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教育在推进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人教育在推进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摘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系统地阐述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实现“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不断增强社会的创造活力”第一要务的紧迫性以及发展教育的极其重要性。

从而也对成人教育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

【关键词】成人教育;和谐社会;地位;作用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

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进一步回答了什么叫全面小康社会,全面小康社会不光是吃饱了,喝足了,而且是要在这个社会里有安全感,要身心愉快,要有人文关怀,要有国民素质的提升,要有文化底蕴的积淀与弘扬。

构建和谐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

加快农村成人教育,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人们的期盼,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题中应有之义。

因此,要清醒认识成人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地位和作用,进而抓住影响农村和谐发展的关键因素,从而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和谐社会对成人教育的要求
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

和谐社会的成人教育既与社会经济发展保持良好的动态适应性,又与整个教育保持均衡协调发展既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和动力系统,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必要条件和根本途径。

因此,成人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负有重要的历史使命。

首先要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其基础重在人才。

成人教育主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

由于成人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数量、质量还不能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人才结构不合理,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传奇文章短缺,已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

其次,成人教育培养的人才主要在第一线工作,但其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都较低。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点和调节各方面利益的关键,都在于提高基层劳动者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

发展成人教育,提高劳动者的文化技术和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改善他们的经济收入,提高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再次,成人教育对实现教育内部结构均衡发展有重要作用。

我国要进一步提高人均受教育水平,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就必须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普通教育是在人生的某一阶段所接受的教育,而成人教育是伴随人的整个职业生涯的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的主要构成部分是提高职业能力,适应转岗、再就业需要的各种成人教育与培训。

最后,成人教育有利于人的个性发展。

尊重人的个性发展是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内容。

成人教育的多样性,为发挥人的个性、特长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使人人都能够各尽其才。

根据成人教育特点,学会做人,必须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善于合作,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

成人教育的教学过程重视实训活动,使成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结合更为紧密,这是成人教育在育人中的优势。

充分发扬这种优势,可以使成人教育在建
设和谐社会中发挥更大作用。

没有成人教育就没有教育公平。

因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让处境不利的人们都能够接受成人教育,为其改变不利处境创造条件。

加强创业教育,以扩大就业,增强社会和谐程度。

创业教育的培养体系应建立在对教学内容和教育方式改革的基础上,注重创新和实践。

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应加大实验、实习和社会传奇网游实践等教学环节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重。

同时还应建立和健全相应的评价体系、评价指标,以体现鼓励创新和激励创业。

成人教育在促进更多人就业的同时,还应培养更多人有自主创业的能力,通过创业增加更多就业岗位。

二、成人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成人教育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一个社会是否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有一个强大的精神支撑——共同的理想信念。

共同的理想信念,体现着全体社会成员基于共同的生活条件所形成的共同的奋斗目标,反映着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根本利益,它结合着坚定的信心、坚强的意志、强烈的情感,激励全体社会成员坚强团结,为着实现共同的社会理想而百折不挠地奋斗。

因此,成人教育能够通过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形成联系各种社会群体、使之超越具体利益关系而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精神纽带。

成人教育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发展县(区)域经济的非常时期,加快农村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将有利于增强农村经济的发展后劲,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推进城市化的进程。

当前,加强成人教育,既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促进农村经济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成人教育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提供思想和精神资源。

农村成人教育发展速度仍然相对缓慢,与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不相适应。

针对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情况和存在问题,我们看到成人教育的迫切性。

进行成人教育,能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提供思想和精神资源。

加强成人教育,有助于确立以和谐为目标的道德评判体系,可以促使全农村社会逐步形成以和为真、以和为善、以和为美、以和为贵的共识,从而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相承接、与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的道德体系。

发展农村成人教育事业,有助于营造以和谐为基调的舆论导向和社会氛围,通过多种大众媒体和方式途径,深入宣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以及尊重人格、尊重个体、关爱弱者、伸张正义、维护公平、保持公正等理念和典型,使尊重、理解、文明成为社会氛围的基调,形成城乡和谐、阶层和谐、群际和谐、人际和谐的为主要特色的社会和谐。

成人教育是农村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老百姓需要思想文化的东西,你不去普及健康的文化意识,那么那些落后的甚至于封建的思想文化都随之产生了,现在农村中的封建迷信抬头、青少年打架斗殴、聚众赌博等犯罪现象时有发生,这与他们缺乏必要的文化教育及其条件和氛围密不可分。

已经基本富裕起来的农民需要文化。

在物质的需求得到基本满足之后,精神的需求便凸现出来。

没有健康的文化去满足他们的这种需求,不健康的东西就会乘虚而入。

尚未富起来的农民更需要文化。

文化不仅是一种精神消费,也是一种精神投入。

贫困与愚昧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时代,农民致富奔小康,更需要文化。

有了文化才能使人视野开阔,信息灵通,掌握方法,抓住机遇。

城乡
差别,不仅在于有多少新村,有多少别墅,有多少公路,更在于人的思想文化素质的差距。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做到“六个更加”,其中就有“文化更加繁荣”这一条,对于文化相对不够发达的农村来说,这个“更加”尤其重要,要改变这些不和谐的现象就必须加强农村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

成人教育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状况影响着农村文化的发展水平,文化水平反映了经济发展的水平,文化建设也会反过来影响经济的发展。

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文化和经济相结合,通过文化带动经济发展,特色文化进农村,可以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修养,转变农民观念,增加农民收入,同时提高农民科学技术水平。

成人教育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方面。

搞好农村成教工作,对于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加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在全社会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进一步加强成人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新时期的成人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培养出大批高素质的、创业型的人才,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胡平.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体系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08,(4).
[2] 王彬.试论成人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服务[J].中国成人教育,2007,(5).
[3] 刘刚森.农村成人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6,(12).
[4] 王小雪,胡鹏. 新农村视野下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的措施[J].中国成人教育,2008,5:191-192.
[5] 朱新均.我国成人教育发展现状与展望[J].中国成人教育,2008,(24).
[6] 刘福禄.成人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1):90-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