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6
社会治理
土地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土地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土地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与一切经济活动密切相关。

在经济发展当中,若要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优势作用,必须重视土地资源管理。

然而,随着人类生产活动规模的持续扩大,土地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

比如,土地污染、土地开发不合理、土地闲置严重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均会破坏土地资源,进而对土地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后,我国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为此,开展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价值。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内涵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是指可供农、林、牧业或其它领域利用的土地。

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可根据土地属性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造与管理。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也成为了当下研究的重要课题,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是创造其他社会财富的来源。

从不同角度,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含义也有所差异,具体如下:由生态学意义来讲,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指保证特定地区所有土地均处于可用状态,且能够保证其生产力、生态稳定性具有长期性。

由社会一经济学意义来讲,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指在保证特定地块、特定用途的基础上,持续利用战略研究其来源,保持其经济性、社会性价值。

由时间上来讲,可持续发展不仅着眼于眼前,更重视未来的发展,具有持久性。

同样,从时间上来讲,土地可持续利用同样具有这一特点,更注重对未来的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

土地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以增加投入为基础解决土地退化的问题。

土地退化是指由于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或人为与自然因素的综合干扰,导致土地原有内部结构、理化状态与生态环境越来越差,导致土地失去了原有的生产潜力。

目前,导致土地退化的原因很多,比如,乱伐、乱垦、灌溉不当、种植不合理及农药化肥使用过量等等,当出现上述问题时,均会导致土地资源被破坏,出现土壤肥力下降及污染现象。

为了解决土地退化问题,必须改变以往粗放式管理方式,在“使用土地、建设土地、利用土地、养护土地、开发土地、综合整理土地”六大项上找到一个平衡点,科学用地,改善土地系统的自我修复与调节作用,保护土地资源,保证其能够进入一个良性的生态平衡循环状态,这也是我们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以综合调控为手段解决生态建设滞后的问题。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说法,经大量研究表明,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存在必然联系,通过大力改革与创新,可以实现“土地、劳动力、资本、环境资源”协调发展,将丰富的自然资源转变为生态资产,达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

我们要清晰的意识到,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生态系统愈加脆弱,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如何达到土地开发利用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的目的成为了现今亟待解决的问题。

土地资源为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摆正土地资源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两者相辅相成发展,始终坚定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获取经济发展的思想理念,才能最终达到土沈东平
(宿松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汇口管理所 安徽省宿松县 246500)
摘 要: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物质基础,土地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

该文在全面了解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基本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基本内涵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以土地管护制度为保障解决管理缺失的问题。

土地资源保护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国家利益,各级部门必须高度重视,不能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要细化土地管护规章制度。

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严格管理土地用途审批权限。

针对土地用途管理工作,要严格按照现行法律规范,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严控审批权限,不得任意变更土地的属性与用途。

针对违规违纪人员,要严肃处理。

树立土地保护政绩观。

面对当前严峻的土地资源形势,不能一味追求经济增长,而牺牲土地资源、破坏土地资源,要求相关部门和领导必须树立正确的土地保护政绩观。

要求始终坚持“协调、开放、创新、绿色、共享”的发展理念,制定与完善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宏观调控政策,全面落实土地资源保护目标责任制,在土地资源整理和管理当中做到“出真招、出大招,见成效”。

将保护土地资源列入到部门及领导考核指标体系,将土地资源保护与政绩考核挂钩,建立长效、有效的监督机制。

以加强立法和信息化建设为支撑解决滥用土地的问题。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为解决滥用土地的问题,加强土地整理、开发与利用,必须以法律为准绳,加快土地立法进程,完善土地资源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土地成为地区经济增长与招商引资的关键性条件,为追求经济发展,盲目扩张现象显著,在此过程中牺牲了一大批优质的土地资源,但仍旧会存在应收未收、久拖不决及强烈反映的闲置土地情况,只有建立完善的法规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此类问题。

此外,还要完善土地资源信息化建设,在土地调查当中,充分利用土地数据库资源,可以第一时间获取精确的数据信息,同时,还要将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积极引入,对获取的监测数据进行统一汇总,形成一个完整的监测报告,满足土地资源信息共享的目的。

综上所述,土地是非可再生资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 城市的发展, 人们对于土地资源的不科学使用, 会造成极大地土地资源被浪费污染。

如果不及时加以保护, 不对土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与可持续发展利用, 当人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没有了可利用的优质土地资源, 那么甚至会危及到人们的生存发展。

因此不仅需要相关机构作出整体性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策略, 我们每一位公众也要拿出自己的实际行动, 珍惜每一寸土地资源, 才能使得我们的土地资源能够得以优化配置与可持续发展利用。

参考文献
[1]李艳辉.浅析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08)
[2]张丹丹.土地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J]吉林农业, 2015(09) .
[3]刘百军.探究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基本理论[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 (21)
[4]李明川.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与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研究[J]中国农业信息,2015 (13)
[5]章菲.浅析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J]吉林农业,2019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