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必备】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必备】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1教学目标:1.能有顺序地介绍乡村景物。

2.试着运用积累的优美词句。

3.学会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教学流程:一、文始_情始生同学们,我们学到哪一课了?感觉写作文难不难?其实,写好作文很简单,只要做到两点就够了,一、记住自己看过的好词佳句。

二、读文章时能总结出文章的写作方法。

现在,老师就来做一个思维训练,你看到的这些词语,看谁能在20秒内记下来。

嫩绿油绿浅黄金黄粉红桔红炊烟袅袅树木葱郁稻香扑鼻麦浪金黄瓜果飘香五谷丰登鸟语花香鸡犬相闻同学们的记忆力真是非同一般,让老师佩服。

前几天我在看报纸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了一篇小美文,因为也是写的田园风光,所以很感兴趣,今天拿过来跟大家分享。

看看同学们在总结文章写法上有没有绝招?现在,你拿出手中的文章,跟同桌一起读,边读边总结它的写作特点。

二、佳作导航促思成1.佳作欣赏2.章法导写大家讨论一下,这篇文章中有什么可取之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汇报:(1.)文章结构:总—分—总(2.)修辞手法:比喻拟人(3.)写作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移步换景(地点变化)(4.)拓展总结除了本文体现的这些,你还知道不一样的结构,顺序和修辞吗?写作方法各种各样,如果用在自己的文章中,就会让文章增色不少。

今天,我们也来写一篇描写乡村景物的文章。

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三个题目,(出示)现在,你先用5秒钟时间选择一个题目,OK了?再用三十秒时间思考,你想写什么景物? 我选择的题目是,我准备写按顺序写等景物。

看来同学们已经心中有数了,老师宣布作文要求,对大家的要求有三个,一是做到作文三个不,“口不能言目不斜视笔不停止”。

二、试着用上课前积累的词语。

三、时间为30分钟。

提前写好的同学默读自己的文章,并用波浪线画出文章中的亮点。

为了给孩子们一个安静的写作环境,我对老师们的要求是三选一:1.你可以选题目自己写一篇文章。

2.看自己带的书。

3.如果有事,悄悄地走出去。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习作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习作教案

语言园地一一、教学目标1、能就春游活动讲清楚自己的计划,并参与商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参与意识。

2、能具体明白地描写生活中观察到的景物或者由此引发的联想。

3、感性认识排比句的特点及其表达作用。

4、积累描写景物的古诗词,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5、学习浏览,获取需要的信息,并交流感受。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导语不知不觉春天已经来到我们身边。

看窗外,春光多美好。

我知道,同学们最想去春游了,记得去年我们去了哪里?今年我们还要去,不过需要由大家自己来安排。

二、准备计划先读读课文里的这段话,想想需要考虑哪些问题,准备纸笔,稍作记录。

比如:去的时间、地点,怎么去,需要用到什么交通工具、搞些什么活动,带什么器具等等。

三、分组讨论恐怕一个人拿不定主意,咱们分小组进行。

看哪一组计划得周密、妥当,咱们就听从他们的意见。

每人稍做准备,谈谈自己的计划,再由小组长统一意见,推选一人做好发言交流准备。

四、制定春游方案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师生评议。

最后由班长综合大家意见,制定出一个春游方案。

第二、三课时习作一、启发谈话我们在校园里生活了三年,对环境应该很熟悉了,你能说说吗?你最喜欢哪个地方,比如校园的花坛,有哪些花草等,你经常在那里做些什么?(鼓励学生自由说,放开说,教师做适当补充指点)小结:有的同学平时能够留心观察,说了自己的所见所想,讲得很具体,而有的同学疏于观察,我们要做善于观察的人。

二、实地观察现在给大家30分钟时间,去校园里做一次观察,把观察到的景物记下来。

可以选一处景物来写,具体写出你的感受来,或者你想到了曾经在那里发生过的事情,觉得很有意思,也可以写下来,注意要仔细观察。

三、交流观察所得指名说说你已观察到什么,准备怎么写,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得到启发。

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进行点评。

四、学生完成习作五、同桌互相交流,评改改通顺,指出错别字及其病句、标点错误等;评优点,划出你认为的好词好句或者精彩语段;提建议,提出哪些内容需要具体或补充,哪些可简单或删除等等。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作文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作文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作文教案第一单元作文(写校园的景色)一、习作内容:我们都爱自己的校园,它也许像一座美丽的花园,绿草如茵,花团锦簇;它也许仅有平房,几棵老树,一个小操场。

不管怎样,在可爱的校园里,我们都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日子。

让我们到校园里走一走,看一看,选一处景物,仔细观察一下,把观察到的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

注意把内容写具体,语句写通顺。

如果不想写校园里的景物,也可以写别处的景物,或者写校园里发生的事。

✍要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写。

✍要指导学生抓住景物的特点写。

✍要指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情写。

✍要指导学生写中会联想和想象。

写校园里发生的事,要侧重以下几点:✍要指导学生写自己最感兴趣的事。

✍要指导学生把一件事情叙述完整。

✍要指导学生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

要指导学生个性化写作,写出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

教学目标①引导学生走进校园里的春天,感受校园里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②能具体明白地描写生活中观察到的景物或者由此引发的联想。

③积累描写春天景物的成语和古诗句,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1.关于习作知识点的了解:✍了解什么是景物的静态和动态的特点。

✍明白如何根据景物的特点来联想和想象✍了解校园里景物的顺序和重点。

2.关于习作素材的搜集:✓自己先观察校园里的景物,确定教学指导的范围。

✓搜集描写相关景物的素材,如图片、文字、诗歌等,以备教学之用。

✓有条件的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

✓熟悉写景作文的基本写法和章法。

✓写一篇下水文。

二、备课策略思考:本次习作教学,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呢?小学作文,是一种心灵的舞蹈。

只有内心有了独特体验后,才能舞得婆娑,舞得蹁跹。

小学作文,也是一种心灵的歌唱,应让小学生为心灵舞蹈,让文字绽放,充分地为孩子的心灵积累丰富的“存折”,要跳出作文看习作,树立大作文观,大练习观,让读书、活动、习作、育人等综合实践活动成为提高学生作文素质的战略策划。

孩子的心灵丰富起来,才能生窍而开窍,才有可能将生活和阅读的体验以及心灵的感悟结合起来形成表达上的创造,以儿童的视角和言说方式写出童真之文、童心之文、童趣之文、童性之文。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_全册精品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_全册精品

第一单元描写景物习作目标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

2.由例文的写作方法,迁移到描写景物要达到抓住特征、展开想象、按一定顺序表达的要求。

3.选择校园的景物,仔细观察,把观察到的内容按一定顺序写下来。

注意把内容写具体,语句写通顺。

4.引导学生明白“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心’的个性化活动”。

习作重点抓住景物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写。

课前准备到校园里走一走,看一看,选一处喜欢的景物,仔细观察,然后把看到的和同学交流。

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习作指导一、积累定向观察收集素材师:同学们,最近,我们欣赏了美丽的洞庭湖,游览了甲天下的桂林山水……这节课,让我们來欣赏我们另一个美丽的家,那是哪里?生:校园!师:课前,老师己经让同学们再观察我们美丽的校园了,你是不是也把你的观察所得与同学们交流了?(生答)新学期开始,又有许多小朋友转入我们学校,如果你是“校园小导游”你会领着他按照怎样的路线参观?你想给他介绍哪些景物?想好了自己列个提纲,把要介绍的景物按顺序列出來,重点要介绍的作个标记。

二、尝试合作交流拓展思路1 .由“情景”过渡到习作要求,再过渡到课文《桂林山水》,回顾课文作者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

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运用。

2.用学过的方法组织学生交流“我们的校园哪儿最美”。

3.结合学生的交流进行方法指导:(1)一处景有很多的景物组合而成,介绍时,不仅要注意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具体描述,而且要注意介绍这些景物的布局或者位置,这样别人读了才会有一个完整、清晰的印象。

(2)引导学生欣赏写景的片第三自然段),讨论作者是怎样把“大家认为最美的地方介绍的具体细致,从而写出了景物的特点”的,让学生明白:只介绍景物的名字,而别人不知道是什么样子的, 这就是没有抓住特点。

特点就是“什么样子”的,是与其他事物不一样之处。

对于眼前一种静止的景物而言,形状、颜色、气味的不同都是特点。

如果动态的来看,随时间的变化,景物所出现的变化,也是特点。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本文没有明显的格式错误和需要删除的段落。

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乐于写作。

2、引导学生观察并表达,让他们围绕特点,写出具体的内容。

3、在评讲中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使用好词、写佳句,并有顺序。

教学过程:一、教师导入:提问学生校园里有哪些景点,引导学生挑选自己想去观察的景点。

二、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观察一处景点,抓住它的特点。

通过两篇课文的示范,教师让学生明白抓住事物的特点并不复杂,只需要用几个字几个词就可以。

三、学生表述,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在日记本上制作观察记录卡,记录景点的特点。

四、教师小结,强调观察的重要性和观察记录的准确性,并布置作业:写作文底稿。

五、教师批改作文底稿,选出一篇组织评议,并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使用好词、写佳句,并有顺序。

六、学生修改各自的作底稿,上交,教师批改评级。

教学重点和难点都是让学生围绕特点,写具体,并学会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让学生掌握了如何写出具体的内容。

在修改作文时,教师指导学生使用好词、写佳句,并有顺序,让学生的作文更加优秀。

2、使用修改符号标注错误或需要改进的地方。

二、自我评价。

1、学生对自己的作进行评价,找出不足之处。

2、思考如何改进。

三、指导修改。

1、教师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语句通顺和表达有序的问题。

2、鼓励学生多读多写,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四、总结反思。

1、学生分享自己的修改经验和收获。

2、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激励学生继续努力。

本文介绍了如何通过修改符号来修改作文。

首先,需要修改错别字,可以使用下方框加删除符号。

其次,可以交换符号,包括直接交换和前后交换,中间位置不变。

最后,可以添加符号,例如在句子中间添加字词或句子所运用的符号。

接着,学生需要再修改自己的作文,可以自行修改或者同桌互相交换修改。

最后,需要抄正作文,要求字迹工整,书写规范,注意书信的格式,不乱写标点符号,记住标点符号的位置在方格的左下角。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3、特别指导学生写好中心句和过渡句。

4、小结:抓住三个内容,你就能写好这篇文章:看到了什么,发生了什么,想说点什么;一定要注意这三个部分之间的过渡。

动笔写一写,看你能写好吗?三、学生再修改自己的作文。

1、自行修改。

2、同桌互相交换修改。

四、抄正作文。

要求:1、字迹工整,书写规范,注意书信的格式。

2、不乱写标点符号,记住标点符号的位置在方格的左下角。

五、课堂小结。

反馈学生自行修改习作的情况。

第三课时讲评要求:1、分析讲评作文,查缺补漏,进一步修改习作。

2、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把句子写通顺,内容写具体,从而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

讲评重点:认真观察,细腻描写,充分想象。

讲评难点:如何对看到的和想到的前后自然衔接。

讲评过程:一、总结这次作文情况。

优点:语句通顺,能抓住照片背景充分想象;不足:前后衔接不自然,没有抓住照片的细腻之处进行描写。

二、优秀作文赏析。

1、列举两篇优秀作品进行讲评。

2、介绍作文。

3、说说这些作文好在什么地方,还有哪些不足。

三、分析典型的,普遍存在的问题1、列举存在问题较大的习作进行分析。

2、让全班给他们提建议。

3、作者谈收获。

四、鼓励学生再修改自己的作文。

第五单元习作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口语交际”部分。

教学目的:1、继续深化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对生命的思考和热爱。

2、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练习的兴趣,为本次习作做好铺垫。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

如何让自己的生命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无限的延伸,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通过这组课文的学习,相信大家一定对生命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交流一下吧。

二、自主准备。

1、默读提示,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2、明确要求:内容:说说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现象;讲讲自己知道的热爱生命的故事;谈谈自己获得的感受、得到的启发。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套作文教案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套作文教案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套作文教案第一单元作文(写校园的景色)1单元作文教学设计一、前作文:未成曲调先有情(一)话题交流,真情融汇:吹面不寒杨柳风1.同学们,新学期开始了,春天也悄悄地来了,春姑娘用自己的巧手,打扮着迷人的春天,你们想看看吗?最好是能够看得仔细些,看完后给大家介绍介绍。

出示教学挂图(灯片或播放多媒体课件。

如果当地正值春季,最好带学生走出教室,直接感受春天。

)2.导入新课。

春风吹来,燕子回归,桃花盛开,小草绿了,柳树发芽,小朋友们放起了风筝。

好美的一幅春景图呀!来,孩子们,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吧!3.师:春天来了,校园也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生机,同学们在课前仔细面容了校园。

你觉得我们的校园美吗,最美的是什么。

(自由发言)想把这些美用笔记录下来吗?4.当我们浏览春天的校园时,你有什么新发现?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生:枝条上的是小芽, 还是花苞生:叶子是什麼颜色和冬天时, 看起来有什麼不同生:看看草地上有多少不同的小花生:看到哪些不同颜色的花生:闻闻看, 草地的气味花的气味生:闭上眼睛, 用你的身体感受春天生:春天早晨的阳光照在身上, 有什麼感觉生:春天的阳光和冬天(夏天)一样吗有什么不同生:春天有哪些颜色生:春天的草地上有什麼生:春天的校园里有哪些不同的花生:春天的叶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生:春天的校园可以发现哪些不同的小动物生:春天的校园有哪些自然, 美妙的声音生:……5.同学们真的很聪明,想出了这么多的新主意。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校园的春天,描述一下校园的春天,好吗?设计意图:亲情交流,使学生如坐春风,如浴春雨,自然地导入了话题,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回味校园的春天体验,使学生在亲切的交谈中走进了春天。

(二)成语点睛,诗句引趣:嘈嘈切切错杂弹1.为了帮助大家描绘春天的美丽,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亦从此描述春天的成语,读一读下面的成语,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个?你还知道哪些?鸟语花香百花齐放繁花似锦桃红柳绿春色满园春意盎然大地春回大地回春富于春秋春晖寸草春回大地春满人间柳暖花春满脸春风杏花春雨阳春白雪一年之计在于春满脸春色满面春风满袖春风满园春色妙手回春春风得意2.老师还为大家带来了一些关于描写春天的诗句,读一读下面的诗句,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句诗?你还能补充一些吗?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

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

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2. 通过作文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

4. 培养学生热爱写作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

二、教学内容:1. 作文题目:我的家人要求:描述家人的外貌、性格特点和与家人的趣事。

2. 作文题目:我的学校生活要求:描述在校的学习生活、课外活动和与同学之间的友谊。

3. 作文题目:我的家乡要求:介绍家乡的风景、特色和文化活动。

4. 作文题目:我的梦想要求:阐述自己的梦想,以及为实现梦想所做的努力。

5. 作文题目:我最喜欢的动物要求:描述自己最喜欢的动物,以及与动物的互动经历。

三、教学步骤:1. 讲解作文题目,明确写作要求。

2.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3. 教授写作技巧,如如何描绘人物形象、描述场景等。

4. 进行作文写作指导,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

5. 学生进行作文创作,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6. 学生完成作文后,进行互相评改和反馈。

7. 教师选取优秀作文进行展示和点评。

四、教学评价:1. 学生作文的完成情况,包括内容完整性、语言表达准确性等。

2. 学生作文的创新性和创意思维。

3. 学生作文的书写质量和卷面整洁度。

五、教学资源:1. 作文范文和示例。

2. 写作素材和参考资料。

3. 作文评价标准和评分表。

六、教学扩展活动:1. 举办作文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写作热情。

2. 组织学生参观实地,如家乡风景、动植物园等,以便更好地完成作文题目。

3. 开展写作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和分享写作经验。

七、作文修改和润色技巧:1. 引导学生学会审视自己的作文,找出需要修改的地方。

2. 教授修改作文的方法,如查漏补缺、调整句子结构等。

3. 指导学生如何使作文更加通顺、流畅,提高作文质量。

八、家长沟通与协作:1. 向家长介绍作文教学目标和计划,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1教学目标:1.能有顺序地介绍乡村景物。

2.试着运用积累的优美词句。

3.学会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教学流程:(一)话题交流,真情融汇:吹面不寒杨柳风1.同学们,当我们远离喧嚣的都市,步入乡村,在乡间的小路上,你会闻到瓜果的芳香;在夜晚的池塘边,你会听到青蛙的歌唱;在辽阔的草地上,你会看到成群的牛羊……同学们,我们今天共同走进乡下人家,一起感受田园的诗情画意吧!⑴展示田园风光图片或播放媒体。

⑵同学们说一说喜欢农村哪些风光。

2.我们对乡村生活和田园景物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感受,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学习的收获。

学生在四人小组里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图片和资料,交流自己的感受、体验。

3.小组代表在全班展示汇报,可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图片和资料。

4.评一评谁的收获大、感受深。

5.我们听了同学的汇报,自己也有很深的体会,我们这一节课,就是要练习把自己最想写的内容写下来,可以写自己的经历、听到的、看到的或想到的,可以是景物、人或事,也可以是感受或体会。

孩子们,你们到过乡村吗?在你们心目中的乡村,是怎样的一种情景?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来走进田园,享受农村的美丽风光吗?(二)成语点睛,诗句引趣:嘈嘈切切错杂弹1.老师为大家搜集了一些描述田园风光的词语。

读一读下面的词语,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赏心悦目洁净明亮心旷神怡胸怀宽广绿色渲染墨线勾勒草原茫茫水鲜草美牧草丰盛羊肥牛壮羊如白云平原宽广沃野千里河汊纵横密如蛛网高大草本低地草甸阔叶高草草本群落草原茫茫宽阔无边无际无涯择水草居水草鲜美牧草丰盛平原宽广沃野千里一望无际一马平川原野寥廓莽莽苍苍绵延千里无垠无边千沟万壑荒原漠漠芳草沃野莽莽苍苍绿遍山野逶迤连绵高低起伏明媚绚丽平畴千里沃土千里一碧千里山清水秀明媚绚丽平畴千里景色宜人春色满园凉亭水阁古色古香目不暇接花团锦簇鸟语花香俯视大地信步郊外莽莽苍苍起伏和缓辽阔无涯芳草绿野坎坷不平2.古人笔下的田园风光是很富有情趣的,同学们请读一读收老师集到的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

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

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

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2. 通过作文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写作,勇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二、教学内容:1. 作文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不同文体的作文写作方法。

3. 作文的修改和润色。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文的基本概念、技巧和不同文体的写作方法。

2.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3. 互动法:学生之间的写作交流和分享,取长补短。

四、教学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作文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第3-4课时:讲解不同文体的写作方法。

3. 第5-8课时:进行不同文体的写作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 第9-10课时:讲解作文的修改和润色技巧。

5. 第11-15课时:进行作文的修改和润色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2. 学生对作文的热爱和勇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3. 学生作文的修改和润色能力。

六、教学活动:1. 开展写作竞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 组织写作小组,让学生互相评改作文,促进交流。

3. 举办作文展览,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

七、作文题目与示范:1. 作文题目:我的家人示范:以生动的语言描述家人的外貌、性格和特点,展现家庭温馨和谐的氛围。

2. 作文题目:我的学校生活示范:通过具体事例讲述在学校的学习、活动和与同学的友谊,体现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

八、作文指导与修改:1. 指导学生如何选材,建议从生活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素材。

2. 指导学生如何构思,建议运用动静结合、总分总等结构形式。

3. 指导学生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作文更具生动性。

4.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提出修改意见,引导学生自我修改。

九、家长沟通与反馈:1. 定期与家长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写作进展和在家写作情况。

2. 鼓励家长关注学生的作文,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五单元《习作例文》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五单元《习作例文》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五单元《习作例文》一. 教材分析《习作例文》是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的一篇指导性文章。

本篇文章通过具体的例子,向学生介绍了一种习作的方法,即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点滴细节,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进行描写,使文章更具生动性和趣味性。

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捕捉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并通过写作表达出来。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能够运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思想。

但是,学生在写作时往往存在以下问题:1.观察不细,描写不具体;2.语言表达单一,缺乏生动性;3.篇章结构不合理,条理性不强。

因此,在教学本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并运用生动的语言进行表达,同时注意篇章结构的合理安排。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写作方法,学会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点滴细节进行写作。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实践,掌握习作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学会用心去感受、去表达。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习作的方法,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点滴细节进行写作。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使文章更具生动性和趣味性。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2.示范法:教师以范例为例,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描写生活中的细节。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察和写作心得,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事先阅读相关文章,熟悉习作方法,准备相关教学素材。

2.学生准备: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文章内容,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生动的情景,如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细节,为本文的写作方法做铺垫。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习作例文》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习作例文》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习作例文》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习作例文》是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写作方法后,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教材。

本单元选取了不同题材和风格的例文,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表达,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提高写作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写作方法,能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但学生在写作时,往往存在观察不细、思考不深、表达不清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深入思考,提高表达的准确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细致观察,深入思考,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例文的示范,学习写作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自信心,感受写作的乐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深入思考,提高表达的准确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观察和思考的结果清晰、生动地表达出来。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

2.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展示写作的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模仿和实践。

3.同伴互助:鼓励学生相互评价、互相学习,提高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习作例文》。

2.课件: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素材。

3.作业本:用于学生练习写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习作例文》,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发现例文中的写作特点和技巧。

3.操练(10分钟)教师根据例文的写作特点,设计写作练习,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写作。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引导学生相互评价,总结写作的优点和不足。

5.拓展(10分钟)教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对习作进行修改和完善,提高写作质量。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五单元《习作例文》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五单元《习作例文》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五单元《习作例文》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理解《习作例文》的内容,领会文章主旨;
2.能用自己的语言简洁地复述《习作例文》;
3.能选取文中的关键词汇或句子进行表达,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4.能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习作。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习作例文》内容,灵活运用文中的语言表达;
2.教学难点:合理组织语言,完成自己的习作。

三、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录音机;
3.材料:《习作例文》篇章。

四、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导入)
1.讲述《习作例文》的主题:勤奋与坚持;
2.导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自身的学习态度;
3.播放录音,让学生听一遍《习作例文》。

第二课时(理解文章)
1.分段讲解《习作例文》,让学生理解每个段落的内容;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主旨;
3.学生小组讨论,复述文章内容并查找关键词汇。

第三课时(运用习作)
1.给学生时间准备自己的习作,可以参考《习作例文》;
2.学生上台展示习作,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提建议;
3.教师点评,给予学生肯定和指导。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理解了勤奋与坚持的重要性,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习作例文》的内容,并通过习作提升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作业布置
1.练习快速复述《习作例文》内容;
2.完成习作一篇,体会勤奋与坚持的意义。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中不断进步,锻炼语文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八单元《习作》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八单元《习作》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八单元《习作》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并背诵本单元的课文。

2.能够正确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语进行造句。

3.能够按照要求完成习作,并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并掌握本单元的课文内容。

2.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语进行造句。

三、教学难点
1.完成习作时的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
1.课文教材《习作》。

2.黑板、粉笔。

3.班级学生的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老师首先复述本单元的故事内容,让学生回顾课文。

2.让学生自行找出课文中的生字和生词,并进行解释和拼写。

3.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造句,并让他们进行互相分享和讨论。

第二课时
1.老师让学生按要求完成习作。

2.学生完成习作后,老师选择几篇进行朗读,并进行点评。

3.老师在黑板上列举一些优秀的句子,并让学生进行学习借鉴。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来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在写习作环节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教学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多思考、积极参与,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语言的魅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七、作业
1.按要求完成习作,并准备好下节课朗读。

2.复习课文内容,查找生字生词。

八、课外拓展
鼓励学生多读一些与课文主题相关的故事或文章,扩大语言知识面,提高语文素养。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老师们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好的进步。

四年级语文写作教案

四年级语文写作教案

四年级语文写作教案
教材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结构,能够完成简单的记叙文写作。

2.能够理解并运用正确的写作技巧。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教学重点
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正确的写作技巧提高记叙文的效果
教学方法
情景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和互动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记叙文的写作目的和意义,并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

第二步:向学生介绍记叙文的目的、特点、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要素。

第三步:让学生通过实例学习记叙文的写作技巧,如情节安排、描写人物、描写场景、情感表达等。

第四步:教师呈现一篇具体的记叙文,让学生分析其结构和语言表达技巧,提高学生对记叙文的认识和理解。

第五步:让学生根据所学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自己动手写一篇简单的记叙文,教师巡视并指导。

第六步:教师让学生进行互评,相互分享写作经验和心得。

教学评价
1.教师应该注意在学生的写作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在学生自己动手写作时,教师应该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引导,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在教学评价方面,教师应该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如书面评价、口头评价和考试评价等。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我发现学生对记叙文写作的了解和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加强多角度的引导和学习。

同时在教学中,也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意和想象力,让他们养成好的写作习惯和方法。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全册

学校主备人课题第一单元课型新授学习目标1、激发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作文2、引导观察,指导表达,让学生围绕特点,写具体。

3、在评讲中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用好词,写佳句,有顺序)学习重难点1、引导观察,指导表达,让学生围绕特点,写具体。

2、激发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作文课前准备观察校园里的一处景物课时四课时学教过程学习活动备注第一课时一、教师导入:我们校园里,有很多景点,同学们虽然每天生活在校园中,但不一定留意了。

现在,老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都有几处景点?1、学生反馈,教师训练学生有条理地说话。

2、教师引导学生挑选自己愿意去观察的景点:如果老师让你去观察一处景点,你想去观察哪一处?二、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观察一处景点,我们总是要通过眼睛和大脑抓住它的特点来。

在观察中,抓出事物的特点,我们的两篇课文给我们作了很好的示范。

写桂林的水,作者抓出三个特点,分别是——写桂林的山,作者又抓出三个特点,分别是——写金华的双龙洞,作者给每处景点都抓出一个特点:外洞——;孔隙——;内洞——。

抓住事物的特点,并不复杂——几个字几个词,足矣!同学们,咱们去观察景物,主要的任务是什么?三、学生表述,教师教会学生对于一处景点,如果整体把握不了,要能分角度观察它的特点;引导学生在日记本上制作观察记录卡,比如:特点:______四、教师小结:(1)观察得越仔细,特点抓得就会越准确——一定要做好这个观察记录,能不能做好呢?(2)按观察对象分组列队,强调观察纪律,外出观察记录。

(3)集合,整理观察记录,布置作业:写作文底稿,检查观察记录逐个解散。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习作兴趣:1、描绘美丽的春天:同学们,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走来了。

瞧,路边的柳树冒出了嫩绿的新芽;公园草地上的小草也悄悄钻出地面,露出了新绿;天上飞来了从南方匆匆赶来的叽叽喳喳的燕子。

这一切都昭示着:春天到了!2、讨论:如果我们能一起来到一个景色优美的地方,领略一下春光的美好,那该多好啊!现在机会来了,如果老师让你提出大家一起去春游的地方,你会建议大家到哪儿去?你为什么要建议到那儿去春游?(出示图画、照片,上台交流)二、范文引路,了解特点:1、过渡:大家刚才说得很精彩,看到你们各抒已见的样子,听到你们各自介绍的美景,老师不由自主地想赞叹:大自然真美啊!有位小朋友建议大家到校园游览呢,你愿意去吗?2、下面就请大家自由读这位小朋友写的一篇文章《我的建议》,想一想:这篇习作与一般写景的习作有什么不同?3、交流:读了这篇例文,你现在想去校园游览了吗?为什么?(1)校园的景色写得很具体,有条理,写出了池塘边景色的美丽,很吸引人。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作文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作文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作文授课方案第一单元作文(写校园的景色)一、习作内容:我们都爱自己的校园,它也许像一座美丽的花园,绿草如茵,五彩斑斓;它也许仅有平房,几棵老树,一个小操场。

无论怎样,在可爱的校园里,我们都度过了好多快乐的日子。

让我们到校园里走一走,看一看,选一处光景,认真观察一下,把观察到的按必然的序次写下来。

注意把内容写详尽,语句写畅达。

若是不想写校园里的光景,也能够写别处的光景,也许写校园里发生的事。

要指导学生按必然的序次写。

要指导学生抓住光景的特色写。

要指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情写。

要指导学生写中会联想和想象。

写校园里发生的事,要重视以下几点:要指导学生写自己最感兴趣的事。

要指导学生把一件事情表达完满。

要指导学生把事情的经过写详尽。

要指导学生个性化写作,写出自己独到的生活体验。

授课目的① 引导学生走进校园里的春天,感觉校园里春天的美好,培育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②能详尽理解地描述生活中观察到的光景也许由此惹起的联想。

③积累描述春天光景的成语和古诗句,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1.关于习作知识点的认识:认识什么是光景的静态和动向的特色。

理解怎样依照光景的特色来联想和想象认识校园里光景的序次和要点。

2.关于习作素材的收集:自己先观察校园里的光景,确定授课指导的范围。

收集描述相关光景的素材,如图片、文字、诗歌等,以备授课之用。

有条件的能够制作多媒体课件。

熟悉写景作文的基本写法和章法。

写一篇下水文。

二、备课策略思虑:本次习作授课,我们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策略呢?小学作文,是一种心灵的舞蹈。

只有心里有了独到体验后,才能舞得婆娑,舞得蹁跹。

小学作文,也是一种心灵的歌唱,应让小学生为心灵舞蹈,让文字绽放,充分地为孩子的心灵积累丰富的“存折”,要跳出作文看习作,成立大作文观,大练习观,让读书、活动、习作、育人等综合实践活动成为提升学生作文素质的战略策划。

孩子的心灵丰富起来,才能生窍而开窍,才有可能将生活和阅读的体验以及心灵的感悟结合起来形成表达上的创立,以儿童的视角和言说方式写出童真之文、童心之文、童趣之文、童性之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次习作教学内容:观察校园里的一处景物教学目标:1、激发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作文2、引导观察,指导表达,让学生围绕特点,写具体。

3、在评讲中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用好词,写佳句,有顺序)教学重点:引导观察,指导表达,让学生围绕特点,写具体。

教学难点:激发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作文教学过程:一、教师导入:我们校园里,有很多景点,同学们虽然每天生活在校园中,但不一定留意了。

现在,老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都有几处景点?1、学生反馈,教师训练学生有条理地说话。

2、教师引导学生挑选自己愿意去观察的景点:如果老师让你去观察一处景点,你想去观察哪一处?二、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观察一处景点,我们总是要通过眼睛和大脑抓住它的特点来。

在观察中,抓出事物的特点,我们的两篇课文给我们作了很好的示范。

写桂林的水,作者抓出三个特点,分别是——;写桂林的山,作者又抓出三个特点,分别是——;写金华的双龙洞,作者给每处景点都抓出一个特点:外洞——;孔隙——;内洞——。

抓住事物的特点,并不复杂——几个字几个词,足矣!同学们,咱们去观察景物,主要的任务是什么?三、学生表述,教师教会学生对于一处景点,如果整体把握不了,要能分角度观察它的特点;引导学生在日记本上制作观察记录卡,比如:特点:__________________四、教师小结:(1)观察得越仔细,特点抓得就会越准确——一定要做好这个观察记录,能不能做好呢?(2)按观察对象分组列队,强调观察纪律,外出观察记录。

(3)集合,整理观察记录,布置作业:写作文底稿,检查观察记录逐个解散。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整理并记录“观察校园里的一处景物”教学目标:1、让学生围绕特点,写具体。

2、在评讲中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用好词,写佳句,有顺序)教学重点:让学生围绕特点,写具体,学会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学难点:围绕特点,写具体,学会修改自己的作文教学过程:一、教师批改作文底稿,选出一篇组织评议,引导学生:(1)用好词,写佳句,有顺序——特别注意运用例文与课文,指导学生写一个好的开头。

(2)修改一到二处毛病。

二、学生修改各自习作底稿,上交,教师批改评级。

第三课时第一单元作文讲评讲评要求:1、赏析优秀作文,对写得不够好的进行点评,指导。

2、鼓励学生留心周围的事物以及它们的变化等,善于抓住景物的特点,有序地表达,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

讲评重点:如何抓住景物特点写。

讲评难点:学生喜欢写作,努力修改自己的作文,使之符合要求。

讲评过程:一、总结这次作文情况。

优点:言之有物,顺序井然;书写工整;不足:错别字多,语句不够生动;详略不当;感受肤浅……二、优秀作文赏析。

1、列举两篇优秀作品进行讲评。

2、介绍作文。

3、说说这些作文好在什么地方,还有哪些不足。

三、分析典型的,普遍存在的问题1、列举存在问题较大的习作进行分析。

2、让全班给他们提建议。

3、作者谈收获。

四、鼓励学生再修改自己的作文。

第二次习作第一课时习作内容:说说我的心里话。

教学目标:1、激发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作文2、引导观察,指导表达,让学生围绕要点,写具体。

教学重点:让学生围绕要点,写具体。

教学难点:激发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作文教学过程:1.导入: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是——说说我的心里话。

什么叫做心里话?读一读课本31-32页习作部分的一段话,看课文中是怎么定义心理话的?学生自由朗读。

2.学生表述,指导减缩语义:心里话就是内心真实的想法。

3.过渡:心里话,一定要真实,要以诚待人,不能说假话。

4.学生表述,教师努力拓宽学生的话题,拓宽学生的思路。

5.过渡:同学们说得都是心里话——听得出来,你们的话都是真话,不虚伪,这就很好了。

老师觉得美中不足的一点,就是你们把心里话没有说明白,老师听了也纳闷。

比如说吧……怎么才能把心里话说到让人听了不纳闷的程度呢?你想到什么方法啊?6.学生表述,启发学生用举例子、说事例的方法把心里话说明白。

7.小结:(1)写作格式:书信;(2)写作技巧:心里话+具体事例。

8.学生完成作文底稿,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第二课时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目标:1、多读几遍自己的习作,修改不满意的地方。

2、自我评价一下。

3、引导修改。

教学重点:运用修改符号互改习作。

教学难点:语句通顺,表达有顺序。

教学过程:一、引导互评。

1、与好朋友互换习作,给对方进行评价。

2、小组内互评,推荐写的好的当众朗读。

二、学习用修改符号修改。

1、修改错别字的符号。

(下方框加删除符号)2、交换符号,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交换,另一种是前后交换,中间位置不变。

3、添加符号,指在句子中间添加字词或句子所运用的符号。

三、学生再修改自己的作文。

1、自行修改。

2、同桌互相交换修改。

四、抄正作文。

要求:1、字迹工整,书写规范,注意书信的格式。

2、不乱写标点符号,记住标点符号的位置在方格的左下角。

五、课堂小结。

反馈学生自行修改习作的情况。

第三次习作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我的发现。

教学目的:1、激发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作文引导观察,指导表达,让学生围绕要点,写具体。

2、在评讲中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用好词,写佳句,有顺序)教学重点:引导观察,指导表达,让学生围绕要点,写具体。

教学难点:激发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作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围绕“大自然的启示”这个主题,进行了口语交际。

这节课,我们要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写一写。

究竟要求写什么呢?听老师读一读课本49页习作部分的一段话,想一想:究竟要写什么?二、学生表述,教师指导减缩语义:发现、经过或者心得,解释心得。

三、拓展习作思路。

1、过渡:不管是写发现,还是写经过,或者是写心得,首先必须写一样东西,你说需要写什么?2、学生表述,教师拓宽学生的思路:先写事儿,最后再写一点发现、启示或者心得。

3、例文引路:(1)范读例文《蜘蛛织网的秘密》(2)分析:小作者是抓住哪几个方面来写的?(3)学生发表意见,总结写法。

4、学生拎出关键句子,小结:抓好这两句话,你就能写好这一篇作文。

学生完成作文底稿。

四、指导习作。

重点指导习作能力差的同学:如何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把句子写通顺。

五、课堂小结。

反馈学生在草稿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目标:1、多读几遍自己的习作,修改不满意的地方。

2、自我评价一下。

3、引导修改。

教学重点:运用修改符号互改习作。

教学难点:语句通顺,表达有顺序。

教学过程:一、引导互评。

1、与好朋友互换习作,给对方进行评价。

2、小组内互评,推荐写的好的当众朗读。

二、学习用修改符号修改。

1、修改错别字的符号。

(下方框加删除符号)2、交换符号,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交换,另一种是前后交换,中间位置不变。

3、添加符号,指在句子中间添加字词或句子所运用的符号。

三、学生再修改自己的作文。

1、自行修改。

2、同桌互相交换修改。

四、抄正作文。

要求:1、字迹工整,书写规范,注意书信的格式。

2、不乱写标点符号,记住标点符号的位置在方格的左下角。

五、课堂小结。

反馈学生自行修改习作的情况。

第三课时第三单元作文讲评讲评要求:1、赏析优秀作文,对写得不够好的进行点评,指导。

2、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把句子写通顺,内容写具体,从而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

讲评重点:如何抓住自己的发现具体写。

讲评难点:如何有序地习作。

讲评过程:一、总结这次作文情况。

优点:能把自己的观察发现写下来;不足:部分同学没有按观察顺序有序表达,句子不通顺,内容不具体。

二、优秀作文赏析。

1、列举两篇优秀作品进行讲评。

2、介绍作文。

3、说说这些作文好在什么地方,还有哪些不足。

三、分析典型的,普遍存在的问题1、列举存在问题较大的习作进行分析。

2、让全班给他们提建议。

3、作者谈收获。

四、鼓励学生再修改自己的作文。

第四次习作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习作——看图作文。

教学目的:1、激发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作文。

2、引导观察照片,指导学生表达清楚自己的所见所想,围绕要点,写具体。

3、通过习作,树立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观察照片,指导学生表达清楚自己的所见所想。

教学难点:充分发挥想象,把内容写具体。

教学过程:一、引入习作。

1、教师板书两个词语:观察联想,学生齐读。

2、教师导入:“观察”这个词语好理解,说明白点儿就是“看到了什么”;“联想”这个词语,如果说明白一点是什么意思呢?由这个物体想到与它相似的物体,比如看见一个红苹果想到一个红太阳,这就叫——联想,由这件事想到与相关的事就叫——联想,由这个人想到与他相关的人就叫联想。

这节课,我很想看一看同学们观察和联想的本领到底怎么样?3、揭示内容:请仔细观察书中一张老照片,你“看到了什么”?二、学生交流汇报习作材料。

1、学生表述,注意规范学生的表述:(1)我看到了一个_____的婴儿;(2)我还看到了__________。

2、讲述:这张老照片让我们看到了一些东西,但是它模糊的画面也掩盖了一些东西——我们看不到。

记载这一段历史的文字告诉我们,现场,不仅有木板,还有浓烟,还有鲜血。

你能用“到处……到处……到处……”这样一个排比句描述一下这个婴儿当时身处的环境吗?3、学生表述,教师顺势引导其说一段话:课本上有这样一张老照片……。

4、过渡:你知道“发生了什么”吗?学生简单表述,教师提示学生说清楚时间、地点、主要事件。

三、讲解照片相关事件。

1、学生完整表述事件的原因:是因为1937年8月28日这一天,日本鬼子轰炸了上海火车南站。

2、教师具体描述8•28历史事件:1937年8月28日下午2时,日机疯狂轰炸上海南火车站。

上海原有南北两个车站,"八•一三"以后,北站处于战区,交通完全断绝,南站就成了陆路交通的唯一出口。

当时上海及其附近的难民蜂拥而至,争相出逃、南站拥挤不堪。

第一批四架日机首先向南站投弹炸死难民500多人。

不一会,又有八架日机飞抵南站上空投弹,炸死200多人。

车站天桥、月台、铁轨被炸得稀烂,地上满是焦黑残缺的尸体。

月台上横七竖八躺满尸体,上面还压着铅皮和木板。

广场上很多被炸死的妇女紧抱着无头缺肢的孩子。

日机投掷的燃烧弹使车站及站外的外揭旗和郑家桥燃起大火,一时间烟雾弥蔓,哭声四起,满目疮痍,惨不忍睹。

上海南站远离交火地区,根本没有军事设施,中军对南站的轰炸,完全是有计划的野蛮屠杀。

3、学生结合文字具体描述一下事件发生后的惨状,增强印象。

4、教师过渡:当时的上海火车南站,根本不是交战区。

车站内的人都是平民老百姓,日本鬼子却不管这些,仍然向车站投炸点,屠杀老百姓——你对这些日本鬼子,你“想说点什么”?四、学生习作。

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想有序、清楚地写下来。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目标:1、多读几遍自己的习作,修改不满意的地方。

2、自我评价一下。

3、引导修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