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9.1《美苏争锋》教案精品教育.doc.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九之一美苏争锋
课标要求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过程,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
1.历史概念:雅尔塔体系、杜鲁门主义、“冷战”、“热战”、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古巴导弹危机。

2.了解“冷战”局面的形成过程,认识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归根到底是由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实力决定的。

3.概括美国的“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和苏联的反击措施,培养学生运用归纳比较的方法深入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4.通过对二战后初期国际关系的了解和分析,认识美苏“冷战”造成了二战后初期世界的动荡不安。

理解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及多极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提高学生对维护世界和平的意识和责任感。

5.了解“冷战”局面的形成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重大影响,通过补充阅读材料和加强对课文的阅读指导,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美苏对峙格局形成的过程;
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教学难点:“冷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教学内容分析:
学情分析:初中阶段学生们已经对此内容有所了解,但是对于社会主义阵营在冷战开始后的反制措施了解较少,对于概念性的知识理解不透彻,因此要有所侧重。

课前预习(填空)
一、两极格局对峙格局形成的背景
1、雅尔塔体制确立:二战后期,____等国际会议确立了以____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制,即_____体制,它勾画出战后世界____格局的基本轮廓,由于美苏两国在______和_____上的矛盾加剧,昔日同盟反目成仇。

2、__国成为世界_____资本主义强国
3、___成为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二、两极格局的形成
1、美国的“冷战”措施
①“冷战”序幕:1946年丘吉尔在美国发表“_____”演说,主张遏制_____,对抗____运动
②_____主义:1947年3月,是美国遏制苏联,_____世界的____战略,是美苏_____正式开始的标志。

③______计划:1947年6月马歇尔提出了____经济援助计划,目的是美国利用____手段控制_____,是“冷战”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④北约成立:____年,美、加、英、法等国签订《_________》,建立了以____为首的_______集团。

2、苏联应对“冷战”的措施
①1947年苏联等9国成立“______和_____情报局,以统一和协调各国党的行动
②1949年苏联等6国成立________委员会,旨在建立一个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相对抗的__________市场
③_____年苏联和东欧7国缔结《_________》,通称“______条约”。

_____和_____的建立标志着以_____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三、“冷战”局面下的国际关系
1、国际局势紧张的表现
①_____年,在美苏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德国分裂。

②____战争:日本投降后,美苏军队以北纬____度为界,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先后建立
了________国和__________国。

_____年朝鲜战争爆发,______年签订停战协定,这是二战后以美苏冷战为背景的第___次大规模_____战争。

③______导弹危机,1962年,反映战略优势在______方面
④_____战争:_____年到____年,美国发动了对越南的侵略战争,这是二战后持续时间____的大规模局部战争。

2、“冷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①由于双方______,在近半个世纪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②不同______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都程度不同地从对方身上借鉴了____,吸取了____,并用于内部的调整和____,推动了世界的____发展;
③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组成_______运动,发展壮大,_____世界由此崛起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热点问题,朝鲜半岛核问题导入
新课:
一、两极格局的形成
教师活动:①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雅尔塔体系的有关知识,并找出“冷战”形成的背景。

②教师引申说明雅尔塔体系的实质和美、苏两国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国家利益上的目标各异,导致双方无法继续合作。

③引入资料:“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军事力量空前膨胀”、“美国称霸全球的野心”和“战后苏联的军事力量空前壮大与政治威望空前提高”。

1、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
1)雅尔塔体制的确立:二战后期,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定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制,即雅尔塔体制,它勾画出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

2)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破裂:随着战争的结束,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昔日同盟反目成仇。

A.不同的社会制度:美国是资本主义强国,苏联是社会主义强国。

双方都因不同的制度对对方有敌意。

B.不同的国家利益:二战后两国的力量都空前壮大,各自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领袖,两国的势力范围大幅扩张,双方都认为对方是直接的最大威胁。

3)美苏实力均衡
①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公开要求称霸世界
知识链接:1945年,美国武装部队总数达l 230万人,美国拥有最强大的海军和空军,数百个军事基地分布在世界各地。

它垄断着原子弹,成为世界头号军事强国
②苏联成为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知识链接:战后苏联成了公认的世界一流的军事强国,有1 200万人的武装力量。

1949年9月25日,正式宣布第一颗原子弹制造成功。

进一步增强了国际威望和对世界事务的影响。

二战后期苏联解放了东欧各国,东欧普遍建了社会主义政权。

国际社会主义力量
壮大.
2、美苏两极对峙的形成过程
教师活动:①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思考美国的“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各有什么表现。

②让学生指出“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和“北大西洋公约”各指的是什么?其目的和实质又是什么?③引入资料:“马歇尔计划”。

引导学生思考“马歇尔计划”和“杜鲁门主义”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1)美国的“冷战”政策
知识链接:什么是冷战?
冷战,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统治集团使用的术语。

包括除有限战争和全面战争以外的所有行动。

“冷战”的手段还包括:挑起事端进行颠覆活动;以“经援”、“军援”为诱饵,拉拢“朋友”,扩大势力范围;扩大军事同盟;在外国建立军事基地,派军队控制战略要地;以经济封锁、制裁等手段,破坏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以文化入侵,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①“冷战”信号: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和平砥住》的演说,主张遏制苏联,对抗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这是二战后西方领导人第一次公开发出的“冷战”信号,为杜鲁门主义的提出做了舆论准备。

②政治表现:杜鲁门主义——冷战开始的标志
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向国会提出国情咨文,声称共产主义威胁了世界和平与美国安全,美国要援助“自由国家”,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

③经济表现:马歇尔计划
提出: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欧洲经济援助计划,这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的:用经济手段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道路
作用:促进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
说明:“马歇尔计划”和“杜鲁门主义”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马歇尔计划是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实质都是要遏制苏联,稳定资本主义秩序,确立美国的霸权地位;但是杜鲁门主义是公开的反共反苏,而马歇尔计划是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控制西欧,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

④军事表现:北约建立
1949年,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等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苏联应对“冷战”的措施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思考苏联采取哪些相应的反击措施;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掌握经互会、华约建立的有关知识;
①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1947年9月,苏联、波兰等9国)目的是协调和统一各国党的行动
②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1949年1月,苏联、保加利亚等6国)宗旨是建立一个社会主义世界市场,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向对抗。

③成立华约(1955年,苏联和东欧7国),以苏联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

3、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二、“冷战”格局下的国际关系
教师活动:①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掌握德国、朝鲜分裂的原因、时间和影响
②适当补充古巴导弹危机产生的背景,美苏双方在处理整个事件过程中的各种手段和由此引发的对人类和平与世界前途的思考
③了解越南战争的过程
1、总体形势:“冷战”格局形成后,美苏争霸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相交织,造成国际局势一次又一次的紧张。

2、具体表现
(1)德国分裂
原因:二战结束后,德国被苏、美、英、法四国分区战略;
冷战政策加剧了其分裂进程;
美苏意识形态的分歧。

分裂:1949年在美苏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分裂
(2)朝鲜战争
①朝鲜半岛分裂:日本投降后,美苏军队以北纬38度为界,分别进驻朝鲜半岛
的北部和南部。

1948年南部成立了大韩民国,北部成立了朝鲜
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②战争爆发:1950年-1953年,美国以“联合国军”的名义参与朝鲜内战,这
是二战后以美苏冷战为背景的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3)古巴导弹危机
原因:1962年苏联开始向古巴运送导弹并建设中程导弹基地,以改善其在美苏均势中的不利地位,结果被美发现
经过:美国武装封锁古巴,美军进入戒备状态
结果:苏联被迫撤走导弹,危机结束
反映:战略优势在美国方面
(4)越南战争:1961-1975年,美国发动了对越南的侵略战争,这是二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大规模局部战争。

解释:A. “特种战争”(1961—1964年)就是由美国提供“军援”,派遣“顾问”,指挥傀儡政府的军队去镇压革命人民,以达到在越南南部建立殖民统治的目的。

但在越南人民的英勇抗击下,“特种战争”失败。

B. “局部战争”(1965—1969)就是美国大规模派兵直接作战,并把侵越战
火烧到越南北方,从而使美国对越南南方的“特种战争”扩大为整个越南的“局部战争”。

但美国“局部战争”也失败了。

3、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设问:“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有哪些重大的影响?
(1)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造成国际局势紧张.
(2)由于双方势均力敌,从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3)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长期共存,相互借鉴,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4)不结盟运动发展壮大,第三世界崛起
最后本课小结
板书设计:
美苏争锋
一、两极格局的形成
二、“冷战”格局下的国际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