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6.敬业与乐业 (共21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言行相顾
•B、征(zhèng)引 禅(chán)师 佝 (gǒu)偻(lóu) 断章取义
•C、骈(pián)进 亵(xiè)渎(dú) 佛
(fó)门
不二法门
•D、承蜩(tiáo) 旁鹜(wù) 层累(lěi) 强聒(guō)不舍
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强聒(ɡuō)
(pāo)﹒ B.折本﹒(shé)
例: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
1. 居里夫妇在成吨的工业废渣中提炼“镭”,几年如一日,非常艰辛与枯燥,但他们从没有认为这项 工作是无聊的,因为找到“镭”,是他们最大的乐趣。
2. 陈景润几十年如一日在枯燥的数学世界里驰骋,稿纸装了几麻袋,终于摘取了“皇冠上的明珠”。 3. ……
课文小结
这篇演讲词针对听讲者(学生)的实际情况,提 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引名言,举事例, 深入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
• 2、交流:“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依照作者的这一标 准来衡量,你能从现实社会中也发现一两位这样“天地间第一等人”吗?请列举一个这样的人物并简述 其事迹。
参考答案1:
两种说法适用的语境有所不同,反映的人生观也有区别。 • 梁启超教导人们要安于本职、不可好高骛远,体现了干一行爱一行的中国人生哲学。 • 拿破仑鼓励士兵要争当元帅,则是鼓励人们要有远大的报负,不能满足于现状的人生观。
• B、“群居终日,言不及交,好行小慧,难矣哉!”——《论语》
•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 D、“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论语》
• 4、根据句意说出相应的词语:
• A: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

• B: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

• C: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
的初步学习。 4、演讲和口语特色的体会。
自主学习
• 1、从题目来看,文章谈论的是一个关于什么的问题? • 2、速读课文思考:针对这个问题,作者提出了怎样的观点?文中哪句话明确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请
在文章中勾画出来。
3、作者围绕中心论点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作者论证这些问题时的思路是怎样的?(列出文章的结构 图。)
《敬业与乐业》是梁 启超先生于70多年 前在上海中华职业学 校为学生所作的演讲, 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 启蒙教育,有很强的 针对性。
旁骛 ( wù) 佝偻 承蜩 (tiáo ) 亵渎 骈进 ( pián ) 强聒
(gōu lóu ) ( xiè)
(qiǎng guō)
1、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 2、经典语句、格言的积累。 3、“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 方法
学法点津:细读课文,画出每段文字中的中心句或关键句(指能够概括文段内容或承上启下的句子),根 据这些句子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
• 《礼记》:敬业乐群
• 《老子》:安其居,乐其 业
中心论点
敬业乐业 人生法门
•分论点一:论述“要敬业” 什么是“敬”
为什么“敬”
怎样做到“敬”
• 分 论 点 二 : 论 述 “ 要 乐 业 ”驳斥做工“苦”,指出“做”不可

举例论证
只有从劳苦中 找出快乐来
厌恶本业的人
是 人


运用设问“凡职业 都是有趣味 的……为什么 呢?”
转入论述为什么要 “乐业”。
⑴变化渐进之 ⑵成“就乐之”
“乐” ⑶竞争之“乐”

道理 论证
高 的 境
⑷省却烦恼之“乐”
课外延伸
• 1、讨论:课文说“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又说:“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 一张好桌子,和他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然而,有人却引用拿破仑的话说: “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对这两种人生观,你如何看待?倾向于哪一种?从事例和道理两方 面为你的看法搜求充足的证据谈一谈。
)
• D:语言和行为相照应


• E: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 F:道理极容易明白


•5.本文采用“
”的结构
形式:开头
全文,演讲一开
始,梁启超就开宗明义地提出了
“敬业乐业”的主旨。接下来分
别谈论了“
”“

的重要性。最后用“
”和

”总结全文,整篇文章
“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 所以凡职业没 有不是可敬的。”
(摆事实,讲道理)
“惟一的秘诀就是 忠实”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
“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1)理清作者论证“乐业重要性”的结
构。
列举反面现象进行批驳
“苦乐全在主观的心,
不在客观的事”
“ 界乐

无业游民
劳苦总是免不掉,


(chě)﹒
C.戊戌(xū)
骈进(pián) 承蜩(tiáo)



儒﹒家(rǔ)

﹒﹒旁骛(wù﹒)﹒



调和(tiáo) 赦免(shè)
解剖 扯直 咽喉
(yàn)
D.灾难(nàn) 耿直(ɡěnɡ) 德行(xínɡ) 层累

(lěi)
• 3、下列引文和出处有误的一项是 (

• A、“安其居,乐其业。”——《老子》
梁 启 超
析题
敬业——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 (“发愤忘食”)
乐业——把学习工作当作一件乐事 (“乐以忘忧”)
梁启超(1873~1929) 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 学者。“戊戌变法”领袖之 一。字卓如,号任公,别号 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
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 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 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 148卷,1000余万字。
作者先后谈论了 “敬业”、“乐业”两个问题。
作者认为,“人 类合理的生活” 应该是这样的:
首先,对于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忠实 地把它做好。
其次,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达到 “乐以忘忧”的境界。
自我检测
•1、下列注音、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

•A、乐(lè)业 百行(háng)业为先
羡慕(mù)
“做“必产生乐趣,陈述四项原因
一、提出论点(第1段):“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



敬业:主一无适便是敬(第3~4 段)
业 与 二、从两个方面分析论证


(第2~6段)

乐业:生活的最高境界(第5--6段)
总 三、结尾总结全篇(第7段):责任心、趣味应是人类合理生活
自主探究
• 1、认真研读课文3——4段,在书上边读边旁批: • ①概括出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所列举的论据 • ②这些论据可以分为几类? • ③论据和论点之间是什么关系? • ④作者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这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学法点津:回头看看前面的文体知识,对照
这些知识反复阅读课文,加以概括。) •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5----6段。 • 3、你能为本文的敬业或乐业的观点,列举一个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加以补充论证吗?
(1)文章的第3、4段是怎样论述“敬业”的重要性的?
敬业
什么是“敬”
为什么“敬”
怎样做到“敬”
“主一无适便是 敬”
专心致志,
心无旁骛便是敬
(引用朱子的话,解释 “敬”的含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