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好文】分析|老板送出10%股份,目的为留住员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老板送出10%股份,目的为留住员工?
相比起招聘,如何留住企业核心人才,才是关键工作,毕竟其他公司也在盯着你的员工,而优秀人才压根不愁找工作。
有些企业老板为了留住员工,想过用股权来激励,但实际上,天天喊的股权激励,其实是一个伪命题。
因为真正的股权本身并没有多大的激励价值。
有一个老板,在创立公司初期,为了招揽某个技术人员,就给了10%的股份他,但是做了一段时间以后,发现这个技术人员的能力没有达到期望值,并且态度也很有问题,经常出工不出力,想要躺着赚钱,其他股东和高管对他有很大的意见。
公司想要放弃他,但是因为股份已经送出去,想要回来,就很麻烦,为了不影响公司运营,避免不必要的内耗,老板花大钱收购回来,公司损失惨重,后悔莫及。
这个真是的案例告诉我们,股权激励,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
很多企业连股权是什么都没搞清楚,就天天吆喝着搞股权激励,不少企业一直没有实际行动,已经做了的大多数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反而因为股权转让、稀释,股东人数增多,
影响企业正常的经营和决策,甚至危及创办人、大股东的控股地位和根本利益。
所以,打算做股权激励的朋友,先必须清晰明白以下3个问题,再来考虑你的企业是不是要做这样的激励模式,是不是有更好的方法来解决你的问题。
问题1:股权、股份到底有什么区别?
股权:企业的所有权,包括收益权、增值权、表决权、资产所有权等。
股份:所占股额的收益权。
有时常常将股份和股权混为一谈。
股权与股份最大的区别是:
股权一般是在工商登记的实股股东,公司在办理很多变更时,需要所有的实股股东签名。
股份一般不需要登记注册,多数是与大股东签订契约,明确其拥有的权利、责任和义务。
通常没有实股股东的表决权,也不太参与实际的决策。
在股份之中,还有一种虚拟股份,华为员工实际拥有的基本上都是在职虚拟股份。
通常,公司在内部虚拟一个总股数,然后通过认购、赠送、奖励等方式派发给员工。
员工得到的不是份额(即比率),而是一个股数。
例如,公司总股本5000万元,折成5000万股,员工甲出资10万元,认购10万股。
一般情况下,虚拟股份都是在职股,员工一旦离职就必须缴回。
当然,不缴回也没有用处。
这种模式不受法律保护,只是用于内部团队的顶层激励设计。
所以,华为无法上市,不只是他们不需要资金,更重要的是华为的众多激励模式无法得到证监会的认可。
很多上市公司的激励做的十分传统,缺乏创新和领先,主要就是因为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规范管理过于严格。
合伙人模式同股权、股份有什么区别?现在基本上可以认为市面流行三种合伙人模式:
1、合伙人就是名义股东(即股份),也有的将实际股东称为合伙人,这只是名称上的转变。
2、由于公司治理结构的需要,注册有限合伙企业作为持股平台,在合伙企业中有两种角色,一个普通合伙人(GP,公司创办人或控制人)、一种是有限合伙人(LP,投资人)。
这里的LP都是投资人,没有决策权和代表权,分享的投资收益(即收益权)。
3、以打造团队经营者为核心的增值合伙人(OP),OP出钱出力、做增量价值、分享增值收益。
所以,合伙人基本都与股权无关,与股份相似但导向完全不同。
合伙人模式,更关注的合智合力、共同经营,而股权、股份更关注的投资与回报、风险与责任等。
问题2:企业的第一需求是为了留人还是激励人?
很多老板想做股权激励有两个目的,一是防止优秀人才流失、吸引新的人才加入;二是希望与团队共同经营,让企业有更好的收益。
但是,股权激励本身到底有多大的激励价值?
留人重要,还是激励人重要?
动用股权来留人,只能留住极为核心的人才,如果将股权扩散到大多数人,很多企业是不恰当的,其中蕴藏着税务、法律、财务、数据等诸多风险。
同样,由于中小企业缺乏战略规划、长效思维,员工对未来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对长效激励并不感冒。
所以,留人的真正价值比较有限。
问题3:哪些人根本不需要动用股权?谁最希望获得顶层激励?
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用股权去做激励的,比如说年轻的、层次比较低的、贡献还不大的。
动用股权,就可能造成过度激励、无效激励。
因为从激励而言,不是企业有什么,而是员工要什么?如果企业给了员工当下需求不大的激励,这种激励的价值当然也不大。
而且,股权激励的弹性小、退出不太灵便,不仅起不到很好的激励价值,还会让企业自缚手脚,欲罢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