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岩石学试题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沉积岩⽯学试题三
《沉积岩⽯学》试题三
⼀、填空 (每空题0.5分,共20分)
1、研究砂岩成分成熟度时,常⽤"ZTR”指数。

“ZTR”指数是⽤(1)、(2)和(3)三种矿物占透明矿物的百分含量来表⽰的。

2、能指⽰确切古⽔流⽅向的沉积构造主要有(1) 、(2) 、
(3) 和 (4) 等。

3、在粒度分析中,常⽤Φ值作为粒度单位,那么2Φ=(1) mm,
0.0625mm= (2)Φ。

4、在偏光显微镜下,海百合碎⽚的显微结构是(1)。

5、沉积物重⼒流的四种类型是:(1)(2)
(3)(4)
6、海相沉积中常见的⾃⽣矿物有(1)、(2)和
(3)等。

7、Young et al.(1972)以潮汐作⽤带为形式的相带模式包括(1)
(2)(3)(4)。

8、暴露成因的构造有:(1)(2)(3)等。

9、碳酸盐岩的基本结构组分主要有:(1)(2)(3)4)(5)。

10、河控三⾓洲前缘亚相进⼀步可划分哪六个微相:(1)(2)
(3)(4)(5)(6)
11、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成分包括(1)、(2)、(3)和(4)等,其中(5)是最主要的。

⼆、试述碎屑岩中碎屑颗粒、杂基和胶结物三种结构组分的含义并对
⽐三者在搬运⽅式、沉积特点、⽔动⼒条件及形成阶段上的差异
(15分)。

三、试述三⾓州相的鉴别标志(10分)。

四、试述化学分异作⽤,并且根据化学分异作⽤的原理画图说明湖
泊化学沉积的环带状分布特征(10分)。

五、简要说明下列岩⽯的主要形成环境(每⼩题3分,共15 分 )
1、灰⽩⾊亮晶鲕粒⽯灰岩;
2、深灰⾊泥晶球粒⽯灰岩;
3、灰⿊⾊泥晶⽯灰岩;
4、灰⾊珊瑚礁⽯灰岩;
5、深灰⾊泥晶含⽯膏假晶⽩云岩
六、试述辫状河沉积与曲流河沉积的异同点(10 分)。

七、根据你实验课的经验总结,怎样鉴定⼀个碳酸盐岩薄⽚(10 分)?
⼋、根据下⾯剖⾯描述资料,确定每层的沉积环境,并说明其依据(10分)。

⑤红⾊泥岩,有⽯膏夹层,具⽔平层理、⼲裂、⽯膏假晶。

④含粉砂泥岩夹粉砂岩透镜体,具⽔平层理,上下相邻的粉砂岩透镜体中的前积层反向,偶见⼲裂。

③粉砂岩、泥岩互层,上下相邻层中的上叠沙纹层理反向,波状层理、透镜状层理、叠加波痕、修饰波痕发育。

②细砂岩、中砂岩,具平⾏层理、⼤型⽻状交错层理,偶见脉状层理,再作⽤⾯构造发育。

①块状砂岩,可见侧向迁移含砾砂岩的透镜体,常见⽻状交错层理和再作⽤⾯构造,可见海相⽣物化⽯。

参考答案
⼀、填空 (每空题0.5分,共20分)
1、研究砂岩成分成熟度时,常⽤"ZTR”指数。

“ZTR”指数是⽤(1)锆⽯、(2)电
⽓⽯和(3)⾦红⽯三种矿物占透明矿物的百分含量来表⽰的。

2、能指⽰确切古⽔流⽅向的沉积构造主要有(1) __ 不对称波痕 ________ 、(2) __ 交
错层理 ________、(3) __ 槽模 ________和 (4) __ 叠⽡状构造 ________等。

3、在粒度分析中,常⽤Φ值作为粒度单位,那么2Φ=(1)__ 0.25 _______mm,
0.0625mm= (2)__ 4 ___ Φ。

4、在偏光显微镜下,海百合碎⽚的显微结构是(1) ___ 单晶结构 _______ 。

5、沉积物重⼒流的四种类型是:(1)碎屑流(2)颗粒流
(3)液化流(4)浊流
6、海相沉积中常见的⾃⽣矿物有(1)海绿⽯ _、(2)_鲕绿泥⽯_ 和(3)___⾃⽣磷
灰⽯___等。

7、Young et al.(1972)以潮汐作⽤带为形式的相带模式包括(1)___潮上带_
(2)___潮间带_ (3)_开阔潮下带_(4)__局限潮下带__。

8、暴露成因的构造有:(1)_____泥裂_____(2)__ __⾬痕______(3)_ 冰雹痕 ____等。

9、碳酸盐岩的基本结构组分主要有:(1)____颗粒___(2)__泥__ (3)_____胶结物_____(4)______晶粒
____(5)_____⽣物格架 ______。

10、河控三⾓洲前缘亚相进⼀步可划分那六个微相:(1)_____⽔下分流河道____(2)___
⽔下天然堤 ____
(3)___⽔下河道间___(4)___ _河⼝坝_ ___ (5)_ 远砂坝 ______ ___(6)___ 席状砂 ____
11、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成分包括(1)____母岩风化产物____、(2)___ _宇宙物质____、(3)_____ ⽕⼭物质 ___和(4)___ _有机质____等,其中(5)___ _母岩风化产物____是
最主要的。

⼆、试述碎屑岩中碎屑颗粒、杂基和胶结物三种结构组分的含义并对⽐三者在搬
运⽅式、沉积特点、⽔动⼒条件及形成阶段上的差异(15分)。

5个⽅⾯,每个⽅⾯3分(每⽅⾯碎屑颗粒、杂基和胶结物三种结构组分各占1分)
三、试述三⾓州相的鉴别标志(10分)。

(⼀)地质上:6分
1、建设性的河控三⾓洲岩性主要由较厚的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和泥岩的互层沉积组成。

在三⾓洲平原中往往夹有暗⾊有机质细粒沉积,泥炭层或煤层。

在细粒沉积物中含有⼤量的云母⽚,因为过多的云母⽚呈悬浮被河流搬⽽来。

2、粒度变化范围⼀般不是太⼤,从陆地向海/湖,砂岩中的碎屑粒度和分选总体上逐渐变细变好。

3、沉积构造类型⽐较复杂,既可见到河流冲积作⽤形成的沉积构造类型,⼜可见到波浪或潮汐作⽤形成的沉积构造。

另外,也发育各种波状、脉状、透镜状层理、包卷层理、冲刷-充填构造、变形构造及⽣物扰动构造等。

4、⽣物⽅⾯,三⾓洲具有海陆⽣物混⽣的现象,这表明三⾓洲形成时是正常盐度的,同时半咸⽔的和淡⽔的⽣物皆有发育。

异地搬运埋藏的主要为河流携带的陆⽣动、植物碎⽚。

5、沉积层序上多出现向上变粗的反韵律结构,在层序顶部三⾓洲平原部分多出现下粗上细的正旋回。

6、砂体的⼏何形态,在平⾯上呈朵状或指状,垂直或斜交海岸线分布,剖⾯上为透镜状或发散的扫帚状,并与前三⾓洲或海/湖泥岩呈齿状交叉。

(⼆)测井上 2分
以顶部突变,底部渐变的锯齿状漏⽃形为主要特征。

其中夹有底部突变,顶部渐变的锯齿状钟形;其幅度中等。

(三)地震剖⾯上 2分
发育⼤型的前积构造,或者叠⽡状前积构造。

四、试述化学分异作⽤,并且根据化学分异作⽤的原理画图说明湖
泊化学沉积的环带状分布特征(10分)。

答:搬运过程中的溶解物质(胶体溶液和真溶液)按照其在溶液中的化学活泼性或溶解度的⼤⼩,从溶液中先后沉淀出来的过程就是化学分异作⽤。

按照化学分异作⽤的原理,矿物从溶液中析出来的先后顺序为氧化物、磷酸盐、硅酸盐、碳酸盐、硫酸盐及卤化物。

因此,在⼀蒸发湖泊中,随着⽔体的不断蒸发,⾸先发⽣氧化物沉淀,在全盆⽔域中形成⼀层氧化物沉积。

在⽔体进⼀步蒸发后,磷酸盐和硅酸盐达到过饱和⽽沉淀下来。

这⼀过程进⼀步进⾏,⽔体继续收缩,最终使得硫酸盐和卤化物在湖盆中央沉淀。

(5分)
(图⽰5分,后⾯⽂字说明可直接写在图上)
1.硫酸盐及卤化物
2.碳酸盐岩
3.硫酸盐、硅酸盐
4.氧化物
五、简要说明下列岩⽯的主要形成环境(每⼩题3分,共15 分 )
1 、灰⽩⾊亮晶鲕粒⽯灰岩;
2 、深灰⾊泥晶球粒⽯灰岩;
3 、灰⿊⾊泥晶⽯灰岩;
4 、灰⾊珊瑚礁⽯灰岩;5、深灰⾊泥晶
含⽯膏假晶⽩云岩
1、灰⽩⾊亮晶鲕粒⽯灰岩:形成于⾼能、氧化环境,如浅滩、潮汐⽔道等环境。

3分
2、深灰⾊泥晶球粒⽯灰岩:形成于较还原、低能环境,如局限台地、开阔陆棚等环境。

3

3、灰⿊⾊泥晶⽯灰岩:形成于还原、低能环境,如盆地、斜坡、开阔陆棚、局限台地等环
境。

3分
4、灰⾊珊瑚礁⽯灰岩:形成于浪基⾯以上、能量较⾼的浅海环境。

3分
5、深灰⾊泥晶含⽯膏假晶⽩云岩:形成于还原、低能、蒸发的环境,如咸化泻湖。

3分
六、试述辫状河沉积与曲流河沉积的异同点(10 分)。

相同点:2分
砂泥岩沉积,成分复杂,成熟度较低。

垂向上,⾃下⽽上常出现由粗⾄细的粒度或岩性正韵律。

七、根据你实验课的经验总结,怎样鉴定⼀个碳酸盐岩薄⽚(10 分)?
答:第⼀步:成分鉴定。

(3分)
根据⽅解⽯、⽩云⽯等碳酸盐矿物光学特征进⾏鉴定矿物成分。

根据含量确定岩⽯⼤类。

可以利⽤染⾊鉴定。

进⾏茜素红染⾊后,⽅解⽯、⽂⽯、⾼镁⽅解⽯为深红⾊,铁⽩
云⽯和含铁⽩云⽯为紫⾊,⽩云⽯、⽯膏、硬⽯膏、磷铁矿、磷锰矿不染⾊。

第⼆步:进⾏结构组分鉴定与成岩作⽤观察。

(7分)
①晶粒结构:观察矿物成分,晶体的形态、⼤⼩,晶粒间相互关系,分布特点,在
岩⽯中的含量。

②鲕粒结构:观察各种类型鲕粒的特点(形状、⼤⼩、内部结构、矿物成分)及含
量、填隙物类型、成分、结构及胶结物类型;分析鲕粒形成的⽔动⼒条件、成岩
后变化的特点及环境。

③内碎屑结构:观察各种内碎屑的形态、⼤⼩、磨圆度、矿物成分、在岩⽯中的含
量,分析沉积环境,成岩后变化特点及环境。

④⽣物颗粒结构:观察⽣物⾻骼的形态特点、完整程度、⼤⼩及颗粒中的百分含量。

重点要观察⽣物⾻骼的显微结构特征。

⑤球粒结构:观察球粒的形状、⼤⼩、矿物成分,内部结构,分布特点,在岩⽯中
的含量。

⑥藻粒结构:观察藻粒类型、形状、⼤⼩、矿物成分,内部特征、分布特征,在岩
⽯中的含量。

⑦残余结构:观察岩⽯后⽣结构的特点,分析产⽣残余结构的原⽣结构。

⑧成岩作⽤观察:类型、强度、对孔隙的建设性与破坏性作⽤。

⑨孔隙观察:空隙⼤⼩、数量、连通性及成因。

⑩综合定名。

⼋、根据下⾯剖⾯描述资料,确定每层的沉积环境,并说明其依据(10分)。

⑤红⾊泥岩,有⽯膏夹层,具⽔平层理、⼲裂、⽯膏假晶。

④含粉砂泥岩夹粉砂岩透镜体,具⽔平层理,上下相邻的粉砂岩透镜体中的前积层反向,偶见⼲裂。

③粉砂岩、泥岩互层,上下相邻层中的上叠沙纹层理反向,波状层理、透镜状层理、叠加波痕、修饰波痕发育。

②细砂岩、中砂岩,具平⾏层理、⼤型⽻状交错层理,偶见脉状层理,再作⽤⾯构造发育。

①块状砂岩,可见侧向迁移含砾砂岩的透镜体,常见⽻状交错层理和再作⽤⾯构造,可见海相⽣物化⽯。

每个部分各占2分。

答:⑤为潮上带:潮上带暴露,可见⼲裂,且蒸发可见⽯膏假晶。

④为潮间带的⾼潮坪:⾼潮坪为泥坪,⽔动⼒弱,见⽔平层理,退潮时暴露,见⼲裂,泥多砂少,见透镜状层理。

③为潮间带的中潮坪:中潮坪为混合坪,粉砂与泥混合,在⼀定的潮汐作⽤下表现为波状层理。

②为潮间带的低潮坪:低潮坪为砂坪,砂多泥少,见脉状层理,强烈的涨潮与退潮形成⼤型⽻状交错层理。

①为低潮坪:强烈的潮汐作⽤形成块状砂体,⽻状交错层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