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用消毒方法(参考)

合集下载

常用的消毒剂、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

常用的消毒剂、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

常用的消毒剂、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
消毒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可以有效地杀灭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保障我们的健康和安全。

那常用的消毒剂都有哪些呢,消毒方法又是怎样的呢,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常用的消毒剂有酒精、84 消毒液、过氧化氢等。

就拿酒精消毒来说吧,使用时可以将酒精倒在棉球或抹布上,然后擦拭需要消毒的物体表面。

但可一定要注意啦,酒精是易燃物,使用时千万不能靠近火源,也不能大面积喷洒,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啊!还有 84 消毒液,使用时要按照一定的比例稀释,不能和其他清洁剂混合使用,不然会产生有害气体,这多危险呀!
在消毒过程中,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就像走钢丝一样,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问题。

我们必须严格按照说明来操作,确保自身安全。

如果因为操作不当导致消毒剂失效或者引发其他问题,那岂不是白忙活一场,还可能带来更大的隐患!
不同的消毒剂有不同的应用场景和优势。

酒精适合小面积的消毒,比如手部消毒;84 消毒液则可以用于大面积的环境消毒。

它们就像是不同的武器,在各自的战场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一些公共场所,比如医院、学校等,消毒剂的使用更是必不可少的,这能有效地防止疾病的传播,保障大家的健康,这多好呀!
我记得有一次在医院,看到医护人员认真地用消毒剂擦拭着每一个角落,那认真的模样让人感到特别安心。

在那段特殊时期,消毒剂的作用简直太大了,有效地控制了病毒的传播,保护了大家的生命安全。

这不就很好地体现了消毒剂的实际应用效果嘛!
消毒剂真的是我们健康的守护者啊!它们虽然不起眼,但却默默地为我们的生活保驾护航。

我们一定要正确使用消毒剂,让它们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饭菜消毒措施

饭菜消毒措施

饭菜消毒措施引言在日常生活中,饭菜是人们所必需的食物之一。

然而,食物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特别是在饭菜的制作过程中,如何做好消毒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饭菜消毒措施,以确保食物的安全和卫生。

1. 物理消毒措施1.1 温度消毒温度消毒是一种常见的饭菜消毒措施。

通过加热食物到一定的温度,可以杀灭大部分的细菌和病毒。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温度消毒方法:•高温煮沸:将食物煮沸可以达到杀菌的效果。

一般来说,将食物煮沸10-15分钟可以杀灭大部分病原菌和寄生虫的卵。

•蒸煮:使用蒸锅或蒸箱蒸煮食物也可以达到杀菌的效果。

一般来说,将食物蒸煮15-20分钟可以有效地消除细菌和病毒。

•烘烤:使用烤箱将食物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也可以杀灭大部分细菌和病毒。

一般来说,将食物加热至摄氏70-80度,持续10-15分钟可以达到杀菌效果。

1.2 冷冻消毒冷冻也是一种常见的饭菜消毒措施。

通过将食物冷冻在极低的温度下,细菌和病毒的活动能力会被显著降低,从而达到消毒的目的。

以下是冷冻消毒的几个要点:•冰冻食物:将食物放入冰箱冷冻室中,温度保持在零下18摄氏度以下,可以有效地杀灭大部分的病原菌和寄生虫的卵。

一般来说,食物在冷冻室中保存2周以上,细菌和病毒的数量就会显著减少。

•冷冻处理时间:不同种类的食物对冷冻的处理时间要求不同。

一般来说,鱼、肉等动物性食物应冷冻1-2周,蔬菜、水果等植物性食物可以在冷冻2-3天后消毒完成。

2. 化学消毒措施2.1 食品消毒液食品消毒液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消毒措施。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食品消毒液及其使用方法:•漂白粉溶液:将适量的漂白粉加入清水中,搅拌均匀后,将食物浸泡在溶液中10-15分钟,然后用清水洗净,可以杀灭大部分的细菌和病毒。

•食用碘溶液:将适量的食用碘溶液稀释后,用稀释后的溶液浸泡食物20-30分钟,然后用清水洗净,可以有效地消毒食物。

2.2 食品消毒片食品消毒片是一种方便易用的消毒工具。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食品消毒片及其使用方法:•食品消毒片:将食品消毒片放入水中,等片溶解后,将食物浸泡在溶液中10-15分钟,然后用清水洗净,可以有效地消毒食物。

家里杀菌消毒最好的方法

家里杀菌消毒最好的方法

家里杀菌消毒最好的方法
家里进行杀菌消毒的方法有很多,下面给大家分享几种较常见且有效的方法。

1.使用消毒液或消毒喷雾剂:市面上有种类繁多的消毒液和消
毒喷雾剂,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购买。

使用时,按照产品说明进行正确稀释或喷洒,确保消毒效果。

2.煮沸消毒:将需要消毒的物品放入沸水中,保持沸腾状态5-10分钟即可。

这种方法适用于玩具、餐具、乳瓶等较小的物品。

3.紫外线消毒:可以使用紫外线灯消毒某些物品,如手机、钥匙、钱包等。

将物品放置在紫外线灯下,照射20-30分钟左右,能有效杀灭细菌病毒。

4.手洗消毒:经常洗手是最基本的消毒方法,使用肥皂搓揉双
手20秒以上,特别是在接触外界环境后,回家前,饭前做到
洗手消毒的习惯。

5.通风换气:保持家中通风良好,有助于空气流通,减少病菌
在室内的滋生和传播。

希望以上几种方法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选择适合自己家庭的杀菌消毒方法,保持家庭的清洁与健康。

(完整版)几种常用的消毒方法

(完整版)几种常用的消毒方法

几种常用的消毒方法一、普通喷雾消毒法指用普通喷雾器喷洒消毒液进行表面消毒的处理方法,各种农用和医用喷雾器均可应用。

1.适用范围普通喷雾消毒法适用于对物体(品)表面、室内墙面和地面、室外建筑物和帐篷表面、地面、车辆外表面、装备及植被等实施消毒。

2.使用要求先从足下喷洒,开辟无害化通道至操作端点,而后按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顺序依次喷洒。

3.注意事项(1)喷洒有刺激性或腐蚀性消毒剂时,消毒人员应配戴防护口罩、眼镜,穿防护服。

(2)室内喷雾时,喷前将食品、衣被及其他不需消毒的物品收叠放好,或用塑料膜覆盖防湿。

(3)室外喷雾时,消毒人员应站在上风向。

二、气溶胶喷雾消毒法指用气溶胶喷雾器喷雾消毒液进行空气或物体表面消毒的处理方法,雾粒直径20卩m以下者占90%以上。

由于所喷雾粒小,浮于空气中易蒸发,可兼收喷雾和熏蒸之效。

喷雾时,可使用QPQ-1型喷雾器及产生直径在20卩m以下雾粒的其他喷雾器。

1.适用范围适用于对室内、坑道、车辆、帐篷内空气和物体表面实施消毒。

2.使用要求消毒前关好门窗,喷雾时,按自上而下、由左向右顺序喷雾。

喷雾量以消毒剂溶液可均匀覆盖在物品表面或消毒液的雾团充满空间为度。

作用30~ 60min后,打开门窗通风,驱除空气中残留的消毒液的雾粒及气味。

3.注意事项同普通喷雾消毒法,特别注意防止消毒剂气溶胶进入呼吸道。

三、擦拭消毒法指用布或其他擦拭物浸以消毒剂溶液,擦拭物体表面进行消毒的处理方法。

1.适用范围适用于对家具、办公用具、生活用具、玩具、器械、车辆和装备等物体表面,以及医院和实验室环境表面实施消毒处理。

2.使用要求消毒时,用干净的布或其他物品浸消毒剂溶液,依次往复擦拭拟消毒物品表面,作用至所用消毒剂要求的时间后,再用清水擦洗,去除残留消毒剂,以减轻可能引起的腐蚀、漂白等损坏作用。

3.注意事项(1)不耐湿物品表面不能应用该方法实施消毒处理;(2)擦拭时应防止遗漏;(3)污物可导致消毒剂有效浓度下降,因此表面污物较多时,应适时更新消毒液,防止污物中的病原体对消毒剂溶液的污染。

(完整版)几种常用的消毒方法

(完整版)几种常用的消毒方法

几种常用的消毒方法一、普通喷雾消毒法指用普通喷雾器喷洒消毒液进行表面消毒的处理方法,各种农用和医用喷雾器均可应用。

1.适用范围普通喷雾消毒法适用于对物体(品)表面、室内墙面和地面、室外建筑物和帐篷表面、地面、车辆外表面、装备及植被等实施消毒。

2.使用要求先从足下喷洒,开辟无害化通道至操作端点,而后按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顺序依次喷洒。

3.注意事项(1)喷洒有刺激性或腐蚀性消毒剂时,消毒人员应配戴防护口罩、眼镜,穿防护服。

(2)室内喷雾时,喷前将食品、衣被及其他不需消毒的物品收叠放好,或用塑料膜覆盖防湿。

(3)室外喷雾时,消毒人员应站在上风向。

二、气溶胶喷雾消毒法指用气溶胶喷雾器喷雾消毒液进行空气或物体表面消毒的处理方法,雾粒直径20μm以下者占90%以上。

由于所喷雾粒小,浮于空气中易蒸发,可兼收喷雾和熏蒸之效。

喷雾时,可使用QPQ-1型喷雾器及产生直径在20μm以下雾粒的其他喷雾器。

1.适用范围适用于对室内、坑道、车辆、帐篷内空气和物体表面实施消毒。

2.使用要求消毒前关好门窗,喷雾时,按自上而下、由左向右顺序喷雾。

喷雾量以消毒剂溶液可均匀覆盖在物品表面或消毒液的雾团充满空间为度。

作用30~60min 后,打开门窗通风,驱除空气中残留的消毒液的雾粒及气味。

3.注意事项同普通喷雾消毒法,特别注意防止消毒剂气溶胶进入呼吸道。

三、擦拭消毒法指用布或其他擦拭物浸以消毒剂溶液,擦拭物体表面进行消毒的处理方法。

1.适用范围适用于对家具、办公用具、生活用具、玩具、器械、车辆和装备等物体表面,以及医院和实验室环境表面实施消毒处理。

2.使用要求消毒时,用干净的布或其他物品浸消毒剂溶液,依次往复擦拭拟消毒物品表面,作用至所用消毒剂要求的时间后,再用清水擦洗,去除残留消毒剂,以减轻可能引起的腐蚀、漂白等损坏作用。

3.注意事项(1)不耐湿物品表面不能应用该方法实施消毒处理;(2)擦拭时应防止遗漏;(3)污物可导致消毒剂有效浓度下降,因此表面污物较多时,应适时更新消毒液,防止污物中的病原体对消毒剂溶液的污染。

常见的五种消毒方法

常见的五种消毒方法

常见的五种消毒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消毒,以保障我们的健康和安全。

而对于不同的场合和物品,我们也需要选择不同的消毒方法。

下面就介绍一下常见的五种消毒方法。

首先,最常见的消毒方法之一就是用酒精进行消毒。

酒精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消毒剂,可以迅速杀灭细菌和病毒。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酒精对家具、手机、门把手等物品进行擦拭消毒。

但需要注意的是,酒精是易燃物品,使用时要远离明火,以免发生意外。

其次,漂白粉也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

漂白粉可以有效地杀灭细菌和病毒,对于一些需要彻底消毒的场合,如厨房、卫生间等,可以选择使用漂白粉进行清洁和消毒。

但使用漂白粉时要小心,避免与其他清洁剂混用,以免产生有害气体。

另外,紫外线消毒也是一种较为便捷的消毒方式。

紫外线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可以快速杀灭空气中和物体表面的细菌和病毒。

在医疗卫生领域,紫外线消毒被广泛运用,如医疗器械、手术室等都会使用紫外线进行消毒。

此外,热水消毒也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消毒方法。

热水能够迅速杀灭细菌和病毒,对于一些日常用品,如餐具、奶瓶等,可以选择用开水进行烫洗消毒。

但需要注意的是,热水消毒的温度和时间要达到一定标准,才能确保消毒效果。

最后,还有一种常见的消毒方法是用消毒酶进行消毒。

消毒酶是一种生物酶,可以有效分解和杀灭细菌和病毒。

在一些特殊的场合,如医疗器械、食品加工等领域,可以选择使用消毒酶进行消毒。

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消毒酶时要按照说明书上的要求进行正确使用,以确保消毒效果。

总的来说,消毒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可以有效保障我们的健康和安全。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能够更加了解常见的五种消毒方法,为日常生活中的消毒工作提供参考和帮助。

常用的消毒方法

常用的消毒方法

常用的消毒方法目前常用的消毒方法主要有:热力消毒和灭菌(湿热)、化学药物消毒和灭菌(含氯消毒剂、环氧乙烷、过氧乙酸、戍二醛、甲醛、乙醇等),以及紫外线消毒和电放辐射灭菌。

现分述如下:一、湿热消毒和灭菌湿热灭菌原理主要是通过凝固菌体蛋白质而杀死微生物。

湿热杀死微生物的能力比干热强,因为湿热消毒可以使菌体蛋白质含水量增加,从而易于被热力所凝固,加速了微生物的死亡。

(一)煮沸消毒煮沸消毒是最早使用的方法之一,其优点是方法简单,应用方便,不需要特殊设施,花费不多而效果可靠。

缺点是消毒物品被浸湿,而且处理后再污染的可能性增多。

煮沸消毒适用于消毒食具、食物、棉织品、金属及玻璃制品等。

当水温达到100℃时细菌繁殖体几乎立刻死亡,通常在水沸腾后再煮5-15分钟即可达到消毒目的。

细菌芽胞抗热能力较强,有些芽胞煮沸数小时才能将其杀灭,因此煮沸消毒一般不能达到灭菌的效果。

煮沸消毒时应注意:1.消毒时间应从水煮沸后算起;2.煮沸过程中不要加入新的消毒物品;3.被消毒物品应全部浸入水中;4.碗盘等不透水物品应垂直放置,以利对流;5.消费物品不应放置过多,一般不应超过容器高的四分之三;6.消毒导热不良的物品时应适当延长煮沸时间。

(二)压力蒸汽灭菌压力蒸汽灭菌是热力灭菌中使用最普遍、效果最可靠的一种方法。

其优点是穿透力强、灭菌效果可靠,能灭杀所有微生物。

穿透力强的原因主要是蒸汽凝结时释放出的潜热和凝聚收缩后产生的负压加速了蒸气对物品的穿透,使物品的深部也能很快达到灭菌所需的温度。

压力蒸汽灭菌的持续时间应从灭菌器内达到要求温度时算起,至灭菌完成时为止。

总时间包括:1.热力穿透时间;2.消毒维持时间,即杀灭微生物所需时间,一般用杀灭嗜热脂肠杆菌芽胞所需时间来表示(在121℃里需12分钟、132℃时需2分钟、115℃需30分钟);3.安全时间(一般为消毒维持时间的一半)。

其中热力穿透时间是指灭菌柜内达到灭菌温度至消毒物品中心部位亦达到灭菌温度所需时间,该时间长短取决于消毒物品的性质、包装大小、安放情况及灭菌器种类等。

家庭常用的五种消毒方法

家庭常用的五种消毒方法

家庭常用的五种消毒方法作者:孔令文来源:《初中生(一年级)》2009年第06期我们的家里常会滋生各种细菌,如不经常消毒,则容易使人生病。

家庭中最常用的消毒方法有以下五种。

一、机械除菌法机械除菌法是指通过冲洗、刷、擦、抹、扫、通风和过滤等方法把细菌从物体表面除掉或从物体中滤除。

这些方法虽不能杀灭病原体,但可大大降低其数量,减少人感染病菌的机会。

如家庭居室内开窗通风,可减少室内空气中病原体的数量。

可以洗涤的物品,经过最简单的擦拭洗涤,可以大量去除物体表面的病原体。

实践证明,经过认真洗涤,至少可清除物体表面上90%的病原体。

日常生活中,勤用肥皂等洗涤剂和清水洗手,每次1~2分钟,能预防病毒性腹泻、痢疾、伤寒、肝炎和寄生虫病等传染病。

二、高温蒸煮法通过高温杀灭微生物,是人类最早使用的消毒方法,也是目前我国普通家庭最常用的消毒方法之一。

高温蒸煮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消毒法,最适合家庭使用。

家庭做饭用的压力锅、煮锅、蒸锅都是很好的加热消毒器。

高温蒸煮能使细菌的蛋白质凝固变性。

将煮不坏的需要消毒的物品放入锅内,加水浸没,待水烧开后再煮15~30分钟,可杀灭物品上大多数的病原体。

一般碗、筷、匙、盘,纯棉衣服、被褥、毛巾等都可用蒸煮法消毒。

须注意的是,海拔高的地区因气压低,水的沸点低,必须用压力锅消毒。

三、焚烧法焚烧是一种简便彻底的灭菌法。

凡价值不高而又可燃烧的物品均可采用焚烧法消毒。

这种方法通常可用来处理传染病人用过的衣物。

对于受污染的杂草及动物尸体等也应用焚烧的方法处理。

被病人呕吐物污染的局部地面,可铺上草、锯末等进行焚烧消毒。

在进行焚烧消毒时可加一些引火燃料,如柴油、煤油等。

焚烧时要注意防止发生火灾。

四、紫外线照射法紫外线照射消毒法被家庭广泛采用。

最常用的是利用日光照射消毒,这种方法既可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消毒,又可使物品干燥而不利于病原体生存。

将需要消毒的物品,如衣服、被褥等曝晒于阳光之下,能起到很好的杀菌作用。

归纳常用的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方法

归纳常用的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方法

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是日常生活和医疗卫生工作中常用的消毒方法。

物理消毒主要包括高温消毒、紫外线消毒和过滤消毒,而化学消毒则包括氯消毒、醋酸消毒、酒精消毒等多种方法。

以下将分别介绍这些常用的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方法。

一、物理消毒方法1. 高温消毒高温消毒是通过加热杀灭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方法。

常见的高温消毒设备有高压蒸汽灭菌器、高温箱等。

在医疗卫生领域,高压蒸汽灭菌器是最常用的高温消毒设备,它能够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快速有效地杀灭各种微生物。

2. 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消毒是利用紫外线的辐射杀灭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方法。

紫外线消毒设备通常包括紫外线灯管和反射器。

在实际使用时,只需将被消毒物品置于紫外线照射区域,经过一定时间的照射即可达到消毒的效果。

3. 过滤消毒过滤消毒是通过特殊过滤器将水中的微生物过滤掉,达到消毒目的的方法。

常见的过滤消毒设备有滤水壶、滤水瓶等。

二、化学消毒方法1. 氯消毒氯消毒是通过向水中添加氯化物,产生活性氯,从而杀灭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方法。

氯消毒剂包括氯气、次氯酸钠等,广泛应用于自来水、游泳池等水体的消毒。

2. 醋酸消毒醋酸消毒是通过将醋酸溶液或醋酸酯溶液涂抹或浸泡物体表面,从而杀灭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方法。

醋酸消毒剂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并且对环境无污染。

3. 酒精消毒酒精消毒是通过将酒精溶液喷洒或擦拭物体表面,从而杀灭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方法。

常见的酒精消毒剂包括乙醇、异丙醇等,适用于医疗器械、皮肤等的消毒。

以上是常用的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方法,不同的消毒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和物体。

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消毒方法,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执行,以确保消毒效果达标。

应注意避免化学消毒剂的误用和混用,以免产生有害物质或降低消毒效果。

消毒是保障公共卫生和个人健康的重要手段,正确使用消毒方法对预防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消毒,尤其在医疗卫生领域以及食品加工等行业,消毒更是必不可少的。

常用的消毒方法

常用的消毒方法

常用的消毒方法目前常用的消毒方法主要有:热力消毒和灭菌(湿热)、化学药物消毒和灭菌(含氯消毒剂、环氧乙烷、过氧乙酸、戍二醛、甲醛、乙醇等),以及紫外线消毒和电放辐射灭菌。

现分述如下:一、湿热消毒和灭菌湿热灭菌原理主要是通过凝固菌体蛋白质而杀死微生物。

湿热杀死微生物的能力比干热强,因为湿热消毒可以使菌体蛋白质含水量增加,从而易于被热力所凝固,加速了微生物的死亡。

(一)煮沸消毒煮沸消毒是最早使用的方法之一,其优点是方法简单,应用方便,不需要特殊设施,花费不多而效果可靠。

缺点是消毒物品被浸湿,而且处理后再污染的可能性增多。

煮沸消毒适用于消毒食具、食物、棉织品、金属及玻璃制品等。

当水温达到100℃时细菌繁殖体几乎立刻死亡,通常在水沸腾后再煮5-15分钟即可达到消毒目的。

细菌芽胞抗热能力较强,有些芽胞煮沸数小时才能将其杀灭,因此煮沸消毒一般不能达到灭菌的效果。

煮沸消毒时应注意:1.消毒时间应从水煮沸后算起;2.煮沸过程中不要加入新的消毒物品;3.被消毒物品应全部浸入水中;4.碗盘等不透水物品应垂直放置,以利对流;5.消费物品不应放置过多,一般不应超过容器高的四分之三;6.消毒导热不良的物品时应适当延长煮沸时间。

(二)压力蒸汽灭菌压力蒸汽灭菌是热力灭菌中使用最普遍、效果最可靠的一种方法。

其优点是穿透力强、灭菌效果可靠,能灭杀所有微生物。

穿透力强的原因主要是蒸汽凝结时释放出的潜热和凝聚收缩后产生的负压加速了蒸气对物品的穿透,使物品的深部也能很快达到灭菌所需的温度。

压力蒸汽灭菌的持续时间应从灭菌器内达到要求温度时算起,至灭菌完成时为止。

总时间包括:1.热力穿透时间;2.消毒维持时间,即杀灭微生物所需时间,一般用杀灭嗜热脂肠杆菌芽胞所需时间来表示(在121℃里需12分钟、132℃时需2分钟、115℃需30分钟);3.安全时间(一般为消毒维持时间的一半)。

其中热力穿透时间是指灭菌柜内达到灭菌温度至消毒物品中心部位亦达到灭菌温度所需时间,该时间长短取决于消毒物品的性质、包装大小、安放情况及灭菌器种类等。

常用消毒方法介绍

常用消毒方法介绍
2.酸类:如盐酸、乳酸等,对细茵繁殖体及细 茵芽胞均有杀灭作用,但易损伤物品,故一般 不用于居室消毒。
3.醇类 乙醇(酒精)其75%浓度可迅速杀灭细菌 繁殖体,对一般病毒作用较慢,对肝炎病毒作 用不肯定,对真菌抱于有一定杀灭作用,对细 菌芽胞无作用。用于皮肤消毒和浸泡体温计。
常用消毒方法介绍
(二)溶解蛋白质消毒剂
*因其有腐蚀及漂白作用,故不宜用于金属器械 及有色纺织物。如其存放大久,应按实际有效 氮含量配制。
常用消毒方法介绍
含氯消毒剂
2.次氯酸钠[NaOCl]别名高效漂白粉或次 亚氯酸钠。纯品为白色粉末,通常为灰 绿色结晶,在空气中不稳定。实验室可 用电解食盐水法制取次氯酸钠溶液,含 有效氯约1%。次氯酸钠有氯的气味,能 与水混溶.溶液呈碱性.乳状原液的pH 值高达12,随水溶液稀释度增加,pH值 可降至7~9。性不稳定,遇热分解加速。 对物品有漂白与腐蚀作用。
主要为碱性药物,常用的有氢氧化钠、 石灰等。
常用消毒方法介绍
(三)氧化蛋白质类消毒剂
包括含氯消毒剂和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因其消毒力强,故目前在医疗防疫工作 中应用最广。
常用消毒方法介绍
含氯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是指溶于水中可产生次氯酸的消毒 剂。 本类消毒剂分为无机化合物类与有机化合物类。 前者以次氯酸盐为主,杀菌作用较快,但性质 不稳定;后者以氯胺类为主,性质稳定,但杀 菌作用较慢。 含氯消毒剂的作用多与有效氯含量成正比,因 此使用剂量一般按药物的有效氯含量计算. 含氯消毒剂杀菌谱广,对细菌繁殖体、病毒、 真菌孢子及细菌芽胞都有法
(三)热力消毒: 包括火烧、煮沸、流 动蒸汽、高热蒸汽、干热灭菌等。能使 病原体蛋白质凝固,使其失去正常代谢 机能。
常用消毒方法介绍

常用的消毒方法 (2)

常用的消毒方法 (2)

.常用的消毒方法按下列方法计算出漂白精片(规格:0.2克/片,含有效氯60%)、漂白精粉(含有效氯65%)或84消毒液(含有效氯5%)的用量,漂白精片和漂白精粉先用适量冷水溶解,再用清水充分混匀,84消毒液直接加入清水中充分混匀,配成相应的浓度。

1、饮用水:可采用漂白精片,“按每50公斤水加2片漂白精片”进行配制。

2、餐(饮)具:首选煮沸消毒15 分钟~30 分钟;或用有效氯为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15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3、桌椅、家俱:可用有效氯为1000mg/L~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洗消毒,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洗。

4、地面、墙壁、门窗:应按照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方法,依次进行喷雾消毒。

喷雾消毒可用有效氯为1000mg/L~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

泥土墙吸液量为150ml/m2~300 ml/m2;水泥墙、木板墙、石灰墙为100ml/m2。

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雾一次,喷药量为200ml/m2~300ml/m2,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雾一次,以上消毒处理,作用时间应不少于60分钟。

5、衣服、被褥:耐热、耐湿的纺织品可煮沸消毒30分钟;或用有效氯为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6、病人排泄物和呕吐物:对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要及时消毒处理。

容器应加盖,装足量1500mg/L~2500mg/L有效氯溶液,用作排泄物、分泌物的随时消毒。

将排泄物、分泌物直接放入消毒液中,作用时间为30~60分钟。

消毒后可直接倒入病房卫生间。

7、垃圾:可燃物质尽量焚烧。

也可喷洒1000mg/L~100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作用时间60分钟以上。

常用浓度含氯消毒液的配制:配制及使用过程中注意个人安全防护!A、250 mg/L含氯消毒剂溶液配制:每10公斤(约1塑料桶清水)水中加漂白精片20粒或漂白精粉4克或84消毒液50ml(1两)。

常用的消毒方法

常用的消毒方法

常用的消毒方法目前常用的消毒方法主要有:热力消毒和灭菌(湿热)、化学药物消毒和灭菌(含氯消毒剂、环氧乙烷、过氧乙酸、戍二醛、甲醛、乙醇等),以及紫外线消毒和电放辐射灭菌。

现分述如下:一、湿热消毒和灭菌湿热灭菌原理主要是通过凝固菌体蛋白质而杀死微生物。

湿热杀死微生物的能力比干热强,因为湿热消毒可以使菌体蛋白质含水量增加,从而易于被热力所凝固,加速了微生物的死亡。

(一)煮沸消毒煮沸消毒是最早使用的方法之一,其优点是方法简单,应用方便,不需要特殊设施,花费不多而效果可靠。

缺点是消毒物品被浸湿,而且处理后再污染的可能性增多。

煮沸消毒适用于消毒食具、食物、棉织品、金属及玻璃制品等.当水温达到100℃时细菌繁殖体几乎立刻死亡,通常在水沸腾后再煮5-15分钟即可达到消毒目的。

细菌芽胞抗热能力较强,有些芽胞煮沸数小时才能将其杀灭,因此煮沸消毒一般不能达到灭菌的效果。

煮沸消毒时应注意:1.消毒时间应从水煮沸后算起;2.煮沸过程中不要加入新的消毒物品;3.被消毒物品应全部浸入水中;4.碗盘等不透水物品应垂直放置,以利对流;5.消费物品不应放置过多,一般不应超过容器高的四分之三;6.消毒导热不良的物品时应适当延长煮沸时间。

(二)压力蒸汽灭菌压力蒸汽灭菌是热力灭菌中使用最普遍、效果最可靠的一种方法。

其优点是穿透力强、灭菌效果可靠,能灭杀所有微生物。

穿透力强的原因主要是蒸汽凝结时释放出的潜热和凝聚收缩后产生的负压加速了蒸气对物品的穿透,使物品的深部也能很快达到灭菌所需的温度。

压力蒸汽灭菌的持续时间应从灭菌器内达到要求温度时算起,至灭菌完成时为止.总时间包括:1.热力穿透时间;2.消毒维持时间,即杀灭微生物所需时间,一般用杀灭嗜热脂肠杆菌芽胞所需时间来表示(在121℃里需12分钟、132℃时需2分钟、115℃需30分钟);3.安全时间(一般为消毒维持时间的一半).其中热力穿透时间是指灭菌柜内达到灭菌温度至消毒物品中心部位亦达到灭菌温度所需时间,该时间长短取决于消毒物品的性质、包装大小、安放情况及灭菌器种类等。

3常用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

3常用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

常用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内容一:84消毒液正确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一、84消毒液的正确使用方法:首先清洗时带好手套和口罩,避免直接接触。

此外在清洗一般物体表面时,与水(冷水)的配比为1:100,消毒时间约为20分钟,而且擦拭、喷洒、拖洗消毒后要用清水洗净。

在用84清洗白色织物时,浓度要低,一般是1:160,配比好后将衣物放入水中,切不可将84消毒液直接倒在衣物上或用84消毒液清洗有色衣物,浸泡时间不宜过长,20分钟即可,且在浸泡消毒后仍要用清水多次冲洗。

学校在除臭消毒时,清理下水管道、厨房水槽、沟渠、垃圾桶等,可直接倒入84消毒原液两瓶盖或者有原液喷洒在物品的表面,10分钟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许多人正是忽略了清水二次清理这一步而导致84中的刺激性气味刺激了呼吸道,对人体造成了损伤。

学校可以借鉴医院清洗医院污染物品时配比为1:50,且消毒时间长至30分钟。

在浸泡、喷洒消毒后用清水再清洗1-2遍洗净晾干。

84消毒液使用后会残留在物体表面,挥发进入空气中,其刺激性气味会刺激人的呼吸道,其中的氯也会对水源造成污染,增大了致癌、致畸的风险,对人体造成危害,因此医院在用84消毒液稀释液清扫完地面、扶手时,要再用清水擦拭2遍以防残留物对人体造成损害。

在使用84消毒液后,还要注意开窗通风,使空气流通尽快散尽残留的刺激性气味。

在清理完器具用品后,最好在太阳下晾晒一会。

二、84消毒液使用不当的后果:若家庭中在使用84消毒液后未进行二次清洗和通风,那么在吸入84消毒液挥发出来的气体后,机体可能会出现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表现。

此时应将患者迅速的转往空气新鲜处,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再即刻联系就医。

有一则新闻,家住北京的王女士在清洁马桶时将洁厕灵和84消毒液一起倒入马桶中,结果在清洗一段时间后晕倒,被送入医院抢救。

只是清洗马桶,为什么会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呢?因为洁厕灵的成分中含有盐酸,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二者混合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的氯气。

家庭日常有效的杀菌消毒方法,请收藏!

家庭日常有效的杀菌消毒方法,请收藏!

家庭日常有效的杀菌消毒方法,请收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健康意识逐步增强,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注重家庭的消毒卫生,那么您知道家庭消毒方法有哪些吗?本文来讲讲家庭日常有效的杀菌消毒方法,请收藏!如何进行家庭消毒和灭菌消毒和灭菌是确保健康,防止疾病传播和交叉感染的重要措施。

家庭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有以下几种:1、天然消毒法:利用日光等天然条件杀灭致病微生物,达到消毒目的,称为天然消毒法。

日光曝晒法:日光由于其热、干燥和紫外线的作用,而具有一定的杀菌力。

日光杀菌作用的强弱受地区、季节、时间等因素影响,日光越强,照射时间越长,杀菌效果越好。

日光中的紫外线由于通过大气层时,因散热和吸收而减弱,而且不能全部透过玻璃,因此,必须直接在阳光下曝晒,才能取得杀菌效力。

日光曝晒法常用于书籍、床垫、被褥、毛毯及衣服等的消毒。

曝晒时应经常将被晒物翻动,使物品各面都能与日光直接接触,一般在日光曝晒下4-6小时可达到消毒目的。

通风:通风虽然不能杀灭微生物,但可在短时间内使室内外空气交换,减少室内致病微生物。

通风的方法有多种,如通过门、窗或气窗换气,也可用换气扇通风。

居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通风时间一般每次不少于30分钟。

2、物理灭菌法:利用热力等物理作用,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及酶变性凝固,以达到消毒、灭菌目的,称为物理灭菌法。

燃烧法:是一种简单易行、迅速彻底有效的灭菌方法,但对物品的破坏性大。

多用于耐高热,或已带致病菌而又无保留价值的物品,如被某些细菌或病毒污染的纸张、敷料,搪瓷类物品如坐浴盆;也可以用火焰燃烧消毒灭菌,如消毒坐浴盆时,应先将盆洗净擦干,再倒人少许90%酒精,点燃后慢慢转动浴盆,使其内面完全被火焰烧到。

.应用此法时,要注意安全,须远离易燃或易爆物品,以免引起火灾。

煮沸法:是一种经济方便的灭菌法,一般等水开后计时,煮沸10-15分钟可杀死无芽胞的细菌。

可用于食具、毛巾、手绢、注射器、等不怕湿而耐高温的物品的消毒灭菌。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哪些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哪些常用的消毒方法有液氯、臭氧、二氧化氯、次氯酸钠和紫外线等,每种消毒方法均有各自的优缺点和选择适用条件。

下面我们分别来了解一下!(1)氯消毒加氯处理的方法也称氯化处理或氯化法。

氯消毒可使用液氯,也可以使用漂。

前者述及,氯消毒的效果与水温、pH 值、接触时间、混合程度、污水浊度以及所含干扰物质、有效氯浓度有关。

由于氯是强氧化剂,污水中气有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均要消耗氯,因此污水消毒的加氯量应该经试验确定。

对于生活污水,可参考的数值为:一级处理水排放时,投氯量为20~30mg/L,二级处理水排放时,投氯量为5~10mg/L。

氯加入水中后,一部分被能与氯化合的杂质消耗掉,剩余的部分称为余氯。

保留一定量余氯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自来水出厂后还具有持续的杀菌力。

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因此氯的运输贮存和使用应小心,加氯设备的安装位置应尽量靠近加氯点。

加氯间应结构坚固,能防冻保温,通风良好,并宜安装排风扇。

液氯消毒的工艺流程一般是:液氯通过加氯机与污水在混合池内反应,然后在接触池内接触一定时间后即可出水。

在混合池内的混合反应时间为5~15min,在接触内的接触时间为30min 左右,沉淀速度采用1~ 1.3mm/s,保证余氯量不小于0.5mg/L。

国内使用的加氯机种类很多。

例如ZJ 型转子加氯机,来自氯瓶的氯气首先进入旋风分离器,再通过弹簧膜阀和控制阀进入转子流量计和中转玻璃罩,于是经水射器与压力水混合、溶解于水内被输送至加氯点。

(2)次氯酸钠消毒电解食盐水可以得到次氯酸钠,然后将次氯酸钠加入污水后与水反应产生次氯酸,所以说次氯酸钠的消毒作用依然靠次氯酸,但其消毒作用不及氯强。

因次氯酸钠易分解,所以通常采用次氯酸钠发生器现场制取,就地投加,不宜贮运。

它一般适用于小型工厂。

(3)二氧化氯消毒二氧化氯用于受污染水源消毒时,可减少氯化有机物的产生,故二氧化氯作为消毒剂日益受到重视。

①消毒原理二氧化氯溶于水,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其杀菌主要依靠吸附和渗透作用。

居家消毒杀菌方法及注意事项

居家消毒杀菌方法及注意事项

假期居家消毒杀菌方法及注意事项细菌病毒是我们身体健康的一大安全隐患,家居生活中我们都不可避免要面对这些细菌病毒,为了我们自身的身体健康。

我们要定期的对家里进行消毒杀菌,那么居家常用消毒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汇总了十种常用的家居消毒方法,以供大家参考:分享10种居家常用消毒方法:1、空气清洁消毒法室内空气要保持新鲜,必须经常开窗通风换气,特别是春季更应注意。

每次开窗15~30分钟,使空气流通,病菌排出室外;打扫房间湿扫,避免尘土飞扬。

除了物理的通风方法,还可以用空调来净化空气。

在空调里面装一个空气过滤装置,这样,开空调的时候,也可以净化屋里的空气。

如果要求更高的话,还可以装一个空气消毒的装置,更加能保证空气的清洁性。

在出现呼吸道传染病人后,单一的使用空气消毒方法,即使空气中的微生物全部被杀灭,但由于污染表面的微生物没有被杀灭,很快又可污染空气。

这种情况较合理的方法应物体表面消毒和空气消毒同时进行,可选用过氧乙酸或过氧化氢等消毒剂进行喷雾或熏蒸。

人在时的空气消毒方法,可选用循环风消毒机或静电等空气消毒器进行连续动态消毒处理。

使用这种空气消毒方法时,应结合室内表面的卫生清洁处理或先用消毒剂对污染表面进行消毒,以保证空气消毒效果。

空气消毒注意事项:1.对物品的腐蚀,过氧乙酸、臭氧等消毒剂对物品有不同程度的损坏,使用时浓度不宜过高,喷量不宜过大,必要时,消毒后应及时用清水擦洗。

2.选用消毒剂进行空气消毒时,最好选用专用气溶胶空气消毒器,常量喷雾器雾粒大,消毒剂在空气中停留时间短,较难达到应有的消毒效果。

3.用消毒剂进行空气消毒时需关闭门窗,人员应离开消毒场所,消毒完成后应先打开门窗通风,待消毒剂驱除后方可进入。

4.紫外线灯照射时,不能直接照射暴露皮肤,眼睛不能直视紫外线灯。

以免对皮肤、眼睛造成伤害。

5.个人防护,用过氧乙酸等消毒剂进行喷雾消毒时,消毒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如戴好口罩、眼镜、手套等。

2、日光消毒法日光中的紫外线具有良好的天然杀菌作用,物品在日光下直接曝晒6小时,不可隔着玻璃窗,才可达到消毒的目的。

家 政 娴 熟

家 政 娴 熟

将旧棉布或破麻袋烧 成灰,与生桐油搅拌成糊
① 状,嵌补到木器的裂缝中,
阴干后即可补平裂缝。
• 将撕碎的报纸加些明矾和

清水煮成稠糊状,冷却后 涂于木器的裂缝中即可将
其补平。
5
家政娴熟
二、家居日常维修技能
(三)家用燃气灶打不着火
• 家用燃气灶打不着火很可能 是因火盖、火孔被堵塞,或 燃气灶电池没电造成的。可 以先用牙签、抹布等清理火 盖和火孔,清理完仍打不着 火的情况下,可尝试更换燃 气灶的电池。
新时代劳动教育
家政娴熟
一、家庭保健
(一)家庭常用消毒方法
在家庭生活中,我们可利用以下三种方法消毒杀菌,减少疾病~6小时即可起到 很好的杀菌效果。
(2)物理消毒法。
(3)化学消毒法。
开水可以有效杀死细菌。 利用消毒液、消毒剂
2
家政娴熟
一、家庭保健
(二)家庭常备药品
内服药常见的有感冒药、 解热镇痛药、止咳化痰药、 止泻药、通便药、抗过敏药、 助消化药七大类。
外用药主要有外用消毒 药,如75%乙醇(酒精)、 碘伏等。
(1) (2)
(3) (4)
特殊人群用药: 根据家庭成员实际 需求准备。
辅助用品主要包 括小药箱、方便小药 盒等。
3
家政娴熟
二、家居日常维修技能
(一)冰箱不制冷
6
家政娴熟
你还会哪些家居日常维修技能?跟同 学们分享一下吧。
7
实践活动1 实践活动2 实践活动3
争做家务小能手 为××做一顿美味营养餐
好习惯养成记
8
新时代劳动教育
• 冰箱出现不制冷的情况时,应首先检查冰箱的电源插头是否牢固,若电源插 头没问题,则可能是由冰箱的内出水口堵塞或冰冻造成了冰箱不制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中常用的消毒方法(参考):
蚊蝇:可用5%氯氰菊酯(奋斗呐)、2.5%溴氰菊酯或其他杀虫剂,按说明书使用。

饮用水:用每升1毫克—3毫克有效氯含氯消毒剂,如漂白粉、优氯净等作用30分钟。

垃圾:用每升1000毫克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作用120分钟。

生活用具、书籍、玩具、交通工具:用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或用0.3%过氧乙酸作用60分钟,或用紫外线灯直接照射30分钟。

食具、饮具:用每升250毫克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作用30分钟。

生活污水:用每升50毫克有效氯含氯消毒剂作用120分钟。

人畜粪便:可用生石灰以1∶1的比例与其搅拌均匀消毒。

盛放排泄物的容器:用每升500毫克有效氯含氯消毒剂作用120分钟。

患者衣、被单:煮沸20分钟或用每升500毫克有效氯含氯消毒剂作用30分钟。

厕所或其他污染地面、墙:用每升500毫克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消毒。

用量每平方米200毫升。

旱厕也可用生石灰覆盖。

单纯生食水产品应防止食源性寄生虫病
卫生部日前发布公告,针对摄食生鲜水产品感染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健康风险,提醒餐饮单位和消费者采取预防措施,防止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发生。

夏季是食用生鲜水产品的高峰季节,卫生部要求,餐饮单位应严格按照要求采购、加工水产品,不得提供可能被寄生虫污染的生食水产品;制作生食海产品,应在专间内使用专用工具和容器加工,避免交叉污染;制作水产品,加工要彻底,要加热至熟透;加工过程中,不用盛过生鲜水产品的器皿盛放其他直接入口食品,加工过生鲜水产品的刀具及砧板必须清洗消毒后方可再使用。

卫生部还提醒消费者,应避免进食生鲜的或未经彻底加热的水产品,尤其不要生食螺类等水产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