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2课《雷雨》(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4(2021年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平邑县高中语文第2课《雷雨》(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4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山东省平邑县高中语文第2课《雷雨》(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4)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山东省平邑县高中语文第2课《雷雨》(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4的全部内容。
《雷雨》(第一课时)
【导学目标】
1、把握戏剧情节,理清人物关系.
2、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
【自主学习】
1.给加点字注音:
汗涔涔
..()谛.听()雪茄.()离间.( ) 江堤.( )见地.()
昧.心()缜.密( ) 亲戚.()惊愕.( ) 沉吟.( )混账
..( )
规矩
..( ) 咀嚼
..
..( )繁漪
..( )伺候
..()勾当
()
打量.()纺绸
..()
2、查资料,给下列词语释义:
拜望涔涔谛听恩怨见地交涉惊愕
昧心弥补伺候无赖怨愤贤慧郁热
3。
文学常识: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
中国现当代剧作家。
生于天津一个官僚家庭,祖籍湖北省潜江市。
1930年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学习。
1933年大学行将毕业时,写出震惊文坛的处女作《雷雨》。
1935年夏,又创作出以都市生活为背景的四幕悲剧《日出》。
两部作品的相继问世,奠定了曹禺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
以后,他又陆续创作了《原野》《蜕变》《北京人》《明朗的天》《胆剑篇》(与人合写)《王昭君》等有名的剧本,并改编了巴金的小说《家》.
【合作探究】
1.速读课文,简述课文故事情节并理清人物关系。
2、周鲁两家的矛盾冲突的根源是什么?
3.文章以“雷雨“为题含义是什么?
【达标检测】
1.下面对《雷雨》节选部分构成戏剧冲突因素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爱情纠葛。
B.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爱情纠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周朴园与鲁大海之间的血缘纠葛.
C.周鲁两家爱情的、血缘的、阶级的复杂关系的纠葛。
D.周朴园与鲁侍萍、鲁大海之间尖锐的阶级对立。
2.对鲁侍萍的“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不限一项)A.鲁侍萍相信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因此,只能用哀叹来表达对凄苦不幸命运的无可奈何。
B.一方面,鲁侍萍相信命运,认为自己命苦;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她对黑暗的不公平世道的诅咒和反抗。
C.鲁侍萍根本不相信有什么命运,她这样说完全是对这种不公平世道的极度愤慨与谴责之辞,表现出她
的觉醒与反抗精神。
D.这是鲁侍萍作为一个劳动妇女彻底觉醒的标志,是她向封建势力与不幸命运的大胆的挑战。
3.下面的各项是对周朴园给侍萍一张五千元支票的情节的理解,试选出正确的项()(不限一项)。
A.这体现了周朴园对曾被自己凌辱遗弃的侍萍的内疚和忏悔,从而表现这个具有浓厚封建色彩的反动资本
家的人性尚未完全泯灭,以避免反面人物脸谱化.
B.表现了周朴园在听了侍萍的诉说后,开始认识到是自己毁灭了她的青春和前途的思想感情变化过程,体
现了他的大方、仁慈,说明其将负责她今后的生活。
C.表现了周朴园想用金钱赎罪从而求得心灵的安宁的自欺欺人的心理状态。
D.体现了周朴园急于用金钱来解除对他的名望、地位和体面的威胁的紧张、恐惧的心理。
E.体现了周朴园的虚伪自私,表现其金钱至上的腐朽丑恶灵魂和阴险狡诈的性格特征。
F.“侍萍接过支票,把它撕了”这个动作与周朴园想用金钱来“赎罪”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鲁侍萍这个劳动妇女的骨气和内心的极度悲愤。
4.根据剧情的发展,人物的心情和神态,下面所缺的四个舞台说明选哪一项最恰当?()周朴园:(①)你来干什么?
侍萍: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
侍萍:(②)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③)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侍萍:(④)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
A.①忽然严厉地②怨愤③冷冷地④悲愤
B.①忽然严厉地②悲愤③冷冷地④怨愤
C.①冷冷地②悲愤③忽然严厉地④怨愤
D.①冷冷地②怨愤③忽然严厉地④悲愤
5.课文中,周朴园见到鲁侍萍后,感到吃惊,接连追问,下面是从中摘出的五个问句,根据剧情的发展
排列最合理的一项是( )
①(忽然起立)你是谁?②哦,侍萍?(低声)是你?③你—-你贵姓?
④谁指使你来的? ⑤(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A.③①②⑤④ B.①③⑤②④
C.③②⑤④① D.⑤④①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