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模拟卷(1~3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揭阳市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模拟卷(1~3章)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0题;共30分)
1. (3分)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异
B . 测量误差是由于测量中的错误操作造成的
C . 通过改进测量方法,选择更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减小误差
D . 利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2. (3分)一同学在观察量筒内水的体积.如图所示,其读出的数值要比真实值()
A . 偏大
B . 偏小
C . 一样大
D . 无法判断
3. (3分) (2018八上·忻城期中) 关于错误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
B . 只要有测量就不可避免出现误差
C . 挑选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避免误差
D . 只要认真测量,就不会出现错误和误差
4. (3分) (2018八上·江苏期末) 某同学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物理量进行了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 . 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2℃
B . 某初中生的身高为168cm
C . 学生书桌高约200mm
D . 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5m/s
5. (3分)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A . 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
B . 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C . 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检查身体
D . 听到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要下雨
6. (3分) (2015八上·莒县月考) 下列四种物理现象中,不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物理现象是()
A . 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B . 日食
C . 影子的形成
D . 看不见不透明物体后面的物体
7. (3分)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 . 立竿见影
B . 水中倒影
C . 杯弓蛇影
D . 海市蜃楼
8. (3分) (2017八上·泰兴期中) 打过油的皮鞋用软布反复擦,会越来越亮,这是由于()
A . 反复擦可以增强漫反射的效果
B . 反复擦可以使皮革的表面更加光滑,增强了镜面反射的效果
C . 鞋油的颜色比皮革好,增强了镜面反射的效果
D .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9. (3分)(2018·北区模拟) 如图所示的四个光路图中,为平面镜,P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入射角等于,其中符合光的反射定律的光路图是
A .
B .
C .
D .
10. (3分)(2018·青浦模拟) 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6厘米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
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 . 5 厘米
B . 8 厘米
C . 10 厘米
D . 20 厘米
二、填空题 (共7题;共21分)
11. (3分) (2019八上·永年期中) 基本测量工具的读数
(1)如图1是小明使用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则A尺测量的长度为________cm,B尺测量的长度为________cm。
(2)如图2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_s。
12. (3分) 2008年5月12日我国汶川地区发生了8.0级的大地震,给人民群众造成了重大损失,因为地震产生的声波属于________ (填“次声波”或“超声波”),所以地震前人们并没有感知到.倒塌房屋中的一些被困人员,通过敲击物体使其________ 发出声音,被及时获救.
13. (3分)“掩耳盗铃”是大家熟悉的成语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铃的________,又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____.上课时,小军朗读课文的声音太小,离他较远的同学听不清楚.老师请他声音再大一点.这里的“声音大一点”指增大是声音的________
14. (3分)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 m/s.它相当于1s内绕地球赤道________圈.在平常计算中真空和空气中的光速取为________.
15. (3分) (2019八上·长清期中) 上学前,小美同学站在穿衣镜前1.5m处整理着装,看到的“镜中人”是她的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像与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m。
16. (3分)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表明:中学生近视发生率约为55.22%,且急剧低龄化.如图所示,________(选填“甲”或“乙”)图表示近视眼折光系统的光路示意图,矫正近视眼应佩带________ (选填“凸”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片.
17. (3分) (2019八上·吉林月考) 如图所示是敲击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二列声波图,分析图形可以判断:甲乙音调的关系是________,甲乙响度的关系是________。
(均选填“甲高”、“乙高”或“相同”)
三、作图题 (共3题;共7分)
18. (3分) (2018八上·雅安期末) 一束光从AO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请在图中画出它的反射光线以及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19. (2分) (2019八上·合肥月考) AB、CD是由发光点S发出并经平面镜反射的两条光线。
根据光的反射原理作图,在图中画出光源S及它的光路图。
20. (2分) (2019八上·景县月考) 如图所示,请将凸透镜的光路补充完整。
四、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21分)
21. (8分) (2015八上·连云月考) 探究声音的特征:
(1)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甲所示,你认为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是
________,通过探究可知: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决定的.
(2)在敲鼓时,用鼓锤敲击鼓面,在听到鼓声同时,还可看见鼓面上小纸团在跳动,说明鼓声是由于鼓面的________产生的;用力越大,听到的鼓声越响,表明鼓面的________越大,鼓声的响度越大.(3)如图乙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________(选填“钢尺”或“桌面被拍打”)振动发出的声音,若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则听到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变大;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仔细聆听钢尺振动发出声音后,发现音调逐渐变
________(选填“高”或“低”)了,观察发现此时钢尺振动慢了,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
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_______.
22. (6分) (2019八上·贵港月考) 如图所示,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使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在纸板上描出入射光线AO和反射光线OB,并测出反射角和入射角.改变光的入射角度,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实验顺序入射角反射角
130°30°
240°40°
350°50°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
A . 光能否发生反射?
B . 光线是否沿直线传播?
C . 光是否只能在镜面上反射?
D . 反射光线的位置有什么规律?
(2)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时,要保持与镜面________
(3)使光线以不同角度入射进行实验,测量结果如上表所示。
由此可得: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________入射角。
(4)将ON右侧纸板向后折,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________内,此时,在ON右侧纸板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5)让光线沿着纸板上已经画出的一条反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的O点,反射光线________(填“能”或“不能”)与原入射光线重合;说明光在反射时光路是________的。
23. (7分) (2018九上·南宁月考) 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
(1)实验室提供较厚和较薄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1的玻璃板做实验;同时选用两节相同的干电池,目的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2关系。
(2)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前放置电池A,移动玻璃板后的电池B,直到看上去电池B与电
池A的像1。
(3)将光屏放在电池B的位置上,发现光屏上1(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2像。
(4)将电池A朝远离玻璃板方向移动一段距离,电池A的像的大小将1。
五、计算题 (共1题;共7分)
24. (7分) (2018八上·长春月考) 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后受到回声,此处海底深度为多少?(已知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m/s)
六、综合题 (共2题;共14分)
25. (7分) (2019八上·江汉月考)
(1)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________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人们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总是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________。
(2)如图所示,是因庆阅兵式上空中梯队飞越天空门广场的情景,呈“口”字形展开的战斗机群,好长一段时间队形不变,蔚为壮观。
其中蕴含很多物理知识,队形不变时,飞机之间相对________(运动/静止);观礼人听到的飞机是通过________传播而来,随着飞机运离听到的声音响度________(变大/不变/变小)。
26. (7分) (2017八上·全椒期末)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前要调整烛焰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________.
(2)把蜡烛放在2倍焦距外,在光屏上能够观察到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立的________像.利用这一原理制成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如果保持光屏的位置不变,把蜡烛向凸透镜移动一小段距离时,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该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一个焦距适当的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才能实现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就是利用这种透镜矫正的.(3)把蜡烛放在2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的位置时,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此时蜡烛的像到凸透镜的距离所在范围是________(选填“一倍焦距以内”、“2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2倍焦以外”).(4)由实验可以得到的规律是:当蜡烛从远处向透镜靠近时,光屏上的像逐渐________透镜,像的大小逐渐________;当蜡烛位于________时,可以在光屏上接收到像,并成实像;当蜡烛位于________时,成放大的虚像.(选填“一倍焦距以内”、“2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2倍焦以外”)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0题;共30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
考点:
解析:
答案:9-1、
考点:
解析:
答案:10-1、
考点:
解析:
二、填空题 (共7题;共21分)答案:11-1、
答案:11-2、
考点:
解析:
答案:12-1、考点:
解析:
答案:13-1、考点:
解析:
答案:14-1、考点:
解析:
答案:15-1、考点:
解析:
答案:16-1、考点:
解析:
答案:17-1、
考点:
解析:
三、作图题 (共3题;共7分)
答案:18-1、
考点:
解析:
答案:19-1、
考点:
解析:
答案:20-1、
考点:
解析:
四、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21分)
答案:21-1、答案:21-2、
答案:21-3、考点:
解析:
答案:22-1、答案:22-2、答案:22-3、答案:22-4、答案:22-5、考点:
解析:
答案:23-1、
答案:23-2、
答案:23-3、
答案:23-4、
考点:
解析:
五、计算题 (共1题;共7分)答案:24-1、
考点:
解析:
六、综合题 (共2题;共14分)答案:25-1、
答案:25-2、
考点:
解析:
答案:26-1、
答案:26-2、答案:26-3、
答案:26-4、考点: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