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曲阜市高中生物1.1细胞生活的环境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
人教版必修3第一章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课题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师注解学习目标1、自学目标:描述不同细胞生活的环境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合作目标: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的媒介3、探究目标: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如何进行交换。
4、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到多细胞生物的细胞也需要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从而更好的理解这些细胞的生活环境,并加深对生命世界的认识。
学习重点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如何进行交换。
学习难点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的媒介,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如何进行交换。
学时安排1 学时导学达标教学内容课堂小结导入:以课本第二页“问题探讨”相互讨论引入新课;以问题形式贯穿每个知识的,教师展示问题,学生讨论讲解,最后教师补充说明;教学过程:自主学习区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2、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_______________。
3、内环境三种成分之间的关系如何?完成概念图:(1)A、B、C、D各代表什么?A液: B液:C液: D液:(2)B、C、D三者关系图B CD二、细胞外液的成分1、血浆中约90%为_______________;其余10%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包括各种________________(如葡萄糖)、各种___________、气体、__________等。
2、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1、渗透压: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
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_________。
2、酸碱度:血浆pH为_______________。
血浆的pH 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离子有关。
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生物 1.1.1 细胞生活的环境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1.1.1 细胞生活的环境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1、1、1 细胞生活的环境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班级:姓名:小组:【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方法: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情感:关注维持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重点难点】重点: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难点: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自主学习】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生活在水中的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可以直接从里获取生存所必须的养料和氧,并把废物直接排入___________中。
(2)、内环境由构成的环境。
其成分可分为、和。
因此内环境也叫(约占有体液1/3)。
(3)、组织液是存在于组织的液体,又叫液。
它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的环境,组织液为组织细胞提供______________,细胞的也透过细胞膜进入组织液。
有时手和脚磨出“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
(4)、血浆并不就是血液,它是血液中除去后的液体部分,是直接生活的环境。
5、淋巴液也叫 ,其中混悬着大量的淋巴细胞和细胞等,可以协助机体_____ 。
对这些细胞来说,淋巴就是它们直接的________________。
6、说说内环境中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之间相互关系,并用图示的方式表示出来:成分含(%)成分含(%)水90、7卵磷脂0、2血清白蛋白4、4胆固醇0、22血清球蛋白0、4Na+0、38纤维蛋白原0、005K+0、02氨基酸氮0、012Ca2+0、01尿素氮0、025Mg2+0、0005其他非蛋白氮0、38Fe3+0、0001葡萄糖0、08Cl_0、36乳酸0、025HPO42_0、01各种脂肪酸0、38SO42_0、0001脂肪0、14HCO3_0、17二、细胞外液的成分根据血浆化学成分平均值分析:(1)表中的化学物质可分为无机物和。
高中生物《1.1细胞生活的环境》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1.1细胞生活的环境》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细胞生活的环境【学习目标】依据新课程标准设定以下知识目标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预习案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单细胞生物生活在水中,从外界获得必需的养料和氧。
多细胞生物的绝大多数细胞没有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必须依靠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所以他是细胞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
2、体液包括(约占2/3)和(约占1/3),后者包括、、和等。
这三者共同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
3、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绝大多数组织的细胞生活的环境是,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
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是。
4、体液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二、细胞外液的成分组织液和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比,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
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1、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是、、。
2、⑴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质微粒越多,即,对水的吸引力越大,;反之,则越低。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的含量有关。
⑵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其相对稳定的维持与血浆中的存在有关。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体内、的参与,同时,细胞和内环境之间也是、。
探究案1、血液全是体液吗?2、泪液、汗液、尿液等属于体液吗?3、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什么?4、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造成的,其水分可以从血浆、细胞内液渗透而来。
主要原因包括哪几个方面?训练案1、体液是动物及人体内含有的液体,它包括①细胞内液②血浆③淋巴④组织液⑤消化液A、①③⑤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2、人体血液中不可能出现的物质是A、尿素B、淀粉C、激素D、维生素3、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A、CO2、血红蛋白、H+、尿素B、呼吸氧化酶、抗体、激素、H2OC、Na+、O2、葡萄糖、血浆蛋白D、Ca2+、载体、氨基酸4、人剧烈活动后,隔一段时间血浆的pH会:A、大于7、35~7、45B、远小于7、35~7、45C、维持在7、35~7、45D、稳定在3~45、食物中过多的酸性物质被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后,血浆的PH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高中生物 1.1 细胞生活的环境(第1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1.1 细胞生活的环境(第1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1、1 细胞生活的环境(第1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学习目标描述内环境的概念、组成及作用学习重点内环境的成分学习难点内环境的概念和成分学生活动教学设计自主研讨目标与导入本节聚焦:1、什么是内环境?2、内环境具有哪些成分?导入:由问题探讨引入。
自学与诊断1、体液的定义:____ _ ______(存在于细胞内,约占____)体液 _______(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______ _______(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___) ______(少部分组织液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液)合作互动互动与展示问题探究1、如何理解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2、与新陈代谢之间有关的四个系统是什么、、、【合作探究】阅读课本P3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用箭头图示出三者之间的关系?精讲与点拨1、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体液的定义和组成:(2)内环境的概念:2、内环境的成分:(内环境的成分比较复杂,以血浆为例)血浆的成分:3、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用箭头图示出三者之间的关系?检测与评价总结与升华1、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体液的定义和组成(2)内环境的概念2、内环境的成分:(内环境的成分比较复杂,以血浆为例)血浆的成分达标检测题1、人体血液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纤维蛋白原B、激素C、淋巴细胞D、纤维素2、下列属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环境”的是()A、肺泡腔内的气体B、小肠腔内的消化液C、心室腔内的血浆D、膀胱腔内的尿液3、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A、血浆量增加B、组织液增加C、组织液减少D、淋巴减少4、高等动物细胞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的途径是A、细胞→内环境→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体外B、细胞→内环境→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体外C、细胞→循环系统→内环境→呼吸系统→体外D、细胞→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体外课后反思:。
专题1.1 细胞生活的环境-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导学案-新整理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目标导航学习要求1.描述内环境及其作用2.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3.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知识网络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第1课时(共1课时)学习导读学习准备1.单细胞生物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可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从外界环境获得,排出 ;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大多不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这些细胞是通过与外界环境进行的物质交换。
2.体液包括和 ,血浆、组织液、淋巴属于。
3.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
4.细胞外液的成分:⑴血浆中含有的水分约占90%,溶质中含量最多的是,约占7-9%,无机盐占1%,剩余部分为血液运送的物质。
⑵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而组织液和淋巴中的含量较少。
⑶细胞外液在本质上是一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
5.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的含量有关。
正常人血浆近中性,PH值为。
温度一般维持在。
6.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关系: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的媒介。
破疑解难一、细胞外液的内涵l.细胞外液与体液的关系细胞外液是细胞生活的直接液体环境,是体液的一部分;而体液是指人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两者的关系如下:细胞内液(2/3)体液血浆细胞外液(1/3) 组织液淋巴2.血浆是血液的一部分,因为血液并不全是细胞外液。
血浆(液体成分):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血浆蛋白等。
血液血细胞(有形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其中血细胞不属于细胞外液。
二、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组织液和血浆之间只隔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毛细血管壁,毛细血管壁具有较高的渗透性,当血液流经毛细血管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物质(如血浆蛋白)之外,水和其他小分子的物质(如葡萄糖、无机盐、氧气等),都可以透过毛细血管壁流入到组织液间隙中,形成组织液。
组织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以后,大约90%的组织液又可以渗回毛细血管,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和C02等也渗回血液中,其余大约10%的组织液则渗入到毛细淋巴管内形成淋巴。
高中生物 1.1 细胞生活的环境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细胞生活的环境》【学习目标】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重点:重点: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难点: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学习过程】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体液(1)概念: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大量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2)成分:(3)内环境的概念:由构成的液体环境。
包括:、、。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1)血浆的组成:________(约90%)________血浆 ________ (约10%)________(2)组织液、淋巴和血浆的成分有哪些异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方面。
(1)渗透压①定义:溶液渗透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与渗透压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近______,PH为____________。
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_________________等离子有关。
(3)体温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________左右。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________由外环境提供,同时产生的________又必须排出体外,但细胞并没有和外界直接接触,必须通过内环境的中介作用。
【互动探究】用箭头连接三者之间的关系写出不同人体细胞所处的内环境:组织细胞: 毛细血管壁细胞: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血细胞: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备注:内环境是多细胞动物赖于生存的直接环境,单细胞生物无所谓内环境。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一章细胞生活的环境学案1份(无答案)
姓名班级《细胞生活的环境》学案一、达成目标:1、知道内环境的概念,并能解释和说明其含义2、描述内环境的组分及其之间的关系3、描述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4、说明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二、学习任务:任务一:观看微课,通过学案自学教材任务二:在线测试(10道选择题)三、学案:1.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用箭头连接三者之间的关系(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体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等内环境的概念:由构成的液体环境。
包括:、、。
2.细胞外液的成分(1)血浆的组成:________(约90%)________血浆________ (约10%)________(2)组织液、淋巴和血浆的成分有哪些异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方面。
(1)渗透压①定义:溶液渗透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近_____,PH为_____。
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________等离子有关。
(3)体温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________左右。
4.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________由外环境提供,同时产生的________又必须排出体外,但细胞并没有和外界直接接触,必须通过内环境的中介作用。
四、我的困惑:。
高中生物 1.1细胞生活的环境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1.1细胞生活的环境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课标解读】学习目标: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学习重点: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温故而知新】1、细胞周期的概念:2、癌细胞的特点:3、如图所示细胞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情况,下列不正确的是()A、a→b可表示DNA分子复制B、b→c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C、c→d可表示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D、d→e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过程【双基梳理】知识点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生物生活在水中,可以直接从外界获得必需的养料和氧。
物的绝大多数细胞没有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体内细胞直接生活在中。
2、完善如下有关体内液体的概念图 ________体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______) ________3、内环境的定义4、各种细胞所生活的内环境:血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淋巴管内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肾小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阅读P4并完善下面的概念图示)1、血浆的组成:_______(约90%) ________ 血浆 ________ (约10%)_______2、组织液、淋巴和血浆的成分有哪些异同点?思维激活:概述出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1、酸碱度和是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的三个方面。
2、(1)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质微粒越多,即,对水的吸引力越大,;反之,则越低。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的含量有关。
高中生物 1.1细胞生活的环境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1.1细胞生活的环境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细胞生活的环境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导语无论春夏秋冬,风云变幻,它却总是轻波微澜。
它的轻波微澜是因为“它”----稳态。
稳态生命系统的特征,也是机体存活的条件。
它让每一个细胞分享,又靠所有细胞共建。
无论酷暑严冬正常体温都是37℃左右,正常人血浆PH为7、35---7、45等这些生命的奥秘都与“它”有关,那就让我们带着思虑去探究它与“它”的关系。
学习目标1、分清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和体液的关系2、理解内环境的涵义,学会判断哪些物质是内环境的成分3、理解内环境的的理化性质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的意义学习任务学习任务【基础知识梳理】一、细胞生活的环境1、单细胞生物可以直接从里获取生存所必需的和,并把直接排入水中。
2、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内环境)中细胞内液(存在于__________约占体液的__________) __________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细胞外液体液 __________是存在于组织间隙的液体又叫__________ 是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大量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的直接生活内环境注意:消化道、膀胱等有孔道与外界相连,内部的液体如消化液、尿液、泪液、汗液等不属于体液,而是外界液体。
3、三种细胞外液及细胞内液之间的物质转化关系(如下图)。
内环境注:补充完整左图。
(1)透出毛细血管壁的某些小分子蛋白质及由小肠吸收的脂质不能重新透回血浆。
这类物质只能由淋巴循环送回血浆。
(2)组织液成分只能透入毛细淋巴管,不能由淋巴透回。
(3)血浆与组织液、淋巴相比,前者含较多,其它成分。
淋巴循环外界环境淋巴毛细血管壁细胞组织细胞膜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细胞内液二、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1、成分(90%)(1)血浆(约1%):其中含量较多。
(7%~9%)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包括营养物质、代谢废物、、等)(2)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相似。
最主要的差别在于:组织液和淋巴中的含量比血浆。
高中生物 1.1《细胞生活的环境》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1.1《细胞生活的环境》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1、1《细胞生活的环境》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一、学习目标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三、学法指导:小组合作交流一对一检查过关四、学习内容:(看书后填空)1、体液的概念:人体内的,统称为体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体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等2、内环境的概念:由构成的液体环境。
包括:、、。
用箭头连接三者之间的关系3、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所谓溶液渗透压,简单地说,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液中__________。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稳定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源于_________和_________。
正常人的血浆pH为__________,其稳定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__________左右。
五、互动探究探究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何为体液?体液与血液是否是一个概念?仔细观察课本P3中的图1-1,思考组织液、血浆、淋巴液之间的关系。
何为内环境?【经典回眸】毛细血管壁细胞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分别是()①血液和组织液②血浆和组织液③淋巴和血浆④淋巴和组织液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变式训练】1、口腔上皮细胞所处的细胞外液是()A 淋巴液 B 组织液C 血浆D 唾液探究二细胞外液的组成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认真分析课本P4的血浆的化学组成表及图1-2,总结血浆的主要成分,进而思考细胞外液的成分。
高中生物 1.1细胞生活的环境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1.1细胞生活的环境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使用说明】1、依据学习目标、认真预习课本至少20分钟,用红笔标注重难点2、用准确语言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3、认真独立完成【自我检测】【学习目标】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尝试构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重难点】1、描述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尝试构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知识点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重点,理解)【自主学习】1、、体液:人体内含有大量以为基础的液体,由和构成,后者主要由组织液、和等组成。
2、体液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毛细血管淋巴细胞内液血浆管壁循环毛细淋巴管壁(1)血浆:直接生活的环境。
(2)(又叫细胞间隙液):体内直接生活的环境。
(3)(也叫):淋巴管内的直接生活的环境。
3、内环境是指,是机体内细胞生活的。
【合作探究】1、试分析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异同点。
相同点:他们都属于、共同组成人体的,基本化学组成分。
不同点:在人体内存在的部位不同生活于其中的细胞不同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差别。
知识点二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重点,理解)1、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有、和三个方面。
(1)溶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对水的吸引力,其大小取决于。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的含量有关,而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
(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PH为,能保持稳定与血浆中的HCO、 HPO等离子有关。
(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左右。
【合作探究】1、将植物细胞核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均放入蒸馏水中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2、为什么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时必须使用生理盐水?知识点三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的媒介(重点,掌握)【自主学习】1 、细胞可以直接与进行物质交换;不断获取,同时又不断排除。
2、内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等各个系统的参与,同时,和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高中生物 1.1《细胞生活的环境》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3
细胞生活的环境【学习要求】1、了解单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体内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2、理解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概述细胞外液的成分及其作用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知识纲要】一、单细胞生物生活的环境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生活的环境是,可以直接从里获取生存所必需的和,并把直接排入里。
如果干涸,它们就会休眠或者死亡。
二、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1、体液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体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等(1)血浆A.定义:血液中除外的液体。
B.作用: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组织液A.定义:存在于的液体,又叫。
B.生成:动脉中的沿动脉流入的动脉端,其中的许多物质会透过壁进入组织液。
C.回流:大部分能够被的静脉端重新吸收,进入。
D.作用:组织液为组织细胞提供,细胞的也透过细胞膜进入组织液。
(3)淋巴A.定义:淋巴管内流动的液体叫淋巴,也叫。
B.生成:组织液中包括细胞代谢产物在内的各种物质,小部分被吸收,成为淋巴。
C.回流:经过淋巴循环由流入中。
2、内环境(1)定义:由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包括、、等。
(2)组成成分间的关系(用箭头和文字画出)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组织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毛细淋巴管壁的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血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淋巴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
(4)细胞外液的化学组成A.血浆中含90%为,其余10%为、,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包括各种、各种、、等。
B.组织液、淋巴与血浆的比较:相同点:①它们都属于细胞外液;②②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③基本化学组成相同。
不同点:①在人体内存在的部位不同:血浆位于血管内,组织液分布于组织细胞之间,淋巴分布于淋巴管中;②生活于其中的细胞种类不同:组织细胞主要生活在组织液中,血细胞主要存在于血浆中,淋巴细胞主要存在于淋巴中。
山东省现代学校高中生物 1.1 细胞生活的环境导学案 新
山东省现代学校2014年高中生物 1.1 细胞生活的环境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第1章人体内环境和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一,[学习目标]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二,[学习重点]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学习难点]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三,[学习流程课前导学、质疑讨论、反馈矫正、迁移创新《一》[学习过程]《1》、本节聚焦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自主学习1、生活在水中单细胞生物可以直接从__________获取生存所必需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并把废物排入水中。
2、体液中除含有大量的__________以外还会含有许多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细胞内液(存在于__________约占体液的__________)__________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3、体液__________是存在于组织间隙的液体又叫__________是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__________是大量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的直接生活内环境4、内环境的三种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三者之间成分含量__________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__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__________概括地说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__________类似于___________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__________,细胞外液三者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
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方面。
高中生物1.1.1细胞生活的环境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
第 1 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稳态是生命系统的基本特色之一,本模块为《稳态与环境》,所以,在开始本模块的学习时,就理解什么是稳态,理解稳态的重要意义。
内环境稳态终归是如何保持的,本章但是做简要交代,相关内容将在第 2 章作深入商讨。
本章是学习本书其余章节的基础,并在必定程度上起着统率全书的作用。
第 1 节细胞生活的环境【学习目标】: 1. 描述内环境的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试一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学习要点】: 1. 内环境的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学习难点】: 1. 内环境的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学习新知】学习任务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自主学习活动 1:经过阅读教材 P2-P3,明确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的含义及细胞外液的构成,并用文字和箭头标示出它们之间的物质交换方向。
活动 2:写出以下人体细胞所处的内环境:(1)组织细胞:(2)血细胞:(3)毛细淋巴管壁细胞:(4)毛细血管壁细胞:(5)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自学检测1. 在高等多细胞动物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的正确关系是( )2.右图是人体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表示图。
据图回答:(1)填出各标号所指液体的名称:①,②,③,④。
(2) 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填标号)。
(3) 图中④内物质来自。
学习任务二细胞外液的成分自主学习活动 1:阅读教材P4,认识血浆的化学构成,划分组织液、血浆、淋巴成分的异同。
活动 2:判断以下物质或反应能否存在或发生在人体的内环境中①葡萄糖()②原尿中的尿素()③血红蛋白()④呼吸氧化酶()⑤抗体()⑥汗液()⑦泪液()⑧血液()⑨消化液()1+111213)⑩ Na ()○ 乳酸()○ 受精作用()○ 抗体的合成(自学检测3. 以下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构成成分的是()A. 钙离子B.葡萄糖C.呼吸酶D.4. 以下物质中均属于人体内环境构成成分的组合是()①消化酶②抗体③维生素④血浆蛋白2-⑥ O2⑤ SO4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⑥血浆蛋白⑦血红蛋白C.②③④⑤⑥D.②④⑥⑦5. 以下不是由人体内环境成发散生显然变化而惹起的疾病是()A.浮肿B.手足抽搐C.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D.尿毒症6. 以以下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过程 2、 3 受阻时,会惹起组织水肿B .乙表示细胞内液C.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可以存在于丙中 D .丁中 O 浓度比甲中高27. 内环境中不含()A. 胰岛素、氨基酸、尿素B.酶、甘油、维生素C.麦芽糖、淀粉、乳糖D.无机盐、葡萄糖、性激素学习任务三细胞外液的浸透压和酸碱度自主学习活动 1 :认识内环境在浸透压、酸碱度和温度三个主要方面的理化性质自学检测8. 人体激烈运动时,肌肉产生的大批乳酸进入血液,但不会惹起血浆pH 发生激烈的变化。
高中生物 1.1细胞生活的环境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4)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自主学习1.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体液○1体液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体液的组成:(2)内环境○1内环境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各种细胞所生活的内环境:血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淋巴管内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 _______,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 _ _,肾小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 ___。
2.细胞外液的成分(1)血浆中90%为,其余10%为、,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包括各种、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
3.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方面。
(1)渗透压○1溶液渗透压是指:。
○2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_________ __;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溶度越,对水的吸引力越,溶液渗透压越。
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的含量有关。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来源是和。
(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近______,PH为____________。
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_________、________等离子有关。
(3)体温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________左右。
4.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________由外环境提供,同时产生的________又必须排出体外,但细胞并没有和外界直接接触,必须通过内环境的中介作用。
课后练习1.人体中占体液总量百分比最大的是 ( )A. 细胞内液B. 细胞外液C. 血液D. 淋巴2. 下列属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环境”的是 ( )A. 肺泡腔内的气体B. 小肠腔内的消化液C. 心室腔内的血浆D. 膀胱腔内的尿液3. 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内环境是 ( )A. 血液和组织液B. 组织液和淋巴C. 淋巴和血液D. 血浆4. 口腔上皮细胞所处的细胞外液是指 ( )A. 淋巴液B. 组织液C. 血浆D. 唾液5. 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 )A. 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B. 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C. 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被分解成氨基酸D. 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6.在高等多细胞动物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正确关系是 ( )7.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血浆成分渗出毛细血管就成为组织液B. 组织液渗入毛细血管就成为血浆成分C. 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D. 淋巴渗出毛细淋巴管壁就成为组织液8.通常情况下,当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强时,代谢产物增加,此时该组织中 ( )A. 组织液增多,淋巴增加B. 组织液减少,淋巴增加C. 组织液增加,淋巴减少D. 组织液减少,淋巴减少9. 人体皮肤表皮细胞获得O2是直接从 ( )A. 周围的空气中得到B. 周围的水中得到C. 组织液中得到D. 血浆中得到10. 肌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 )A. 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靶细胞B. 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C. 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淋巴D. 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1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 钙离子B. 呼吸酶C. 葡萄糖D. 血浆蛋白12.在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①血红蛋白②葡萄糖③二氧化碳和氧④Na+⑤血浆蛋白A. ①②③B. ①④⑤C. ①③④D. ②③④⑤13. 血浆与组织液、淋巴的差别是 ( )A. 前者含有较多的蛋白质B. 前者含有较多的水分C. 前者含有较多的无机盐D. 前者含有较多的废物14. 花粉过敏时,由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A. 血浆量增加B. 组织液减少C. 组织液增加D. 淋巴减少15. 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下列选项不会使②中体积增大 ( )A. 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降低B. 班氏丝虫寄生在人体下肢淋巴管内C. 慢性肾炎病人长期出现蛋白尿D. 摄入氮量较多的健康成年男子16.有关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内环境包括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等B. 剧烈运动后,乳酸在血浆中含量先增加后减少C. 人喝醋后,血浆中的pH明显下降D. 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过低,会引起组织水肿17.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B. 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C. HCO3-、HPO2-4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D. 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18. 高等动物体内细胞获得O2和养料、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都必须通过的系统是( )A. 消化系统B. 呼吸系统C. 循环系统D. 排泄系统19.内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浆与呼吸道交换气体只需通过毛细血管壁B.甲状腺激素、葡萄糖、氧气均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C.血浆中的蛋白质都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到达组织液D.体内细胞只通过内环境就可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20.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 ( ) A.降低、CO2、Na2CO3 B.降低、乳酸、NaHCO3C.升高、CO2、H2CO2 D.升高、乳酸、NaHCO3二、非选择题1.如图所示,是人体某局部组织的模式图,箭头表示物质交换的方向,A、B、C表示结构,a、b、c、d表示液体。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学案设计:1.1细胞生活的环境(无答案)
高二生物教案第1教案时间:月日第一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主编:审查:审批:年级班组姓名:【使用要求】1、仔细阅读教材,独立预习达成自主学习;2、课内要踊跃思虑,合作研究,达成教案;3、课后总结复习,仔细反省。
【学习目标】1、描绘内环境的构成和理化性质。
2、认识到多细胞生物的细胞也需要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互换,进而更好的理解这些细胞的生活环境,并加深对生命世界的认识。
3、试试建立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互换模型。
【学习要点】1、内环境的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互换的媒介。
【学习难点】1、内环境的构成和理化性质【自主学习】(回首)生命系统的基本层次由低到高挨次是:最基本生命系统是:1.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体液1_○体液的定义: ____②体液的构成:______(存在于细胞内,约占____)体液_______(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_____________(存在于组织细胞空隙的液体)(存在于细胞外,约占 ___) ______ (少部分组织液被毛细淋巴管汲取,成为淋巴液)(2)内环境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内环境的成分:(内环境的成分比较复杂,以血浆为例)(1)血浆的成分:(约90%)__________ __ __血浆(约10%) ____ __ _血液运送的物质(如营养物质、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2)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但,最主要的差异在于血浆中含量多一些。
3.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表此刻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方面。
(1)浸透压:○1定义:溶液浸透压是指:。
2○溶液浸透压的大小取决于: _________________与没关。
3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量与浸透压的关系:血浆浸透压的大小主要与和的含量相关,在内环境中(细胞外液)的各样无机盐离子中含量占显然优势且浸透压的90﹪以上根源于和。
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学案(无答案)
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学案(无答案)课题:细胞生活的环境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重点难点重点: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难点: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学法指导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课前预习一.单细胞生物生活的环境1.生活在水中单细胞生物可以直接从__________获取生存所必需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并把废物排入水中。
2.体液中除含有大量的__________以外还会含有许多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二.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之间的关系三.细胞外液的成分分析1.血浆成分含量(约数)90% 7%~9%1%血液运送物质物质无机盐营养物质、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特点含量明显高于组织液和淋巴中的含量2.本质: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_________,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________。
四.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1.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
2。
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___________________。
3.温度:一般维持在___________左右。
五.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1.内环境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_______。
2.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体内各个_______ 的参与,同时,细胞与内环境之间也是、的。
第 2 页第 3 页。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1.1细胞生活的环境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1.1 《细胞生活的环境》导学案【知识梳理、课前预习】单细胞的草履虫生活在水中,直接与水进行物质交换;人除了表皮细胞等少数细胞直接与外界接触,绝大多数细胞都不与外界直接接触,这类细胞是如何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呢?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阅读P2-3)1.体液的概念: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有,统称为体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体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1/3) 等。
2.常见的几种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1):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2):绝大多数组织的细胞生活的环境是,(3):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 , ,(4):淋巴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5):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 , 。
3.内环境(1)定义:由构成的液体环境。
主要包括、和。
(1)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二.细胞外液的成分(阅读P4)1.血浆的成分2.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的异同点(1):相同点:和接近。
(2):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
3.本质:是一种,类似于海水。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
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包括、、。
1.渗透压:所谓溶液渗透压,简单地说,是指。
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的数目,而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和。
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pH为,其稳定主要与它含有的、等离子有关。
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左右。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1.组织细胞、内环境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2.内环境——物质交换的媒介(1):营养物质→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细胞――→代谢废物内环境→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和皮肤。
(2):O2→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细胞――→CO2内环境→循环系统→呼吸系统。
3.直接与物质交换有关的器官、系统(1):器官:皮肤。
(2):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细胞生活的环境)
学习目标: 1.描述内环境的概念、组成及理化性质。
(重、难点)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重、难点)
课前预习案和课中探究案
使用说明:每课时课前只完成导学案每部分的自主学习部分,合作探究部分课上师生共同完成。
【自主学习一】、什么是体液?它由几部分组成,各成分之间有什么关系?
(约占)
体液
细胞外液(约占 )
【合作探究一】1、用箭头表示细胞外液各成分之间有什么关系?
2、心肌细胞、红细胞、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内环境)分别是什么呢?
【自主学习二】、细胞外液的主要成分和本质:
水、和
1.成分各种营养物质(如葡萄糖、等)
血液运送的物质各种(如尿素)
气体、等
2、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三者成分和含量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血浆含有较多,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
3.本质:是一种,反映了生命起源于。
【合作探究二】人体内的液体不属于体液的有哪些?血红蛋白是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吗?
【自主学习三】、什么是内环境?具有哪些理化性质?有何生理功能?
1.内环境:由构成的液体环境。
定义:是指溶液中对水的吸引力
渗透压: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的数目, 溶液浓度越高,
2.渗透压。
:血浆pH为,能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等有关。
:一般为。
理化
性质
【合作探究三】长期营养不良的人,血浆蛋白的含量降低,会出现组织水肿,为什么?
【自主学习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结论:细胞与进行直接物质交换,不断获取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同时又不断排出代谢产生的,人体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是。
【针对练习】下图是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图。
(1)图中虚线内物质总称为,其中A代表,B代表,
C代表。
(2)填写图中D、E系统的名称:D ;E 。
(3)从图中可以看出,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Na+和Cl_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进入内环境要经过、系统。
(4)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从内环境排出体外要经过、系统。
而CO2的排出则要经过、系统。
课后练习
1.人体中占体液总量百分比最大的是()
A.细胞内液B.细胞外液C.血液D.淋巴液
2.哺乳动物肌肉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环境是 ( ) A.血液B.体液C.组织液D.细胞内液
3.人体内环境中,与组织液成分最接近的液体是 ( ) A.血液B.血清C.淋巴D.原尿
4下列属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环境”的是 ( )
A.肺泡腔内的气体B.小肠腔内的消化液
C.心室腔内的血浆D.膀胱腔内的尿液
5.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人体的细胞外液即内环境
B.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中有葡萄糖、无机盐、激素、尿素等物质
C.细胞外液主要成分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
D.小肠壁的肌细胞可以不通过细胞外液从肠道直接吸收葡萄糖
6、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可发生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其中有( )
A. 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基酸
B. 激素的合成
C. 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D. 血浆中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7.如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③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
B.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
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④为养料和氧气
D.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8.组织液生成增多,大量地积累在细胞间隙就会导致组织水肿。
下列各项不能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
A.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B.花粉过敏,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
C.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 D.淋巴结发炎,淋巴回流受阻
9.下图为动物的某组织示意图。
其中1是毛细血管壁,2是红细胞,3是血浆,4是细胞内液,5是组织液。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1的直接生活环境是3
B.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5
C.葡萄糖由3进入2的过程是主动运输
D.3的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10.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O2、CO2、血红蛋白、H+ B.过氧化氢酶、抗体、激素、H2O
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 D.Na+、HPO2-
4、葡萄糖、氨基酸
11. 肌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
A.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靶细胞
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
D.组织液→血浆→淋巴→组织液→靶细胞
二、非选择题
12.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了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
(填标号)
(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
以氧气为例,氧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经过层膜才能被组织细胞①利用,氧气主要参与有氧呼吸的第阶段。
(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
一般情况下,②与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
(4)正常人②内的pH通常维持在____ ___之间,直接起调节作用的是血液中的___ _____物质。
(5)内环境酶促反应进行需要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
(6)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降低,图中哪一部分的液体会增多[ ]____,其结果将会引起组织_____。
(7)肺气肿病人由于呼吸不畅,会使内环境中的pH会。
这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