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准测量平差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5.9 95 安徽省水利厅 1954
0.34 0.03
7~2 Ⅱ 大渡口~歙县
282.1 141 安徽省水利厅 1953~1955 0.60 0.10
8~3 Ⅱ 建德~歙县
156.1 71 浙江省农业厅 1953~1954 0.33 0.06
广桐线 Ⅱ 广水~桐城
499.7 78 长办②
1957~1958 0.74 0.12
巴叶线 Ⅱ 巴河街~叶家集 254.7 48 长办
1957~1958 0.58 0.12
江右线 Ⅱ下 镇江~旧县
261.5 91 长委
1953
0.53 0.12
江右线 Ⅱ下 大渡口~九江
173.1 140 长委
1953
0.68 0.07
江左线 Ⅱ下 安庆~程家营
江左线 Ⅱ下 瓜州~安定街 0~1 Ⅱ下 安定街~安庆 7~1 Ⅱ下 芜湖~歙县
〔安 徽省 水利 厅 勘测 设计 院 三、四 等水 准 平差〕 1959 年,安徽省水利厅勘测设计院对 前淮委、前水 利厅、长办、总 参测绘 局及本单 位 在省内所测的三、四等水准资料整理分析后,以国家二等水准路线环为单 位,用逐次 趋近 法进行整体平差。全省有 13 个二等环,由北向南依次编号,平差结果载于 1959 年 10 月编 印的《安徽省三、四等水准成果表》中,系 1956 年黄海高程。为了比较和应用方便,表内大 部分 点同 时载 有 1956 年 黄海 高程 和初 算高 程,表内 载有 安徽 省内 三、四等 水 准点 6367 个。 1978 年,该院会同阜阳、宿县地区水利局,整理了 1976 年前,各测量单位在淮北地区 布设的各级水准点,共 3421 个(包括接测水准的三角点),1978 年 6 月,以县为单位,编制 出版《淮 北地 区水 准 成果 表》。表 中绘 有 以县 为单 位 的水 准路 线 图,部 分点 载 有废 黄河 系 统 的高程值。其新、旧高程系统(1956 年黄海高程值减去废黄河高程值)的差值,在+0.100 ~+0.153 米之间,中数为+0.130 米。
江淮线 Ⅱ 寿县~裕溪口
288.7 100 淮委
1953
0.56 0.10
涡河线 Ⅱ 怀远~中牟
453.1 80 淮委
1953
0.43 0.04
宿开线 Ⅱ 符离集~开封
326.5 122 淮委
1953
0.19
0
韩蒙线 Ⅱ 柳泉~蒙城
172.8 36 淮委
1953
0.36 0.15
颍河线 Ⅱ 漯河~沫河口
第二轮全国二等水准网平差,以 1986 年平差的一等水准成果为起算 数据,以一 等水 准路线环为单位,安徽省内及周边地区有 66、33、34、35、38 环参加平差。此项工作由国家 测绘局西安数据处理中心承担,至 1989 年还未结束。
·87·
0.56 0.06
淮下线 Ⅱ 蚌埠~淮阴
287.10
亳太线 Ⅱ 亳县~太和
92.4 21 淮委
1953
0.55 0.02
泗宿线 Ⅱ 符离集~临淮关 264.4 58 淮委
1953~1954 0.61 0.09
合息线 Ⅱ 合肥~息县
312.9 118 淮委
1953
0.52 0.04
169.5
306.0 134.5 245.1
29 长委
68 长委 23 长委 121 安徽省水利厅
1950~1953
1950~1953 1950~1953 1952~1956
0.70
0.56 0.71 0.60
0.12
0.11 0.15 0.09
注:①一、二等水准点间经过连测与网形变化,故该表与表 1—5—1,线路长度不等。 ②1955 年前长江水利委员会简称“长委”,1955 年以后改为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简称“长办”。
等水准。1959 年,在中国东南部精密水准平差的基础上,将 1950~1958 年施测的 6.67 万 公里,及外单位施测的 7.73 万公里的一、二、三、四等水准路线一并平差。1959 年出版《长 江 流 域 二、三 、四 等 水 准成 果 表 》,安 徽 省 境 内 水 准 点 成 果 分 载 于 第 一 、第 二 册 中 。 1960 ~ 1963 年,长办又复测了浦口~裕溪口~安庆~程家营段二等水准,成果载于 1973 年出版 的《长 江 流域 二、三 、四等 水准 成 果表 》第五 册 中。
二、1986 年后国家一、二等水准网平差
1976~1984 年,国家完 成第二轮一等水准网的布测,全网计 292 条路线,100 个 闭合 环,总长 93342 公里。参加平差的有 280 条路线(包括省内 6 条),99 个闭合环。陕西省测 绘局负责平差,1986 年结束。作业依据总参测绘局、国家测绘局、国家地震局、水利电力部 1985 年联合制定的《国家一等水准网平差方案》。采用“1985 年国家高程基准”;正常高系 统。观 测高 差 加入 尺长 ,水 准面 不平 行 及重 力异 常 改正 。平差 后每 公 里水 准 测量 中误 差 = ±1.15 毫米,由环线闭合差计算的每公里水准测量高差中数全中误差=±1.03 毫米。
〔治 淮委 员会 一 、二 等 水准 平差〕 1953 年,淮委利用新、旧观测成果,组成淮河流域 13 个精密水准路线环,14 个二等水 准 路线环,15 条支线,以导淮委员会在淮阴马头镇所设“BM 11,明下”高程 16.967 米 为废 黄河 零 点高 程 。由 于测 图 急需 ,用“淮 上线 ”、“淮 下 线”为 基础 向 两侧 推算 ,未作 平 差。1954 年 12 月,编印出版《淮河流域精密水准测量初算成果表》。1958 年前,安徽水利系统在淮 河流 域 作业 时 ,均 采 用此 成果 ,作为 发 展三 、四等 水 准的 起算 数 据。 〔中 国东 南部 精 密水 准平 差〕 1956 年,总参测绘局、水利部组成 5 人平差委员会,并从全国水利系统中抽调 49 人, 进行中国东南部地区精密水准平差,次年 10 月结束。这次平差,采用 1956 年黄海高程系 统,测区范围在东经 103 度以东至沿海,北纬 22 度~41 度,共 17 个省区。参加平差的水 准路线,共组成 55 个闭合环,长 34949 公里。除总参在河北省及其周围测有 117 公里的一 等水 准 外,其 余均 为 二等(其中 一部 分 为水 利 部门 原测 一 等、平 差按 二等 使 用)。平 差前 ,平 差 委员 会依据 1953 年总 参译印苏 联的《一、二 等水准测 量规范》,参照 1954 年水 利部 的 《精密水准测量细则》,对所有外业成果进行 分析鉴定,认为其中有 8127 公里水准因 操作 不合 要 求,不 能参 加 整体 平差 ,只能 作 局部 平 差。 淮委 与 长(委 )办 ,原测 精 密水 准 ,在 评 定 等级 时 ,大部 分为 二 等,少 数为 三等 ,原 测二 等定 为 三等 。平 差 时,除 按照 正 常情 况对 观 测 资料划分一、二、三、四等以外,又根据部分测段因既违反了操作规程,而在网形结构 上又 无法 舍 弃等 情 况,增 加了“Ⅱ下 等”(成 果表 中 为二 等)。 在参 与 整体 平差 的 水准 网 中,一 等 水 准路线未 形成闭合 环,分散夹 在整个水 准网的 东北角;二等 水准路线 中,夹杂着“Ⅱ 下 等”及三等。平差委员会决定,采用混合网平差法,按不同等级不同精度赋于相应的 路线 权,权 的 确定 采用 正 常公 式计 算 值乘 以 相应 的比 例 因子 ,按水 准等 级 确定 Ⅰ ∶Ⅱ ∶Ⅱ 下 = 2 ∶1 ∶ 0 .8 。 水准 路 线未 进行 重 力测 量 。正 高改 正 计算 ,采用 国际 正 常重 力 公式 。全 区 单 位权中误差=±11.86 毫米;1 公里路线的观测中误差=±1.19 毫米;根据 185 条路线算 出的每公里偶然与系统中误差分别为±0.59 毫米,±0.08 毫米。1957 年 8 月,国家测绘 局出版了《中国东南部精密水准成果表》,安徽省水准点成果载 于第四、第 五册中,中 国东 南部精密水准路线(安徽部分)布测情况见表 1—7—2(二等水准观测精度统计表)。因平 差计算前,一、二等水准点间经过连测与网形变化,所以本表与表 1—5—1 中的长度不等。 ·84·
338.9 70 淮委
1953
0.68 0.09
江右线 Ⅱ 旧县~大渡口
194.6 51 长委①
1953~1956 0.68 0.07
江左线 Ⅱ 程家营~汉口
326.2 98 长委
1953
0.50 0.07
3~6 Ⅱ 宜兴~芜湖
185.0 98 江苏省水利厅 1954
0.41 0.09
6~1 Ⅱ 合肥~安庆
·85·
1—7—1 1957 年中国东南部精密水准平差图(安徽省部分)
·86·
〔长(委)办 二、三 、四等 水准 平 差〕 长(委)办在完成宜昌以下沿江两岸,精密水准测量后进行 7 个水准路线环平差(简称
7 环平差),起算点为镇江 Y .R .C .BM 308’,属吴淞高程系。 中 国东 南 部精 密水 准 平差 后,长(委)办 又在 长 江流 域增 测 新线 ,省境 内 新布 设两 条 二
中国东南部精密水准平差图(安徽省部分)见图 1—7—1。
表 1—7—2
安徽省二等水准观测精度统计表 (1952~1958 年)
水准线 等级
路名称
测
线长
起迄点地名
段
(公里)①
数
施测单位
施测时间 (年)
1 公里线路长观 测中误差(毫米)
偶然 系统
淮上线 Ⅱ 蚌埠~长台关
543.5 193 淮委
1953
除总参在河北省及其周围测有117公里的一等水准外其余均为二等其中一部分为水利部门原测一等委员会依据1953水准测量规范参照1954精密水准测量细则对所有外业成果进行分析鉴定认为其中有8127公里水准因操作不合要求能参加整体平差只能作局部平差
第四节 水准测量平差
一、1953~1985 年水准测量平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