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演说家
[俄]契诃夫
早上,八等文官基里尔˙伊凡诺维奇˙瓦维洛诺夫下葬。

在送殡行列离开教堂前往墓地的时候,死者的同事,一位姓波普拉夫斯基的人,去找他的朋友格里戈里˙彼得罗维奇˙扎波伊金。

这个扎波伊金,具有一种罕见的才能,他擅长在婚礼上,葬礼上,各种各样的周年纪念会上发表即席演说。

“我呀,朋友,找你来了!”波普拉夫斯基正碰到他在家,说快穿上衣报,跟我走。

我们有个同事死了,这会儿正打发他去另一个世界,要是死个把小人物,我们也不会来麻烦你,可这人是秘书——某种意义上说,是办公厅的台柱子。

给这么一个大人物举行葬礼,没人致辞是不行的。


“啊,秘书!”扎波伊金打了个哈欠,“是那个酒鬼吧?”
“没错,就是那个酒鬼。

这回有煎饼招待,还有各色冷盘……你还会领到一笔车马费。

走吧,亲爱的!到了那边的墓地,你就天花乱坠地吹他一通,到时我们就千恩万谢啦。

”扎波伊金欣然同意。

“我知道你们那个秘书,”他说着坐上出租马车,“诡计多端,老奸巨猾,但愿他升天,这种人可少见。


“得了,骂死人可不妥啊。


“那当然。

对死者要么三缄其口,要么大唱赞歌,不过他毕竟是个骗子。


为死者做了安魂祈祷,等大家安静下来,扎波伊金朝前跨出一步,向众人扫了一眼,开口了:
“能相信我们的眼睛和听觉吗?这棺木,这些热泪涟涟的脸,这些呻吟和号哭,岂不是一场噩梦?唉,这不是梦,视觉也没有欺骗我们!眼前躺着的这个人,不久前我们还看到他是如此精力充沛,像个年轻人一样活泼而纯洁,这个人不久前还在我们眼前辛勤工作,像一只不知疲倦的蜜蜂,把自己酿的蜜送进国家福利这一总的蜂房里。

如今却已变成一堆骸骨,化作物质的幻影。

不可弥补的损失啊!现在有谁能为我们取代他呢?好的文官我们这里有很多,然而普罗科菲˙奥西波维奇却是绝无仅有的!他直到灵魂深处都忠于他神圣的职责,他不吝惜自己的精力,通宵达旦地工作,他无私,不收受贿赂。

他疾恶如仇,那些想方设法损害公共利益的人,那些利用种种诱人的生活福利来拉扰他,让他背弃自己职责的人,统统遭到他的鄙视!由于他忠于职守,一心行善,他不知道生活的乐趣,甚至拒绝享受家庭生活的幸福。

你们都知道,他至死都是一个单身汉!就在此刻我也能看到他那张刮得干干净净的、深受感动的脸,它对我们总是挂着善意的微笑,就在此刻我也能听到他那柔和的、亲切友好的声音。

愿你的骸骨安宁,普罗科菲˙奥西波维奇!安息吧,
诚实而高尚的劳动者!”
扎波伊金继续说下去,可是听众却开始交头接耳。

首先,大家弄不明白,为什么演说家称死者为普罗科菲˙奥西波维奇,死者明明叫基里尔˙伊凡诺维奇呀。

其次,大家都知道,死者生前一辈子都同他的合法妻子吵架,因此他算不得单身汉。

最后,他留着红褐色的大胡子,为什么演说家说他的脸向来刮得干干净净的。

“普罗科菲˙奥西波维奇!”演说家眼睛望着墓穴,热情洋溢地继续说道,“你总是愁眉苦脸,神色严厉,可是我们大家都知道,你有一颗正直而善良的心!”
不久,听众开始发现,演说家本人发生了某种奇怪的变化。

他定睛瞧着一个地方,不安地扭动身子,自己也耸起肩膀来了。

突然他打住了,吃惊得张大了嘴巴,转身对着波普拉夫斯基。

“你听我说,他活着呢!”他惊恐万状地说。

“谁活着?”
“普罗科菲˙奥西波维奇呀!瞧他站在墓碑旁边呢!”
“他本来就没有死!死的叫基里尔˙伊凡诺维奇!”
“可是你刚才亲口说的,你们的秘书死了!”
“基里尔˙伊凡诺维奇是秘书呀。

你这怪人,都搞乱了!普罗科菲˙奥西波维奇是我们的前任秘书,他两年前就调到第二科当科长了。


“咳,鬼才搞得清你们的事!”
“你怎么停住了?接着讲,不讲可不妙!”
扎波伊金又重新对着墓穴,凭他三寸不烂之舌继续致中断了的悼词。

墓碑旁果真站着普罗科菲˙奥西波维奇——一个脸面刮得干干净净的年老文官。

他瞪着演说家,气呼呼地皱着眉头。

“不好呀,年轻人!”行完葬礼跟扎波伊金一道返回时,普罗科菲˙奥西波维奇理怨道,“您的这些话说死人也许合适,可是用来说活人。

这简直是讽刺挖苦,先生!天哪,您都说了些什么话?什么无私呀,不被收买呀,不受贿呀!这些话用来说活人只能是侮辱人格,先生!”
一八八六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有删改)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波普拉夫斯基没有反驳扎波伊金私下对死者表达的看法和评价,这既暗示死者与其前任具有共同特点,又为后文扎波伊金的失误埋下伏笔。

B. 小说详细描写扎波伊金在葬礼上即席所致的悼词,主要目的在于与题目“演说家”相照应,突出其所具有的杰出的语言才能。

C. 在作者笔下,听众只对扎波伊金所致悼词的对象是谁暗自怀疑,却没有怀疑悼词中对死者品格不切实际的称颂,这样写饱含着作者的深意。

D. 这篇小说与《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样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它讽刺的对象几乎是文中涉及的所有人物,包括听众,而不只是“演说家”扎波伊金。

2. 小说极具喜剧效果,这种效果是如何制造出来的?请简要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鸡鸭名家
汪曾祺
那两个老人是谁呢?父亲跟他们打招呼,就在江边的沙滩上。

沙滩上有人在分鸭子。

四个男子汉站在一个大鸭圈里,在熙熙攘攘的鸭群里,一只一只,提着鸭脖子,看一看,分别丢在四边几个较小的圈里。

他们看什么?——四个人都一色是短棉袄,下面皆系青布鱼裙。

这一带,江南江北,依水而住,靠水吃水的人,卖鱼的,贩卖菱藕、芡实、芦柴、茭草的,都有这样一条裙子。

沙滩上安静极了,江流浩浩。

东北风。

交过小雪了,真的入了冬了。

可是江南地暖,不很肃杀,天气微阴,空气里潮润润的。

新麦、旧柳,抽了卷须的豌豆苗,散过了絮的蒲公英,全都欣然接受这点水气。

鸭子似乎也很满意这样的天气,显得比平常安静得多。

看什么呢?哦,鸭嘴上有点东西,有一道一道印子,是刻出来的。

这是记号!这一群鸭子不是一家养的。

主人相熟,搭伙运过江来了,混在一起,搅乱了,现在再分开,以便各自出卖。

“那两个老人是谁?”
“一个是余老五。


“另一个呢?”
“陆长庚。


余老五是余大房炕房的师傅。

他虽也姓余,炕房可不是他开的。

余老五成天没有什么事情,老看他在街上逛来逛去,到哪里都提了他那把奇大无比、细润发光的紫砂茶壶,坐下来就聊,一聊一半天,而且声音奇大。

这条街上茶馆酒肆里随时听得见他的喊叫一样的说话声音。

他一年闲到头,吃、喝、穿、用全不缺。

余大房养他。

只有每年春夏之间,看不到他的影子了。

清明前后,正是炕鸡的时候。

所谓“炕”,是一口一口缸,里头糊着泥和草,下面点着稻草和谷糠,不断用火烘着。

火是微火,要保持一定的温度。

什么时候加一点草、糠,什么时候撤掉一点,这是余老五的职份。

他整天不离一步。

他话很少,说话声音也是轻轻的。

他的神情很奇怪,总像在谛听着什么似的,怕自己轻轻咳嗽也会惊散这点声音似的。

他聚精会神,身体各部全在一种沉湎,一种兴奋,一种极度的敏感之中。

炕房里暗暗的,暖洋洋的,
潮濡濡的,笼罩着一种暧昧、缠绵的含情怀春似的异样感觉。

余老五身上也有着一种“母性”。

刚刚出炕的小鸡照理是一般大小,但是看上去,余老五的小鸡要大一圈!怎么能大一圈呢?他让小鸡的绒毛都出足了。

别的师傅都不敢等到最后的限度,生怕火功水气错一点,一炕蛋整个的废了。

余老五总要多等一个半个时辰。

这一个半个时辰是最吃紧的时候,半个多月的功夫就要在这一会见分晓。

余老五也疲倦到了极点,然而他比平常更警醒,更敏锐。

他完全变了一个人。

脾气也大了,动不动就恼怒,简直碰他不得,专断极了,顽固极了。

很奇怪,他这时倒不走近火炕一步,只是半倚半靠在小床上抽烟,一句话也不说。

小徒弟不放心,轻轻来问一句:“起了吧?”摇摇头。

——“起了罢?”还是摇摇头,只管抽他的烟。

这一会正是小鸡放绒毛的时候。

这是神圣的一刻。

忽而作然而起:“起!”徒弟们赶紧一窝蜂似的取出来,简直是才放下手,小鸡就啾啾啾啾纷纷出来了。

余老五高高大大,方肩膀,方下巴,到处方。

陆长庚瘦瘦小小,小头,小脸。

他不像余老五那样有酒有饭,他是个倒霉的人。

他放过多年鸭,到头来连本钱都蚀光了。

鸭瘟。

好几次,一趟鸭子放到荡里,回来时只剩自己一个人了。

看着死,毫无办法。

他发誓,从此不再养鸭。

这一带多河沟港汊,出细鱼细虾,是个适于养鸭的地方。

这块地上的老佃户叫倪二,前两天说要把鸭子赶去卖了。

父亲问他要不要请一个赶过鸭的行家帮一帮,怕他一个人应付不了。

运鸭,不像运鸡。

鸡是装了笼的。

运鸭,鸭在水,人在船,一路迤迤逦逦地走。

鸭子路上要吃活食,小鱼小虾,运到了,才不落膘掉斤两。

指挥鸭阵,划撑小船,全凭一根篙子。

一程十天半月。

经过长江大浪,也只是一根竹篙。

不要!
他怕父亲再建议他请人帮忙,偷偷地一早把鸭赶过荡,准备过白莲湖,沿漕河,过江。

倪二在白莲湖里。

一趟鸭子全散了!散了,就是鸭子不服从指挥,四散逃窜,钻进芦丛里去了,而且再也不出来。

怎么办呢?
围着的人都说:去找陆长庚,他有法子。

陆长庚在哪里?多半在桥头茶馆。

桥头有个茶馆,照例又是闲散无事人聚赌耍钱的地方。

常在后面抖着头看人赌钱的,就是陆长庚,这一带放鸭的第一把手,诨号陆鸭,他跟鸭子能通话,他自己就是一只成了精的老鸭。

说了半天,讲定了,十块钱。

他不慌不忙,看一家地杠通吃,红了一庄,方去。

这十块钱赚得太不费力了!拈起那根篙子,把船撑到湖心,人仆在船上,把篙子平着,在水上扑打了一气,嘴里啧啧啧咕咕咕不知道叫点什么,赫!都来了!鸭子四面八方,从芦苇缝里,好像来争抢什么东西似的,拼命地拍着翅膀,挺着脖子一起奔向他那只小船的四周来。

看看差不多到齐了,篙子一抬,嘴里曼声唱着,鸭子马上又安静了,文文雅雅,摆摆摇摇,向岸边游来,舒闲整齐有致。

这个人真是有点魔法。

当然,第二天大早来时他仍是一个陆长庚:一夜七戳五在手,输得光光的。

这两个老人怎么会到这个地方来呢?他们的光景过得怎么样了呢?
(有删改)
3.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余老五高大方正,一副大汉的形态,作者偏偏用“母性”来形容他,实则是有反差的、俏皮的,也与前文暧昧含情的环境相呼应。

B. 余老五“脾气也大了,动不动就恼怒,简直碰他不得”,体现了他技艺高超之外的专断顽固与仗艺欺人,人物形象也由此丰满立体。

C. 陆长庚出场前,作者通过写倪二丢鸭后一筹莫展,围观人们推荐陆长庚时的众口一词,赋予人物一定的传奇色彩,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D. 陆长庚通“鸭性”,“就是一只成了精的老鸭”,却命运不济,几次鸭瘟的打击使他发誓不再养鸭,但手艺偶一亮出仍令人叫绝。

4.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余老五只是余大房手下的炕鸡师傅,却衣食无忧,整日拿着紫砂茶壶到处闲逛闲聊,小说在此设置悬念,使读者产生了急切期待和热切关注的阅读心理。

B. 本文运用传统小说、评书等常用的叙事方法“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分别讲述了两位乡间巧人的故事,情节更加集中清楚,体现了作品的传统性、文化性。

C. 小说在叙事上短句居多,简洁灵动,没有较为完整的故事(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更没有任何曲折的情节,体现了汪曾祺小说散文化的艺术特色。

D. 小说语言质朴清淡,就连人物苦难的命运、艰难的境遇都“寡味儿”了许多,但读者仍可从字里行间读出作者对小人物命运的关切和人生悲欢的思考。

5. 对比手法的大量使用是本文的一个特色,请列举其中四处,并简析其作用。

6. 本文开头一段不避其繁,结尾一段不避其简,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纪录片是人们了解社会、国家政策和形势的重要渠道,也是国家宣传政策、推广经验、介绍先进人物等的重要途径。

《新中国的诞生》全方位、多视角记载了开国大典的整个过程,用胶片铭刻了中华民族开辟历史新纪元的光辉时刻。

从该片开始,新闻纪录片成为了新中国早期纪录片创作的主要
形式,在影院观看是其传播的主要方式。

改革开放为中国大地带来了巨大变化,国家处于百业待兴之时,纪录片更多地以民族精神为主题,呼唤家国情怀。

《望长城》记录两千多年来长城的修建和变迁,记录长城两边韩城司马迁祠下修鞋的大爷、临洮中学腼腆而好奇的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调查秦长城起点的老师、用手讲价的赶集人等,被看作中国纪录片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进入21 世纪,中国纪录片更好地承担起塑造国家形象与书写中华文明的职能。

《圆明园》首次在纪录片中使用数字动画技术,再现昔日“万国之园”的宏美景观,颠覆了纪实美学的定义,带领观众饱览视觉奇观。

同时,电影电视产品日益丰富,更多的纪录片创作者和平台在坚持人文关怀和记录时代社会功能前提下,探索更能吸引大众的纪录片呈现方式。

“如今,新媒体对纪录片来说至关重要。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张同道说,创新传播方式让受众更加多样,这使得许多纪录片在拍摄时就考虑到电视、院线以外多种渠道传播的可能性。

2016年,《我在故宫修文物》在电视上播出时收视率并不突出,但在互联网播出后迅速爆红,圈粉无数。

(摘编自《纪录片:70 年家国烙印》)材料二
从观众构成来看,15~34 年龄段的学生群体和青年群体占受众总数超过20%,并且,在互联网方面,越来越多的纪录片受到了80 后、90 后网友的热议。

2015 年 4 月份在央视播出的纪录片《第三极》是一部全面反映青藏高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涉藏电视纪录片,也是中国首部4K 超高清纪录片,在新浪微博上关注《第三极》的人群中,80 后占53.66%,90 后占33.41%。

为了迎合年轻观众的审美习惯,越来越多的电视纪录片通过讲故事来代替原有空洞的说教,通过讲述方式的戏剧化在短时间内实现信息量的集中和可看性,加快讲述的节奏。

同时运用大量的风格化摄影,如高空拍摄、微观拍摄、动植物物种拍摄、延时拍摄、高速拍摄、水下拍摄等多种拍摄手段来吸引年轻观众的眼球。

(摘编自《2015 年电视纪录片播出与收视数据报告》)材料三
作为国家文化对外传播的有力载体,中国纪录片正经历从“讲述中国”到“认同中国”,从对外传播的“走出去”到“走进去”的转变。

国际传播语境下的纪录片在题材上注重选择不同地区、民族、国家的受众共同关注的故事、人物和现象。

中国纪录片可以在中国题材中挑选出具有全球性的话题,从自我立场的议题设置转向全球视角的主题选择,积极发掘同一主题下不同情节的故事,在多元差异中体现出同一性的全球主题。

国际传播语境下的纪录片以讲述人类视角下的日常故事为叙事原则。

“人类视角”下的纪录片叙事可以理解为人类通过了解和把握自己生存的世界来认识把握自己。

国际传播语境下的纪录片制播方式以融合为基础,采用多方合作方式分别组建制作团队,搭建播出平台。

目前,用于国际传播的中国纪录片正在从“分离式”的制播简单融合转向“合作式”的制播深度融合,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国际传播语境下的中国要积极搭建“中国倡议下的世界对话”平台。

中国纪录片要号召世界力量完成对话文流,需要建设成一个自主且开放的动态发展系统。

中国纪录片的意义不能局限在“中国”的单一标签上,而应体现在“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关系中。

(取材于雷璐荣、胡正荣等的相关文章)
7. 下列对中国纪录片发展历程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新中国的诞生》记载开国大典,铭刻了民族开辟历史新纪元的光辉时刻,使新闻纪录片成为了新中国早期纪录片创作的主要形式。

B. 《望长城》中人文色彩浓厚,人们通过影片可以看到历经沧桑的长城,也可以感受长城两边普通百姓的真实生活。

C. 进入21世纪,人们熟悉的《大国重器》、《舌尖上的中国》等纪录片和《我在故宫修文物》一样,开始在互联网传播和推广。

D. 从黑白到彩色,从大银幕到移动端,中国纪录片记录着时代的变化,也深深打上了时代烙印,承载着绚丽多彩的家国记忆。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圆明园》开创性地使用数字动画技术,颠覆了纪实美学定义,丰富了记录手段。

B. 当下纪录片的制作应该考虑多渠道传播的可能性,从而能使影片受众更加多样。

C. 中国首部4K 超高清纪录片《第三极》的观众群体超八成以上为80 后、90 后。

D. 纪录片的讲故事方式、戏剧化镜头、快节奏、风格化摄影颇受年轻观众喜爱。

9. 阅读下面关于纪录片《美丽中国》的介绍,并根据材料三简析这部纪录片成功的原因。

《美丽中国》是由中国中央电视台与英国广播公司合作拍摄的中国题材的纪录片,在全球60 个国家180 多个机构播出,在第30 届艾美奖新闻与纪录片大奖颁奖典礼中,荣获最佳自然历史纪录片摄影奖、最佳剪辑奖和最佳音乐与音效奖。

影片历时4 年,踏过26 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拍摄了56 个国家级野生动植物和风景保护区、86 种中国珍奇野生动植物,以及30 多个民族的生活故事,从自然风光到人文景观,影片力求最大程度展示中国之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天人合一”思想。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魏大中,字孔时,嘉善人。

自为诸生,读书砥行,从高攀龙受业。

家酷贫,意豁如也。

举于乡,家人易新衣冠,怒而毁之。

第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行人。

数奉使,秋毫无所扰。

迁礼科左给事中。

是时恤典滥,每大臣卒,其子弟夤缘①要禄以请,无不如志。

大中素疾之,一切裁以典制。

迁吏科都给事中。

大中居官不以家丁随二苍头给爨而已入朝则键其户寂无一人有外吏以苞苴②至举发之自是无敢及大中门者。

吏部尚书赵南星知其贤,事多咨访。

朝士不能得南星意,率怨大中。

给事中章允儒嗾其同官傅魁假汪文言发难。

会给事中阮大铖与左光斗、大中有隙。

遂与允儒定计,嘱傅魁劾文言,并劾大中貌陋心险,色仁行违,与光斗等交通文言,肆为奸利。

疏入,忠贤③大喜,立下文言诏狱。

大中时方迁吏科,上疏力辩,诏许履任。

狱方急,御史黄尊素语镇抚刘侨曰:“文言无足惜,不可使搢绅祸由此起。

”侨颔之,狱辞无所连。

牵及者获免。

大中乃遵旨履任。

明日,鸿胪报名面恩,忠贤忽矫旨责大中互讦未竣,不得赴新任。

故事,鸿胪报名状无批谕旨者,举朝骇愕。

魁亦言中旨不宜旁出,大中乃复视事。

未几,杨涟疏劾忠贤,大中亦率同官上言。

忠贤得疏大怒,矫旨切让,尚未有以罪也。

大学士魏广微结纳忠贤,表里为奸,大中每欲纠之。

广微愠,益与忠贤合。

忠贤势益张,以廷臣交攻,阳示敛戢,且曲从诸所奏请,而阴伺其隙。

迄吏部推谢应祥巡抚山西,广微遂嗾所亲陈九畴劾大中出谢应祥门,推举不公。

尽逐诸正人吏部尚书赵南星等,天下大权一归于忠贤。

明年,逆党梁梦环复劾文言。

大中坐三千,矫旨俱逮下诏狱。

乡人闻大中逮去,号泣送者数千人。

比入镇抚司,酷刑拷讯,血肉狼籍。

其年七月,狱卒受指,与涟、光斗同夕毙之。

庄烈帝嗣位,赠太常卿,谥忠节。

(选自《明史•魏大中传》,有删改)注:①夤(yín)缘:攀附上升,比喻拉拢关系,向上巴结。

②苞苴(jū):馈赠的礼。

③忠贤:魏忠贤。

10. 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大中居官不以家丁随二苍头/给爨而已/入朝则键其户/ 寂无一人/有外吏以苞苴至/举发之/自是无敢及大中门者/
B. 大中居官不以家丁随/二苍头给爨而已/入朝则键其户/ 寂无一人/有外吏以苞苴至/举发之/自是无敢及大中门者/
C. 大中居官不以家丁随/二苍头给爨而已/入朝则键其户/ 寂无一人/有外吏以苞苴至举/发之/自是无敢及大中门者/
D. 大中居官不以家丁随二苍头/给爨而已/入朝则键其户寂无一人/有外吏以苞苴至/举发之/自是无敢及大中门者/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恤典:朝廷对去世官吏给予的辍朝示哀、赐祭、配飨、追封、赠谥、树碑、立坊、建祠、恤赏、恤荫等典例。

B. 诏狱:本文是指九卿、郡守一级的二千石高官有罪,需皇帝下诏书始能系狱的案子。

C. 矫旨:指假托帝王诏命,与“矫诏”意思接近,“矫诏”指假托或假传的皇帝诏书,或者篡改皇帝的诏令。

D. 鸿胪:古代官署名。

前朝也有类似的官职,周代叫“大行人”,秦代和汉初叫“典客”,汉武帝太初年间改其名为“鸿胪”。

东汉以后,大鸿胪主要职掌为朝祭礼仪之赞导。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魏大中勤奋好学,磨炼品行。

他曾经师从高攀龙,虽然家境贫寒,心胸却十分开阔。

考中举人后仍然为人低调,反对铺张浪费。

B. 魏大中为官贤能,备受倚重。

吏部尚书赵南星极为欣赏魏大中的贤能,遇事经常向他咨询,以至于朝中谁不能得到赵南星的认可,全都怨恨魏大中。

C. 当时朝堂混乱,尔虞我诈。

给事中阮大铖跟左光斗、魏大中有私仇,于是和章允儒勾结,阴谋弹劾汪文言,并且弹劾魏大中相貌丑陋,为人阴险,此举正中魏忠贤的下怀。

D. 当时奸臣当道,危机四伏。

杨涟上疏弹劾魏忠贤,魏大中也率领同事上疏,魏忠贤气急败坏,假传圣旨痛切谴责魏大中并且给他定罪。

13. 把文中划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时恤典滥,每大臣卒,其子弟夤缘要禄以请,无不如志。

(2)忠贤势益张,以廷臣交攻,阳示敛戢,且曲从诸所奏请,而阴伺其隙。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代古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晚秋登城北门①
陆游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②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③。

(注)①此诗写于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九月四川成都。

②杜陵:本指长安,此处借指汴京。

③梁州:古梁州州治在汉中,南宋西北边境上的重要关塞南郑、大散关皆在此地,诗人过去曾在这里驻守。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诗的第一句描述了诗人的装束和出游的地点,反映了他当时闲散的生活,无拘无束和日渐衰颓的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