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植物病理学:作物炭疽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状
叶片产生近圆形或不规则的淡褐色病斑,病、健部分界明显。后期病斑中部呈灰褐色或灰 白色,在褪色部分,有桔色至黑色的小粒点长出。有的叶片两边向正面卷曲。
果实受害后,发育停滞,萎缩硬化。稍大的果实发病初期,可产生淡褐 色水渍状斑,逐渐扩大,呈红褐色的圆形或椭圆形凹陷病斑,潮湿环境 中也会有橘红色的小粒点长出。
综合防治
1 培育无病苗木,适时移栽。
农业防治
2 适当增施磷、钾肥,促使桃树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
3 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
4 及时清除并集中处理树上的枯枝、僵果和地面枯枝落
叶,防止雨后积水,以降低园内湿度。
5 及时疏除多余幼果,视树势合理挂果。
6 适当提早果园内套袋时间。
药剂防治
到目前为止药剂防治仍然是防治炭疽病最重要的方式。
2. 越冬前病叶率、当年春季新抽叶发病率2%~5%、无 发现病梢,宜在花期施药1次,幼果期施药2次。
3. 越冬前病叶率或当年春季新抽叶发病率2%以下,宜逐 株检查病情,单株发病达中等或以上水平,应对罹病树及 周围相邻树在花期施药1次,幼果期施药1~2次进行挑治。
储存管理
采收后应将各种病果、虫伤果、采收伤果剔除。将好 果晾干。晾干过程宜翻动1次~2次,晾干与翻动时应 轻拿、轻放。装入包装箱(篓)前,用可吸水且通气 的软物垫底,3层~5层果实1层,并覆盖表面。
施药次数 、时间
施药次数和用药时间宜参照中、短期病情预报的严重度或病害已 发生的严重程度,结合下列情形确定:
1.越冬前病叶率、当年春季新抽叶发病率高于5%,或出现病梢, 宜在春梢抽发时、春梢展叶后、花期各施药1次;若当年春季新 抽叶发病严重,花期应施药2次,花期病害发生严重、且日最高 气温>20℃、候雨日2 d以上、相对湿度高于88%,幼果期应施 药2次。药后1d内若遇降雨可在叶面上形成水滴下淌,则雨后应 补施药。
病状
流行特点
气候因素
品种因素
在桃树开花期及幼果期 低温多雨,果实成熟期 处于温暖多雨,多雾高 湿的环境中,则较易引 发炭疽病的流行的暴发。
一般早熟桃发病 重,晚熟桃发病
轻。
栽培因素
种植过密、生长 过旺可挂果超负 的果园发病严重。
侵染循环
越冬 主要以菌丝体在病稍寄树上的僵果内越冬。 侵入途径 从植株上叶、梢、幼果各器官的伤口、皮孔、气孔上侵入,嫩叶、 花序可直接侵入。 侵染 次年病斑上产生大量分神孢子随风雨传播,病菌侵入寄主后,首 先在细胞间蔓延,后再表皮下形成分身孢子。一季可频繁发生多 次的再侵染。 传播 分生孢子通过雨水、风、昆虫等传播。
病原
引发桃炭疽病的病原为 盘长 孢状刺盘孢菌,有性世代为 子囊菌亚门桃炭疽菌。其分 生孢子盘上集生无色单胞的 线状分生孢子梗,顶端着生 无色单胞的长椭圆形分生孢 子,分生孢子内含2 个油球, 周围有胶状物质。
1.分生孢子盘 2.分生孢子梗(放大) 3.分生孢子(放大)
病状
枝干受害后,新梢可产生暗绿色、水渍状的长椭圆形病斑,后渐变为褐色, 边缘带红褐色,略凹陷。天气潮湿时,病斑表面长有橘红色的小粒点,病梢 会向一侧弯曲。当病斑环绕枝条一周后,枝条上端枯死。
生物防治
辣椒内生枯草芽孢杆菌BS-1和BS-2对辣椒和香蕉炭 疽病有很好的控制效果
芽孢杆菌BF-02对核桃炭疽病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木醋液可以有效防治桃炭疽病(木醋液是一种木材 加工的附属产物,主要成分为有机酸和酚类物质, 同时含有多种矿物质元素,是一种纯天然物质。)
THANK YOU FOR WATCHING
资料整理:何乙末 李苑榕 ppt制作 :姜艳坤源自作物炭疽病(桃树为例)
目录
简介
病原与病状 发病规律 流行特点 侵染循环 综合防治
简介
炭疽病是一类由炭疽菌( Colletotrichum spp.)[有性阶 段:Glomerella spp.]侵染植物果实、叶片、花穗、枝梢引
致受侵染组织局部性坏死的一类病害。 主要果树炭疽病 芒果、柿、番石榴、柑橘、葡萄、龙眼、荔枝、桃、李、梅、 柰、枣、银杏、香蕉、番木瓜、枇杷、菠萝、青枣、板栗、 西瓜、甜瓜、草莓、梨、苹果、核桃、咖啡、樱桃、黄皮等。
防治原则 药剂防治应以保护花序、保护幼果为重点,同一年份多次用
药的果园宜选择不同种类的杀菌剂轮换使用,结合病情和气候况 确定施药次数和用药时间。
结合果树害虫防治,治虫防病。
药剂种类
吡唑醚菌酯、咪鲜胺、咪鲜胺锰盐、溴菌腈、嘧菌酯、苯 醚甲环唑、丙森锌、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吡唑醚菌酯·代 森联。
注意:按药剂的使用说明书或标签规定的使用浓度、 使用间隔期和限制的使用次数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