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七年级科学第二章期末复习《观察生物》选择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分题型复习:第二章 观察生物 选择题
1.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要使刚观察到的物像更清晰, 可调节细准焦螺旋
B.要使视野变亮, 可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C.镜筒下降, 当物镜靠近载玻片时两眼注视目镜
D.对光时,用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2.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A.1665 年,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了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
B.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
C.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 有它自己的生命
D.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3.图为绿色开花植物不同结构层次的变化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a 是指细胞分裂 B.b 是指细胞分化
C.丁属于器官 D.戊属于系统
4.杭州一年四季都是美景, 春天太子湾的郁金花,夏天断桥的荷花, 秋天孤山的银杏,冬天林峰的梅花都是远近闻名的。

关于这几种植物说法正确的是( )
A.郁金香是被子植物, 有花、果实、种子
B.梅花开了没有看见有果实,它不属于种子植物
C.银杏用种子繁殖,它的食用部分为果实
D.荷花生长在水中,所以属于藻类植物
5.以下与人体相关的结构和说法, 正确的是( )
A.控制人的眼皮单双的遗传物质主要储存在图一的结构①内
B.图二的 a、b、c 表示细胞分化过程,d 表示细胞分裂过程
C.人体中的血液属于组织,体表的皮肤属于器官
D.人体结构层次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6.某小组将春游过程中观察记录到的生物作了这样的分类: 鲫鱼、鲶鱼、水葫芦、沼虾、荷花等归为一类, 松、柏、广玉兰、褐家鼠、苍蝇等归为一类,他们的分类方法是( )
A.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 B.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
C.按照生物的用途 D.按照生物的数量
7.受“非洲猪瘟 ”的影响, 市场猪肉价格明显上涨, 下列有关猪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猪体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
B.猪能维持一定体型是因为有细胞壁起支撑作用
C.猪的层次结构: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D.猪靠四肢爬行, 所以猪属于爬行动物
8.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为明显
B.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C.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D.细胞分化过程中,染色体先复制加倍再均等分配
9.下列关于草履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专门的呼吸器官——表膜
B.观察时,为了限制草履虫的运动, 把载玻片上的水吸干
C.为了看清其体表上的纤毛,往往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大、使光照减弱
D.能对刺激做出反应, 趋利避害
10.以下对动物结构、生理和功能关系的描述中, 错误的是( )
A.鱼的体形呈梭形——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
B.青蛙的皮肤裸露湿润,内含丰富血管——便于消化吸收营养物质
C.鸟类的骨骼愈合、薄、中空——减轻体重, 便于飞翔
D.人体皮肤的皮下组织主要是脂肪——缓冲撞击、储藏能量
11.土壤中的水分被参天大树的根吸收后,是下列哪种组织把水运输到叶子上去的( )
A.
C.
B. D.
12.下表是显微镜使用过程中要达到的目的和所采用的操作, 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操作( )
选项
目的
操作
A
要调换目镜 转动转换器 B
要增加观察到的细胞数目 换用低倍镜 C
要增加视野亮度 将凹面镜换成平面镜 D 要使物镜更清晰 调节粗准焦螺旋
A .A
B .B
C .C
D .D
13.某同学构建了一个关于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特点的分类关系图。

请指出甲、乙、丙依次 代表( )
A.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藻类植物、蕨类植物
C.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藻类植物
D.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
14.下列各组中,属于同一类群生物的是( )
A.细菌、蘑菇、青霉 B.松树、蘑菇、银杏
C.病毒、细菌、鱼 D.蘑菇、灵芝、银耳
15.下列有关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 )
A.多细胞生物体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目
B.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的
C.人体的细胞都是由受精卵经过分裂、分化形成的
D.细胞分裂新形成的细胞体积与原细胞的体积一样大
16.科学家在我国辽宁首次发现了迄今最早的真双子叶被子植物化石一“李氏果 ’。

判断“李氏果 ”是 被子植物的主要依据是( )
A.有根、茎、叶的分化 B.有种子
C.有果实 D.茎的结构中有木质部和韧皮部
17.如图所示为显微镜视野内某生物体所处位置及运动路线, 则此生物体的实际位置及运动路线应为
( )
A.
B.
18.老师找到七个与动物有关的成语,其中所涉及的动物都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成语是( )
①金蝉脱壳 ②螳臂当车 ③井底之蛙 ④翁中捉鳖 ⑤虾兵蟹将 ⑥鱼目混珠 ⑦蜂拥而至
A. ①②⑤⑦
B. ①③④⑥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⑤⑥
19.我们姜堰地区常见的裸子植物是( )
A.柳树 B.杨树 C.银杏 D.黄杨
20.某同学用低倍镜观察到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清晰物像,这时如果转动转换器改用高倍镜观察, 下列情况一般不会出现的是( )
A.视野内的细胞变少了,变大了 B.视野变亮了
C.物像变模糊了 D.物像不在视野正中央
期末分题型复习:第二章 观察生物 选择题答案解析
1.A
【解析】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取镜→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解题的关键是熟悉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解: A.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较小, 用粗准焦螺找到物像后,为了使物像更清晰,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故 A 正确.
B、使用显微镜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时,视野内的变化是细胞数目减少, 物象变大, 视野变暗.故
B 错误.
C、镜筒下降, 使物镜慢慢接近载玻片,此时两眼要注视物镜, 防止物镜压坏玻片, 故 C 错误
D、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应转动转换器,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用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并调节反光镜, 同时左眼注视目镜, 看到明亮的视野为止.故 D 错误.
故选:A
2.A
【解析】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

细胞学说的要点: 1、细胞是一 个有机体, 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 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A.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

A 错误, 符合题意;
B、细胞学说提出: 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 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细胞学说提出: 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有它自己的生命, 又对生物个体的是生命起作用,C 正确, 不符合题意;
D、细胞学说提出: 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D 正确,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3.D
【解析】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经过细胞的分裂、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组织。

而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
器官。

所以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A.从甲到乙, 细胞数目增多,所以 a 是指细胞分裂,A 正确。

B.b 是指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组织,B 正确。

C.丁是叶,属于营养器官,C 正确。

D.戊是一株完整的植物体,植物没有系统层次,D 错误。

故选 D。

4.A
【解析】1、种子植物可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共同的特点是都有种子, 不同点是被子植物种子外有果皮包被,裸子植物种子外无果皮包被;
2、藻类植物结构简单, 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基本生活在水中。

A:郁金香是被子植物, 有花、果实、种子。

说法正确, A 正确;
B:梅花开了没有看见有果实,它不属于种子植物。

梅花属于种子植物, 说法错误, B 错误;
C:银杏用种子繁殖,它的食用部分为果实。

银杏是裸子植物, 食用部分为种子, C 错误;
D:荷花生长在水中,所以属于藻类植物。

荷花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属于被子植物, D 错误。

故选 A
5.C
【解析】观图可知:图一是动物细胞,①是细胞质、②是细胞核、③是细胞膜, 图二中 acb 表示细胞 的分裂、d 表示细胞的分化,图三是人(动物)体。

A:控制人的眼皮单双的遗传物质主要储存在图一的结构②细胞核内, A 错误。

B:图二中 acb 表示细胞的分裂、d 表示细胞的分化, B 错误。

C:人体中的血液属于组织,体表的皮肤属于器官,C 正确。

D:人体结构层次依次是:细胞→器官→组织→个体, D 错误。

故选 C。

6.B
【解析】此题考查生物分类的依据, 按照不同的分类依据,可以将生物进行不同的分类;
鲫鱼、鲶鱼、水葫芦、沼虾、荷花 都生活在水中; 松、柏、广玉兰、褐家鼠、苍蝇 都生活在陆地上;
所以是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分类的;
故答案为: B.
7.C
【解析】1.恒温动物,指体温不因外界环境温度而改变, 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动物。

恒温动物体温调节机制比较完善,能在环境温度变化的情况下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2.动物: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植物: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3.动物细胞结构动物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植物细胞由原生质体和细胞壁两部分组成。

原生质体是细胞中有生命的部分, 包括细胞核和细胞质。

A:猪是恒温动物, 体温不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 A 错误。

B:猪是动物, 无细胞壁,B 错误。

C:猪的层次结构: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正确。

D:猪是哺乳类动物,D 错误。

故选 C。

8.D
【解析】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2.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 组织, 如动物的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 植物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 和输导组织。

3.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 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 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 这就是细胞的生长。

细胞不能无限制的生长, 细胞长到一定的大小就会进行分裂。

A:细胞分裂过程中,变化最明显的结构是染色体, 染色体先复制加倍再均等分配, A 正确;
B:新形成的细胞和原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

保证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

B 正确;
C: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组织,正确。

D: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先复制加倍再均等分配,细胞分化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组织, D 错误。

故选 D。

9.D
【解析】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 它既是一个细胞, 又是一个完整的生物体。

草履虫生活在淡水中,靠 纤毛的摆动运动。

它通过相当于细胞膜的表膜摄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草履虫是生物,也能对外界 刺激做出反应, 趋利避害。

A.草履虫靠表膜呼吸, 表膜相当于细胞膜,不是器官, A 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观察时,为了限制草履虫的运动, 可在装片上的培养液中放一些棉丝,B 说法错误, 不符合题意。

C、为了看清草履虫体表上的纤毛,往往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小、使视野变暗,C 说法错误, 不符合题意。

D、草履虫也是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趋利避害, D 说法正确,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10.B
【解析】生物在不断进化,也在不断适应环境,不适应环境的动物会被淘汰,生物的身体结构的特征是为了适应环境。

A.鱼的体形呈梭形--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A 不符合题意;
B、青蛙的皮肤裸露湿润,内含丰富血管--便于青蛙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B 符合题意;
C、鸟类的骨骼愈合、薄、中空--减轻体重,便于飞翔, C 不符合题意;
D、人体皮肤的皮下组织主要是脂肪--缓冲撞击、储藏能量,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11.B
【解析】植物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它们各有不同的特点和功 能.据此答题.植物的主要组织以及功能是考试的重点, 要注意掌握, 平时识记时注意图文结合,效 果会很好.
解: A.是保护组织, 细胞排列紧密, 一般由植物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 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不符合题意.
B、是导管的结构图,能运输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 属于输导组织.符合题意.
C、图中的细胞小, 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 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形成其它组织,属于分生组织, 不符合题意.
D、图中细胞的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属于营养组织,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B
【解析】了解显微镜的结构,掌握显微镜的结构对应的功能。

能对其进行熟练的操作。

A.物镜转换器可控制物镜的变换,通过转动物镜转换器, 可在高倍镜和低倍镜之间变换,但不能调换目镜, A错误;
B、低倍镜下细胞数目多,视野亮,细胞个体小,所以要增加细胞数目, 可换用低倍镜, B 正确;
C、反光镜有两面,在光线比较暗时可用凹面镜和大光圈, 在光线比较亮时可用平面镜和小光圈, 目的与操作不符,C 错误;
D、通过调节粗准焦可得到模糊的像, 再用细准焦可得到清晰的的像。

目的与操作不符 D 错误。

故选 B
13.D
【解析】根据绿色植物的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绿色植物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两大类, 其中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 是最低等的一个植物类群;
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 因此无法支持很高的地上部分, 虽然有了茎和叶, 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不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其利用,所以苔藓植物比较矮小;
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 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植物生长利用,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

因此, 分析上图可知,甲无根、茎、叶的分化,是藻类植物; 乙有茎和叶分化,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所以是苔藓植物;丙有根、茎、叶的分化,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 所以是蕨类植物。

故选 D。

14.D
【解析】真菌, 是一种具真核的、产孢的、无叶绿体的真核生物。

包含霉菌、酵母、块菌以及其他人类所熟知的菌菇类。

A.细菌没有成形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蘑菇、霉菌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故 A 不符合题意;
B、松树、银杏属于裸子植物;蘑菇属于真菌; 故 B 不符合题意;
C、病毒、细菌属于微生物;鱼属于脊椎动物; 故 C 不符合题意;
D、蘑菇、灵芝、银耳均为真核生物; 故 D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15.D
【解析】多细胞生物体是由许多不同的细胞构成的,而这些细胞都来自受精卵细胞。

受精卵细胞经过 多次分裂和生长后, 除少数细胞继续分裂外, 其余大部分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

在生长过程中, 这些 细胞在形态和结构上逐渐发生了变化,并联合在一起,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可见, 组织的形成是 细胞分化的结果。

A.在多细胞生物体中,有一部分细胞是有分裂能力的,可以由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 两个分裂成四个,依此类推。

所以生物体通过细胞分裂使自己的细胞数目增加, A 叙述正确, 不符合题意。

B、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的,B 叙述正确, 不符合题意。

C、多细胞生物体的发育是由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形成形态形似, 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 C 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D、通过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体积较小, 需要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使细胞体积增大, D 叙述不正确,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16.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被子植物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 据此作答。

A.蕨类植物也有根、茎、叶的分化, 裸子植物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所以,有根、茎、叶的分化不是被子植物的主要依据, 不符合题意;
B、裸子植物也有种子, 所以,有种子不是被子植物的主要依据,不符合题意;
C、被子植物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 能形成果实, 果实是被子植物特有的器官, 是被子植物的主要依据,符合题意;
D、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茎中都有木质部和韧皮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17.A
【解析】显微镜中所成的向是一个倒像, 即像与物上下左右对称。

由于该物体运动的路线是呈逆时针, 所以经过倒之后还是逆时针方向, 位置像中是在右上方,实际位置在左下方,A 正确。

故答案为: A
18.A
【解析】动物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它们最大的区别指的是有无脊椎, 节肢动物、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都属于无脊椎动物。

③井底之蛙指的是青蛙, 青蛙是有脊椎的动物,④翁中捉鳖指的是鳖, 鳖也是有脊椎的动物, ⑥鱼 目混珠指的是鱼,鱼也是有脊椎的动物, ⑤虾兵蟹将指的是虾和蟹,虾和蟹属于节肢动物, 因此也属 于无脊椎动物, ⑦蜂拥而至指的是蜜蜂, 蜜蜂是节肢动物,所以也是无脊椎动物; ①金蝉脱壳和②螳 臂当车指的是蝉和螳螂, 那么蝉、螳螂的身体由很多体节组成,体表有外骨骼, 足和触角都分节,所 以它们都属于节肢动物, 也就是属于无脊椎动物。

故答案为: A
19.C
【解析】 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是花、果实和种子。

根据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 把植物分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A.柳树属于被子植物, A 不符合题意。

B.杨树属于被子植物, B 不符合题意。

C.银杏属于裸子植物, C 符合题意。

D.黄杨属于被子植物, 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0.B
【解析】考点显微镜之低倍镜和高倍镜的区别:低倍镜(放大倍数小) 下的细胞数目较多, 细胞体积 较小, 视野较亮;高倍镜(放大倍数大) 下细胞数目较少,细胞体积较大, 视野较暗。

用低倍镜观察到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清晰物像, 这时如果转动转换器改用高倍镜观察时:
A.由于放大倍数变大, 视野中细胞的体积变大,故视野内的细胞变少了,变大了, A 正确;
B、由低倍镜换到高倍镜,会使光线进入显微镜内较小,故视野会变暗, B 错;
C、由于放大倍数变大,视野中细胞的体积变大,物像会变得模糊, 需要调节细准焦螺旋来得到清晰的
物像, C 正确;
D、由于放大倍数变大,视野中细胞的体积变大,细胞的数目减少,会导致要观察的物像不在视野中央,故在换高倍镜之前, 应首先将要观察的物像调至视野中央,在换用高倍镜观察, D 对。

故答案为: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