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优秀教学设
计和反思
教材分析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97页的内容。
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经复习平面图形特征的基础上,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进而统一归纳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一则使学生对学过的知识重新再现、避免遗忘;二则使学生能灵活地应用这些计算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复习课不像新授课,有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不像新授课能体现一个学生探究的过程。
而复习课都是旧知,且知识点多,既要进行系统整理,又要进行一定量的练习,如何在一节课中完成这些,最主要的是如何体现课改的理念,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做到让学生自主整理,这的确有难度。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应用公式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2、过程与方法:通过再现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使学生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3、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学生进行数学转化思想的教育,培养学生根据知识间的联系进行整理和复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与联系。
教学难点:根据平面图形面积公式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教学过程
本帖最后由网站工作室于2012-10-1910:17编辑
教学流程: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回顾周长、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和整理知识体系时花了较多的时间,学生在回答公式推导过程时不善于完整、准确的表达,在求周长、面积时计算花了一些时间。
准备以后教学时进行以下改动:一是面积公式的推导用课件进行演示,学生的回答配合课件直观的演示便于学生回顾和理解公式;二是做一做的练习只列式不计算。
三是先回顾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而在建构知识结构时只需说用什么推导出什么就可以了。
回顾各公式的推导过程就像一个机器的某一部分,而建构知识结构就像把各个部分组装起来一样。
我们得把各部分做好后才能进行组装。
经历了“分-合-分”的过程后,发现复习课也能上出精彩来,复习课并不是旧知的简单回顾,它有不同于新授课的目标,复习课一样要立足于学生,一样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复习课一样能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