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海县早粳晚籼模式优势分析及栽培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第10期(下半月)
Nong Min Zhi Fu Zhi You 农民致富之友勐海县早粳晚籼模式优势分析及栽培技术
艾萍
柯洁
杨春富王发祥周开凤
郑有新
(勐海县种子管理,云南勐海
666200)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5)10-0189-01
勐海县是西双版纳州的粮食主产区,全年水稻种植面积36
万亩,稻田种植制度以一季中稻为主。
近年来,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土地流转,水稻种植面积逐渐减少,
勐海县作为全州产粮大县,其粮食增产关系到全州粮食安全、
社会稳定,发展双季早稻作为一个增粮措施,提到了农科部门的议事日程,
但作为中海拔地区的勐海是双季稻和一季稻的临界区,
选择耐寒、早熟品种和适时的早稻播种时间与晚稻栽插的最佳节令茬口是早、晚稻丰产丰收的关键。
1勐海县早粳晚籼优势分析
1.1温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勐海县地处东经99°.56'~100°.41',北纬21°.28'~22°.28'
之间,属热带和亚热带气候,
海拔在558.4m 至2429.5m 之间,年平均气温18.7℃,年降雨量1341毫米,年均日照2088小时,年≥10℃的活动积温6800℃,全年有霜期32天左右,全年无四季不分明,只有干湿季之分。
干季为上年12月到次年5月,日照
长,日照时数1210.4小时,占全年日照时数58%,雨量少,仅为317.8毫米,占全年雨量25%,湿季为6月至11月,日照短,
日照时数为877.6,占全年日照时数42%,雨量多,
雨量951.1毫米,占全年雨量的75%,早稻生长期80%的时间在干季生长,此季≥10℃的活动积温3663.7℃,有效积温1853.7℃,粳稻感光性强,有利于粳稻生长发育。
1.2粳稻生长期较短优势利用
粳稻生育期与滇屯502相近,但比籼型杂交稻早熟7-10天。
勐海中海拔地区是又季稻和一季稻的临界区,早稻播种时间与晚稻栽插的最佳节令衔接是丰产丰收的关键,早稻提早10天收割,可扩大晚稻面积3-5万亩,可增产粮食1500-2500万千克。
1.3早籼改早粳有利于粮食生产安全
粳稻品种比籼稻品种耐寒性强,是在早稻上种植的最大优
势。
水稻是喜温作物,霜冻和冷寒是早稻生产的制约因素,
与籼稻相比,粳稻品种对积温要求不严格,安全齐穗温度为20℃,比
籼稻低3℃,齐穗最适温度25-26℃,比籼稻低1℃,灌浆结实最高温度20-21℃,比籼稻低3℃,因此,早籼改早粳利用薄膜育
秧,提早种植,能解决早稻收割与晚稻栽插的紧张局面,
对双季稻推广有积极推动作用。
1.4水稻机械化生产有利于粳稻推广应用
随着机收技术的普及,粳稻脱粒难问题得到了解决,
且凸现了机械收割损失率低的优势。
勐海全县有耕整机8182台,机动脱粒机2413台,联合收割机493台,水稻插秧机61台,随着水
稻全程机械化生产,将进一步推进双季早稻的种植,
有效促进粳稻种植。
2技术措施
栽培技术方案采取统一组织、
统一播种、统一移栽、统一施肥及统一防治病虫害等。
2.1播种期:2014年12月,秧龄40-50天。
2.2播种量:
每亩2公斤。
2.3育秧:(薄膜育秧)
2.3.1晒种:种子播前要进行晒种,
选择晴天暴晒,以打破休眠期和日光消毒。
2.3.2浸种和种子处理:种子播前要进行浸种,
时间为48小时,使种子充分吸足水分,在浸种过程中要换水3-4次,同时可
用药物进行消毒,
如强氯精等。
2.3.3催芽:种子浸泡48小时后,捞出用清水冲洗,
进行催芽,一般为24小时,以种子出芽露白为宜,
即可播种。
2.3.4搭架盖膜:播种后用竹片搭成拱蓬
(40-50公分搭一根竹片),盖膜后四周用稀泥封好。
以达到保温和防鼠功效。
2.3.5密封期:从播种到二叶一心前,拱膜要四周密封(约
10-12天左右)。
炼苗期:二叶一心后,
白天把拱膜两头揭开,让其自然通风,夜间把拱膜盖好,三叶一心后揭开两头薄膜,
让它日夜自然通风,使秧苗逐渐适应大气环境。
2.3.6撤膜期:移栽前10天,开始撤膜。
2.4田间管理
2.4.1移栽期:2015年2月开始移栽,
秧龄40-50天。
2.4.2移栽规格:株行距15㎝×20㎝,每亩2.2万丛,每丛双
株移植,单行条栽,从而保证基本苗数。
2.4.3移栽的技术要求:移栽时要求大田保持满水
(约3厘米左右),栽后深水保温护苗,在移栽前大田要进行消毒灭菌和杀螺一次。
2.4.4肥水管理:采用轻施底肥、重施分蘖肥、
后期补施穗肥的施肥原则,大田的整理要两犁两耙,
做到田平泥化,做好埂糊埂防止漏水漏肥。
总施肥量:尿素:25公斤,过磷酸钙:20公斤,
复合肥:25公斤,硫酸钾8公斤,施肥总量为78公斤。
2.4.4.1每亩施入复合肥15公斤,尿素5公斤,磷肥20公斤,钾肥3公斤做底肥;
2.4.4.2统一移栽后,由于此时气温较低,
生长缓慢,移栽后10天左右,视苗情长势,
用5公斤尿素混合除草剂,追施返青肥兼除草。
2.4.4.3栽后25-30天,用10公斤尿素,10公斤复合肥重施
分蘖肥,并统一组织农户进行薅秧,
有利于土壤透气,肥料吸收,温度调节等;
2.4.4.4孕穗始期,亩补施尿素5公斤,钾肥5公斤作穗粒肥,确保穗大粒多。
2.4.4.5灌浆初期喷施1-2次叶面肥(壮籽提高千粒重)。
切忌后期过量使用尿素,全生育期水分管理,
争取浅水栽秧,满水分蘖,保水孕穗,干温壮籽的原则。
2.5病虫害防治
2.5.1分蘖期:
“用75%的三环唑、乐斯本等药剂预防和防治叶稻瘟、螟虫、稻瘿蚊为主,
并兼防兼治其它病虫害。
2.5.2破口期:用75%的三环唑、农用链霉素、
井冈霉素、乐斯本等药剂预防和防治穗颈瘟,白叶枯病、
稻曲病、螟虫为主,并兼防兼治其它病虫害。
2.5.3齐穗期:用速灭杀丁药剂注意预防和防治以稻蝽蟓、
稻飞虱为主的其它虫害。
2.5.4灌浆期:用好力克或爱苗重点防治纹枯病。
2.5.5水稻收获前注意防止鼠、
雀为害。
3加快早稻晚籼模式的措施
3.1选择适宜品种,稳步推进早粳晚籼种植模式
通过试验、示范,选择2-3个早熟、高产、优质粳稻品种作
为早稻主推品种,科学合理布局,
确定发展区域,扩大早稻种科研◎技术推广
(下转第088页)
189
. All Rights Reserved.
2015年第10期(下半月)
农民致富之友Nong Min Zhi Fu Zhi
You
植面积。
引入滇禾优34、滇禾优106在勐遮镇种植,经测产,结果滇禾优34,每亩单产为:762.6公斤;滇禾优106,每亩单产为:692.6公斤。
比上年勐遮镇早稻平均单产552kg相比,平均每亩增产140.6kg,增25.5%,增产显著
3.2加强早粳晚籼技术集成研究
加强对粳稻品种稻种期、基本苗、施肥量等配套技术研究,并开展粳稻机械化插秧,机械化收割等生产示范。
3.3实行订单生产,提高种植效率
粳稻品种米持优于籼稻品种,并且产量也高,有较大的市场发展前景优势。
通过订单收购,实现精加工,延长产业链,打造优质粳稻稻米品牌,提高稻米市场竞争力,提高水稻种植效益。
科研◎农业科学
红树莓果品冷冻贮藏与加工
邵福君
(辽宁宽甸县青椅山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辽宁宽甸118200)[中图分类号]TS25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5)10-0088-01
红树莓浆果极不耐贮运和保鲜,在常温下货架期只能一天,即使0~4℃的低温保湿条件下贮存,保鲜期也只能延长2~3天,因而,鲜果的销售市场受到极大的限制,冷冻不仅保鲜而且可长时间作为其他食品加工和配制原料,加工产品是当今国内外销售市场主要商业途径。
1冷冻贮藏
1.1预冷处理
采收后1~2小时内放入0~2℃温度下的小冷库中预冷,以降低果实温度,防止水分散失,同时可减少进一步选剔、冲洗过程中果实的破损。
1.2选剔和冲洗
预冷后的果实进行人工剔除杂物和未成熟的果实,并用少量的水喷水冲洗,去除果实表面的粉尘。
1.3包装
果实用聚乙烯或聚丙烯薄膜袋包装,然后再装入箱内封口,进行速冻前的准备。
1.4速冻
将包装箱的果实置于-30℃~25℃的冷库中速冻,约经30分钟果实迅速冻结,注意食品冻体不宜过大。
速冻后再放入-18℃的冷藏中冻藏,通常可贮藏一年以上。
2果汁加工
加工树莓果制成的果汁不但是天然饮料,还是一种保健食品,并且浓缩和脱水后的果汁制品也是许多饮料和食品的主要原料或配料。
2.1原汁加工工艺
2.1.1原料要求
选择新鲜、充分成熟的果实,拣出霉烂及病虫果。
2.1.2清洗
树莓果实柔软多汁,清洗时应采用漂洗,轻轻捞出,否则汁液易流失影响质量。
2.1.3提汁
将果实装入国内,边加热边搅拌使果实破碎,大批量生产时可用胶体磨打碎,要求温度达50℃并且保持10分钟,然后自然降温至40℃左右是加入0.2﹪液体果胶酶,搅拌均匀后在恒温下处理4小时。
2.1.4压榨
用螺旋压榨机压出汁液。
2.1.5杀菌保存
树莓果实原汁含酸量高,PH为3.0~3.6,原汁可采用迅速加热至95℃以上,立即装入消毒容器中密封,贮藏在2~4℃条件下,可保存6个月,如果加入0.1﹪苯甲酸钠,在低温下可保存两年以上。
2.2浓缩果汁于果汁粉
不加浓缩的果汁为原果汁,原果汁含水量大,因而包装体积大,在贮运供应中占据较大的空间和重量,在生产和管理上增加投资。
浓缩果汁及果汁粉在这方面具有优越性。
浓缩果汁是由原果汁浓缩3~6倍而成的,可溶性固形物达40﹪~60﹪,最高可达65﹪,制品经水稀释后饮用,因此,常作为果汁或饮料的基质使用。
果汁粉是浓缩果汁进一步脱水后的粉状制品,含水量1﹪~5﹪,经水溶解后饮用。
浓缩果汁常采用真空浓缩,所取真空度约为93.31千帕。
也可用冷冻浓缩法和反渗透浓缩法,脱水是制取果汁粉的主要过程,常用喷雾干燥法,温度虽然高达160℃,但干燥时间短,果汁粉不致受热变质,此法脱水快,可连续操作,简单省工,制品质量优于一般烘干法。
2.3果酱与果冻加工
树莓果实中含有丰富的果酸和果胶,可加工成果酱和果冻。
其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2.3.1清洗除杂
将预冷的树莓用水轻轻漂洗,并清除未成熟果及杂物。
2.3.2破碎打浆
采用搅拌机破碎打浆成果肉泥状,树莓果酱可带种子。
2.3.3加糖浓缩
果酱及果冻的加工都是果实中的糖、酸、果胶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凝胶过程,其区别是果酱以果肉泥为原料,果冻以果子为原料。
果胶含量为0.5%~1.5%、PH为2.8~3.5、糖含量65%~70%的条件下易形成凝胶,树莓的果胶含量不足,浓缩时要适量加入果胶,糖可直接加入,也可加高浓度糖液,果浆与糖的比例为1:0.8~1.浓缩多用夹层锅,边浓缩边搅拌,经30~60分钟,温度达105℃左右,取一点果酱,滴入盛有冷水的玻璃杯中,如果果酱很快地凝固成胶状而下沉杯子底部,说明浓缩已达终点。
2.3.4灌装、杀菌及冷却
果酱及果冻灌装温度均在80℃以上,装后立即封盖,隔水煮沸杀菌,然后采用分段冷却即70℃~50℃~30℃至室温即为成品。
(上接第189页)
88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