尽管社会主义运动面临着重重困难,但是它仍然在探索中继续发展。
材料二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斗争,从19世纪40年代就开始了。
但1848年欧洲革命和1871年巴黎公社的革命斗争都失败了。
在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恩格斯曾预言,新的革命高潮很快会到来,无产阶级终将获得最终胜利。
但是1895年恩格斯又写到“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
历史清楚地表明,,。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幽灵”是指什么?将其由理想变为现实的重大事件是什么?(2分)
(2)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材料二中恩格斯观察历史的主要着眼点是什么?(4分)
(3)十月革命的发生与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何关系?社会主义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俄国,起决定性作用的
因素是什么?(4分)
(4)中国的新民主革命和俄国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革命道路有什么不同?(4分)
(5)中国和俄国的革命走了不同的道路,但是都取得了成功。
说明了什么?(4分)
3.(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也希望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
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
转折点。
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会与美国的安全有
关。
——《杜鲁门回忆录》
材料二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
1949年4月,为实行集体“防御”,美、加及欧洲十国成立军事组织
——《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材料三有学者指出:“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为国际力量的对比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
到逐步扩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新的极权主义”指什么?“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又指什么?从材料中可看出美国确立了怎样的外交
目标?(3分)
(2)据材料二指出在杜鲁门主义的影响下,美国又实施了哪些相应的措施?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苏联为此采取了哪
些对抗性的措施?(5分)
(3)在冷战下“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简要叙述冷战下的国际关系的典型事例。
(4分)
(4)材料三所说的两极格局受到了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这里的其他力量中心指哪些?它们分别是怎样强大起来的?(6分)
云南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伏尔泰说:(英国)是世界上抵制国王达到节制君权的唯一国家,它通过不断的努力,终于建立了合理的政府;在
这个政府里,君主有无限的权力去做好事,如果想做坏事,那双手就被缚了。
奠定英国这一政体基础的是()A.议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B.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C.内阁成为最高行政机构D.责任内阁制的逐渐完善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题干信息在于限制国王的权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力,确立了议会至上、法律至上、限制王权的原则,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故B 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奠定英国这一政体基础”,ACD三项不符合这一要求,故排除。
【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权利法案》
2.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建立了邦联制度,华盛顿曾戏称当时美国是“用沙子扭成的绳子”。
华盛顿此语主要针对的是()
A.各邦联之间不团结,经常内讧
B.独立后的美国形成了南北两种经济类型
C.中央权力极小,对各州缺少控制力
D.美国享有高度的民主制度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运用能力。
抓住材料的关键词“美国建立邦联制度”,结合所学知识,美国1787年宪法颁布前邦联制度的松散性,这样的结果是中央政府权力很小无法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故选C项。
【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美国1787年宪法·背景
3.美国制宪之父麦迪逊曾说:“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
”就美国1787年宪法看,材料体现的原则是( )
A.中央集权与分权制衡B.联邦制与民主共和
C.邦联制与分权制衡D.邦联制与民主共和
【答案】A
【解析】考查美国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共和体制。
从材料“政府有能力控制”可知,麦迪逊强调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材料“强制政府控制自己”则体现的是分权制衡,通过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的相互牵制,保障民主,杜绝专制的出现。
故选A。
BD中的邦联制和联邦制都是国家组织形式,体现不出民主共和来;C项说法错误,邦联制之下中央政府无权。
【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美国1787年宪法·中央集权和分权制衡原则
4.与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相比,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的特点是()
①专制主义色彩浓厚②君主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
③国王统而不治④宰相对君主负责
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D
【解析】考查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根据所学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君主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宰相对君主负责,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表明德意志帝国是君主立宪制政体,但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①②④符合题意;③是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的特点,不符合德意志,排除;故选D项。
【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民主政治的扩展·脆弱的德国民主
5.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如征税、募兵、发行钱币、宣布对外和战以及使用武力恢复地方秩序等。
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
这段文字反映出()
A.美国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权力结构
C.三权分立的原则
D.共和政体的实质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材料中的第一句主要强调了联邦政府拥有哪些权力,第二句话说明地方各州之间拥有的自治权,故能反映出美国政治结构的特点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A C D三项表述的特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美国1787年宪法·美国政治结构的特点
6.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
请根据下列内容推断出该宪法的名称()
①它以保护私有财产为神圣职责
②它是一部近代颁布的成文宪法
③它规定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
④经过长期斗争,它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
A.英国《权利法案》B.美国1787年宪法
C.《德意志帝国宪法》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答案】D
【解析】考查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可以采用排除法,根据③它规定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排除英国和德国,它们两个是君主立宪制国家;由“经过长期斗争”可以直接排除B,因为美国1787年宪法不符合经过长期斗争。
故选D项。
【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民主政治的扩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7.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国1875年宪法的共同之处是()
①体现了代议制民主的特征
②规定了资产阶级国家政体
③资产阶级斗争成果的法律总结
④赋予全体公民以充分的选举权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B
【解析】考查学生知识运用和比较分析能力。
《权利法案》根本没有赋予全体公民充分选举权。
英国直到19世纪
末还没有实现全民普选,排除④。
故选B项。
【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国1875年宪法·共同点
8.欧洲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性事件是()
①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②“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
③英国宪章运动爆发
④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⑤《共产党宣言》发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③⑤
【答案】C
【解析】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爆发了三次大规模的工人运动,即法国里昂工
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这三次工人运动标志着欧洲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故选C项。
【考点】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背景
9.如果你是一位生活在19世纪上半期的欧洲工人,你一定会强烈地感受到工人阶级已开始显示出伟大的力量却又
痛苦于每次工人运动的失败。
那么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缺乏政治纲领B.没有明确的斗争目标
C.敌对力量过于强大D.没有科学理论作指导
【答案】D
【解析】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
分析工运失败的主要原因要从内因入手,即无产阶级本身考虑,C属于外因,排除;AB两项与主要原因不符,排除;所以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科学理论作指导。
故选D项。
【考点】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工运失败的原因
10.“作为社会主义创始人的思想家热衷于在头脑中用理性构想未来社会。
他们对资本主义的谴责和对未来世界的渴望,都是建立在对社会发展及其规律性的非科学认识基础上的,充满浪漫主义的良好愿望和主观臆想构成了他们的基本特点。
”引文中的“社会主义创始人”是指()
A.法国启蒙思想家B.空想社会主义者
C.马克思和恩格斯D.巴黎公社领导人
【答案】B
【解析】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由“社会主义创始人”、“非科学认识基础上”、“充满浪漫主义的良好愿
望和主观臆想”可以判断材料说的是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特点。
故选B项。
【考点】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空想社会主义
1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它()
A.是由马克思、恩格斯亲自起草的
B.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
C.广泛汲取了人类优秀的思想成果
D.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答案】D
【解析】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第一次系统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标
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在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故选D项。
【考点】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
12.第一国际成立以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其“新”反映在()
A.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B.提出了建立民主共和国的口号
C.加强了无产阶级的国际团结
D.进行了争取政治权利的斗争
【答案】C
【解析】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
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即第一国际。
成立以后,国际工人协会成
为各国工人团体进行联络和合作的中心,它的建立,真正使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了。
故选C项。
【考点】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第一国际
13.巴黎公社客观上实践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
这主要表现在()
A.马克思领导了巴黎公社起义
B.工人武装通过起义夺取政权
C.政府全体成员均由市民选举产生
D.公社委员会没收私营企业
【答案】B
【解析】考查对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解答此题关键在于理解题干中的“客观上实践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A、D两项与史实不符,马克思并没有领导巴黎公社,公社委员会也没有没收私营企业。
C项虽是巴黎公社采取的措施,但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
只有B项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暴力夺取政权的思想。
【考点】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巴黎公社
14.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来源有()
①德国古典哲学②三大工人运动③英法空想社会主义④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答案】D
【解析】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来源有德国古典哲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所以选D。
【考点】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来源
15.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理想到现实的历程。
其中,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
标志性事件是( )
A.《共产党宣言》发表B.第一国际成立
C.巴黎公社诞生D.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答案】D
【解析】考查基础知识运用能力。
结合所学,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理想到现实的历程。
从空想到科学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理论到实践指的是巴黎公社;从理想到现实的历程指的是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故选D项。
【考点】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意义
16.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其表现之一是( )
A.探索出了一条在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
B.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C.指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推动作用
D.提出了完整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答案】A
【解析】考查知识的运用能力。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BC两项是马克思主义内容,不是列宁,排除;邓小平提出建
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排除D;A符合题意。
故选A项。
【考点】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列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