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学案:体温调节

合集下载

2021山东版必修3第四节《体温调节》word学案

2021山东版必修3第四节《体温调节》word学案

2021山东版必修3第四节《体温调节》
word学案
课型:新授课编写人:冯慧琴审核人:生物组成员
②种类:______感受器和______感受器。

⑵调剂中枢:______。

合作探究
2、体温调剂的调剂过程(生理性体温调剂):
⑴冰冷皮肤的______感受器兴奋下丘脑______调剂中枢的分析综合
①增加产热:______和______收缩,______和______分泌增加。

②减少散热:______收缩。

⑵炎热皮肤的______感受器兴奋下丘脑体温调剂中枢的分析综合皮肤血管______,__ ____分泌加强。

因此,体温调剂的方式为____ __,神经中枢为____ ,参与的激素为____ 、____ __。

3、发烧是否确实是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__ __
4、什么缘故人在冰冷的时候排尿比较多?___ _




请依照下图回答问题
(1)该图是皮肤对环境反应的示意图,判定的要紧依据是: 。

(2)左图反应的神经中枢位于,称为中枢,通过该中枢的调剂,使皮肤②结构发生的变化是。

(3)若人处于剧烈运动状态,③结构的变化是 ,与
②结构一起使机体增加散热。

(4)若人并没有剧烈运动,但③结构的活动却专门强烈,缘故是,③的活动结果,坚持了机体的的平稳。

③的活动中的液体有臭味,说明其中有 ___ 产生。

总结反思【知识方法】【生物学素养】【疑惑】
延伸拓展
作业。

高中生物三学案:..体温调节、水和无机盐的调节

高中生物三学案:..体温调节、水和无机盐的调节

第2课时体温调节、水和无机盐的调节[目标导读]1。

结合教材P11~12,举例说出体温调节过程。

2。

结合教材P13~14,描述水和无机盐的来源和去路。

3。

结合教材P14“积极思维",概述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机制。

[重难点击]1。

体温调节过程。

2.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机制。

一、体温调节1.体温人的体温是指人体内部的平均温度,通常用__________温度、口腔温度和________温度来表示.2.体温的来源及恒定原理(1)体温的相对恒定是______________的共同调节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____________的结果.(2)热量来源:由________、脂肪、蛋白质等在各组织细胞中分解代谢时产生。

(3)产热器官:主要是__________和________。

________是人体内代谢旺盛的器官,产热量很大;剧烈运动时,__________的产热量会剧增。

(4)主要的散热器官是________,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式直接散热,散热的多少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体温调节的机理在寒冷和炎热环境中,皮肤里的________________或温觉感受器接受刺激,将兴奋传至下丘脑____________中枢,通过神经—体液调节:(1)寒冷环境中:皮肤血管__________,进而减少散热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分泌的激素量增多,提高了________________等细胞的代谢水平,引起机体细胞产热量增加。

(2)炎热环境中:皮肤血管________,血流量__________,散热量增加;________分泌增多,汗液的蒸发带走更多热量;甲状腺、肾上腺等分泌的激素量减少,细胞代谢水平________,产热量________。

4.人体体温恒定的生理意义(1)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是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____________。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3《体温调节》名师教案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3《体温调节》名师教案

《体温调节》名师教案一、学情分析基于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提出的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我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理念,尤其要注重与现实生活的紧密性,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要借助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方法,充分发挥其简洁性和直观性的特点。

最终建立以一个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

《体温调节》是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二章第二节的部分内容。

必修1中《酶》、《细胞呼吸》和前面一节《内环境和稳态》的相关知识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提供必要的线索。

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素养。

本节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所以,学生学习的关键在于对已有知识的整合,以及能够利用生物学知识合理解释生活中发生的一些现象。

二、教学目标1、利用耳温枪直接测量学生运动前后的体温,一方面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体温,另一方面理论联系实际,理解体温恒定的意义,帮助学生建立稳态与平衡的生命观念。

2、基于生物学事实,运用归纳总结、构建模型的方法,学生讨论后及时巩固新知,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能力。

3、针对提出的问题,小组间通过交流讨论进行科学探究,设计实验方案,体现了学生团队合作和勇于创新的能力。

4、尝试利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学以致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构建体温调节的知识框架。

[教学难点]实验探究: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

确立依据:本节课贴近学生的生活,在必修三中已经学习了稳态的知识,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在于体温调节,通过构建知识框架,有利于新旧知识的整合。

实验探究能够扩展学生的思维,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记忆。

突破方法:利用已学知识,反射弧的结构,逐层分解,构建知识网络体系。

引导学生通过组内讨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得出结论。

四、教学方法为了培养高中学生主动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有目的、有选择的阅读课本,总结基本知识。

在课堂教学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

高中生物 1.2.4《体温调节》学案 中图版必修3

高中生物 1.2.4《体温调节》学案 中图版必修3

高中生物 1.2.4《体温调节》学案中图版必修3产热产热和散热的平衡热量获得的主要途径:①②③④主要散热器官:散热直接散热、、热量散失途径间接散热:方式:神经-体液调节温觉感受器温度感受器体温调节冷觉感受器结构调节中枢:下丘脑→减少散热体温的调节寒冷刺激→→→→增加产热过程→增加散热炎热刺激→→→结果:使体温维持相对稳定体温恒定的意义:[复习指要]本节课复习要注重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统一联系的观点形成知识网络体系,正确理解产热与散热的关系,体温与酶的关系;运用比较法比较不同状况下的产热和散热情况;运用归纳法,归纳下丘脑在维持内环境稳态方面的作用。

下丘脑在维持内环境稳态方面发挥的作用:①参与血糖的调节。

血糖含量的变化会刺激下丘脑相关区域兴奋。

产生兴奋沿相关神经传导到胰岛、肾上腺分泌相应的激素。

②参与渗透压的调节。

下丘脑有渗透压感受器,可感受渗透压的变化调节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下丘脑外侧还具有饮水中枢,饮水中枢兴奋,可使人产生渴觉。

③参与体温的调节:下丘脑内有体温调节中枢。

④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可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通过垂体来调节、管理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下丘脑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架起了一座联系的桥梁,下丘脑又被称为“内分泌之王”。

[典题解析]1、把小白鼠和青蛙从25℃的室温中移至5℃的环境中,这两种动物的需氧量会发生什么变化()A、两种动物的耗氧量都减少B、两种动的耗氧量都增加C、青蛙耗氧量减少,小白鼠耗氧量增加D、青蛙耗氧量增加,小白鼠耗氧量减少【解析】青蛙是变温动物,其体温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当青蛙从25℃移到5℃的环境中时,体温也随之降低,体内呼吸酶的活性减弱,有氧呼吸减弱,耗氧量减少。

小白鼠是恒温动物,当它从25℃移至5℃的环境中时,机体散热增加,为保证体温恒定,产热必然增加,有氧呼吸增强,以产生更多热量,耗氧量增加。

[答案] C2、下图表示X、Y、Z3种哺乳动物由于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动而发生的代谢速度的变化,据下图回答:(1)体温调节能力最强的是动物,判断的依据是。

必修三体温调节教学设计

必修三体温调节教学设计

必修三体温调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的体温调节机制;2.掌握人体体温调节的方法与途径;3.了解体温异常对健康的影响;4.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5.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体温调节的机制和途径,以及体温异常对健康的影响;2.体温调节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

三、教学内容1.体温的概念和意义a.体温的定义与测量方法;b.体温在维持人体生理功能和健康状态中的重要性。

2.体温调节的机制a.体温调节中枢的位置与作用;b.体温调节中的热产生和散热机制;c.人体对外界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

3.体温调节的途径a.皮肤散热;b.呼吸散热;c.汗腺分泌和蒸发;d.血管调节。

4.体温异常的影响a.高温、低温和持续性体温升高对生理功能和健康的影响;b.如何预防和处理体温异常。

5.实验设计与探究a.观察并记录不同环境温度下人体对外界温度变化的反应;b.观察并记录不同活动强度下人体体温的变化;c.使用实验数据进行结果分析。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向学生介绍体温调节的机制和途径,强调相关知识点的重要性和应用;2.实验法: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体温调节的过程,培养其实验和观察能力;3.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班级讨论,分享实验结果和分析,促进交流和学习;4.案例分析: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体温异常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五、教学资源1.教科书和参考书籍;2.实验器材和实验用品;3.多媒体投影仪。

六、教学评价1.实验报告: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撰写实验报告;2.小组讨论记录:对学生的讨论和交流进行记录和评价;3.提问与回答: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4.个人表现评价:结合平时的表现和课堂参与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发展。

高中生物 1.2.4《体温调节》学案 中图版必修3

高中生物 1.2.4《体温调节》学案 中图版必修3

第四节 体温调节[课标要求]描述体温调节:[知识梳理][复习指要]本节课复习要注重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统一联系的观点形成知识网络体系,正确理解产热与散热的关系,体温与酶的关系;运用比较法比较不同状况下的产热和散热情况;运用归纳法,归纳下丘脑在维持内环境稳态方面的作用。

下丘脑在维持内环境稳态方面发挥的作用: ①参与血糖的调节。

血糖含量的变化会刺激下丘脑相关区域兴奋。

产生兴奋沿相关神经传导到胰岛、肾上腺分泌相应的激素。

②参与渗透压的调节。

下丘脑有渗透压感受器,可感受渗透压的变化调节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下丘脑外侧还具有饮水中枢,饮水中枢兴奋,可使人产生渴觉。

③参与体温的调节:下丘脑内有体温调节中枢。

④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可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通过垂体来调节、管理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下丘脑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架起了一座联系的桥梁,下丘脑又被称为“内分泌之王”。

[典题解析]1.把小白鼠和青蛙从25℃的室温中移至5℃的环境中,这两种动物的需氧量会发生什么变化( )A.两种动物的耗氧量都减少B.两种动的耗氧量都增加热量获得的主要途径:①②③④直接散热 、 、体温调节 体温:指的温度一般在37℃左右保持相对恒定。

产热和散热的平衡产热产热器官: 散热 主要散热器官:热量散失途径间接散热:体温的调节方式:神经-体液调节过程寒冷刺激→→→→增加产热炎热刺激→→→→增加散热 结构 温度感受器 温觉感受器冷觉感受器调节中枢:下丘脑 结果:使体温维持相对稳定体温恒定的意义:C.青蛙耗氧量减少,小白鼠耗氧量增加D.青蛙耗氧量增加,小白鼠耗氧量减少 【解析】青蛙是变温动物,其体温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当青蛙从25℃移到5℃的环境中时,体温也随之降低,体内呼吸酶的活性减弱,有氧呼吸减弱,耗氧量减少。

小白鼠是恒温动物,当它从25℃移至5℃的环境中时,机体散热增加,为保证体温恒定,产热必然增加,有氧呼吸增强,以产生更多热量,耗氧量增加。

高二生物(新人教版必修3)学案:第2章第3节《人体体温的调节》

高二生物(新人教版必修3)学案:第2章第3节《人体体温的调节》

人体体温的调节学习目标1.简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2.说出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间的协调关系;学习重点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协调。

学习难点人体的体温调节的分析。

课前预习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回顾本章前两节内容,比较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2、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人体体温调节。

知识准备一、一、二节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教材助读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1)体液调节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化学物质,通过____________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的方式。

_________________是主要内容。

(2)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没有系统,只有调节方式。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有和两种调节方式。

(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区别人体的体温调节①体温相对恒定的原因:机体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保持动态平衡。

②产热途径:细胞中____________氧化放能,尤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热为多。

③散热途径:主要是______________蒸发,皮肤内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散热,其次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排便等。

④体温调节中枢:___________________。

⑤体温调节能力:_________________。

⑥体温调节意义:维持机体_________________,保证细胞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预习自测课内探究质疑探究探究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其结构基础是什么?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和神经元之间是以什么方式传递的?它们的速度怎样?3.激素的分泌有着什么样的调节机制?激素从产生到起作用的大致过程是怎样的?4探究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实例一:体温恒定的调节1.不论是在炎热的环境中,还是在寒冷的环境中,人的体温总是保持恒定的,这种恒定有什么意义?2.一个物体温度的高低取决于什么?人的体温高低又取决于什么?3.人体通过什么途径产生热量?通过什么途径散失热量?4.寒冷的环境中,要维持体温的恒定,产热的结构发生什么变化?散热的结构发生什么变化?如果是在炎热的环境中呢?5.在上一节课上我们曾经接触过一种激素,它能在寒冷刺激下调节机体产热增加,是什么激素?6.人体的产热和散热是受什么调节和控制的呢?如何进行调节和控制的?7.在这个实例中,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是怎样的?8.人体的体温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恒定吗?哪些情况下可能导致体温失恒?如果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应采取哪些措施才能维持体温的恒定?9.请根据人体体温调节机制简图解释,极地和高温车间工作人员是怎样调节体温的?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因此还应分别采取哪些措施?归纳总结人体的体温调节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种负反馈调节。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2.1.2体温调节_教案设计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2.1.2体温调节_教案设计

一、课题:生物高二苏教版新课标 2.2《人体的稳态之体温调节》教学设计二、教材分析:苏教版《人体的稳态》一节涵盖内容丰富,其中体温调节、水和无机盐的调节的考试要求层次为A,而血糖调节的考试要求层次为B。

这些知识与人体健康联系密切,一般可结合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等相关知识进行综合命题,可能以选择题或简答题的形式出现。

而本节内容为体温调节的知识点,具体讲的是人体自身在寒冷和炎热环境中如何调节体温的相对稳定状态。

首先了解人体的产热过程和散热方式,明确体温相对恒定的机制;然后结合学生在寒暑天的自身体验,复习寒冷环境与炎热环境下的体温调节过程和调节方式,提醒学生注意完整反射弧的书写。

三、学情分析:1.教学对象是高二年级学生。

2. 高中学生的认知体系基本形成,认知结构迅速发展,认知能力不断完善。

他们能够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特别是抽象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造思维有了较大的发展。

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认知活动的自觉性,认知系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也有了相应的发展。

该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实验、探究、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在本节课学习中要充分运用已有知识、生活经验和多媒体材料来构建学习新知识的桥梁。

体温调节的过程及调节机制是本课题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涉及到的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等很抽象,而寒冷与炎热环境中的产热与散热的动态变化更令学生难以捉摸。

因此在知识的教学中要通过引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以丰富学生对产热和散热的感性认识。

3.学生已经知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有关知识,但对集体如何调节产热与散热的机制还不知道。

4. 学生对体温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感性认识,但学生所具有的知识和经验仅仅是感性的,有些是零碎、片面的,甚至是不科学的。

四、教学目标(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突出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体温的概念,来源。

2、解释体温的相对恒定。

3、探究体温的调节机制;描述体温的调节过程。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2.1《体温调节》名师导学案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2.1《体温调节》名师导学案

《体温调节》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机体产热与散热的平衡及意义。

2、了解体温调节的过程。

培养分析、总结、绘制原理图的能力。

3、通过学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保健意识。

【重点难点】
人体体温的调节过程及意义
自主学习------问题发现单
一、产热和散热的平衡
1、体温的概念:人的体温是指人身体的温度。

2、体温的表示
处于平静状态时,温度(36.9~37.9℃)、温度(36.7~37.7℃)和温度(36.0~37.4℃)。

其中,最接近人的体温。

3、体温保持相对稳定的原理
来源于体内物质在代谢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热量,是在和共同调节下,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的结果。

●人体体温的来源:主要是、、。

●在人体安静时,主要是产热;
●在运动时主要是产热。

●人体最大的散热器官是。

当人体处于高于体温的环境中时,
_____________是唯一的散热方式。

二、体温相对恒定的调节过程
主要产热器官是和,主要的散热器官是。

三、体温恒定的意义
体温的相对恒定是,保证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合作探究-------问题解决单
1、体温是从哪来的?产热的主要器官是什么?主要的细胞器是什么?主要的能源物质是什么?
2、(1)建构人体在寒冷和炎热环境中调节体温的图解式模型
(2)比较两种不同环境条件下生理调节过程有什么区别?
【课堂巩固】
下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高中生物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人体的稳态之体温调节

高中生物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人体的稳态之体温调节

课题:《人体的稳态之体温调节》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体温的概念,来源。

2、解释体温的相对恒定。

3、探讨体温的调节机制;描述体温调节过程。

4、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动手能力。

学习重点和难点
1、探讨体温的调节机制。

2、描述寒冷和炎热环境中体温调节的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自主抢答
调查表一
问题展示:
①从上表中可以得到哪些结论?(提示:可以从比较一个人在不同时间的体温,比较不
同年龄的体温,比较不同性别的体温等角度分析。

)
②单纯比较一个家庭得到的上述结论是否合理?为什么?
③在调查时,同学们计划在什么部位测量体温?在什么生理状态下测量?
作业:完成下面调查表,请提交到:1621881875@
调查表二
成员年龄3:00 6:00 12:00 15:00 18:00 21:00 0:00 平均体温妈妈
爸爸
学生
完成下图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
1)讨论探究——体温调节机制
问题展示:
①假如你感冒了,体温升到了39℃,采取措施后,体温又回到37℃,在这整个过程中
产热和散热的关系是怎样的?
②人体产热的主要器官有哪些?
③人体散热的主要器官是什么?通过该器官的散热方式有哪些?
④参与体温调节的系统有哪些?
2)合作展示——体温调节过程。

高中生物第一节 体温调节教案苏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一节 体温调节教案苏教版必修3

第一节体温调节教学目标1知识:体温的调节方式。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学习意识。

3能力:培养识别、理解图表的能力,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说明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人体稳态的基础知识,体温的调节方式。

教学过程导入:无论春夏秋冬,我们的体温都保持37°C左右,这是人体产热和散热过程不断协调表现出的相对平衡。

机体是怎样保持这种平衡呢?实施目标:二、体温调节(一)了解“体温”讲解:在动物界,许多动物的体温是不恒定的,如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等。

它们的体温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这些动物叫做变温动物。

变温动物通常通过一定的行为来调节体温,保护自身。

如鱼类通过在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改变栖息的场所来调节体温。

两栖类和爬行类通过冬眠来调节体温。

只有鸟类和哺乳类动物才获得维持自身体温相对稳定的能力。

人类具有较完善的体温调节机构,在一定条件下,能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人体体温的调节是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来完成的。

人的体温指身体内部的温度。

用直肠温度(36.9-37.9°C),口腔温度(36.7-37.7°C),腋窝温度(36.0-37.4°C)来表示。

直肠温度最接近人的体温。

(二)提出问题具有恒定的体温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是致关重要的。

保持正常的体温是人体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

体温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严重时会导致人体死亡。

那么,人体是如何通过神经系统来调节体温的呢?(三)自学讨论,弄清原理我们知道,人体由于不断进行着新陈代谢,不断产生着热量,所以人体本身是一个产热体。

因此,人体的温度就决定于人体产生的热量能否及时地散发出去。

体温调节的核心问题就是产热与散热相互平衡的问题。

人体产热的部位有哪些呢?人体又是通过哪些渠道散发热量的呢?带着这两个问题,请同学们阅读书本“积极思维”部分内容。

请学生就刚才的两个问题作答后教师小结:1.产热部位:内脏(安静时)、骨骼肌(运动时),精神活动和进食也能影响产热量。

高中生物《人体的体温及其调节》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人体的体温及其调节》教案、教学设计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组织以下活动:
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针对某一体温调节现象进行讨论。
2.讨论主题:如“运动时如何保持体温稳定”、“寒冷环境下如何防止体温过低”等。
3.互动交流:鼓励小组成员分享自己的观点,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4.汇报: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汇报,总结讨论成果。
5.学生在认知和心理发展上存在差异,教学中需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人体体温调节的基本原理、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体温调节相关激素的功能。
2.难点:体温调节机制的深入理解,尤其是产热和散热的平衡过程;实验操作中数据的准确记录和分析。
(二)教学设想
-在实验活动中,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数据处理技巧,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4.教学评价设想: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问答、小组讨论、实验报告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互评,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能力。
-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在认知、情感等方面的问题。
5.教学拓展设想:
-结合生物学科的前沿动态,引入体温调节领域的研究成果,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
-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如参观医院、采访医生等,让学生深入了解体温调节在临床中的应用。
-组织学生参加生物学竞赛、科普讲座等,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提高生物学素养。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时,我将通过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1.提问:询问学生在生活中是否经历过体温异常的情况,如发烧、中暑等,让他们谈谈对这些现象的感受。

高中生物体温调节教案

高中生物体温调节教案

高中生物体温调节教案主题:生物体温调节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体温调节的基本原理和方式;2. 掌握人类体温调节的机制;3. 分析生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体温调节策略。

教学重点:1. 体温调节的基本原理和方式;2. 人类体温调节的机制。

教学难点:1. 生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体温调节策略。

教学准备:1. 教材:生物教材相关章节;2. 备课资料:PPT、实验材料等;3. 教学工具:投影仪、实验器材等;4. 实验操作指导书。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引入实例,引发学生对体温调节的兴趣,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需要体温调节。

二、讲解体温调节的基本原理和方式(10分钟)1. 讲解体温调节的定义和重要性;2. 分析体温调节的基本方式:代谢产热、散热、蒸发散热等;3. 通过PPT展示生物体温调节的基本原理。

三、探究人类体温调节的机制(15分钟)1. 讲解人类体温调节的主要器官:皮肤、血管、皮脂膜等;2. 分析人类体温调节的机制:出汗、散热、血管收缩等;3. 展示实验:测量不同环境温度下人类的体温变化。

四、分析生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体温调节策略(15分钟)1. 讲解生物在高温环境和低温环境下的体温调节方式;2. 分析寒冷环境下动物的体温调节策略:冬眠、体温减缓等;3. 展示实验:观察不同动物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体温变化。

五、总结与展望(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激发学生对生物体温调节的兴趣,展望下节课的内容。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练习题目,巩固本次课程内容。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生物体温调节的原理和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分析生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体温调节策略。

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实验和案例分析,引发学生的兴趣,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018版高中生物必修3学案:2-1-2 体温调节、水和无机盐的调节 精品

2018版高中生物必修3学案:2-1-2 体温调节、水和无机盐的调节 精品

第2课时体温调节、水和无机盐的调节目标导航 1.举例说出体温调节过程。

2.描述水和无机盐的来源和去路。

3.概述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机制。

一、体温调节(阅读P11~12)1.人的体温(1)人的体温是指人体内部的平均温度,通常用直肠温度、口腔温度和腋窝温度来表示。

(2)正常人的体温总是维持在37℃左右。

(3)人的体温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但个体之间体温的差异一般不会超过1℃。

2.人体热量的来源(1)主要来源:由糖类、脂肪、蛋白质等在各组织细胞中代谢分解时产生的能量转化而来。

(2)主要的产热器官是肝脏和骨骼肌。

①肝脏是人体内代谢旺盛的器官,产热量很大。

②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的产热量会剧增。

3.人体热量的散失(1)主要途径: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其次包括呼气、排尿和排便等。

(2)主要散热器官:皮肤。

①皮肤可通过辐射、传导和对流等方式直接散热,其散失热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皮肤和环境之间的温差。

②皮肤温度受皮肤内毛细血管中的血流量所控制,因此机体可以通过改变皮肤血管的收缩或舒张状态来调节散热量。

4.体温调节的过程(1)人体在寒冷环境中的体温调节过程寒冷环境→刺激→皮肤里的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减少散热量(皮肤血管收缩)和增加产热(甲状腺、肾上腺等分泌的激素量增多,提高了肝和骨骼肌等细胞的代谢水平)。

(2)人体在炎热环境中的体温调节过程5.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是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1)当体温过低时,酶的活性降低,代谢速率变慢,生命活动受到影响。

(2)当体温过高时,酶的活性也会降低,甚至丧失,生命活动出现异常。

二、水和无机盐的调节(阅读P13~14)1.水和无机盐来源和去路(1)人体内水的来源和去路其中,由饮食摄入的水是主要来源,排水的主要途径是泌尿系统。

(2)人体内无机盐的来源和去路与水平衡相比较,少了一个来源:人体代谢所产生的;少了一个去路:呼气排出。

生物高二必修3教学案:第二章_第一节_第2课时_体温调节_水和无机盐的调节

生物高二必修3教学案:第二章_第一节_第2课时_体温调节_水和无机盐的调节

第2课时体温调节水和无机盐的调节1.人的体温是指人体内部的平均温度,直肠温度最接近人的体温。

2.人的体温能够保持相对恒定,是在神经—体液的共同调节下,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3.人体主要产热器官是肝脏和骨骼肌,人体主要散热器官是皮肤。

4.寒冷环境中,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减少散热;甲状腺、肾上腺等分泌激素增多,产热增多。

5.炎热环境中,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多,汗液分泌增多,散热增加。

6.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其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一、体温调节1.体温的概念人的体温是指人体内部的平均温度,常用直肠温度、口腔温度和腋窝温度来表示。

2.体温来源及恒定原理(1)人的体温来自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2)体温能保持相对恒定,是在神经—体液的共同调节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3)人体主要的产热器官是肝脏和骨骼肌,主要的散热器官是皮肤。

3.体温调节过程(1)在寒冷环境中,皮肤里冷觉感觉器接受刺激,将兴奋传至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量;甲状腺和肾上腺等分泌的激素增多提高了细胞的代谢水平,机体产热量增加。

(2)在炎热的环境中,皮肤里的温觉感受器接受刺激,将兴奋传至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汗液分泌_增多,散热量增加。

4.人体体温恒定的生理意义(1)体温相对恒定是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2)当体温过低或过高时,酶的活性都会降低,甚至丧失,生命活动也会出现严重异常。

二、水和无机盐的调节1.水和无机盐的来源和去路[填图] (1)水的来源和去路:(2)无机盐的来源和去路:2.尿的形成(1)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肾单位⎩⎨⎧肾小体⎩⎪⎨⎪⎧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2)尿的形成过程:①血液经过肾小球滤过,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

②原尿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被重新吸收,最后形成尿液。

学案 - 体温调节

学案 - 体温调节

体温调节(一)体温什么叫人的体温?临床上常用什么温度来代表体温?恒温动物变温动物植物(二)如果体温过低或过高有何危害?(1)低于28℃时,人会丧失意识(2)低于22℃时,可能导致死亡(3)高于41℃时,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障碍,出现说胡话,神志不清等症状(4)高于43℃时,有生命危险(5)成年人体温每升高1℃,心率每分钟增加10次,儿童可增加15次。

(三)体温相对恒定的意义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体温相对恒定可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保证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体温升高或降低,对人体只有害而无益吗?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体温在一定范围内升高或降低对人体是有益的。

降低:如低温麻醉升高:感冒时的发烧。

这时白细胞增多,抗体生成活跃,肝脏的解毒功能增强,物质代谢速度加快,能使病人的抵抗力提高,利于消灭致病因素,使人体恢复健康。

(四)体温的调节人的体温来源于何处?来源于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释放出来的能量。

呼吸作用体温的相对恒定是什么结果?是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这种动态平衡是通过什么来实现的?是靠完善的体温调节结构和功能来实现的。

<一>体温调节的主要中枢在哪里?下丘脑<二>温度感受器的分布和种类?1、分布:人体的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中2、种类:①对温觉敏感的温觉感受器②对冷觉敏感的冷觉感受器<三>体温调节的过程体温能够保持相对恒定,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共同调节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1、人体的产热途径:所有的活细胞。

主要是骨骼肌和肝脏,其次是心脏和脑。

运动状态下主要是骨骼肌,安静状态下主要是内脏。

2、人体的散热途径:主要是皮肤,还有少部分通过呼吸道加温空气和蒸发水分而散失,还有极少数随尿液和粪便排出。

3、皮肤散热的方式:皮肤是人体的主要散热器官,在人体的体温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

辐射:以热射线的形式①直接散热对流:被周围冷空气带走传导:直接传给跟人接触的较冷的物体②蒸发散热:当体表温度接近于环境温度时,是皮肤散热的唯一方式皮肤的结构(图片)具体调节过程如下:例1. 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大脑皮层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B. 温觉感受器只分布于皮肤C. 人在剧烈运动时主要产热方式是骨骼肌的收缩D. 降低新陈代谢是人在炎热环境中散热的主要方式解析:本题考查体温调节的中枢、感受器分布、调节方式等知识。

中图版 必修三 体温调节 教案

中图版 必修三 体温调节 教案

体温调节【教学目标】人体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2 过程与方法(1)学会利用比较的方法区别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

(2)学会利用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和联想的方法理解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本节内容认识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在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中的重要性。

(2)明白毒品对人体的危害,树立原理毒品、热爱美好生活的意识。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理解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

2 理解人体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中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教学难点:1 人体体温调节与水盐调节中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2 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以及体液调节对于神经调节在神经系统发育中的作用。

3 内环境稳态得以维持有赖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对于各器官系统的作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物模型【教学方法】启发引导、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方法【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导在前面的课中已经讲过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这两种调节方式有什么区别?在一个人的正常生理过程中,例如人体对于体温平衡的调节和水盐平衡的调节中,这两种调节方式又是怎么样相互协作共同调节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

二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读议点1激素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是什么?2哪些动物只有神经调节,哪些动物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三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协调读议点我们知道体温恒定对于人体非常重要,体温的恒定不变是机体内酶参与各种反应所必须的条件。

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靠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放能,例如骨骼肌和肝脏产热。

热量的散出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还有呼吸、排尿和排便。

(1)在人体的体温平衡的调节中,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是如何协调?在上一节内容中,我们学过一种激素,它作用于体内所有细胞,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的热量,这种激素就是甲状腺素。

下丘脑有感受体温变化的感受器,接受到刺激后,作用于相应的腺体(效应器),之后腺体分泌激素,通过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甲状腺素释放激素、甲状腺素的分级调节机制来控制体内的甲状腺素水平,来控制体温。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导学案:2.1 人体内环境稳态 3导学提纲03 体温调节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导学案:2.1 人体内环境稳态 3导学提纲03 体温调节

第二章 第1节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第3课时)—-体温调节学习目标1、了解机体产热与散热的平衡及意义;2、理解体温调节的过程;了解感知快速阅读课本第11页1、了解体温的概念。

2、了解体温的测量部位有哪些?其中什么部位的温度最接近人的体温?详细阅读课本第12页,3、知道人体的产热器官和散热器官主要有哪些?4、体温相对恒定的原因: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共同调节下,人体的 和 过程保持 的结果.5、体温恒定的意义:是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 条件,主要通过影响 的活性体现.深入学习总结人体体温调节过程(补充完整).↓ ↑ ↑ ↑寒冷环境 散热 机体产热的方式:产热代谢水平提↓ ↑ ↑ ↑ → →↑↑迁移运用1.利用口腔体温表测定成年人的体温,其正常值平均是()A .36.8℃B . 37。

2℃C .37。

5℃D . 37。

8℃2.正常情况下,女性体温与男性相比,()A .+0.3℃B .+0.5℃C .-0。

3℃D .-0。

5℃3.医生对病人体温变化十分重视,如果每天测量4次,应选在()A .0~2时,8~10时B .2~4时,9~11时C .12~14时,18~20时D .15~17时,22~24时4.体温过低或过高对人体都有影响,主要是影响()A .汗液的蒸发B .热量的散失C .酶的活性D .身体的活动5.人的体温恒定是由于( )A .注意增减衣服的结果B .机体产热和散热平衡的结果C .机体内环境稳定的结果D .体内物质代谢的结果6.调节体温的中枢位于( )A .大脑皮层B .下丘脑C .脑子生命中枢D .脊髓胸段7.人体对外界冷热的感觉来自( )A .外界的温度多少B .外界热量的多少C .外界温度的变化D .体内体外的温差体温调温觉感受器炎热环境 ?垂肾上8.人在高湿环境下易“中暑",是因为()A.出汗过多B.体内热量散不出去C.体内水分散失少D.无机盐丢失过多9.人体各部位的温度略有不同,但与体温最接近的是A.口腔温度B.腋窝温度C.直肠温度D.额头温度10.以下关于人的体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新生儿和儿童的体温略高于成年人B.人的体温是指人身体内部的温度C.恒定的体温是新陈代谢正常进行所必需的D.最接近体温的是腋窝的温度11、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可以采用一些辅助治疗措施来降低体温。

中图版生物必修3第四节《 体温调节》教案

中图版生物必修3第四节《 体温调节》教案

中图版生物必修3第四节《体温调节》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1)人的体温及其意义(知道);(2)体温的调节(知道)。

2.态度观念方面人的体温过高或过低并非一定是坏事,应辩证对待。

通过阿蒙森(Roald Amundsen l872—1928)征服南极的故事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勇气。

3.能力方面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并绘制直观图;培养化繁为简的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分析重点:体温的意义及其调节。

难点:体温的调节。

教学模式小组讨论探究学习。

教学手段实物投影仪(将所用的图片与文字资料放大)。

课时安排一课时。

设计思路教师从学生最熟悉的体温测量开始,以不断地设疑来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将问题与学生的答案写在纸上,用实物投影仪展示给学生,给予学生充分的视觉刺激。

通过组织学生讨论、记录,一方面发展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说读写四个语言中枢以提高学生记忆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师设疑,由学生经讨论后解疑。

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探索的过程,能够体现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一、引言1910年英国斯科特(Scott Robert Falcon l868~1912)探险队和挪威阿蒙森探险队都宣布将向南极点进军,两支探险队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角逐。

阿蒙森一行五人,用狗拉雪橇,经过千辛万苦于1911年12月14日成为第一批到达南极极点的人。

而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使用的是马拉和人拉的雪橇,结果马在严寒中陷入了泥沼。

他们用雪橇拉着设备,顶风冒雪经过82天,于1912年1月16日终于到达南极点。

在南极探险的路上跋涉了1 450 km之后,归途中因饥饿劳累倒下。

攀登南极点的角逐是南极考察热中光辉的一页。

两支探险队都在零下三十七度的南极艰难跋涉,阿蒙森队的胜利表明人类可以战胜严寒,而斯科特队永远留在了南极也表明如果严寒加上饥饿、疲惫也会危及人类的生命。

地球上的气温可高至60 ℃,低至零下70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级高二学科生物总课时 4
课题体温的调节第____1____课时
主备人赵海芳上课时间
锁定目标找准方向备注说出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调节过程。

自我构建快乐无限
分别阅读教材11~12页,13-14页,梳理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调节相关概念:
1.体温的平衡:人体的与的动态平衡。

2.热量体内有机物(如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释放出来的热能。

3.人体的产热和散热器官:
产热器官:主要是和。

散热器官:主要是。

4.体温调节过程
合作探究携手共进我的收获1.体温调节小结:
(1)体温调节中枢是,感觉中枢是,调节方式是。

(2)在人体的、黏膜和内脏器官中分布着对温觉敏感的感受器和感受器。

(3)体温恒定的原因是人体的量与量达到动态平衡。

产热主要是(以和产热为多),产热的主要细胞器是。

散热主要通过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其次还有呼气、排尿和排便。

(3)无论是体温调节还是水盐调节,都是在什么调节机制下进行的?
【质疑拓展】
1.体温调节过程中关于产热和散热的3个误区:
(1)体温调节过程中,改变的是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而不是产热和散热相对平衡的状态。

(2)寒冷环境中比炎热环境中散热更、更。

由于寒冷环境中机体散热,
以维持体温的恒定,机体代谢,产热。

(3)体温调节能力是(有限/无限)的,当环境温度的改变了机体的调节能
力时,则体温会发生明显的改变。

【反馈检测】
1.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 ℃降到5 ℃时,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的变化依次为
()
A.增加、增加、减少B.减少、减少、增加C.增加、减少、增加D.增加、增加、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