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及解析】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新人教版必修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料及解析】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新人教版必修3)
1.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主流形式及其特点
中国古代文学表达的主流形式经过以下的变迁: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诗经》质朴典雅,具有现实主义风格,以民歌为基础的“楚辞”,句式灵活,具有浪漫主义风格;《诗经》和“楚辞”正好代表了北南两种诗歌不同的风格。
汉赋华丽而夸张,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唐诗风格多样,千古传诵,以五言和七言诗为主,把诗歌推向顶峰。
宋词是诗歌的另一种形式,句式灵活,极具歌唱性。
元曲是民间兴起的新的诗歌形式,题材广泛,可雅可俗,抒情叙事兼长。
明清小说将广阔的社会生活纳入了文学的视野,艺术而又真实地再现了那个时代的历史,将古典小说创作推向繁盛阶段,并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
总体来说,呈现了多元兼容、雅俗共赏和发展趋势的逐渐平民化等特征。
2.宋词及其沿革
词是由民间流行的长短句歌词发展而来的一种新诗体。
唐代,民间就已流行这种能够合乐歌唱、句子长短不一的诗体,号为“曲子词”。
唐代李白、白居易等人就有词作问世。
词发展至宋代而走向辉煌。
宋词既是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也是一种崭新的文学体裁,流传至今的仍有两万多首。
南宋的词,由于社会变迁、国运式微的影响,增添了许多慷慨悲壮、低迷感伤的情绪,但却如实反映了时代的特征。
就在宋代,民间兴起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即散曲,到元代进入繁荣阶段,词的创作高潮便过去了。
作词就是按照特定的乐调曲谱填制歌词。
曲调的名称如《菩萨蛮》、《蝶恋花》、《念奴娇》等,叫做“词调”或“词牌”。
按照词调作词称为“倚声”或“填词”。
宋词的唱法久已失传,但我们今天仍然可以从其字里行间感受到一种音乐节奏之美。
3、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辉煌繁盛的原因
唐代开放的社会、繁荣的经济,促进了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期,特别是科举“以诗取士”,直接刺激了诗歌创作的迅猛发展;中外之间和民族之间频繁的文化交流也是推动唐诗辉煌发展的原因。
宋代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以及市民数量的增加,是促使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的物质基础。
句子长短不一、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因而受到市民的欢迎,这是词本身的优势。
另外,两宋时期社会矛盾尖锐,政治动荡,边患不断,文学家用词更能表达思想感情,这些构成了宋词辉煌的基本原因。
明清政治、经济出现新的景象,社会巨变,为小说繁荣提供了沃土;明代中叶以后,手工业和商业繁盛,商品流通扩大,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进一步扩大,市民阶层的文化心理需求,呼唤出一个中国古典小说的黄金时代。
此外,封建制度开始衰落,社会矛盾凸
现,不少文人开始对现实进行批判。
小说本身具有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的优势,与时代具有契合性,因而小说创作进入蓬勃发展阶段。
很明显,文学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文学的发展和繁荣又是以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状况为基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