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总需求总供给模型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石油产量减少,价格上升,从而生产其 他相关产品的成本增加,这会影响短期总供 给
• (3)短期总供给曲线从SAS1向上移动至 SAS2(4)当AD和LAS不变时,SAS的向 上移动引起GDP减少(从Y1减少到Y2), 物价水平上升(从P1上升到P2P )。LAS SAS2
AD
P2
SAS1
P1
——表示社AS=会f(P总) 供给量与价格总水平之
第14页/共34页
(一)古典总供给曲线 (长期总供给曲线):

假定价格和 P
AS
工资都是有伸缩
性的,经济中的
产量始终等于潜
在产量。(与物
价无关)
0
Yf
Y
充分就业的总收入水平
第15页/共34页
(二)、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超短P 期总供给曲线)

大萧条时期,由于存在大量
第9页/共34页
财政政策
r
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 r1 r0
0 P
E1
E0
Y0
Y1
LM
IS1
IS0
Y
P0
0
第10页/共34页
E0
E1
AD0
AD1
Y0
Y1
Y
货币供给量变动 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 r
r0 r1
0 P
E0
E1
Y0
Y1
LM0 LM1 IS
Y
P0
第11页/共304页
E0
E1
AD0
AD1
Y0
Y1
• ——由于物价水平变动对净出口的影响, 从而对总需求带来的影响。 • 本国P 外国相对P 以国内物品 替本代国P国外物r 品本nx国资本本流国出AD抛;出本币, 换外币本币贬值刺激了净出口 本国AD ;
第8页/共34页
三、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 除物价水平外,一切影响社会总需求 量的因素发生变动都会引起总需求曲线位 置的移动。 • 导致总需求曲线位置移动的具体因素 很多,其中政府支出和货币供给量的变动 是主要考虑的因素,或者说,我们主要考 虑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总需求曲线位置
的反映是供给量与之同方向的变动。
第20页/共34页
总供给曲线的三种情况
• ① 资源凯远恩未斯充总分供利给用曲。线。P
AS
价格水平不变,总供
给可以增加。
• ②常规总供给曲线,

现被认为是短期总供
给曲线的一般情况。
资源尚未于充分利用。 总供给与价格水平同

方向变动。

• ③古典总供给曲线,
现被认为是长期总供
i y 利率↑→ ↓→ ↓
结论: 物价变动对r的影响是同向的,对总需求是反向的
第6页/共34页
2.实际余额效应(财产效应) [Real Balance Effect]
• ——由于物价水平变动对消费的影响 P原来积累的财富,实际财产 C AD ;
结论:物价和消费成反向

第7页/共34页
3.外贸效应(蒙代尔-弗莱明效应)
在现代劳动供求双方通常采取的是签定合约的方式, 因而工资与一般商品的价格不同,难以随供求关系的 变动而随时变动,即工资具有粘性。
P W/P 实际生产成本下降 P 企业出售的产品和劳务收入
实际利润
产量 AS
结论:粘性工资理论下,物价与总供给同方向
第18页/共34页
(二)粘性价格理论
• 它是指价格的变动慢于物品市场供求和物价水平的变动
第33页/共34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34页/共34页
0
1
Y
短期总供给变动的影响
LAS
P
资源尚未
AD0
SAS2 SAS0
充分利用时,
E2
总供给变动使 P2
SAS1 E0
国民收入同方 P0 向变动,价格
E1
水平反方向变 P1
动。
0
Y2 Y0 Y1 Yf Y
第28页/共34页
长期总供给变动的影响
长期总供 给的变动使潜 在的国民收入 水平或充分就 业的国民收入 水平发生变动。
P AD0
P2
P0 P1
LAS2 LAS0 LAS1
E2 E0 E1
0
Yf2 Yf0 Yf1 Y
第29页/共34页
石油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如果中东政治动荡 引起石油产量减少,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说明它会给世界经济带来什么影响。
第30页/共34页
• (1)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是要说明均衡的国 内生产总值与物价水平的决定的。总需求曲 线与短期总供给曲线相交时就决定了均衡的 国内生产总值和均衡的物价水平。这时总需 求与总供给相等,实现了宏观经济的均衡
失业者,如果厂商对劳动的需求增
加,在价格不变且货币工资和实际
工资均不变的前提下,劳动投入量
可不断增加,厂商利润增加,产量
增加。
P0
AS
0
Yf
Y
第16页/共34页
(三)、常规总供给曲线 (短期供给曲线):
P
AS
短期内,供给量与物价 同方向变动
0
第17页/共34页
Yf
Y
(一)粘性的工资理论[Sticky Wage Theory]
Y
想一想,除了宏观经济政策以外,是否还有因素会使总需求曲线移动,移动的 规律是什么?
第12页/共34页
结论: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会AD去向向右平行移动 非宏观政策,如果使在同一物价水平下,AD变大,AD向右
第13页/共34页
第二节 总供给曲线
一、总供给函数的含义
• 总供给AS[Aggregate Supply] • ——某一时期一个经济社会中,在各种物 价水平下,各企业所愿意并且能够生产的 商品与劳务的价值的总和。 • 总供给函数[Aggregate Supply Curve]
引起国民收入的变动。资源 已充分利用,均衡的国民收
P
入达到了潜在的国民收入水
AD0
平。
P1 AD2
E1
P0
E0
P2
E2
0 第26页/共34页
YF
Y
总需求变动的影响【3】
常规总供给曲线
• 总需求变动引 P
AD1
AS
起国民收入和
AD0
价格水平同方 P1 AD2
E1 E0
向变动。
P0
E2
P2
0 Y Y Y 第27页/共34页 2
• 0.5y + 240r = 3500
第3页/共34页

2.图形推导 r
r1 r2
0 P
P1 P2
第4页/共304页
E1
E2
Y1
Y2
LM1(P1) LM2(P2) IS
Y
D1 D2
Y1
Y2
AD Y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P
AD
0
第5页/共34页
y
(二)理论上推导
1.利率效应(凯恩斯效应)
物价变动对投资的影响 • P↑→M/P↓(实际货币供给)→超额L→抛出债券换取货币→债券价格↓→
菜单成本 指餐馆在更改饭菜的价格时,印刷新菜单所需的费用。 菜单成本理论说明了,与餐馆一样,所有企业在改变 自己的价格时都要付出费用,都有类似于菜单成本的成 本。
第19页/共34页
(三)错觉理论
• 人们只关心自己生产的产品的价格和收入水平。 物价水平变动引起对相对价格的错觉,而且,这些错觉引起供给者对物价变动
二、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一)从IS-LM模型导出总需求曲线
1.代数求法 在IS-LM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价格与总收入之间 的关系。
P不再是常量,而是变量
具体求法:(两部门) 已知IS方程:s(y)=i(r)
LM方程:M/P=L1(y)+L2(r)
方法:令r=r,
并将整理后的结果化为总需求曲线的标准形式
Y
总需求变动的影响【1】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 总需求 变动不会引 起价格水平 的变动,只 会引起国民 收入的同方
P
AS
AD2 AD0AD1
E2 E0 E1 P0
0 Y Y Y Y Y 第25页/共34页 2
0
1
F
总需求变动的影响【2】
古典总供给曲线

总需求变动只会引起价
格水平同方向变动,而不会
AD1 AS
y=f( P )
第1页/共34页
例:
已知:s=-1000+0.5y i=2500-240r M=1000 L= 0.5y -260r
第2页/共34页
答案:
i=s 3500
IS: 0.5y + 240r =

M/P=1000/P
• M=L LM: 0.5y -260r =
1000/P
y= 3640 + 960/P
第31页/共34页
0
Y2 Y1 GDP
思考题:
• 请举出若干中国经济生活中实例说明AD和AS冲击,如何导致宏观经济的短 期波动?
第32页/共34页
总结
• 1.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 • 2.总供给曲线各种类型的含义及其特征。 • 3.总需求曲线移动的经济学意义。 • 4.总供给曲线移动的经济学意义。 • 5.总需求变动对国民收入和物价水平的影 响。 • 6.总供给变动对国民收入和物价水平的影
第22页/共34页
第三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应用 一、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P AD
AS
E P0
0
Y 第23页/共340页
Y
宏观经济均衡的三种情况:
P
• ①充分就业均衡
AD2 AD0
• ②失业均衡
• ③高于充分就业 均衡
P2 AD1 P0
P1
LAS SAS
0
Y第E<24Y页/共f 3Y4页E=Yf YE>Yf
给曲线。资源已经充
分利用。无论价格水
平如何变动,总供给 0第21页/共34页
Yf
Y
总供给曲线的移动•Βιβλιοθήκη 除物价水平外,一切影响实际国民
收入总供给量的因素发生变动都会引起总
供给曲线位置的移动。

这些因素主要有:
• ①劳动力数量的变化;
• ②资本存量的变化;
• ③技术条件的变化;
• ④气候条件的变化;
• ⑤工资、原材料等投入品价格的变化 (短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