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什么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 1
预防为主,未病先防,是几千年来中医的理论精髓。

如何将传统中医理念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提高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健康管理水平?秋实。

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讲座教授、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景程。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程京接受记者采访供图
求是网记者:程院士,您好,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我们了解到您这次带到两会的议案之一是《建“治未病”国家体系保人民健康和国家强盛》,请您谈一谈,这一议案具体有何背景,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景程:这个背景主要是针对今年一个非常特殊的历史时刻。

因为大家都知道,今年要全面脱贫。

老百姓脱贫之后,最关心的一件事就是自己的健康,这样才能享受生活。

在过去,当我们还很穷的时候,我们可能无法照顾健康的事情。

有可能花钱治疗大病或疾病,也有可能背上小病。

现在全国14亿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总书记在2014年就说了,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所以全民健康的事情非常重要。

健康跟疾病是不一样的,“未病”这个词是中医的一个专用词,这是未来的未,没有发生的疾病。

所以“治未病”,我们去治疗还没有发生的疾病,真的是未雨绸缪,花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

如果真到了疾病晚期,可能花了一辈子的积蓄,还救不过来。

所以我觉得中央的方针政策是非常对的。

总书记在2016年就已经很明确提出来,我国未来医疗卫生发
展的方向是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要从疾病治疗为中心,转向健康管理为中心。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的建议是建立“治未病”的国家体系,首先我们应该考虑立法,因为有法律保障之后,很多事情才能够落到实处。

第二个就是要有相关的机构,我建议把“健康”单独拿出来,成立相关职能部门,我认为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不是一回事,但是他们中间是有衔接的。

第三个,“治未病”治什么样的“未病”?我认为,我们最应该关心的就是脆弱群体的身体健康,一个是小孩,一个是老人。

小孩,更多地要去依靠西医里面最先进的医学遗传学技术,通过先进的基因检测方式,提早知道孩子有没有遗传性疾病?如果说没有,放心大胆地生;要有,就可以提前实施干预,这样的话,保证我们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也不要让这些刚刚脱贫的家庭,因为生下来一个比如说有智力严重缺陷的孩子,又因病返贫,终身脱不了贫。

老人也是非常脆弱的群体,人老了之后,身体很多功能就衰退了,这是自然规律。

所以如何让老年群体少得病、晚得病甚至是不得病,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和课题。

在这方面更多要依赖的,我个人觉得不是西医,而是中医。

几千年下来,从《黄帝内经》有文字记载到现在,中医在治“未病”方面,确实有非常健全的理论体系和实操的一系列手段,这是非常宝贵的历史传承。

如果我们能够认真落实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把一老一小这两个群体照顾好、保障好,那么中壮年在工作、学习、努力打拼的时候,才能放得下心。

不然,家里一个孩子有病,两个老人有病,你怎么能够安心工作和学习?中壮年因为过度劳累,也会引发各种疾病。

如果说我们能够抓住历史机遇期,2020年刚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脱贫的年头,那么往未来走,希望我们这个民族从穷变富之后,能够从富变强。

秋实。

com记者:您和您的团队在疫情期间迅速研发出核酸检测试剂盒,可以在一个半小时内检测出六种呼吸道病毒。

你和你的团队是如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重要的成果的?
程京代表:如果没有平时的积累,没有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支持,几天之内就做完这个事情是不可能的。

我们国家生物芯片工程研究中心在北京,它是2000年成立的,成立的第三年,我们就碰到了SARS,那个时候我们第一套设备刚刚出来,第一次研发SARS病毒检测芯片花了整整两周,它只能检测一个病毒,就是SARS病毒,检测1个样品需要6个小时。

经过十多年,我们不断积累,技术发展壮大,开发了新一代芯片,做了呼吸道常见细菌的检测,在2016年就已经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正式用于临床。

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在用了我们的芯片之后,都给我反馈,说你们芯片又快又准,钟南山院士当时就说,希望我们进一步研发出能检测呼吸道常见病毒的芯片,并开出了清单。

然后我们就组织攻关一次能对19种呼吸道常见病毒进行检测的芯片。

经过两三年努力,我们这张芯片包括它配套的仪器设备已经开发完备,在准备申报的时候,疫情暴发。

所以我们又跟他们两位院士商量,把我们19种病毒里面一个非常罕见的病毒拿下来,替换成了新冠病毒。

这样的话,包括新冠病毒在内的19种病毒鉴别诊断芯片,在一个星期之内就问世了。

由于时间紧张,无法把19种病毒的临床实验全部做完,所以后来就只申报了6种最常见的病毒。

原来SARS时是两周开发出来,这次是一周不到的时间就开发出来,检测时间由原来的6个小时,变成1个半小时。

我觉得我们的积累和发展,跟整个国家的积累和发展,是比较同步的。

秋实。

com记者:芯片成本比较高吗?能否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测?
景程:这是每个人都非常关心的问题。

听到芯片这个词,大家想到的都是高科技。

当你想到高科技时,你会认为它很贵。

事实上,并非如此。

通过20年的努力,我们在技术、指标、性能和成本控制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平衡。

全国价格定价不会因为你是芯片就让你贵。

就是根据索引来检测病毒。

其他技术如何充电?你收费一样。

所以普通人完全可以消费得起,消费得起。

我们有些芯片就更不用说了,比如说针对健康中国建设,现在富裕之后最怕的就是“三高人群”: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我们开发出来的全自动生化检测芯片,一次检测才50块钱。

50块钱,现在随随便便吃顿饭可能都不止这个钱,所以可以让老百姓改变健康管理的方式。

以前我们可能一年才做一次体检,查出来,比如说血糖不对了,血脂过高了等等,可能再想检测的时候,要等一年。

现在有了这样的最新科技手段,检测是一键操作的,而且价格又很容易承受,这样就不用等一年一次了,可以随时随地给自己做检测。

身体稍微有点异常,检测出来了,就调回去。

所以我们经常说的是,小病不治必成大病,而现在,小病一出来我们就治了,“治未病”,身体稍微有些亚健康我们就调理了。

秋实。

com记者:您研究的重大疫情智能监控“天网”受到了广泛关注。

请介绍一下天网系统是如何实现主动防疫的?
景程代表:在过去的一二十年里,我们经历了大大小小的疫情,但基本上我们没有在中间分开传递信息。

如果我们布局技术的天网系统,机器会忠实地按照预先设定的,以最快的速度,报告给需要报告的人。

鉴于此,我们做的生物传感器采集病人检测的信息,比如新冠病毒、SARS病毒或者是禽流感病毒等等,这样的检测信息可直接通过5G联网上报。

疫情首先出现在哪个城市?它来
的速度有多快?病情到底有多重?专家可以马上去了解,迅速给中央高层提出相关的决策参考意见,整个应变速度就会非常专业和迅捷。

如果这样一张网对全国进行了覆盖,你可以想象一下,不管是乡镇、县级,还是市级、省级医院,数据会瞬间直接按照设定路径上报,这样我们就可以实现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直报。

(梁佩韵何雯雯徐辉冠)
[ 责编:丛芳瑶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