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教学课件)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二18世纪三角贸易示意图
图三19世纪后期英国海外贸易
图四20世纪初国际贸易示意图
《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扩大交换
商世 一
世界市场的形成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业界
贸市
易场 与
二
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
——走向近代的商业贸易模式
1 贸易中心转移 2 商业经营方式
3 国际贸易格局
根据材料概括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特点。
拥有国家给予种种特权……
这些商人在1600年12月31日获得了英国皇家给予他们的对东印度 的15年的贸易专利特许。1698年,东印度公司在加尔各答设立了贸易总 部,把印度的粮食和工业原料,源源不断地运回英国,从中获取丰厚利润。 随着公司实力增强,它在印度疯狂进行殖民掠夺,垄断鸦片、食盐和烟草 贸易。公司通过武力压迫、挑拨离间等手段有效地控制印度各公国的反抗, 印度最终成为英国的殖民地。从18世纪60年代起,东印度公司开始走下坡 路,1813年,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贸易垄断权被取消,东印度公司走向了 破产的道路。1858年,东印度公司被英国政府正式取消。
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开 19世纪中叶:
拓与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英国“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
19世纪末20世纪初: 英国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多中心的新格局。
P44最后1段。
影响世界贸易格局(殖民霸权)变 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根本上取决于各国的综合国力
“日不落帝国”
图一14世纪前概括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性质,并评价该公司的 兴衰历程。
性质:政治﹑经济﹑军事合一的殖民机构。
评价:加速英国资本原始积累,推动日不落帝国的形成。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自由竞争﹑自由贸易成为发展要求;东印度公
司这种特权公司不适应资本主义的进步一发展,退出历史舞台。
中国通商银行
上海平淮股票公司
新型股份制贸易公司
英国荷兰东印度公司(印度及东南亚国家)、荷兰法 国西印度公司(美洲及加勒比海一带)
英国东印度公司
荷兰东印度公司
法国东印度公司
瑞典东印度公司
葡萄牙东印度公司
史料阅读 (东印度公司)是一个具有法人和政治地位的团体,在任何时候都是
以伦敦公司和印度总督的名义在印度群岛进行贸易。他们及其后继者在法 律上都有权拥有、购买、接收和保留土地、租金、特权、自由、管辖权、 特许经营权以及任何种类的财产继承权。东印度公司及其后继者有权在15 年的任期内,享有完全独占东印度贸易的自由和特权,可以自由在东印度 的所有岛屿、港口、城市、城镇进行贸易。(东印度公司)总督及其临时 代理人有权制定合理的法律。 ——摘译自《伊丽莎白女王授予东印度公司的特许证》(1600年12月31日)
一 世界市场的形成——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史料阅读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
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 开发,到处建立联系。 —[德]马克思、[德]恩格斯《共产党宣 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
学习聚焦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向全球扩张,以欧
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逐步形成。
《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课程标准】了解世界市场的形成,认识其对商业贸易的意义。
瑞典哥德堡号
哥德堡号航行路线示意图
《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第8课 扩大交换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课程标准】了解世界市场的形成,认识其对商业贸易的意义。
商品交易所 中世纪时,集市是交易的主要方式。集市通常一年只举办1到
2次,难以形成连续的交易。1531年,安特卫普建立世界上第一家 商品交易所。1571年,英国创建了伦敦皇家交易所。这些商品交 易所,就是今天期货市场的雏形。
中世纪的欧洲集市
伦敦皇家交易所
安特卫普商品交易所 旧址
中国商业经营方式新变化
在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 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业资本发展的 大革命。世界市场的突然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 增多,欧洲各国掀起想占有亚洲产品和美洲丰富 资源的竞争热,殖民制度——所有这一切对打破 生产的封建束缚起了重大的作用。
——摘选自《共产党宣言》
材料中的“地理大发现”指什么?依据材料 归纳“地理大发现”在哪些方面促进欧洲市场 的发展?
二 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走向近代的商业贸易模式
观察地图,判断当 时的贸易中心是在?
陆海丝绸之路
观察地图,判断当时 的欧洲的贸易中心是在?
1.贸易中心的转移
观察地图,判断 这时欧洲的贸易中心 是在?
2.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安特卫普商品交易所
1694年 英格兰银行 1606年现存世界最古老的股票
新式商业经营方式: 商品交易所、银行﹑证券交易所、百货公司、有来自责任公司、 新型股份制贸易公司等。
3.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
先后崛起的西方列强
15世纪-16世纪:
新航路的开辟拉开了西
葡萄牙 西班牙
欧殖民扩张的序幕,葡萄牙、 西班牙以暴力在国际舞台上 逞强达百年之久。继起的荷
17世纪:荷制兰海上(贸海上易马)车夫)(英逐渐控
兰和英国的殖民活动依然凭 18世纪:英国(日不落帝国)
借野蛮残酷的暴行。这对以
早期殖民扩张
18世纪60年代—
逐步形成 —19世纪中期
工业革命
最终形成
19世纪中后期— —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
(荷英法等国) 争霸夺权
商品输出, 掠夺原料
资本输出, 瓜分世界
世界各地商业联 系进一步加强
越来越多的国 家纳入资本主 义世界市场 绝大多数亚非拉 国家卷入资本主 义世界市场
19世纪下半叶,欧洲的铁路修建达到高潮。人们通过铁路把大 量的炭、原材料运往城市,还能把城市的手工制品输送到其他地方。铁 路运输首次实现大规模、低成本、高速度的陆上货物配送,深入大陆与 国家的偏远内地。19世纪晚期,铁路衔接上以蒸汽为动力的海运路线, 跨洲的大宗货运走陆路和海路从此一样容易,贸易的流动不再受大自然 左右。
新航路开辟
发展:商业资本革命;世界市场扩大;商品种类增多; 殖民制度开展;资本主义发展等
一 世界市场的形成
新航路开辟和 早期殖民扩张
初步形成
第一次工业革命
逐步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
最终形成
世界市场的形成
进程 时间
事件
方式
影响
开始形成
15—16世 纪
新航路开辟
殖民掠夺
商业革命, 价格革命……
初步形成
17—18世 纪
——据(美)诺曼・里奇《现代欧洲史》等整理
结合材料和所学,概括欧洲的铁路建设对市场形成的重要意义。
意义:大幅度提升商贸数量和流通速度; 有助于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密切联系;拓 宽市场;助推世界一体化进程。
现有研究表明,1870到1914年间世界贸易达到一个小高潮。
年份 贸易指数(以1913年为100) 贸易总额(单位:10亿法郎)
1870
24
45.5
1880
36
68.8
1890
49
94.2
1900
68
118.2
1910
85
162.4
1913
100
192.4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贸易在1870到1914年间达到小高潮 的原因。 原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快速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技术进步;国际局势总体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