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调研题及答案(2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调研题及答案班级:姓名:分数: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

(20分)
shuǐ mò lǐ yóu bō dòng shǒu biǎo
làng huā xī wàng zhēng duó tòu míng
二、比一比,再组词。

(10分)
杨(_______)荒(_______)经(_______)蜡(_______)砍(_______)扬(_______)慌(_______)径(_______)借(_______)吹(_______)
三、读一读,连一连。

(10分)
春眠不觉晓上有黄鹂深树鸣。

月出惊山鸟一行白鹭上青天
留连戏蝶时时舞处处闻啼鸟
独怜幽草岸边生自在娇莺恰恰啼
两个黄鹂鸣翠柳时鸣春涧中
四、想一想,选词填空。

(10分)
观察观看
1. 我和同学们一起(______)元旦晚会。

2.静静地(______)小动物,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爱惜珍惜
3.我们要(______)身边的一草一木,不让他们受到伤害。

4.时光稍纵即逝,我们必须倍加(______)。

五、照样子,按要求写句子。

(15分)
润湿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这句话把东风当作人写,请你写一个类似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黄的叶子像一把小扇子。

这句话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请你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
3.给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老师问(____)李华(____)干什么呢(_____)
4.修改病句。

(1)我肯定那件事估计是他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强穿着棉衣和围巾上学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沙滩上有贝壳。

(扩句,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0分)
此地无银三百两
古时候有个人,名叫张三。

他好不容易攒了三百两银子,心里很高兴。

但是,他又很苦恼,总担心别人把银子偷去,不知藏到哪里才保险。

想了好久,张三决定把三百两银子藏在一只小箱子里,箱外加上两把大锁,但是,又觉得这个办法也不妥当,万一小偷将银子和箱子一起偷走怎么办
呢?他越想越不放心,感到屋子里简直找不到藏银子的安全地方。

后来,张三想出一个好主意。

他趁着黑夜在房后墙脚下挖一个坑,悄悄地把银子埋在坑里。

但是,他仍然不放心,害怕别人怀疑这个地方埋了银子。

他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一个自以为巧妙的办法。

他在一张纸上写下“此地无银三百两”七个大字,然后把纸贴在埋银子那个地方的墙上。

他觉得这下总算安全了,就放心地去睡觉了。

张三的一举一动,都被隔壁邻居王二看得清清楚楚。

到了半夜,张三睡熟以后,王二就去屋后悄悄地把三百两银子挖出来,偷走了。

王二怕张三怀疑自己偷了银子,于是灵机一动,也在埋银子那个地方的墙上,贴了一张纸,上面写道:“隔壁王二不曾偷”七个醒目的大字。

1.用自己的话简要地概括这个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张三和王二是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短文,判断哪个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行为,是的打“√”,不是的打“×”。

①妈妈将积攒的五万元钱存进银行,并给自己办的银行卡设了密码。

(____)
②下课时,贝贝没有经过朵朵同意就看了朵朵新买的《寓言故事》。

放学后,贝贝告诉朵朵,自己并没有看她的《寓言故事》。

(____)
③冬冬把自己给环保组织捐款的小秘密告诉了好朋友文文,并请文文为自己保守这个秘密。

(____)
七、习作。

(15分)
你一定游览过很多风景优美的地方吧!请从中选取一处,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它的美丽。

要求:抓住景物的特征,全面、细致、有顺序地叙述,把自己的感受也写进去,让习作更有感染力。

3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水墨理由拨动手表
浪花希望争夺透明

杨树荒野经过蜡烛砍树飘扬慌张径直借书吹灭


观看观察爱惜珍惜

门前的小狗伸了一个懒腰。

叶子小扇子石榴花像小喇叭一样挂满枝头。

:“ ,?” 我肯定那件事是他做的。

小强穿着棉衣、戴着围巾上学去了。

柔软的沙滩上有各种各样的美丽贝壳。


1.古时候有个叫张三的人,埋了三百两银子,怕银子别人偷走,在纸上写上“此地无银三百两”贴在埋银子的地方的墙上。

隔壁的王二偷走了银子,害怕被张三知道,就在埋银子的地方贴上一张纸,上面写着“隔壁王二不曾偷”。

2.张三和王二都是自作聪明的人
3.×√×
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质量分析卷班级:姓名:分数: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

(20分)
zhōng duàn chǔ jiāng zhì cǐ gū fān yǐn jiǔ
chū qíng jìng zi wèi mó yáo wàng yín pán
二、比一比,再组词。

(10分)
返(______)杯(______)零(______)狂(______)泼(______)还(______)坏(______)雪(______)汪(______)拨(______)第(______)并(______)拦(______)上(______)察(______)弟(______)拼(______)烂(______)止(______)查(______)
三、读一读,连一连。

(10分)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待到秋来八月九正是男儿读书时
此夜若无月我花开后百花杀
三更灯火五更鸡一年虚过秋
四、想一想,选词填空。

(10分)
朴素朴实
(1)这是一个(__________)可爱的小男孩。

(2)陶罐还是那样光洁,(_________),美观。

没精打采灰心丧气
(3)就在狮子(__________)不想再追的时候,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

(4)太阳火辣辣地照射着大地,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___________)地低着头。

五、照样子,按要求写句子。

(15分)
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

(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

(用加点词仿写比喻句)
十五的月亮像_________________。

3.荷花凋谢,连那遮风挡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花朵开败了的菊花的花枝还在傲霜斗寒。

(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0分)
“煮书”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我感到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转椅上品茶。

我指着条幅问:“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坏吗?”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嘛,既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


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常常是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

其实,这就是‘煮
书’。

这样,他作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

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

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


“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你可以从‘煮’语文书入手嘛。

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床,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呀!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文章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

肚子里的词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
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并填在括号里。

(1)心里怎么想,手就怎么做,形容运用自如。

(_____________)
(2)一下子明白过来。

(_____________)
(3)心里不明白,不理解。

(_____________)
2.用“____”画出怎样“煮书”的句子,用“~~”画出写“煮书”好处的句子。

3.读了这篇短文,你觉得怎样才能学好语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习作。

(15分)
题目:春游植物园
要求:①注意看清题目中的关键词,时间是“春”地点是“植物园”,事情是“游”;②试着把观察到的和感受到的写清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中断楚江至此孤帆饮酒
初晴镜子未磨遥望银盘

返回杯子零钱狂风泼水送还坏掉雪花泪汪汪拨开第一并列拦住上学观察姐弟拼音破烂制止查找


(1)朴实(2)朴素(3)灰心丧气(4)没精打采

树掉下叶子。

一个白玉盘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1.得心应手恍然大悟疑惑不解
2.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常常是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

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文章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

肚子里的词可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
3.只有多读书,而且要读透,领会文章的内容,就可以不断地积累好词佳句,不断地增长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学好语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