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篇四)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研究探讨、深入领会课文内容;2、分析申明立场的措辞,学习文章的语言特点;3、感悟、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重点1、深入领会课文内容;2、体会刚柔相济的语言特点。
 课  型            自读指导教学过程一.简介课文涉及的部分背景知识;     A、割让史:     1842年:英国  第一次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永久割让香港岛     1860年:英法  第二次鸦片战争  《北京条约》  永久割让九龙半岛     1898年:英国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大片土地及附近     二百多个岛屿(新界),租期99年(1997、6、30到期)     B、回归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是: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中国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的三个不平等条约,主张在适当时机通过谈判解决这一问题,未解决前暂时维持现状。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本文特点简析: 本文特点简析:
A、措辞严谨,表达明确,毫不 措辞严谨,表达明确, 含糊。 对己,话从反面说; 含糊。B、对己,话从反面说; 对人,话从正面说。 对人,话从正面说。C、高瞻远 目光敏锐,言辞轻松。 瞩,目光敏锐,言辞轻松。D、 立场坚定,语义明确, 立场坚定,语义明确,但措辞 委婉。 委婉。
3、香港现行的政治、经济制度,甚至大 香港现行的政治、经济制度, 部分法律都可以保留,当然, 部分法律都可以保留,当然,有些要加 以改革。香港仍将实行资本主义, 以改革。香港仍将实行资本主义,现行 的许多适合的制度要保持。 的许多适合的制度要保持。4、如果十五 年后还不收回, 年后还不收回,人民就没有理由信任我 任何中国政府都应该下野, 们,任何中国政府都应该下野,自动退 出政治舞台,没有别的选择。 出政治舞台,没有别的选择。5、对英国 也是有利的, 也是有利的,因为这意味着届时英国将 彻底地结束殖民统治时代, 彻底地结束殖民统治时代,在世界公论 面前会得到好评。 面前会得到好评。
6、人们还议论香港外资撤走的问题。只要 人们还议论香港外资撤走的问题。 我们的政策适当,走了还会回来的。 我们的政策适当,走了还会回来的。7、至 于说一旦中国宣布一九九七年要收回香港, 于说一旦中国宣布一九九七年要收回香港, 香港就可能发生波动, 香港就可能发生波动,我的看法是小波动不 可避免, 可避免,如果中英两国抱着合作的态度来解 决这个问题,就能避免大的波动。 决这个问题,就能避免大的波动。8如果在 十五年的过渡时期内香港发生严重的波动, 十五年的过渡时期内香港发生严重的波动, 怎么办?那时, 怎么办?那时,中国政府将被迫不得不对收 回的时间和方式另作考虑。 回的时间和方式另作考虑。
分析下列文句的特点, 分析下列文句的特点,说说都运用 了哪些具体的技巧来锤炼语言, 了哪些具体的技巧来锤炼语言,表 现了怎样的语言特点。 现了怎样的语言特点。
八年级语文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八年级语文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教学目标:1.训练迅速筛选信息的能力2.研究探讨、深入领会文中重要的语句3.体会邓小平同志举重若轻、刚柔相济的言语技巧4.培养学生的爱国激情教学重点:深入领会文中具有深层含义的重要语句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深层含义的意识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设想:本课在深入领会文中具有深层含义的重要语句是,拟用学生探讨的方式来解决,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深层含义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预习作业二、导入香港闻一多我好比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母亲啊!我身分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啖着我骨肉,咽着我的脂膏;母亲啊!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啊!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母亲,我要回来,母亲!选自闻一多先生诗歌《七子之歌》1.香港割让历史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永久割让香港岛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北京条约》,永久割让九龙半岛尖端1898年,签订《民拓香港界址专条。
,强行租借新界,租期99年,1997年6月30日到期2.香港归还历史A.1982年9月——1983年6月,双方主要就原则和程序问题进行会谈。
B.1983年7月——1984年9月,丙国政府代表团就具体实质性问题进行了22轮会谈。
c.1984年9月26日草签了中英《联合声明》和三个附件,谈判圆满结束D.1985年5月27日,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互换批准书,中英联合声明正式生效。
三、析结构——筛选的主要信息1.上个单元,我们重点学习了“整体把握,筛选信息”的方法,本文共有7个自然段,从结构上讲,哪个段落是的重点段呢?2.我们可以看出,全文是总分总结构,第二部分重点谈了三个问题。
三个问题的主要观点是:A.关于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B.关于香港回归后的管理方式问题,邓小平宣布“香港现行的政治、经济制度,甚至大部分法律都可以保留,当然,有些要加以改革。
香港仍将衽资本主义,现行的许多适当的制度要保持”(这个观点,后来概括为“一国两制”)c.关于香港回归前的平衡过渡问题,邓小平说:“小的波动不可避免,如果中英两国抱着合作的态度来解决这个总是就能避免大的波动”。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教案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教案教学目标1.整体把握、研究探讨、深入领会文内容;2.分析申明立场的措辞,学习的语言特点;3.培养学生爱国意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香港地区位于我国南部珠江口东侧,总面积1084平方千米,人口约6149万人,其中97%是华人。
香港地区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统称香港。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1842年8月至9月这一期间,英国强迫清政府与之签订了《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缔结了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使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新界”)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这就是后来所说的“三个条约”。
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应邀来我国进行访问,与邓小平等中国领导人就香港问题进行了讨论。
双方领导人就此问题阐述了各自的立场,并同意通过外交途径继续进行商谈,从此揭开了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外交谈判的序幕。
英国政府错误地估计形势,过高估计了香港对中国的经济作用,过低估计了中国政府对主权问题的原则性和立场的坚定性,以为中国可以容许英国以某种方式在1997后继续管治香港。
因此,1982年9月22日,以撒切尔夫人为首的英国谈判代表团提出了“三个条约继续有效论”,无理地认为香港岛和九龙半岛的割让是有法律依据的,中国不能收回,谈判的内容仅应限于所谓“租借”的“新界”。
这当然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绝对不能接受的。
在这一背景之下,9月24日,邓小平同志会见了撒切尔夫人,向其表明了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二、文分析1.学生浏览全文后,请学生为文划分层次。
明确:文从总体上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
开门见山,指出要从三个问题来谈“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是总说。
第二部分,2至7段。
分别就三个问题进行分析,阐明观点和主张,是分说。
这一部分可再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第2、3段。
关于“主权问题”。
第二层:第4、段。
关于“1997年后中国采取什么方式来管理香港,继续保持香港繁荣”的问题。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高一语文5.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学习内容1.了解邓小平同志在外交斗争中坚定的原则性与充分的灵活性完美结合的特点,体会小平同志高度的语言艺术。
2.了解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和一国两制的政策。
学习指导一、关于香港地区和香港问题香港地区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总面积为1076平方公里,其中香港岛面积79.77平方公里,九龙面积11.7平方公里,新界面积984.53平方公里。
据1992年底统计,香港总人口为590万。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于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永久割让香港岛。
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国迫使清政府缔结《北京条约》,永久割让九龙半岛尖端。
1898年英国又逼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大片土地以及附近二百多个岛屿(后统称新界),租期99年,1997年6月30日期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是:香港是中国领土,中国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的三个不中等条约,主张在适当时机通过谈判解决这一问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祖国统一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三大任务而奋斗。
邓小平同志提出按照“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解决台湾和香港问题的构想。
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会见来访的撒切尔夫人,谈了“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二、阅读课文,把握全文整体结构,了解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体会邓小平同志高度的语言艺术。
全文可分成三个部分,图示如下:(2、3)关于主权问题(1)香港问题包括三个问(4、5)关于管理方式问题(7)建议达成双方同意磋商的协议(6)关于平稳过渡问题三、赏试评点邓小平同志的讲话,对照下面的评点,看看自己理解得怎么样。
(一)关于主权问题(课文2、3段)(1)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
(2)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3)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
最新北师大版高一语文必修1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 诗二首
最新北师大版高一语文必修1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
我爱这土地
最新北师大版高一语文必修1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
故土
最新北师大版高一语文必修1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
3 狱中上母书
最新北师大版高一语文必修1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一单元 家国情怀
最新北师大版高一语文必修1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
阅读与鉴赏
最新北师大版高一语文必修1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
1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最新北师大版高一语文必修1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北师大版高一语文必修1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63页 0131页 0163页 0213页 0265页 0293页 0385页 0440页 0471页 0541页 0579页 0647页 0649页 0709页 0763页 0772页
第一单元 家国情怀 1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我爱这土地 3 狱中上母书 书面表达:话题作文 第二单元 青春岁月 4 诗二首 相信未来 6 草莓 阅读与鉴赏 8 项脊轩志 10 葡萄的精灵 书面表达:书信写作 第四单元 自然之思 11 自然界和社会 13 遥远的自然 表达与交流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同步测试(基础练习)(语文北师大必修1)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基础练习1.下列加线字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磋(cuō)商裨(bì)益摈(bìn)弃B.坦率(shuài)豁(huò)免喟(kuī)然C.怯懦(nuò)挟(xiá)制掮(qiān)客D.刚愎(fù)濒(bīn)危鞭笞(chì)2.对下列句中加线词语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如果十五年后还不收回香港,任何中国政府都应该下野(执政的人或政府被迫下台)。
B.但这不是说,香港继续保持繁荣必须在英国的管辖(统辖管理)之下才能实现。
C.如果中英两国抱着合作的态度来解决这个问题,就能避免大的波动(起伏不定)。
D.前提(事物发生或发展的先决条件)是一九九七年中国收回香港。
3.选出填入下列空白处恰当的一组词语()。
香港继续保持,根本上于中国收回香港后,在中国的之下,实行适合于香港的。
A.繁荣取决管辖政策B.繁盛决定管辖政策C.繁荣取决管理决策D.繁盛决定管理决策4. 选出填入下列空白处恰当的一组词语()说一旦中国宣布1997要收回香港,香港可能发生波动,我的看法是小波动不可避免,中英两国抱着合作的态度来解决这个问题,能避免大的波动。
A.至于就只要一定B.如果就只要就C.至于就如果就D.要是就要是可5.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1984年9月26日,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和三个附件在北京草签。
联合声明确认: 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首脑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A.英国政府将在1997年7月1日把香港交还给中国,中国政府在联合声明中阐述了对香港的基本方针政策,这些基本方针政策五十年不变。
B.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国政府在联合声明阐述了对香港的基本方针政策,这些基本方针政策五十年不变。
C.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政主权,英国政府将在同日把香港交还给中国。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一.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结构
2.体会作者在说话语气及词语的运用
二.教学过程:
1.背景介绍
本文是作者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谈话记录,实际上是一篇关于香港的声明,所以也属于政论文。
2.文章思路
总论:明确的基本立场,三个问题:主权问题;管理问题;过渡问题
问:为什么按这样的顺序来提出问题?(讨论这三个问题的内在逻辑关系)
分述:就三个问题阐述观点和立场
(1)主权问题不能讨论。
从收回的范围,时间及决心予以确认
(2)管理问题取决于政策。
正面论证:现行制度和法律可以保留,只做适当改革;要同香港各界人士交流意见;中英两国进行友好磋商。
反面论证:如果
中国把四化建设能否实现放在香港是否繁荣上,那这个决策本身就是不正确的
(3)过渡问题要进行磋商
我们不怕出现波动甚至是严重的波动,我们会勇敢的面对;但我们应该通过外交途径进行友好磋商,讨论如何避免这种灾难。
总结:建议达成一个协议。
3.学生讨论
文章正文在讨论三个问题时的排列次序能否更改,为什么?
4.给出另外两篇文章毛泽东的〈别了,司徒雷登〉和江泽民的〈在香港回归仪式上的讲话〉,要求学生将这三篇文章放在一起
作比较,认真体会本文在历史上的伟大意义。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读后感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读后感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香港一直以其独特的地位和繁荣的经济而闻名于世。
然而,最近几年来,香港问题成为了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作为中国的一部分,香港的未来和发展受到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对于香港问题,我们的基本立场是支持中国政府依法治港,支持香港的繁荣稳定,支持香港居民的福祉。
首先,我们认为中国政府依法治港是符合国际法和事实的。
香港作为中国的一部分,享有中国宪法和基本法所赋予的权利和义务。
中国政府有权利和责任维护香港的国家安全和稳定,保障香港的法治和社会秩序。
香港问题是中国内政,任何外部势力干涉都是不合法的,也是不道德的。
我们支持中国政府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香港的和平与稳定。
其次,我们支持香港的繁荣稳定。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商业枢纽,对中国乃至全球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
香港的繁荣稳定符合中国和世界的利益。
我们支持中国政府采取措施,促进香港的经济发展,改善香港居民的生活水平,保障香港的繁荣和稳定。
最后,我们支持香港居民的福祉。
香港居民是中国的公民,享有中国宪法和基本法所赋予的权利和义务。
中国政府有责任保障香港居民的合法权益,改善香港居民的生活条件,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发展机会。
我们支持中国政府采取措施,改善香港的民生,保障香港居民的福祉。
总之,我们的基本立场是支持中国政府依法治港,支持香港的繁荣稳定,支持香港居民的福祉。
我们坚信,只有中国政府和香港居民共同努力,香港才能够实现长期的繁荣稳定,为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和平与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2019-2020】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实用word文档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教学目的一、通过阅读,体会邓小平同志在外交工作中,在大是大非中的所表现出的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深遽的政治洞察力、高超的政治艺术和内含丰富的外交语言,从中汲取智慧,增长才干。
二、在初步掌握研究探讨阅读方法基础上,进一步尝试研究阅读实践,形成阅读技能,进而深入领会文章内容。
三、学习领袖的高超的语言艺术,探讨语言的深层含义。
教学设想本文是自读课文,按照自读教学的要求,注重学生的自读实践,突出学生能力形成过程中的“定形”训练。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1、发现疑问有两个层面的含义,具体指什么?2、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的那个动人的夜晚,凝视着电视中那激动人心的场面,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回答问题,畅谈感受。
教师归纳总结:发现问题有两个层面:一在疑问繁多的文章中发现疑问;二在平易浅显的文章中,或表面疑问已经解决的阅读过程中间发现疑问。
第二层面中的发现更可是否想到领袖们为此付出了多少心血?二、提供相关材料,引导学生发现疑问。
电脑显示如下资料:英国政府强迫清政府缔结的三个不平等条约:《北京条约》(永久割让九龙半岛尖端)、《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界“新界”)、《南京条约》(永久割让香港岛)。
文章采用总分形式,阐明了关于香港的三个问题:一是主权问题,二是1997年后中国采取什么方式来管理香港,继续保持香港繁荣,三是中国和英国两国政府要妥善商谈如何使香港从现在到1997年的15年中不出现大的波动。
本篇课文研讨重点是“高超的语言艺术”。
研究层次是:明确言语字在面意思——理解言语的深层含义——揣摩言语的相关含义——总结语言表述的技巧。
三、学生尝试“研究探讨”阅读实践。
教师相机点拨。
(一)学生分组研究,交换疑问,教师点拨,提示重点研究对象。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立场》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立场》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山东韩其文1。
掌握课文的语言特色:(1)举重若轻,明白晓畅,严谨周密;(2)刚柔相济,富有感染力、说服力。
2。
学习本文批驳的方法:针对英国提出的错误观点,邓小平同志针锋相对有力反击而又不失得体。
3。
对学生进行一次爱国主义教育,认识”弱国无外交”的道理。
1。
揣摩文中准确而严谨的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的语言表达技巧。
2。
理清本文的谈话思路,掌握严密的逻辑顺序。
3。
补充大量的课外辅导材料,交代清会谈的时代背景,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只有国家强大起来了,才能在外交上不受屈辱而取得最后的胜利。
教学方法1。
自读-讨论-领悟-质疑。
2。
整体感知-重点赏析、领悟-梳理总结-练习巩固-知识拓展媒体设计本文很容易找到相关的CD片或录像带,特别是有关香港回归盛典的录像带,播放后会对学生有极强的感染力。
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1997年7月1日,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回顾香港不平凡的回归之路,充满了风风雨雨、坎坎坷坷,英国统治者不甘心最后一块殖民地的丢失,制造了许多麻烦。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凭着他们的雄才大略和高瞻远瞩,排除了千阻万难,终于完成了这一历史使命。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香港回归的重要文献--《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二、解题本文是邓小平同志于1982年9月24日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接见英国女首相撒切尔夫人时的谈话。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号称”铁娘子”,她在政治上奉行铁腕政策,不管对内对外,凡事以”强硬”二字当先,有人说她像二战时期的英国首相丘吉尔。
正是这位女首相领导英国同阿根廷在马尔维纳斯岛的战斗中取得了胜利,她是乘”马岛之胜威”来中国访问的,可是在中国她却碰了个”硬钉子”。
三、研习课文1。
整体把握,理清思路①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及名词术语。
八年级语文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八年级语文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教学目标:1.训练迅速筛选信息的能力2.研究探讨、深入领会文中重要的语句3.体会邓小平同志举重若轻、刚柔相济的言语技巧4.培养学生的爱国激情教学重点:深入领会文中具有深层含义的重要语句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深层含义的意识教学时:一时教学设想:本在深入领会文中具有深层含义的重要语句是,拟用学生探讨的方式来解决,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深层含义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预习作业二、导入香港闻一多我好比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母亲啊!我身分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啖着我骨肉,咽着我的脂膏;母亲啊!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啊!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母亲,我要回来,母亲!选自闻一多先生诗歌《七子之歌》1.香港割让历史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永久割让香港岛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北京条约》,永久割让九龙半岛尖端1898年,签订《民拓香港界址专条。
,强行租借新界,租期99年,1997年6月30日到期2.香港归还历史A.1982年9月——1983年6月,双方主要就原则和程序问题进行会谈。
B.1983年7月——1984年9月,丙国政府代表团就具体实质性问题进行了22轮会谈。
.1984年9月26日草签了中英《联合声明》和三个附,谈判圆满结束D.198年月27日,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互换批准书,中英联合声明正式生效。
三、析结构——筛选的主要信息1.上个单元,我们重点学习了“整体把握,筛选信息”的方法,本文共有7个自然段,从结构上讲,哪个段落是的重点段呢?2.我们可以看出,全文是总分总结构,第二部分重点谈了三个问题。
三个问题的主要观点是:A.关于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B.关于香港回归后的管理方式问题,邓小平宣布“香港现行的政治、经济制度,甚至大部分法律都可以保留,当然,有些要加以改革。
香港仍将衽资本主义,现行的许多适当的制度要保持”(这个观点,后来概括为“一国两制”).关于香港回归前的平衡过渡问题,邓小平说:“小的波动不可避免,如果中英两国抱着合作的态度来解决这个总是就能避免大的波动”。
中国政府对于港澳问题的立场、方针和政.doc.doc
中国政府对于港澳问题的立场、方针和政策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原则立场中国不承认一切不平等条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立场是: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中国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的“三个不平等条约”。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遵照国际法的原则,宣布对于旧中国所签订的条约和协定的原则立场是:既不承认一切旧条约继续有效,也不认为一切旧条约当然失效。
按照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五十五条的规定:对于旧的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
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
按照这个规定,条约是否继承是以条约的性质和内容为依据的,这既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又符合国际法的继承原则。
中国对于香港问题三个不平等条约的态度是举世皆知的。
中国认为三个不平等条约在整体上就是无效的,并不去就其中任何一个条约的某些条款的准确意义进行争论。
对于这一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在适当时机通过谈判解决,未解决前暂时维持现状。
香港不是殖民地“殖民地”主要是指因外国统治、管辖而丧失主权的国家。
香港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所以,殖民地的概念不适用于香港。
英国在香港实行的是殖民式统治,但并不等于香港就是殖民地。
1972年,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致函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主席,明确宣布:“香港、澳门是属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帝国主义强加于中国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结果。
香港和澳门是被英国和葡萄牙当局占领的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完全是属于中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根本不属于通常的‘殖民地’范畴。
”1972年11月,联合国大会以99票对5票的压倒优势,通过了有关将香港、澳门从殖民地名单上除去的协议。
这表明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立场的广泛支持。
中国又等待了33年反对不平等条约,收回香港,是中国政府坚定不移的立场。
在实际工作中,中国政府则考虑过去的历史背景,考虑总的国际形势,采取灵活的策略,保持战略上的主动地位。
101492_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_陈伟峰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一九八二年九月二十四日)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强迫清政府签定《南京条 约》、《北京条约》,永 久割让香港岛 、九龙半岛 尖端。十九世纪末,英国 又乘列强瓜分中国之机, 逼迫清政府签定《展拓香 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 九龙半岛大片土地以及附 近二百多个岛屿(后统称 “新界”),租期99年, 1997年6月30日期满。
历史背景简介
中英香港交接仪式
此刻。 是午夜,又是清晨 所有的眼睛都是崭新的日出 所有的礼炮都是世纪的钟声 香港,让我紧紧拉住你的手吧 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 —摘自李小雨《回忆与倾听》
理清段落层次, 理清段落层次,整体把握文意
本文首段即明确提出我们对香港问 题基本立场的三个问题:“一个是主权 问题;再一个问题,是一九九七年后中 国采取什么方式来管理香港,继续保持 香港繁荣;第三个问题,是中国和英国 两国政府要妥善商谈如何使香港从现在 到一九九七年的十五年中不出现大的波 动。”这是全文的总纲。
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
• 第二个问题: • 原则性:“香港继续保持繁荣,根本上取决于 中国收回香港后,在中国的管辖之下,实行适 合于香港的政策。” • 灵活性:保持香港的繁荣,“希望取得英国的 合作”,也希望英国政府能为香港的繁荣提出 建议。
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
• 第三个问题: • 原则性:“如果在十五年的过渡时期内香港发 生严重的波动”,“中国政府将被迫不得不对 收回的时间和方式另作考虑”。同时,这也表 现出了一种灵活性。 • 灵活性:在这些原则性的问题上,中国政府是 绝对不会动摇的,也是绝对不会让步的。而所 有的灵活性问题也都是用来保证原则性问题的 顺利解决的。
八年级语文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含义的重要深层含 义的意识。
• 教学过程:
• 一、 预习作业 • 二、 导入
• 香港 • 闻一多 • 我好比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 • 母亲啊!我身分虽微,地位险要。 •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 • 啖着我骨肉,咽着我的脂膏; • 母亲啊!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 母亲啊!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 •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 选自闻一多先生诗歌《七子之歌》
• 1. 上个单元,我们重点学习了“整体把握,筛选信息” 的方法,本文共有7个自然段,从结构上讲,哪个段落是 文章的重点段呢?
• 2. 我们可以看出,全文是总分总结构,第二部分重点谈 了三个问题。三个问题的主要观点是:
• A. 关于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 B. 关于香港回归后的管理方式问题,邓小平宣布“香港
• (一)探究文章的深层含义 • 外交语言与其他场合的语言不同,既要明白通畅,又要在
卑不亢,它最讲究语言技巧。50年代初,周总理接受美国 记者的采访时,随手将一支美国派克钢笔放在桌上。记者 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 国生产的钢笔呢?总理说:提起这支笔啊,那可就话长了。 这不是一支普通的笔,而是一个朝鲜朋友在朝鲜战场上得 到的战利品,是作为礼物送给我的。我觉得有意义,就收 下了贵国的这支笔。周总理这几句话不仅保全了国家的尊 严,而且给予有力的回击。
问题进行会谈。
• B. 1983年7月——1984年9月,丙国政府代表团就具体 实质性问题进行了22轮会谈。
• C. 1984年9月26日草签了中英《联合声明》和三个附件, 谈判圆满结束
• D. 1985年5月27日,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互换批准书, 中英联合声明正式生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
• 第二个问题: • 原则性:“香港继续保持繁荣,根本上取决于中 国收回香港后,在中国的管辖之下,实行适合于 香港的政策。” • 灵活性:保持香港的繁荣,“希望取得英国的合 作”,也希望英国政府能为香港的繁荣提出建议。
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
• 第三个问题: • 原则性:“如果在十五年的过渡时期内香港发 生严重的波动”,“中国政府将被迫不得不对 收回的时间和方式另作考虑”。同时,这也表 现出了一种灵活性。 • 灵活性:在这些原则性的问题上,中国政府是 绝对不会动摇的,也是绝对不会让步的。而所 有的灵活性问题也都是用来保证原则性问题的 顺利解决的。
一代伟人,千秋功业
小平同志不仅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 伟大构想,而且,直接指导了中英关于解决香港问 题的谈判。从谈判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到涉及香港 前途的重大政策设计以及过渡时期所要注意的问题, 小平同志都作了周到细致的考虑,作出了一系列高 瞻远瞩的决策。今天香港有如此稳定、繁荣的局面, 香港在如此长的过渡时期内能保持平稳,没有出现 大的动乱,这与小平同志当初的一系列决策是分不 开的。 ——钱其琛
理清段落层次,整体把握文意
文章从三个方面分别阐述了我们的基本 立场。第2、3两段阐述第一个问题,明确提 出:“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第4、 5两段阐述第二个问题,即中国政府对香港的 方针政策,明确提出:“香港仍将实行资本 主义,现行的许多适合的制度要保持。”第 六段阐述第三个问题,明确提出不要在十五 年过渡时期人为地制造混乱,“不要做妨碍 香港繁荣的事”。文章最后一段明确提出 “通过外交途径开始进行香港问题的磋商” 的建议。
本文的语言艺术
1、表达明确,毫不含糊。 2、对自己,从反面说; 对英方,从正面说。 3、高瞻远瞩,言辞轻松。 4、委婉的外交辞令。
老子曰:“大直若屈,大 巧若拙,大辩若讷。” 孔子曰:“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庄子曰:“大智闲闲,小 智间间。大言炎炎,小言 詹詹。”
一代伟人,千秋功业
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
• 第一个问题: • 原则性:“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 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 题。”“如果中国在一九九七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四十八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 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 民交代。”“不迟于一二年的时间,中国就要正式宣布 收回香港这个决策。” • 灵活性:体现在宣布的时间上“可以再等一二年。”
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 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 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 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 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 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 家,我们是讲信用的,我们讲 话是算数的。……当然,香港 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 ‘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 说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 共同努力的结果。 ——邓小平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 场
(一九八二世纪四五十年 代,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强迫清政府签定《南京条 约》、《北京条约》,永 久割让香港岛 、九龙半岛 尖端。十九世纪末,英国 又乘列强瓜分中国之机, 逼迫清政府签定《展拓香 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 九龙半岛大片土地以及附 近二百多个岛屿(后统称 “新界”),租期99年, 1997年6月30日期满。
为什么要把主权问题放在首要位 置讲?
主权是指一个国家独立自主地行使自己对 内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力。香港在过去的一百多 年中,一直处在英国殖民主义的统治之下,使 我国主权遭到严重践踏。1997年我国收回香港, 就是要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只有对香港恢复 行使主权,才能说明香港是真正回到了祖国的 怀抱,所以,要把“主权问题”放在第一的位 置去讲。这充分体现了一代伟人高度的爱国意 识。
历史背景简介
中英香港交接仪式
此刻。 是午夜,又是清晨 所有的眼睛都是崭新的日出 所有的礼炮都是世纪的钟声 香港,让我紧紧拉住你的手吧 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
—摘自李小雨《回忆与倾听》
理清段落层次,整体把握文意
本文首段即明确提出我们对香港问题 基本立场的三个问题:“一个是主权问题; 再一个问题,是一九九七年后中国采取什 么方式来管理香港,继续保持香港繁荣; 第三个问题,是中国和英国两国政府要妥 善商谈如何使香港从现在到一九九七年的 十五年中不出现大的波动。”这是全文的 总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