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和宫拜拜的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雍和宫拜拜的注意事项
第一篇:雍和宫拜拜的注意事项
一、进门礼数
寺庙建筑都有许多道门,从哪一道门进入都有讲究的。

据说只有开了光的寺庙才有资格修十三道门。

正中间的三道门,才是供人出入的。

普通游客,进门只能走右边的那道门,中间那道门叫空门,只有出家人才可以出入的。

进门时,男客先迈左脚,女客先迈右脚,而且这步子,需迈得越大越好。

同时进庙内殿宇时应遵循左门进右门出的原则。

注意:一定不能踩踏在门槛(据说门槛代表佛祖的肩膀,当然不能踩踏)之上。

而登临第1和第6个台阶的行礼意味着一心一意和六六大顺的含义。

二、烧香拜佛
礼佛前,先要净(洗)手。

香不能叫“买”而应该叫“请”。

普通人敬香要用左手持(据说右手不净,普通人杀生大多用右手),三炷为自己祈福,六炷为两辈人祈福,九炷为三代人祈福。

而十三是一个极致,十三炷香就是功德圆满的高香。

先烧香再叩头。

烧香的话,应该是左手拿香,右手拿烛。

烧香时,先用自己的火点燃香,要越旺越好,人们就常说香火旺盛嘛。

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握住香,高举过头顶作揖。

作揖后,把香插在香灰里,就可进门叩头了。

叩头的话,要认准佛祖菩萨或罗汉。

比如,你不能向地藏菩萨一阵猛叩头。

上香以3支为宜,此表示“戒、定、慧”三无漏学;也表示供养佛、法、僧常住三宝。

这是最圆满且文明的烧香供养。

上香不在多少,贵在心诚,所谓“烧三支文明香,敬—片真诚心”。

香入香炉时应呈水平角度,曰平平安安。

跪拜的姿势是这样的,双膝跪在蒲团上,双手合什,注意,这个双掌合什要注意手心处呈空心状,高举过头顶,向下至嘴边停顿,可许愿,再向下至心口,默念,再摊开双掌,掌心向上,上身拜倒。

祈福还有一个仪式叫“开光”,当然是由得道高僧来主持最好。

平时开光的东西置于家中,须得初一十五净手焚香,否则为不敬。


如果是很特殊的开普光,则不同,开光的物件可随身携带。

供开光的物件只能是象牙、金或玉制品。

把开光的物品和写上被祈福人的姓名和生庚八字(记不住生庚八字亦可不写)的纸用红纸或红锦囊包好,递上随喜一份(最好是以三六九数字相关),请大师帮忙开光。

言语需恭敬,否则冒犯了大师,不给你开光。

开光的过程是把所有的开光物件放于一托盘,置于佛前,大师念经数篇,即算是佛光普照。

你的物件因些而赋于灵气与法力,可以带在身边保佑你了。

专业拈(上)香的方法
1.用自己的火将香点燃;
2.用两手的中指和食指夹着香杆,大姆指顶着香的尾部;
3.安置胸前,香头平对菩萨圣像;
4.再举香齐眉;
5.之后,放下如第3动作;
6.开始用左手
分插。

插香的第一种方法:第一支香插中央,插时默念:“供养十方三世三宝。

”第二支香插右边,插时默念“供养历生父母师长。

”(注:本篇拈香之法全为在家居士所写,故与出家众所观想默念者不同。

但出家众如是个人敬香礼佛,则可同用此法。

)第三支香插左边,插时默念:“供养十方法界一切众生和我某某的冤债障类。

” 插香的第二种方法是先右,念:“誓断一切恶。

”次左,念:“誓修一切善。

”后中,念:“誓度一切众生。


插香的第三种方法是最简单的,和第一法一样,但念得比较简单,第一支香插中间,念:“供养佛,觉而不迷;”第二支香插右边,念:“供养法,正而不邪;”第三支香插左边,念:“供养僧,净而不染。

”总括而简单。

上完香后,应对佛像,肃立合掌,恭敬礼佛(合掌,心中默念:“愿此香华云,直达三宝所(或念:“直达诸佛所”)恳求大慈悲,施与众生乐。

”)。

如果是上环香,就要以点燃之处向佛,两手像持长香的方式一样,举香时,只要口中默念:“供养十方三世三宝。

”愿此香华云,直达
三宝所,恳求大慈悲,施与众生乐。

”即可。

要是上檀香(即檀木劈成之小枝)时,就要用双手大指和食指拿着香的两头,中指、无名指、小指都张开伸直,高举齐眉,前后放进香炉;第一根檀香用左手拈起,右手接过送入;第二支则利用右手拈起,左手送入;第三支又和第一支一样。

观想默念的方法都要和上长香时一样。

烧香就是供养,烧檀香最好!
礼拜的方法
礼拜,就是对佛菩萨像虔诚的恭敬作礼之举动,其法是:
1.肃立合掌,腕与心口平,两足跟离开约二寸,脚尖相距约八寸,成八字形。

站好后,立刻收束杂乱的心意,瞑目观想:我以往无量劫中的父亲在我右边,我以往无量劫中的母亲在我左边,儿女眷属在后,一切冤仇障类在前,此无量劫数的父母冤亲眷属,均在我的四周,团团围绕着我,随我一齐礼佛,愿你们以善缘,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注:此种观想礼佛的方法,是密宗的无上法门,若常如此观想礼佛,不仅能超度你所观想的,而且能为自己灭障消灾。

即念经,持咒或持佛菩萨圣号时也是一样,不可忽视。

)观想后,弯臂,右臂斜伸,右掌向上,按于拜垫中央,左掌仍举不动,两膝随即跪下(此为第一拜)。

2.跪下后,左掌随着伸下,按在拜垫的左前方(此为第二拜)。

3.右掌由拜垫中央移到右前方,两掌相距约六寸许(此为半拜合共叫“两拜半”)。

4.以头垂叩于两掌中间拜垫上。

5.两掌随即翻转,手心向上。

意思是以两手托承佛足,以求福慧。

这叫
头面接足礼。

(另一说法是:古时候的小孩子或低阶之人,向大人,上级或长者求索物品或钱财时,就是这样摊开手掌承接所要求的财物。

也就是承接佛菩萨所赐的福慧之意)。

6.两手握拳翻转,头离拜垫,右手移回拜垫中心。

7.左握举回胸前,右掌将身撑起,与左掌合,同时两膝起立。

合掌依然。

8.三拜礼毕,合掌弯腰,垂至膝前,以左手四指包右手四指,两大指相并,两食指相合竖直(此为定印),伸直腰,举至齐眉,再放
掌。

这叫问讯。

以上为一般之礼拜法。

此外,密宗尚有“佛部、莲花部及金刚部”等之合掌与礼拜方法。

行者皈依后,自有上师亲传,此处不赘。

礼拜呼吸法
礼佛的呼吸法:拜下时,舌尖卷抵舌根,同时吸气,(如果要念佛号或持咒,可在拜下呼气时念);起立时,舌尖翘顶上腭,同时吸气。

这是一种揉和吐故纳新、使全身气脉发生神秘的循环作用,以保健却病延年益寿的方法。

吸气时最好能观想空中日月星辰等通化成了白光,由你的顶门进入体内,(如果是面对佛菩萨像时,则观想佛菩萨像放光照你);呼气时则观想我之病苦孽障都已化成了黑气随气而出(时间久了,你将会看到自己所呼出的黑气。

那时保证你已是一个三业清净的人了)。

喜欢礼佛的同道们,不访试试,这种又礼了佛,又练了却病延年气功,而又因此而清净了三业的方法习之不断,必可获益无穷,悠然而拜,悠然而起,不疾不徐毫无劳累的感觉。

合掌的方法
佛教弟子们恭敬虔诚的第一个表现,就是肃立(两脚与肩同宽平立)合掌。

合掌的式样有很多种,一般都是以两手的掌指伸直,掌背微躬,掌心略弯,举至心口处轻合,不可过紧,宜如塔形。

依“菩提道次第修习加行六法妙道入门经”说:“两掌合紧不留余隙,是为外道合掌,第一会沦为外道,(因心为形役,难入真空妙有之境故);第二会感生在无佛的地方,不闻三宝之名。

”“兜率天赞叹经三修道根本常演中道修法妙语明灯经注”中说:“外道合掌,紧闭掌心,将来必堕生于无佛之地;以如是合掌,不得真空之理,执着成性故也。


烧香注意事项: 在寺庙内有很多菩萨,如果你愿意,可以一尊一尊的拜过去,如果时间不允许,只需在大雄宝殿前烧。

步骤如下: 自己请自己的香,不能由别人付香火钱.。

最好用自己的火点燃香(三支即可,不需要大把大把的烧),面朝大殿的大门(现在为了防止火灾,一般不可以在大殿里烧香了),双手轻握三支青香(男的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女士反之),突然向上方一提,燃烧的火随即会熄灭,千万不能用嘴去吹灭。

上香时先上香后礼拜
,三根香就够了,敬在一个炉中即可,“万佛一炉”然后经过每一座佛堂时,合掌拜三下就可,佛教根本就没有诸多讲究,最主要你有没有清净自心。

把香举至额头一般高,闭眼许愿,然后三拜。

(举香的高度不得底于下身)
右转,面朝东方(一般大殿的门是朝南的),按第3步方式许愿,三拜;然后朝南,朝北。

拜完后即可将香插到香炉内,注意:应该用左手燃香,因为右手杀生,左手相对来说要平和,不可往香炉内一丢了之。

女人大姨妈来的时候不要去上香。

进庙烧香,意思是点燃自己的心香,点灯是点亮自己的心灯,这时就可以得到佛菩萨的加持,使自己得到智慧等等。

所以香可以烧一枝,可以烧两枝,最多烧三枝。

不必多烧。

进庙烧香,可以自己带,也可以从外头买,不过一般大殿上都备有香,所以你可直接用,如果经济条件允许,你可以往功德箱中放点功德钱,如果困难,放心菩萨不会怪罪你的,你拜了佛也一样有功德。

不过见过很多信佛的人请上一串念珠挂在脖子上,师父说这样做一般人是承受不起的。

所以希望朋友们以后如果请了念珠,请把他带在手上。

焚三支清香,一支敬佛,一支敬法,一支敬僧;
庙里的垫子中间是给出家人拜佛用的,在家人男人跪拜用左边的,女人用右边的;
进入殿门里,帽及手杖须自提携或寄放他室为佳,万不可向佛案及佛桌上安放。

尽量不要走中间,沿阶梯边沿而上,男左女右,进门时尽量不要走正门,因为方丈门朝晚课时都是从正门进的,而沙弥等从偏门进,所以为了和寺院一致,大家都尽量应该从偏门进,男左女右,进去时尽量跨右脚,出门时也从偏门出就是,不要踩在门槛上(一般寺院门槛做得很高)。

进庙门的时候,千万不要踩门槛.(据说门槛是佛的肩膀,踩了就是不敬)
先,心要虔诚,要茹素,手要干净,不要在庙堂里大声喧哗以及说无关的“唠叨话”,不要用手指点佛像,不可大声喧哗和讲不敬的话语。

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不可以随口胡乱许愿,因为许愿一定要还愿的,如果没把握做到,就千万别许愿。

别求发财,佛不是保佑你
发财的。

可以求平安,求健康顺遂。

不要随口许诺给佛什么供养,然后又抛到脑后。

佛又不争你的一柱香,这个说法是要让我们不要随意承诺,所谓做人应该有言必践吧。

佛所恼的应该是这些虚妄之言吧。

在庙里按顺时针方向行走拜佛,不要跨过蒲团,因为会给人一种不庄严的感觉,凡有人礼拜时,不可在他的前头走过。

去道观许愿是要还愿的。

一年愿望实现后回来,方法进去问人就可以了。

如果没许愿光是拜,就不用。


院一般是不用还愿的,但是你最好许个做多少善事的愿。

就发愿来促使你本身的许愿。

不要不经寺院同意采摘寺院管理范围的花果,私自拿供品等物,这也是不对的行为,叫“偷盗四方常住”也要获果报的。

不要在寺院吃荤食。

寺院通常有经书赠送的,不要忘了请几本,世间之物还有什么比经书更珍贵的。

请来的经书护身符不可随意放置,应该取干净的书柜放好。

同房时房间切不可有佛经护身符等法物,因为护身符等是护法护身的,沾上邪气将会起不到作用,这才是切记的。

如果是因为被邪魅债主缠身,拜完时做回向时念将拜佛功德回向给冤亲债主,他们也会高兴的。

法器:寺中钟鼓不可擅敲,袈裟、海青等物不可乱动。

听经:随众礼拜入座,如已后到,法师已经升座,须向佛顶礼毕,向后倒退一步,再向法师顶礼。

入座以后,不向熟人招呼,不得起坐不定,咳嗽谈话。

如不能听完,但向法师行一合十,肃静退出,不得招手他人使退。

对寺庙的僧人、道人应尊称为“师”或“法师”,对主持僧人称其为“长老”、“方丈”、“禅师”。

喇嘛庙中的僧人称其“喇嘛”,即“上师”意,忌直称为“和尚”、“出家人”,甚至其它污辱性称呼。

与僧人见面常见的行礼方式为双手合十,微微低头,或单手竖掌于胸前、头略低,忌用握手、拥抱、摸僧人头部等不当之礼节。

与僧人道人交谈,不应提及杀戮之辞、婚配之事,以及提起食用腥荤之言,以免引起僧人反感。

游历寺庙时不可大声喧哗、指点议论、妄加嘲讽或随便乱走、乱动寺庙之物,尤禁乱摸乱刻神像,如遇佛事活动应静立默视或悄然离开。

同时,也要照看自己的孩子,以免因孩子无知而做出不礼貌的事。

第二篇:雍和宫导游词
雍和宫座落在北京北二环路傍,西临孔庙与国子监,占地面积约6.6 万平方米,它是北京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座藏传格鲁派皇家寺院,雍和宫曾是乾隆皇帝的出生地,他不仅具有皇家寺院的气派,现在更以深厚的藏传佛教文化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所以现在我们可能会看到很多金发碧眼的老外慕名前来参观,并且也有许多明星也前来礼拜。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片雍和宫地区在明代叫太保街,这里曾是明朝太监们的官房。

到了清代康熙皇帝把此地分封给了他的皇四子胤祯,因为胤祯是和硕雍亲王,所以此地也称为雍王府。

在胤祯继位后,雍王府变成了潜龙邸,雍正下旨将雍王府括建为行宫,并赐名为雍和宫。

在行宫时期,这个雍和宫是个粘杆处,说白了是一个特务机关。

这里面的粘杆侍卫个个身怀绝技,武艺高超,专为雍正捉拿异已,捕杀政敌。

虽说雍正杀人不少,但他在历史上也称得上是一位明君。

他在位时,祛除了满族贵族的许多特权,但也开了太多杀戒,甚至杀掉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弘时),所以在后世平添一些骂名是在所难免。

也正因为雍正生前杀业太重,所以他的儿子乾隆皇帝继位后,在咨询了西藏章嘉**之后,遂将雍和宫改为黄教(格鲁派)的寺院,愿借舍宅为寺的功德超度乃父的在天之灵。

说到这里要提一下这位著名的章嘉**,章嘉**一生频具传奇色彩,并且他在康乾盛世中起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在我国蒙藏地区曾有四大**,他们分别是**、**分管前藏、后藏;章嘉**分管青海;还有一位大**分管蒙古。

这些**都以灵童转世制而世代相传,这位章嘉**的前世二世章嘉曾是雍正皇帝的老师,而在老章嘉圆寂后,他的转世灵童三世章嘉在青海郭隆寺被指认,但这位三世章嘉小**在七岁时,因为他所
主持的寺院参加了反对清王朝的叛乱而遭到清军围剿,年幼的小**被几名近侍僧人保护着躲到了附近的山洞里,雍正皇帝得知后命人将小**找到并护送到京。

清军接旨后四处贴出布告,限时交出小**,否则将村庄寺院荡平。

闻此讯,躲到山洞里的僧人哭作一团,认为不论下山、不下山都只有一死,在此情况下,小**不愿连累别人,挺身而出,毅然走下山来。

并且见到清军毫无惧色对答如流,这引起了清军大将的惊异,同时也非常喜欢这个小**。

他们将小**护送到京后,雍正皇帝召见他时,见到这位小**彬彬有礼,十分天真可爱,不由得将小**抱在了怀里。

雍正皇帝给小**很多特殊的赏赐,最主要的是命小**与他的第四子弘历(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一同学习。

因为章嘉**与乾隆皇帝自幼同窗,自小就建立起了纯真、深厚的友谊,所以在他们成年后,各自登上了政、教高位后,便终生合作,配合默契。

章嘉**一生参与解决了当时的许多民族、宗教问题,往往是受命于危难之时,所以在他的身份和努力下,当时清朝出现了空前民族大团结的局面,这也为今日民族大团结的格局立下了汗马功劳。

五彩牌楼,南面寰海尊亲,指的是海内共同尊奉新庙(历史沿革不用我讲了吧).北南群生仁寿,是指乾隆皇帝祝愿众生仁厚而且长寿的意思.再说东坊,慈隆宝叶,四衢净辟,他的意思是佛教是大慈大悲的,佛经是弘扬佛法,普渡众生的宝典,人只有苦心修行,才能多多受益.后一句是说佛法是四通八达的,屏除邪恶,创立无污染的清净世界.这也是咱们现在为什么那么多居士学习佛法的原因了.再说西坊,十地圆通,福衍金沙,他前一句话的意思是从寰海尊亲引来的,意思是说崇奉新庙,修习佛法,在任何地方办事都能畅通自如.下一句是说幸福美满的生活如金沙江一样绵长不断.(也有说法是恒河的)一直往后走,就到了钟鼓楼了.在中国大地上任何一座寺院都要有钟鼓楼,这也是咱们常说的晨钟暮鼓了.首先咱们先看鼓楼,在清代的时候,第日清晨僧人上殿颂经,都要鸣钟.每逢重大法会或者是皇帝来此庙朝佛,还有西藏的大**们来此讲经的时候还要钟鼓齐鸣.在今天,每逢初一,十五,三十或佛教的节庆日都要敲钟的,为的是为国民祈福,敲钟的时候喇嘛们还在在钟楼这里按顺时针的方向默默的右绕,而且每次敲钟都要108下,关于108这个数字,咱们的古人认为他是最吉祥的
一个数字了.他是一岁的意思,一年有12月,24节气,72候,加在一起正好是108,所以说他是岁的意思.而且中国人认为经常的听听佛教钟声是可以烦恼清,智慧长,普提生的.在钟楼的对面就是鼓楼了,鼓在雍和宫里能够见到很多,他是佛教中的重要法器.在钟楼前我们现在看到眼前一个大铜窝,想问问咱们大家了,告诉我这是干什么用的?(有关这个我就不多说了,这是干什么用的大家都知道的,一般不会说错的)(雍和门前的狮子我也不说了).藏传佛教中以右为上,尽可能在走的时候先走右脚,进了雍和门以后先看见的是大肚弥勒佛.有关他的传闻,我想我不用过多的介绍了,咱们大家都是来自浙江的客人,您对他的了解肯定比我要深多了.大肚弥勒佛又叫布袋和尚,是中国历史五代后梁浙江奉化岳林寺的僧人.他名叫契此,号长汀子,因为喜欢手拿布袋行乞化斋,所以又叫布袋和尚.一般寺庙都是把他放在第一个大殿内供奉,主要是因为此僧天生一副嬉笑欢乐的面孔,有大吉大利的寓意.再加上布袋和尚是弥靳的转世,必竟没有达到佛那种最商境界,所以他只是以佛门使者的身份,坐在殿前替佛祖接受人间的供奉以及广大信徒的施舍.他的大肚形象,是宣扬佛教以宽容为本,忍让为先的宗旨,就是咱们所说的大肚能容,容天下能容之事的这种传统美德.增加人的涵养性.再今天的这个社会里,人与人之间最缺少的就是这种涵养性了(讲到这儿,重点看一下你团中经常给你捣乱的那个客人,注视他几秋钟再往下讲,效果很好的,试一试).咱们再往弥靳佛的两边来看,就是四大天王了,所以这个大殿也叫天王殿.四大天王全部居住在须弥山半山腰的地方,东方天王,他叫持国天王,佛教中他名字为提多赖吒.他的功德是守护疆土.南方天王,他叫增长天王,名字是毗留勒叉,他的功德是增长善根.西方天王,他叫广目天王,名字是毗留博叉,他的功德是体察民意民情.北方天王,他叫多闻天王,名字是毗沙门,他的功德是护财施德.他们每人的扮相都是忿努相,而且每人手中都有一把法器,琵琶,宝剑,青蛇与宝伞.这四种法器代表的是风调雨顺的意思.宝剑职风,因为剑有剑锋,琵琶职调,因为琵琶调弦,宝伞职雨,因为下雨要撑雨伞,青蛇职顺,因为蛇是可以顺捋的.而且这四种法器也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四种基本原素,佛教称为四大,就是地,水,火,风,琵琶属木,由地而生,所以他主地.青蛇在民间咱们管他叫小龙,能兴云布雨属水,所以他主水,宝剑是金属,是由火冶炼而
成,所以他主火.雨伞可以开合,这样可能产生风,所以伞主风.四大天王脚下共踏八名鬼怪,一般来说,这八个鬼怪是四大天王的八名下属,他们分管山河,日月,风雨,雷电,他们代表着佛教界的八部众,也就是咱们老说的天龙八部,龙神八部.(这八部也不用说了吧).同时他们还代表了人间存在的八种俗念,也就是咱们俗人的贪,嗔,痴,爱,杀,盗,淫,妄.把他们放在四大天王的脚下是如果要求正果,就必须要断绝一切的俗念.(再往后走就是韦陀了),咱们现在看到的这个背朝弥靳的佛像就是韦陀了,他原是古印度婆罗门教的一位天神,叫韦琨,他是南方天王属下的八将之一,也是护法神三十二将之首,称韦陀天,传说佛祖圆寂之后,舍利子曾补异教徒盗走,后来是韦陀英勇追回,所以他功绩显著,从此他就以护法的身份,作为了释迦佛塔或寺庙的忠实守卫者.韦陀手中所持的叫金钢杵.在民间有一种说法,如果你所看到的韦陀一手叉腰,一手拿金钢杵拄在地上,那么就告诉你这所寺庙是非接待寺院,也就是所说的皇家寺院,不允许云游僧人和香客们寄宿或挂单,也就是说不留吃不留住.如果你看到的韦陀是双手合十,金钢杵横着放在自己的手臂上,那么就表示这个寺院是十方丛林,行脚僧人和居士,香客都可以在这里挂单和寄住,也就是即留吃又留住.但这只是民间的说法,在佛教中,金钢杵是古印度的一种原始兵器,他的名字叫伐折罗,他的意思是取其兵器坚利之智,断绝世间一切烦恼,克除一切魔障的意思,所以金钢杵又叫降魔杵,是提醒善男信女们在修持过程中,要随时随地克服来自物质社会的干扰和诱惑,要不断地去除内心的烦恼与邪念,所以了降魔杵中的这个魔字,并不是指的妖魔鬼怪,而是专指咱们人心中的心魔.(穿出大殿以后就看到了故宫御花园中一模一样的铜鼎了)这里我就不过多介绍了,你想讲的话就讲两句,不想讲的话,就直接把客人带到喇嘛说与须弥山的中间就行了.咱们现在看到后面的这个碑亭是雍和宫里现存最大的,碑的四个方向分别用汉,满,蒙,藏四种文字所刻写的<喇嘛说>,里面所叙述的是安藏辑藩,定国家清平之基,也就是乾隆皇帝把雍和宫改为寺庙的用意,也就是兴黄教,安众蒙古的用意(有关喇嘛说的全文,如果有人感兴趣,可以上网上搜一下,如果没有话,可以向我要,但是得等我打出来)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我们面前这个青铜的建筑物,他就是雍和宫里非常有名的须弥山了.须弥他的意思为妙高,又叫金刚山,佛教认为,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